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年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的成因主要是该地( )
①为盆地地形,空气中水汽多且不易扩散 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
③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④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若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选择的城市是(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下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
A.副热带海区 B.赤道地区 C.中纬度海区 D.极地地区
6.世界最高盐度海区海水盐度的成因不包括( )
A.降水少 B.气温高、蒸发旺盛 C.河流水注入少 D.人类活动多
下图为东南某古村落示意图,该村姓氏单一,聚族而居。图中各类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木结构建筑为历史上“大户人家”居住地。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计划对该村落进行重构改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古村落的推测正确的是( )
①民居一般就地取材,可以节约建设成本
②图中建筑密度大,推测该村在平原
③大户人家购买木料,建造更为舒适、形式多变的房屋
④该村经济落后,村中没有宗族祠堂等公共建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从木结构建筑所在位置推测该地河流总体流向是( )
A.由东北流向西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西北流向东南
9.为改善人居环境,当地计划修建一小广场用于村民公共活动,最可能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Ⅰ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Ⅱ为北京市2022年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Ⅰ中( )
A.①为太阳辐射 B.②为大气吸收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地面辐射
11.图Ⅱ中10月25日比10月24日温差小,是因为图Ⅰ中的(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下图为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13.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冬季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此时( )
A.①处风向为偏南风 B.②处为下沉气流
C.③处比①处风力小 D.④处为上升气流
15.能正确表示M处该时刻近地面风向和等压面的是( )
A.B.C. D.
16.此刻最可能为当地时间( )
A.0~2时 B.13~15时
C.3~5时 D.19~21时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工潮”现象凸显。但是近年来,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后,乡村振兴的推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创业,这种人口从城市向农村回流的现象称为“城归”,越来越多的“城归”人员将为乡村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图为近年来“流出地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
(1)分析导致20世纪90年代出现大规模民工潮现象的原因。
(2)指出图中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并推测云南贵州两省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原因。
(3)分析“城归”现象对乡村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18.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填序号)层,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右图中的 (填序号),其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
(2)左图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序号),其大气主要以 运动为主,本层中的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
(3)右图中①表示 辐射,③表示 辐射,④表示 辐射。
(4)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的_________。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枝花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不毛之地崛起成为工业强市,吸引了大量企业聚集,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攀枝花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图为攀枝花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
(1)攀枝花钢铁工业发达,主要是因为周边地区铁矿资源 ,有着充足的工业生产原料,并且邻近的金沙江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充足的 资源,还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 能源,其次当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 ,为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2)攀枝花吸引了大量企业聚集,可以共用 , 生产建设成本,并且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 ,促进技术协作等。
(3)攀枝花工业发展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多,可能会导致 质量下降,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可能会加剧 污染和土壤等污染,当地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 能源的使用,减少煤炭资源利用,改善区域环境,坚持走 发展的道路。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某电商企业计划在该市B处建设仓储物流中心,请解释其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A D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A C B
17.(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收入低、就业机会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改革开放的推动,国家政策的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2)空间差异较大,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西部和东北回流意愿低,中部、西南部、东部沿海回流意愿较高。云南、贵州省气候适宜,第三产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西部大开发政策使两地创业的政策优惠多;云南、贵州近年基础设施建设较快;云南、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该区域流出的流动人口更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
(3)返乡人员多为青强壮年劳动力,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农村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可通过开展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等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18.(1) ① ③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 ② 平流 臭氧
(3) 太阳短波/太阳 地面长波/地面 大气逆
(4)D
19.(1) 丰富 水 水电 廉价
(2) 基础设施 降低 信息、技术交流
(3) 大气 水 清洁 可持续
20.(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邻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利。
(3)地处郊区,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低;靠近火车站,且有公路连接火车站,交通便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