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huī) 风靡(mí) B.情绪(xù) 嘱咐(zhǔ)
C.沮丧(jǚ) 嘹亮(liáo) D.蹿进(cuàn) 轮廓(kuò)
2.下列人物与成语故事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杨时——程门立雪 B.李白——铁杵成针
C.匡衡——凿壁偷光 D.吕蒙——悬梁刺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吹,路边的一只塑料袋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他买橘子水的情绪日益高涨起来,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C.窗口边的旅客异口同声地伸手去拉他。
D.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4.下列成语中与古人读书求学故事无关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 B.铁杵成针 C.凿壁偷光 D.刻舟求剑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位小英雄。
B.《我们家的男子汉》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C.《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作者是曹文轩。
D.“相看两不厌”中的“两”指的是山和作者。
二、填空题
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每féng( )夏夜,生活pín kùn( )的车胤都要借助萤火虫发出的微光来照明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个bó xué duō tōng( )的人,这就是《náng yíng yè dú( )》的故事。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柔软——( )商量——( )打扮——( )摇晃——( )
(2)写反义词:
柔软——( )集合——( )慌忙——( )歪歪斜斜——( )
8.补全成语,并完成练习。
( )萤夜( ) ( )梁刺( ) ( )( )偷光
( )( )成针 程门( )( ) 手不( )( )
上面成语都与 有关,我还能再写出两个: 、 。
9.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小英雄雨来》按课文内容,可以罗列出六个小标题,分别是 、 、 、 、 、 。
(2)雨来很勇敢我想用四字词语“ 、 ”来形容他;敌人很可恶,我想用四字词语“ 、 ”来形容他们。
(3)根据上题拟的小标题,可知课文主要写了在 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是一个 的孩子,通过 ,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 ,他 ,最后凭借自己高超的游泳本领在敌人的枪口下 的故事。
三、语言表达
10.自古以来,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学完本课后,小龙搜集了一则材料,请你根据这则材料制作一张故事卡片。
司马光一生都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他睡觉用圆木枕头,只要稍微一动,圆木枕头就会滚走。头跌在床上,他便会惊醒,于是起床读书。
故事卡片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阅读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
开心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离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水里
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11.“连一滴血也没看见”,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12.文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3.文末连用三个感叹号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14.用“ ”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
15.给选文命拟个小标题: 。
阅读。
抗日小英雄
王朴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外,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然后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怎么也不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威胁王朴。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昂首挺胸:
毫不畏惧:
17.用“﹏﹏﹏”在文中画出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词语。
18.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该句运用了的 修辞方法。
19.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20.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除了王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的事迹?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至少2个)
五、书面表达
21.作文。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以“我学会了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写下来,写清楚学习的过程。
《第6单元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C D A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风靡(mí)——mǐ
C.沮丧(jǚ)—— jǔ
D.蹿进(cuàn)——cuā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日常积累。
D.悬梁刺股主要人物有孙敬和苏奏,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并不是吕蒙。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A.飘飘悠悠:飘浮不定的样子。用来形容塑料袋飘起来恰当。
B.高涨:指(物价、运动、情绪等)急剧上升或发展。用来形容他买橘子水的情绪急剧上升恰当。
C.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用来形容伸手去拉他不恰当。可改为“不约而同”。
D.分明:指清楚,明明,显然。用来形容稻草香很明显恰当。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
A.囊萤夜读: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从夜晚接着白天学习。形容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出自《晋书·车胤传》。
B.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
C.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出自《西京杂记》。
D.刻舟求剑: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故选项为D。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故该项“解放战争”这一说法错误。
B.《我们家的男子汉》的第一部分(1):交代本文写作的对象——“我们”家的“男子汉”。第二部分(2-5):从“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方面写“男子汉”的特点。第三部分(6):抒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获得的感受。
故该项正确。
C.《芦花鞋》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
该项正确。
D.“相看两不厌”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意思是我们互相看着都不觉满足。“两”指的是山和作者。
该项正确。
6. 逢 贫困 博学多通 囊萤夜读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逢”“博”“通”“囊”“读”的正确书写。
7. 绵软 商议 装扮 摇摆 坚硬 解散 从容 工工整整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柔软”的意思是软和;不坚硬。近义词:松软、柔滑、柔韧、柔弱、柔嫩、柔和、优柔。
“商量”的意思是”互换看法或想法;商谈。。近义词:接头、商榷、洽商、会商、磋议、计划、接洽。
“打扮”的意思是:装饰;将衣着容貌修饰得更美。近义词:装束、粉饰、梳妆、妆扮、妆点、化妆、妆饰。
“摇晃”的意思是:摇摆;晃动。近义词:晃悠、摆荡、摇荡、晃动、摇曳、蹒跚、挥动。
“柔软”的意思是:软和;不坚硬。反义词:坚硬、僵硬、刚硬。
“集合”的意思是:许多分散的聚在一起。反义词:拼凑、分散、解散、遣散。
“慌忙”的意思是:急急忙忙;不从容。反义词:从容、镇定、沉着、冷静。
“歪歪斜斜”的意思是: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或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状态。反义词:整整齐齐、方方正正、工工整整。
8. 囊 读 悬 股 凿 壁 铁 杵 立 雪 释 卷 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断织劝学 负薪读书
【详解】本题考查了补全成语和成语归类。
