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市一百中学、咸水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天津市一百中学、咸水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满分50分)
1.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该学者
A.分析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原因 B.介绍了亚历山大远征的背景
C.分析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D.指出了亚历山大远征的野蛮
2.美国学者梅天穆提出“成吉思汗大交换”的概念,认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世界带来空前的流动,包括物产、人口、文化和疾病的传播,是“全球化”的源头。这一观点
A.揭示了全球联系真正的历史起源 B.肯定了蒙古西征促进了世界交流
C.否定了西欧开辟全球航路的功绩 D.全面肯定了蒙古帝国的历史贡献
3.库柏(1789-1851)有“美国小说之父”之称,他的“边疆五部曲”反映了在美国边界西移过程中战胜法国殖民者和掠夺印第安人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可知,库柏的小说
A.有助于培育美利坚民族意识 B.推动了北美民族解放运动
C.打下了美国内战的文化烙印 D.具有反对种族歧视的色彩
4.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不仅强迫被占领国降低或者取消关税,而且还在被占领国的学校中强制推行法语。同时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而且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并在其他被占领地区推广。这体现出拿破仑战争
A.具有侵略和革命的双重性质 B.促进了西欧反教会斗争的开展
C.重构了欧洲国家的政治秩序 D.引起西欧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
5.1835年英国驻印总督强制推广英语,20世纪初英语发展为印度官方语言。20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印度成立了英语教学基地,促进英语在当地广泛传播。对该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意识形态影响文化交流 B.“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
C.西方文化侵略依然存在 D.印度上层精英的有力推动
6.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该学者意在说明一战
A.加快了欧洲思想在亚洲传播 B.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D.促进了亚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7.学习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要紧扣“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演变”等重要内容。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有
①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自由、民主与独立思想在亚非拉更广泛传播
③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被反法西斯联盟确认
④新兴民族国家融合了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新加坡政府一向仰赖于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家庭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强调的是
A.新加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B.新加坡重视构建社会的道德体系
C.儒家文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D.普通民众对工业建设的积极贡献
9.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查点清宫物品时,发现了清室复辟的企图,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并向平民百姓开放。这表明故宫博物院的成立
A.杜绝了帝制复辟的可能 B.保障了民国社会稳定
C.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D 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
10.张謇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914年出版的《南通博物苑品目》中,将所有藏品按西方学科标准划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和艺术”两部分,据统计其中“自然科学”类占全部藏品的六成以上。这体现南通博物苑
①向公众提供自然和人文知识②借鉴西方建设经验
③倡导践行“科教兴国”战略④引入新的商业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在封建时代,长城是军事防御工事,在文学上具有反对徭役、反战思乡、雄浑壮丽的思想表达。但近代以来,尤其在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后,长城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B.长城军事防御功能减弱
C.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深度融合 D.保护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12、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拥有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下列选项中表述确切的是
A.①处最早掌握水稻种植技术 B.②处人类从事渔猎和采集
C.③处是水稻和小麦的原产地 D.④处代表器物是蛋壳黑陶
13.陕西省宝鸡市很多地名大有内涵,如礼村、处礼村、有礼村、礼包务村等。这些与“礼”字有关的村名的出现
A.反映了商周王畿的发展 B.源于战争的破坏
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强化 D.根植于传统文化
14.西周时,周王在政治场合中多以私名或官名称呼诸侯;春秋以后,则多用“叔”“伯”等称谓,《左传》中即有“王谓叔父,敬服王命”的记载。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等级的重构 B.政治环境的变迁
C.华夏认同的强化 D.官僚制度的完善
15.下表是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主张。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代表人物 主张
孟子 “定于一,天下恶乎定?”(《孟子·梁惠王上》)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
墨子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
A.诸子百家的思想趋同 B.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C.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D.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16.战国时,郡设在边陲之地,以御外侮,与县不相统属,如楚国的巫、黔中,燕国的上谷、渔阳,赵国的云中、代郡等均在沿边。秦始皇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郡统县始成为普遍的制度。据此可知,郡县制
A.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 B.构筑了集权政治的重要基础
C.在秦汉时期渐趋成熟 D.与先秦的治理模式一脉相承
17.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但到汉武帝时,丞相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刺史制度的形成 B.“推恩令”的实施
C.察举选官的确立 D.中朝势力的强化
18.秦汉时期取名呈现出新取向。以武字、勇字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霸字、雄字命名的有王霸、杨雄等;以胜字、广字命名的有陈胜、李广等;以兴字、奋字命名的有阴兴、张奋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
