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概念解析民族独立运动又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范围较小)民族民主运动或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斗争。(范围更大)民族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针对帝国主义)民主革命:反对专制,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的国家。(针对本国封建势力)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六单元 第13课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壹拉丁美洲的独立西班牙的殖民范围部分北美、中美洲、南美大部南美洲的巴西葡萄牙的殖民范围一、拉丁美洲的独立中美洲零散地区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范围一、拉丁美洲的独立开采金银矿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人奴隶建立奴隶制种植园1.历史: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1、民族独立运动——背景材料一: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糖等手工工场及造船厂……在巴拿马、古巴、阿根廷和巴西兴起了造船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材料二: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欧洲的近代科学、文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传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颂。——许海山主编《美洲历史》2.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一、拉丁美洲的独立1、民族独立运动——背景材料三: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参加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后,英国加强了对两国海岸的控制,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交通联系被中断。随后,两国本土也被法国侵占。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4. 外部: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战争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自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所具备的条件并不成熟,一定程度上带有早产的性质。总结一、拉丁美洲的独立1、民族独立运动——背景一、拉丁美洲的独立拉丁美洲国家独立时间图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1826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1822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1804年2、民族独立运动——过程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揭开拉美独立序幕杜桑·卢维杜尔(黑人奴隶)1822年萄属巴西独立,建立君主制佩得罗一世(葡萄牙王子)1826年西属拉美实现独立玻利瓦尔(土生白人)(西班牙贵族家庭)圣马丁(土生白人)(殖民官吏家庭)1810年墨西哥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伊达尔戈(土生白人)(大庄园主家庭)一、拉丁美洲的独立2、民族独立运动——过程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经济上仍保留了大地产制……进行着封建的剥削……单一作物制的种植园经济,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政局动荡,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民主流于形式,人民依然无权。外部仍面临着英美等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政治渗透甚至是武力干涉。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实质是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以金钱代替枪炮,用经济手段控制拉美,使其日益依附于美国。大棒政策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美国家“循规蹈矩”,实质是加强对拉美的侵略。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背景: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即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3、民主革命运动表现:(1)巴西民主共和国建立: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①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人民赶走了独裁者;②1917年,墨西哥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一、拉丁美洲的独立——特点①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③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②多由拉丁美洲土生白人领导,以战争形式实现独立;学习任务1:结合刚刚所学,回忆概括——美洲独立运动有何特点?贰亚洲的觉醒二、亚洲的觉醒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 殖民手段葡萄牙 亚洲沿海的一些岛屿 控制商路、建立商站西班牙 菲律宾 抢夺土地、直接控制英 南亚(印度)建立公司、直接抢掠强征赋税、种植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英、法、俄 西亚(奥斯曼土耳其、伊朗)英、法、荷、美 东南亚(印尼、越南、菲律宾等)英、法、俄、日、美 东亚(中国、朝鲜)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1.亚洲的觉醒——背景二、亚洲的觉醒材料一: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寨变成生产棉花和其他原材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村......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继发生。——摘编自《世纪经济史》材料二:据统计,1858—191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1901—1911年设立了650多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重要的是亚洲人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这使他们与殖民地征服者对立起来。过去的亚洲大帝国和其他国家,在文化和官僚政治结构上是与现代欧洲民族国家不同的,但亚洲人明智地看到,欧洲国家强大力量之源正是他们所缺乏的统一和干劲,而他们若想再次成为他们自己国家的主人,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统一和干劲。——摘编自罗兹·墨菲《亚洲史》2.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1.亚洲的觉醒——背景二、亚洲的觉醒在印度民族反英斗争中,提拉克为首的资产阶级国大党发挥了领导作用。他们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结果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政治总罢工,这次总罢工成为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也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提拉克领导力量: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国大党”, 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斗争表现:①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2.亚洲的觉醒——表现(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②1908年,孟买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二、亚洲的觉醒恺加王朝后三位皇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伊朗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恺加王朝的横征暴敛激化了社会矛盾。在开明绅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领导下,1905年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立宪革命,在革命的压力下,制订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1907年,广大工人群众也卷入斗争。革命虽然最终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并在俄国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亚洲觉醒的先声。2.亚洲的觉醒——表现(2)伊朗的立宪革命革命进程: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结果: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二、亚洲的觉醒1911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在资产阶级同盟会的领导下,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2.亚洲的觉醒——表现(3)中国辛亥革命成果: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意义: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叁非洲的抗争三、非洲的抗争——过程埃及的抗英斗争在1882年在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他们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等口号,以此唤起埃及的民族意识。但后因封建上层叛变投敌抵抗失败,阿拉比等人被俘,英国占领埃及。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 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利用伊斯兰教中关于马赫迪即救世主的传说号召人民为摆脱外国奴役进行“圣战”…… 到1900年1月,起义最后失败。