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课件 练习,共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课件 练习,共2份)

资源简介

第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
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节练习]T4改编)如图所示,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动摩擦因数变小
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的摩擦力增大
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设水瓶的质量为m,手握瓶倾斜静止时,瓶身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有f=mgsinθ,而手握瓶竖直静止时,f′=mg,则f≠f′,故D错误;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松手时手对瓶的压力减小,手和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手与瓶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故动摩擦因数不变,A错误;增大手的握力,手与瓶之间的弹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仍为f=mgsinθ,并没有变化,B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粗糙长木板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开始木板处于水平位置。当木板向下转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板与木块间的摩擦力Ff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图像最有可能是(  )
答案:B
解析:当Ff为静摩擦力时,Ff=mgsinθ,即Ff随θ按正弦规律变化;当木块滑动后Ff为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cosθ,即Ff随θ按余弦规律变化。故B正确。
3.(2025·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联合调研)巨型海轮到达目的地需要靠泊时,靠自身操作比较困难,需要拖船帮忙移动。如图,有三个拖船通过缆绳在牵引巨型海轮。假设某时刻三个拖船通过缆绳施加的拉力均为F,三条缆绳与水平面夹角均为37°。三条缆绳与巨型海轮作用点在水平面投影如图中所示,中间拖船和投影点的连线与船身垂直;两边拖船和投影点的连线与船身夹角均为30°。已知sin37°=0.6,cos37°=0.8,则巨型海轮受到三个拖船拉力的水平合力为(  )
A.3F B.1.8F
C.2.4F D.1.6F
答案:D
解析:三条缆绳施加的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均为F1=Fcos37°=0.8F;在水平面内,两边缆绳拉力的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80°-2×30°=120°,所以两分力的合力为F2=2F1·cos=F1,方向与中间缆绳拉力的方向相同,则巨型海轮受到三个拖船拉力的水平合力为F合=F1+F2=2F1=1.6F。故选D。
4.(2025·四川省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广安市、广元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某创新小组制作了一个精美的“互”字形木制模型摆件,如图为其正面视图。用轻质细线将质量均为m的P、Q两部分连接起来,其中细线1连接a、b两点,其张力为T1,细线2连接c、d两点,其张力为T2。当细线在竖直方向都绷紧时,整个模型竖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设桌面对Q的支持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
C.FN=mg D.T2>mg
答案:D
解析:对P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g+T1=T2,可得T2>T1,T2>mg;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FN=2mg,故A、B、C错误,D正确。
5.(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图4 17改编)一汽车行驶中不慎陷入泥潭,天无绝人之路,碰巧在车前方30 m处有一棵大树,如图甲所示,司机拿出后备箱里的绳索一端系在车上,一端系在树上,他在绳索中点垂直绳索施加F=100 N的水平恒力,将绳索中点拉离原位置x=30 cm,如图乙所示,结果就把车拉了出来。则车被拉出时绳索对车的拉力约为(θ角很小时,sinθ≈tanθ)(  )
A.500 N B.1000 N
C.2500 N D.5000 N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将作用在绳索中点垂直绳索的水平恒力F分解为沿AO方向的拉力F1和沿BO方向的拉力F2,由几何关系,可知F1=F2,则有=F2sinθ,由于x d,θ角很小,则sinθ≈tanθ,因此F2=,又tanθ==,代入数据解得F2=2500 N,故选C。
6.(多选)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了新年除旧迎新的思想。如图所示是用长杆推动拖把头擦玻璃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假设拖把头与玻璃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定,拖把头匀速上升过程中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则在拖把头匀速上升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拖把杆对拖把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B.拖把头对玻璃的压力越来越小,摩擦力也越来越小
C.无论杆与竖直方向夹角多大都可以推动拖把头上升
D.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必须小于某一值才可以推动拖把头上升,该角的正切值为
答案:BD
解析:设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对拖把头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拖把头受重力mg、支持力FN、摩擦力f和杆的作用力F四个力作用,由题意可知拖把头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Fcosθ=mg+f,FN=Fsinθ,又f=μFN,解得F=,FN=,f=,则当拖把头上升即θ减小时,杆对拖把头的作用力F减小,玻璃对拖把头的支持力FN减小,玻璃对拖把头的摩擦力f也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拖把头对玻璃的压力FN′减小,摩擦力f′也减小,A错误,B正确;当cotθ-μ≤0,即tanθ≥时,F、FN、f没有符合实际的解,即无论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拖把头上升,所以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必须小于某一值才可以推动拖把头上升,该角的正切值为,C错误,D正确。
