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4月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乙→甲→乙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通常处于甲→乙的细胞数量较多
C.图B中,在a、c时期,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b、d的末期,植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2.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是单性花,子叶的绿色和金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甲(子叶为绿色)和乙(子叶为金黄色)两株南瓜,下列杂交实验中,通过观察子代的表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A.甲植株与乙植株进行正反交B.甲植株自交,甲植株与乙植株杂交
C.甲植株与乙植株测交D.甲植株和乙植株分别自交
3.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的是(  )
A.人体正常红细胞存活期一般只有120天
B.伞藻核移植实验证明了伞藻的形态结构取决于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
C.核膜和核孔调控着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培育的多莉羊,其毛色由细胞核控制
4.周期性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是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类酶,其各组分浓度在细胞周期中保持稳定。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后,Cdk被激活,驱动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下一阶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蛋白含量在细胞周期中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B.加速细胞周期蛋白的降解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变短
C.某些Cdk被激活能促进细胞的核膜和核仁的解体
D.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Cdk和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不同
5.豌豆的花腋生和花顶生(受基因A,a控制),半无叶型和普通叶型(受基因F、f控制)是两对相对性状。现利用花腋生普通叶型植株甲、花顶生普通叶型植株乙和花腋生半无叶型植株丙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 )
亲本组合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甲×乙 花腋生普通叶型:花顶生普通叶型=1:1
乙×丙 花腋生普通叶型:花腋生半无叶型=1:1
甲×丙 全部表现为花腋生普通叶型
A.AaFF、aaFF、AAff B.AaFf、aaFf、AAff
C.AaFF、aaFf、AAff D.AaFF、aaFf、Aaff
6.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导致ADP含量明显上升
B.结构简式中字母“A”表示的结构在DNA分子中也存在
C.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 P的RNA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均是可逆的
7.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別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下列给他的改进实验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
A.把方形积木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增加重复抓取的次数,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两个小桶中方形积木的数量必须一样
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显性个体中杂合子占了4/5
B.若子代出现9:3:4的性状分离比,则测交后代为1:1:2
C.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子代中的杂合子都不能稳定遗传
D.若子代出现4:2:2:1的性状分离比,则AaBb个体能存活
9.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
A.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限制a点的因素是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数量
B.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的变化,a点新陈代谢速率较大
C.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的变化,限制a点的因素是H2O2被消耗完
D.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限制a点的因素是酶的数量
10.某科研人员在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后,又根据侵染实验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拓展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① 35S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② 32P标记的噬菌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③ 未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④ 未标记的噬菌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A.第①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均含32p
B.第②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不都含35S
C.第③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32P
D.第④组实验的结果异常,可能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
11.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局部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可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或有丝分裂中期
B.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加倍
C.cd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同
D.d点后,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12.如图所示为天竺葵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过程,其中X物质和Y物质是两种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产生的[H]可以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B.图中③过程有ATP合成,涉及的酶在动物细胞内也有分布
C.若图中④过程无ATP合成,则该过程Y物质并未被彻底氧化分解
D.图中②和⑤过程在蓝细菌细胞内也能进行,其中②过程消耗ATP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6分)
13.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ab段随着DNA复制,染色质逐渐变成染色体
B.b点时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1:1
C.观察有丝分裂图像时,染色体数目最清晰的细胞应处于bc段
D.cd段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和DNA数量均加倍