此后,在“英埃共管”名义下,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这次武装起义规模很大,持续近20年,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阿拉比穆罕默德·艾哈迈德时间:1882年领导者及主张: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抵抗结果: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时间:1881年领导者及主张: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结果: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三、非洲的抗争——过程战场上的孟尼利克二世(绘画作品)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4 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时间:1894—1896年领导者及主张: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结果: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影响: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③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④激发了亚非拉地区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特点:①主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②斗争形式: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③新的力量: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④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以失败告终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列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化了这些地区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③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爆发推动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从“解放者”、“觉醒者”到“抗争者”,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正如习主席说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英雄身上都学到了哪些民族精神呢?心怀祖国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天下为民的奉献精神不怕牺牲的流血精神亚非拉民族独立的精神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七单元 第16课课程标准:1、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壹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东亚:中国的反帝斗争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概况(一)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东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印尼反抗荷兰的武装起义印度尼西亚反荷大起义印度尼西亚反荷大起义苏加诺民族党领袖和平比武力更好。这是一个原则……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则,如果对方使用武力,我们也有权使用武力。——苏加诺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三)典型斗争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考: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予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1922年3月18日)“非暴力”一词来源于古代印度宗教, 通常的含意是不杀生, 不伤害他人感情。爱(甘地主义的出发点)真理(甘地主义的目的)非暴力不合作以宗教的普世、仁爱之心指导印度的民族运动以真理之名,打破宗教和民族隔阂,广泛团结印度民众手段(1)领导人:甘地(2)思想: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纺车运动”(1920—1922年)甘地曾说:“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内容: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国印当局斗争。第二阶段: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1934年)1930年,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制定了《食盐专营法》,大幅度提高食盐的价格和税收,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形势下,甘地毅然领导了“食盐进军”的斗争。甘地徒步到遥远的海边去煮盐,以此反抗殖民政权内容: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结果:甘地的行动引发了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退出印度运动(1940—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印度迫切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1942年,甘地发表“退出印度”演说,英属殖民当局镇压了这场运动,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1948年印度独立一周年庆典(1947年独立)内容: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结果: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三个阶段(4)评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我们的政府向人民亮出利爪,迫使民众或隐恨于心,或丧失斗志。……当此危难之际,您作为民众的伟大领路人,却在我们中间宣扬您理想化的印度的信念,你很清楚理想的印度,既不应懦弱无能只知暗中报复,也不该面对恐怖打压卑躬屈膝。——《圣人与诗人:1915-1941年甘地与泰戈尔的书信和争论》泰戈尔在1919年4月19日的信中写道积极: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人民的团结,推动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消极:严格坚持非暴利原则,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了革命时机;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贰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国家/地区 领导者 斗争方式 结果 进一步发展埃及华夫脱运动以札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2、典型斗争: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国家/地区 领导者 斗争方式 结果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里夫共和国成立。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酋长克里姆2、典型斗争: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国家/地区 背景 过程 结果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 年,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侵略军被击败,1941年,埃塞俄比亚恢复了国家独立。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抗击意大利侵略者。2、典型斗争:叁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台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罢工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桑地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1)领导人: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2)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3)旗帜: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4)斗争对象: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5)结果: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卡德纳斯内容:①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②对外: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拉美国家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何仍需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材料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考迪罗主义”,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拉丁美洲各国的“考迪罗”为了巩固政权和地位,都极力寻求国外势力对自己的支持,投靠外国势力,实际上成了半殖民地性质的附属国。欧美列强的侵略,尤其美国对拉美的大棒政策仍需民族革命国内独裁政权+半封建性质的经济模式仍需民主革命(1)政治上:独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军事独裁统治,代表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寡头权威主义盛行,对外依赖帝国主义,对内专制独裁,严重阻碍了政治民主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2)经济上:独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存在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的单一经济结构、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超经济剥削,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3)文化上:独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资产阶级思想并未生根开花,依然处于愚昧落后阶段。(4)外交上:美国将拉丁美洲作为后院进行侵略扩张,这成为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走向真正独立的主要外部障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起到什么作用?请你描绘亚非拉民族民族运动的发展轨迹。【问题探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亚非拉各国基本被瓜分完毕,各国开展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为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奠定基础二战后亚非拉国家陆续摆脱殖民统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