7.(2024·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三模)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模拟机器人“手臂”,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A、B处类似于人手臂的关节,能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前臂BC末端系一重物和一轻绳,轻绳另一端跨过滑轮牵拉前臂。初始时,A、B处关节均锁定,前臂BC水平。小组成员解除A处关节的锁定,通过拉绳缓慢提升重物,上臂AB逆时针转过60°。不计“手臂”重力及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CD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绳CD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前臂BC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D.前臂BC受到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对C点受力分析,C点受到绳CD的拉力T,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重物重力mg的拉力,以及沿AC方向“手臂”的支持力N,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这三个力可构成首尾相接的矢量三角形,且矢量三角形与△DAC相似,有==,依题意,上臂AB逆时针转过60°过程中,DA、AC保持不变,DC减小,可知绳CD的拉力T减小,前臂BC对C点的支持力N的大小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前臂BC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8.(多选)甲、乙两建筑工人用简易机械装置将工件从楼顶运送到地面。如图所示,两工人保持位置不动,甲通过缓慢拉动手中的绳子,使工件由位置Ⅰ向右运动到位置Ⅱ,在此过程中,乙手中的绳子始终水平,不计绳的重力,忽略滑轮的大小及摩擦力,则在此过程中(  )
A.甲手中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
B.乙手中绳子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C.楼顶对甲的支持力增大
D.楼顶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对乙的摩擦力
答案:BCD
解析:设甲手中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F甲,乙手中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F乙,工件重力大小为G,对绳子结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F甲、F乙与G组成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OAC相似,有==,工件由位置Ⅰ向右缓慢运动到位置Ⅱ的过程中,OA、AC均变小,OC不变,则甲手中绳子上的拉力F甲减小,乙手中绳子上的拉力F乙减小,故A错误,B正确;设甲手中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绳子对甲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F甲1=F甲sinθ,楼顶对甲的支持力为N=m甲g-F甲1,由于F甲减小,θ不变,所以楼顶对甲的支持力增大,故C正确;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楼顶对甲的摩擦力f甲=F甲cosθ,设绳子结点与定滑轮之间的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楼顶对乙的摩擦力f乙=F乙=F甲cosα,由于α>θ,所以楼顶对甲的摩擦力f甲大于对乙的摩擦力f乙,故D正确。
9.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一平板三角形风筝(不带鸢尾)悬停在空中,如图为风筝的侧视图,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风筝受到空气的作用力F垂直于风筝平面向上。若拉线长度一定,不计拉线的重力及拉线受到风的作用力,一段时间后,风力增大导致作用力F增大,方向始终垂直于风筝平面,夹角θ不变,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  )
A.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大
B.风筝所受的合力变大
C.拉线对风筝的拉力变小
D.拉线对风筝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
答案:A
解析:对风筝受力分析,风力变化之前,风力为F,风筝重力为G,拉线拉力为T,当风力增大,风力变为F1,风筝重力不变,拉线拉力变为T1,风筝悬停在空中,可得风筝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保持不变,相应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拉线对风筝的拉力变大,拉线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变大,故B、C、D错误;设拉线长为L,则风筝距地面高度h=Lsinα,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大,故A正确。
10.(2022·湖南高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场地边,有一根系有飘带的风力指示杆,教练员根据飘带的形态提示运动员现场风力的情况。若飘带可视为粗细一致的匀质长绳,其所处范围内风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随高度改变。当飘带稳定时,飘带实际形态最接近的是(  )
答案:A
解析:将飘带等分为极多段长度相等的小段,每段均可看成质量相等的质点,因风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随高度改变,则每段飘带受到的风力相等,设为F,方向水平向右,每段飘带所受的重力设为G,则从飘带自由端起,x段飘带受重力xG、风力xF以及紧邻的上方飘带(或与杆的系点)的拉力Tx而平衡,如图所示,这部分飘带上端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x满足tanθx==,即θx与选取的x的大小无关,为定值,则飘带为一条倾斜的直线,故选A。
11.歼-20战斗机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矢量发动机,能够在不改变飞机飞行方向的情况下,通过转动尾喷口方向改变推力的方向,使战斗机获得很多优异的飞行性能。已知在歼-20战斗机沿水平方向超音速匀速巡航时升阻比(垂直机身向上的升力和平行机身向后的阻力之比)为k,飞机的重力为G,能使飞机实现水平匀速巡航模式的最小推力是(  )