14.已知鸡的羽毛生长速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快羽对慢羽为显性。某养鸡场利用一些能稳定遗传的亲本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将慢羽雌鸡与快羽雄鸡杂交,则中雌鸡均为快羽,雄鸡均为慢羽
B.若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将快羽雌鸡与慢羽雄鸡杂交,选择慢羽类型可有利于产蛋
C.将慢羽雌鸡与快羽雄鸡杂交,根据子代表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控制快慢羽的基因位置
D.将快羽雌鸡与慢羽雄鸡杂交,若均为快羽,则说明控制快慢羽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15.某植物花色有白色、粉色和红色三种类型。已知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取某白花植株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红花:粉花=12: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白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后代白花:红花:粉花=2:1:1
B.子代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既有红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
C.该白花植株自交所得后代中,白花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
D.若含有A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花,则基因型为aaB_的个体表现为红花
16.下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分开,形成A、a两种配子
B.②中性状分离比3:1的出现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②中2种表型和⑤中4种表型的出现必须满足A对a、B对b完全显性
D.AaBb的个体经③产生以上四种配子,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三、非选择题(共48分)
17.(本题12分)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2n=8)体内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图乙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物质含量或结构数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 ,若上述细胞类型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序号和“→”表示)。
(2)图乙中细胞含有 个四分体,它对应图甲中类型 的细胞。
(3)若丙图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则图乙细胞处于图丙曲线的 段,其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 。
18.(本题12分)下图1为某动物同一器官内部分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是该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有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图中代号),这些细胞最可能同时存在的器官是 。细胞丙的名称为 。
(2)图1中乙、丙可分别对应图2中的 、 (选填①~⑦)。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2中的 (选填①~⑦)所处的时期。
(3)若该动物体内部分处于乙时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条(其余减数分裂过程正常进行),则该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与正常的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可能为 。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含XX的异常配子,原因可能是其在 (选填“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或“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时期发生异常,导致 未正确分离至两个子细胞。
19.(本题12分)图甲表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乙是不同浓度氯化镉(CdCl2)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

(1)图甲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的细胞为 。与C时期相比,A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
(2)在D细胞的中央出现的结构为 ,其作用是 。
(3)由图乙可知,CdCl2能将细胞分裂抑制在 (填“分裂间期”或“分裂期”),依据是 。
(4)为了研究CdCl2对细胞周期影响的机理,某小组分别取图乙中的对照组(不含CdCl2)细胞和50μmol/LCdCl2处理组的细胞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其中G1表示DNA合成前期,S表示DNA合成期,G2表示DNA合成后期,M表示分裂期。

请结合上述资料分析,CdCl2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20.(本题12分)“皖蚕6号”是安徽省农业专家近期培育的家蚕新品系。该品系家蚕幼虫体表斑纹在刚孵化不久时有深普斑和浅普斑两种表型。深普斑对浅普斑为显性,且相关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1)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研究人员选择了一只深普斑雄性个体与一只浅普斑雌性个体交配,雌雄个体中深普斑:浅普斑均为1: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2)该品系家蚕茧的颜色有红色与白色,且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表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中雄性个体深普斑红色:深普斑白色=3:1,雌性个体深普斑红色:浅普斑红色:深普斑白色:浅普斑白色=3:3:1:1。据此分析子代结红色茧的雌性中,纯合深普斑个体所占比例为 。
(3)家蚕的性染色本数目异常可影响其性别,如ZWW或ZO为雌性,ZZW或ZZZ为雄性。现有一只杂合深普斑雄性个体与一只深普斑雌性个体交配,子代出现一只浅普斑雄性个体。假设亲本产生配子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分析子代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 (填“雄”或“雌”)性亲本在减数分裂 (填“Ⅰ”或“Ⅱ”)的 期异常,形成了含 的配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C D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BD AC AD BD
17.(1) ② II I→II→III→I→IV
(2) 0 III
(3) bc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8.(1) 甲、乙 卵巢 次级卵母细胞
(2) ⑥ ③ ⑥
(3)3、4、5
(4) 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 2条XX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19.(1) B、C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2) 细胞板 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使细胞一分为二
(3) 分裂间期 CdCl2使有丝分裂指数减小,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增多
(4)CdCl2通过抑制DNA的复制,使细胞分裂停留在G1期
20.(1)、
(2)1/6
(3) 雄 Ⅱ 后期 含染色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