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情境介绍2.新课导入3.新课讲解4.拓展延伸目录第一章情境介绍一 密度与温度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系,大部分物质遵从“______”的规律,但水比较特殊。2.热胀冷缩与风的形成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3.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 ℃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时,水“热胀冷缩”,温度低于4 ℃时,水“热缩冷胀”,称为水的“反常膨胀”。在寒冷的冬天,河面结冰封冻了,但较深河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 ℃的温度,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第二章新课导入新课导入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思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与密度表对照,判断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2.对密度不同的物质(如水和煤油)进行鉴别,可以利用密度或通过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来辨别;对密度相同的物质(如酒精和煤油、冰和蜡)进行鉴别,需要通过颜色、气味、硬度等物理性质来辨别。应用示例类型一 密度与温度例1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6-4-2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图6-4-2应用示例(1)冰的温度从-4 ℃上升到0 ℃时,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2)水的温度从0 ℃上升到4 ℃时,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_____℃。增大减小减小增大04应用示例[规律总结]物质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即温度变化时体积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升高时会变小,在温度降低时会变大(水例外,它在4 ℃时密度最大)。另外,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体积会发生改变,物质的密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通常情况下,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固态时密度最大,液态时次之,气态时密度最小(水例外,固态比液态的密度小)。第三章新课讲解新课讲解类型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例2 一个实心球的质量是4 kg,体积为0.57 dm3,它是纯铅制作的吗?新课讲解[方法指导]鉴别物质的方法:要鉴别是哪种物质,可求出它的密度,再对照密度表对比即可。新课讲解类型三 密度知识的其他应用例3 一个铜球的质量为178 g,体积为30 cm3。(1)该球是空心的,请你写出判断过程。(2)求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3)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14 g,求所注液体的密度。(ρ铜=8.9×103 kg/m3)新课讲解新课讲解[方法指导]判断物体是不是空心的三种方法判断物体是不是空心的,一般有三种方法: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以本题为例:①比较密度:求出球的密度ρ球,ρ球<ρ铜,则球是空心的;②比较体积:求出铜的实际体积V实,V球>V实,则球是空心的,V空=V球-V实;③比较质量:假设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的质量m实心,m实心>m球,则球是空心的。课堂小结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风的形成冷空气热空气风循环水的反常膨胀0 ℃4 ℃ρ 增大鉴别物质第四章拓展延伸课堂反馈1.在北方的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目的是防止水管冻裂。造成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B课堂反馈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物质的密度作为选材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列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B课堂反馈物质 铅 铝 铜 铁密度/(kg·m-3) 11.3×103 2.7×103 8.9×103 7.9×103A.铝 B.铜 C.铅 D.铁B课堂反馈4.如图26-1所示,点燃的蜡烛会使它上方的纸风车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热空气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纸风车,带动纸风车旋转起来。图26-1小上升课堂反馈5.质量为0.9 kg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0.1 dm3,则冰的密度是多少?冰的质量是多少?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