A. B.
C. D.G
答案:C
解析:如图,歼-20战斗机沿水平方向超音速匀速巡航时,飞机受到重力G、发动机推力F1、升力F2和空气阻力f,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升力F2的方向竖直向上,空气阻力f的方向与F2垂直,将F1分解为水平方向的Fx和竖直方向的Fy,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有Fx=f,竖直方向有F2+Fy=G,由题意知F2=kf,解得Fy=G-kf,则F=F+F=(k2+1)f2-2kGf+G2,F与f的函数图像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f=时,F取最小值,解得最小推力是F1min=,故选C。
12.(2023·湖北高考)某同学利用测质量的小型家用电子秤,设计了测量木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如图a所示,木板和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电子秤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放在电子秤上的重物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调节滑轮,使其与木块A间的轻绳水平,与重物B间的轻绳竖直。在木块A上放置n(n=0,1,2,3,4,5)个砝码(电子秤称得每个砝码的质量m0为20.0 g),向左拉动木板的同时,记录电子秤的对应示数m。
(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用mA和mB分别表示木块A和重物B的质量,则m和mA、mB、m0、μ、n所满足的关系式为m=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m n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木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不必 (2)mB-μ(mA+nm0) (3)0.40
解析:(1)拉动木板时,木块始终静止,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始终等于轻绳的拉力,该拉力可通过电子秤间接测出,所以拉动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
(2)设轻绳中拉力大小为T,根据平衡条件,对木块A和砝码整体有μ(mA+nm0)g=T,由题知,重物B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FN=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电子秤对重物B的支持力大小FN′=FN,根据平衡条件,对重物B有T+FN′=mBg,联立可解得m=mB-μ(mA+nm0)。
(3)根据m=mB-μmA-μm0·n,结合图像可知μm0= g=8 g,则μ==0.40。
8(共25张PPT)
第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
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节练习]T4改编)如图所示,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动摩擦因数变小
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的摩擦力增大
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析:设水瓶的质量为m,手握瓶倾斜静止时,瓶身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有f=mgsinθ,而手握瓶竖直静止时,f′=mg,则f≠f′,故D错误;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松手时手对瓶的压力减小,手和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手与瓶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故动摩擦因数不变,A错误;增大手的握力,手与瓶之间的弹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仍为f=mgsinθ,并没有变化,B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粗糙长木板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开始木板处于水平位置。当木板向下转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板与木块间的摩擦力Ff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图像最有可能是(  )
解析:当Ff为静摩擦力时,Ff=mgsinθ,即Ff随θ按正弦规律变化;当木块滑动后Ff为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cosθ,即Ff随θ按余弦规律变化。故B正确。
3.(2025·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联合调研)巨型海轮到达目的地需要靠泊时,靠自身操作比较困难,需要拖船帮忙移动。如图,有三个拖船通过缆绳在牵引巨型海轮。假设某时刻三个拖船通过缆绳施加的拉力均为F,三条缆绳与水平面夹角均为37°。三条缆绳与巨型海轮作用点在水平面投影如图中所示,中间拖船和投影点的连线与船身垂直;两边拖船和投影点的连线与船身夹角均为30°。已知sin37°=0.6,cos37°=0.8,则巨型海轮受到三个拖船拉力的水平合力为(  )
A.3F B.1.8F
C.2.4F D.1.6F
4.(2025·四川省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广安市、广元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某创新小组制作了一个精美的“互”字形木制模型摆件,如图为其正面视图。用轻质细线将质量均为m的P、Q两部分连接起来,其中细线1连接a、b两点,其张力为T1,细线2连接c、d两点,其张力为T2。当细线在竖直方向都绷紧时,整个模型竖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设桌面对Q的支持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
