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一2025学年(下)高三第二次四省联考★生物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延陵大葱具有特殊的辛香气味,不仅能增加食欲,还可防治某些疾病。研究表明,大葱中的维生素P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主动吸收,并促进胆固醇代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葱中的纤维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参与合成糖原B.可以用无水乙醇从葱白研磨液中提取4种光合色素C.大葱分生区细胞中的中心体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多吃富含维生素P的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H对大西洋金黄水母胃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00n4003002001000.57.07.58.08.59.09.5pHA.图中各组实验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室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当pH超过8.5后,过碱可能会使酶的活性位点遭到不可逆的破坏C.当pH为6.5~8.5时,适当提高酶浓度可能会增大该酶促反应的速率D.当pH小于6.5时,随pH降低,蛋白质水解速率可能会出现增大的情况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3.我国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彩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0,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C02总量相等,实现C0,“零排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可沿着食物链以有机物的形式转移B.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促进CO,的吸收,不能减少生态足迹C.全球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D.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往往不能实现碳循环的平衡4.植物受到高盐胁迫时,磷脂酶D(PLD)被激活,催化细胞膜上的磷脂水解产生磷脂酸(PA),导致PA积累,从而影响内质网正常功能;PA还能调节细胞内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盐胁迫可能会影响分泌蛋白、膜蛋白等物质的合成与加工B.载体蛋白运输离子时需与相应离子结合,通道蛋白不需要C.高盐胁迫下,PA增多,转运Na的转运蛋白的活性可能会增强D.高盐胁迫能激活PLD,PLD在溶酶体中催化磷脂水解产生PA5.某研究小组欲从碱性湖泥中分离获得耐碱细菌,对湖泥进行梯度稀释后接种到培养基A(H=9的基础培养基)上,实验流程如图,并对纯化后的菌种进行穿刺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0.2mL振荡0.2mLA湖泥5g围国定容到1号2号3号4号5号纯化培养50 mLymL无菌水A.若0.2mL菌液经1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与定容时相同,则y为1.8B.可在A中加入酚红,挑选被染成红色的菌落,从而分离耐碱细菌C.可将A中获得的耐碱细菌接种到pH=7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D.进行图示纯化培养和穿刺培养时,接种环和接种针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6.VNTR是基因中的一种可重复的串联碱基序列,由7个碱基对组成。研究发现编码软骨成分的ACAN基因中的VNTR序列重复次数增多,可使人体身高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VNTR序列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B.VNTR序列重复次数增多未改变ACAN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和数目C.VNTR序列重复属于DNA甲基化修饰,重复次数会改变ACAN蛋白的结构D.人生长发育期,软骨细胞中VNTR重复次数增多可能导致ACAW基因表达增强7.某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新型鱼菜共生系统,将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有机结合。在这个系统中,鱼的排泄物经微生物分解后成为蔬菜生长的养分,蔬菜生长有效净化了养殖水体的水质,实现了可持续可循环、零污染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