囊萤夜读:比喻: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劳学习,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铁杵成针:意指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结合上述的成语的意思可知这些成语都与故人刻苦学习相关的成语,类似成语还有:韦编三绝、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牛角挂书:意思是比喻读书勤奋。
9.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 勇斗鬼子 怀念雨来 机智脱险 机智勇敢 宁死不屈 心狠手辣 丧尽天良 抗日战争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智勇斗鬼子 机智脱险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小英雄雨来》按课文内容,可以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可以概括为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概括为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可以概括为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可以概括为勇斗鬼子;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可以概括为怀念雨来;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可以概括为雨来没有死。
(2)雨来和鬼子作斗争十分勇敢,可以用四字词语:智勇双全、有勇有谋、机智过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等四字词语来形容;敌人非常狠毒,可以用四字词语“心狠手辣、惨无人道、凶狠恶毒、人面兽心”来形容他们。
(3)《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翼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雨来在夜校读书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10. 司马光做官之后更加刻苦学习。 他睡觉用圆木枕头,只要稍微一动,圆木枕头就会滚走。头跌在床上,他便会惊醒,于是起床读书。 坚持不懈、勤学苦读。 要想获取学问,就必须珍惜时间,勤奋好学,刻苦攻读。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可知,“司马光一生都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司马光做官之后读书仍然很刻苦,可时间经常不够用。
结合材料“他睡觉用圆木枕头,只要稍微一动,圆木枕头就会滚走。头跌在床上,他便会惊醒,于是起床读书”可知交代了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司马光枕圆木枕头睡觉,用它提醒自己早早起床读书。由于发奋学习,司马光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从司马光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学习的故事中,表现了他持之以恒、勤勉好学的优秀品质。
司马光由于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锲而不舍、发奋图强,抓紧时间刻苦学习。
11.为后文写雨来没有死埋下了伏笔。 12.烘托出河岸上的气氛是沉重的、肃穆的。 13.表现了人们发现雨来没有死的惊喜与兴奋。 14.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 15.雨来机智逃生
【解析】11.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连一滴血也没看见”位于文章的第二段,后文其实描写了雨来并没有死,所以这里这句话也是为后文的情节进行铺垫。
1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是对河边的风景的描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也衬托出了河岸上气氛的沉重,用“河水”和“虫子”的动态衬托出了此时还乡河的寂静。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感叹号的作用是语气的强烈表达,句子结束这里连用三个感叹号,写雨来并没有死,可以看出人们发现雨来没有死,一种经惊喜和兴奋激动之情。
14.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
首先明确比喻句是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文段中的比喻句是“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这里是把雨来比作了小鸭子。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标题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整段文字主要是围绕雨来装死机智的逃脱鬼子的追击。所以标题可以简单概括为“雨来机智逃生”
16.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没有丝毫害怕和恐惧。 17.龇牙咧嘴 18. 心理 排比 19.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20.读了本文,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让侵略者再无机可乘。张嘎 王二小
【解析】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毫不畏惧:指面对危险、威胁时,毫不害怕。
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怎么也不回答。”可知答案。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18.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结合文章句子“想起了”可知是心理描写。
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结合句子三个“想起”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可知答案。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课外搜集与积累。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像王朴这样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这样的英雄还有:雨来、海娃。
21.例文:
我学会了包饺子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很多生活技能才能够独立生活,为了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王子,今天我自告奋勇地向妈妈学习包饺子,妈妈很开心,她答应了。
我们在超市买了韭菜、肉等,回到家准备包饺子,妈妈先把肉剁碎,把韭菜切细了,加上盐,食用油,味精等调料,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开始包饺子了。妈妈把饺子馅儿包在面皮里边,两手一合,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没过一会儿,妈妈就包了五个精致的饺子,看上去个个身强体壮。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拿来一张饺子皮儿,再小心地把肉馅放在面皮中间,然后用手使劲儿一捏,哎呀,不好了,肉馅儿从面皮里露出来了。怎么办呢?我只好再拿来一张面皮儿重新把馅裹上去,就这样包好了一个饺子。第二次包,我有了教训,只是轻轻一捏,这次并没有破,不过它像个瘦弱的士兵一样低着头。无精打采的,没有一点精神,我带着疑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笑着说:“你饺子馅儿填的太少了。”第三次我有了经验。把馅儿包的不多也不少,这次我包的饺子像只雄鸡一样,高傲的挺着头,我高兴极了。包了一个又一个饺子。
这时候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咚咕咚冒着泡,妈妈叫我把饺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饺子在锅里跳起了舞,妈妈说赶紧加凉水水。烧开再加水,这样反复加三次水,等饺子浮出水面就熟了。
过了一会儿,饺子就出锅了。我拿来漏勺、碗,在碗里倒了一些醋,我又用漏勺把饺子盛到碗里,吃着自己做的饺子,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真好吃!
今天真是成就感爆棚的一天,我学会了包饺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习作。
完成习作前,先补充完整题目,写出自己想写的是学会了哪件事,写时要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 按步骤去呈现你学习的经历,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写清楚。还要突出重点,内容具体。写遇到的困难时,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当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别人是怎样鼓励你的,最后你是如何克服困难学会这一本领的等。最后总结学本领的感悟写出学会做某件事情后你懂得的道理。如,学会了下棋,懂得要全面地看待问题,要用耐心和智慧去战胜困难。
开头:可以写自己现在很擅长做什么,然后回忆当初学习时的经历。
中间:要把学做某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可以先写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再写是怎么克服的。
结尾:总结全文,可以写学会做某件事情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