C.FN=mg D.T2>mg
解析:对P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g+T1=T2,可得T2>T1,T2>mg;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FN=2mg,故A、B、C错误,D正确。
5.(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图4 17改编)一汽车行驶中不慎陷入泥潭,天无绝人之路,碰巧在车前方30 m处有一棵大树,如图甲所示,司机拿出后备箱里的绳索一端系在车上,一端系在树上,他在绳索中点垂直绳索施加F=100 N的水平恒力,将绳索中点拉离原位置x=30 cm,如图乙所示,结果就把车拉了出来。则车被拉出时绳索对车的拉力约为(θ角很小时,sinθ≈tanθ)(  )
A.500 N B.1000 N C.2500 N D.5000 N
7.(2024·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三模)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模拟机器人“手臂”,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A、B处类似于人手臂的关节,能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前臂BC末端系一重物和一轻绳,轻绳另一端跨过滑轮牵拉前臂。初始时,A、B处关节均锁定,前臂BC水平。小组成员解除A处关节的锁定,通过拉绳缓慢提升重物,上臂AB逆时针转过60°。不计“手臂”重力及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CD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绳CD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前臂BC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D.前臂BC受到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8.(多选)甲、乙两建筑工人用简易机械装置将工件从楼顶运送到地面。如图所示,两工人保持位置不动,甲通过缓慢拉动手中的绳子,使工件由位置Ⅰ向右运动到位置Ⅱ,在此过程中,乙手中的绳子始终水平,不计绳的重力,忽略滑轮的大小及摩擦力,则在此过程中(  )
A.甲手中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
B.乙手中绳子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C.楼顶对甲的支持力增大
D.楼顶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对乙的摩擦力
9.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一平板三角形风筝(不带鸢尾)悬停在空中,如图为风筝的侧视图,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风筝受到空气的作用力F垂直于风筝平面向上。若拉线长度一定,不计拉线的重力及拉线受到风的作用力,一段时间后,风力增大导致作用力F增大,方向始终垂直于风筝平面,夹角θ不变,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  )
A.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大
B.风筝所受的合力变大
C.拉线对风筝的拉力变小
D.拉线对风筝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
解析:对风筝受力分析,风力变化之前,风力为F,风筝重力为G,拉线拉力为T,当风力增大,风力变为F1,风筝重力不变,拉线拉力变为T1,风筝悬停在空中,可得风筝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保持不变,相应的矢量三角形
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拉线对风筝的拉力变大,拉线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变大,故B、C、D错误;设拉线长为L,则风筝距地面高度h=Lsinα,再次平衡后相比于风力变化之前,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大,故A正确。
10.(2022·湖南高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场地边,有一根系有飘带的风力指示杆,教练员根据飘带的形态提示运动员现场风力的情况。若飘带可视为粗细一致的匀质长绳,其所处范围内风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随高度改变。当飘带稳定时,飘带实际形态最接近的是(  )
12.(2023·湖北高考)某同学利用测质量的小型家用电子秤,设计了测量木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如图a所示,木板和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电子秤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放在电子秤上的重物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调节滑轮,使其与木块A间的轻绳水平,与重物B间的轻绳竖直。在木块A上放置n(n=0,1,2,3,4,5)个砝码(电子秤称得每个砝码的质量m0为20.0 g),向左拉动木板的同时,记录电子秤的对应示数m。
(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用mA和mB分别表示木块A和重物B的质量,则m和mA、mB、m0、μ、n所满足的关系式为m=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m n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木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不必
mB-μ(mA+nm0)
0.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