A.战争频发改变社会价值取向
B.以法治国思想的发展趋势
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
D.军功爵制得到百姓普遍接受
19.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诏令,官员上朝时不准使用鲜卑语,若有违者,免其官,后来考虑到年龄已经较大的大臣学习汉语比较困难,故又作一规定:“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A 具有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B.借鉴了中原先进的政治文明
C.消除了朝廷内部保守派势力的阻碍
D.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20.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B 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 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
21.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据此,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折射出
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 政府组织能力强大
C.水利工程技术领先 D.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22.“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是中国古代某一帝王在位时,因地方官吏执行不力而采取的一项处罚措施。下列选项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以客出仕” B.“察举征辟”
C.“九品官人” D.“科举取士”
23.《唐会要》有载“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得当”。白居易诗句“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材料所提到的制度是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24.隋唐时期的佛教不断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用之修正教义,或宣称沙门“五戒”寓于“五常”之中,或标榜孝敬乃儒、释所共尊。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当时统治者推崇佛教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体现了儒学的包容和开放 D.有利于佛教的本土化
25.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景净、吕秀岩于唐建中二年(781年)书刻而成。碑文记录了景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一百多年的发展。该文物可以用来佐证唐朝
A.对外关系较为开放包容 B.与西罗马帝国交往密切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冲击 D.开始出现三教合一现象
二、材料题(共3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满分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1294年,蒙古人在波斯建立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雕版印刷纸币。到了14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蒙古西征有破坏性,蒙古人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抢掠,对城市进行破坏。但同时这些行为也是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随着蒙古人的西征,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神学的控制,进行独立思考。蒙古西征使得丝绸之路再度复兴,为欧洲人去往东方打开了大门,曾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在东方有一个人口众多、美丽富饶的大帝国。
摘编自宋鑫秀《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蒙古西征后东西方人员往来的重要事实,并概述蒙古西征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 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正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原则。(8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礼乐制度较西周其它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化。《周礼》规定了周王和贵族在各种场合的服饰要求,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周礼》中关于服饰的规定,紧紧围绕了周人的治国思想,是穿在身上的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西周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政治”?(4分)
材料二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六国,一个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秦国完成统一后,农战政策的基本前提发生了变化,而与其相配套的抑制工商的管理政策自然也有所松动。一秦朝允许民间开发山林矿产资源,因而出现了私人经营的盐铁矿业。当然国家对盐铁私商实行高税收的政策。为了自己江山的千秋万代,秦朝统一了各项制度,其中在经济制度建设方面的强化对秦朝及后世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黄栋法《论秦国秦朝的经济制度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后发展经济的措施。(6分)
材料三公元前 140-前88年,汉武帝刘彻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体制,不仅在政治上采取建立中朝、推恩令等政策,在经济上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称为新经济政策。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体制,通过统一币制、官营盐铁、建立均输和平准制度等措施,打击豪强商贾势力,驱民归本,增强中央政府经济实力。
-摘编自张伟《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因素分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影响。(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并概括其特征。(6分)
材料二唐太宗以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作为公主的嫁奁。又给她多种烹饪的食物、饮料、金鞍玉辔,狮子、凤凰、树木、宝器等花纹的锦缎垫被及卜筮、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又让她携带芜菁种子,以车载释迦佛像,以大队骡马载珍宝、绸帛、衣服及日常必需用具入吐蕃。
-何耀华:《论文成公主入藏》,载《云南社会科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6分)
(3)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关系的认识。(4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A C D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B D B D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D A
26.(1)史实:马可·波罗来华;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任答一点2分)影响:使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任答两点4分)
(2)评价:扫荡封建势力,传播自由平等的革命思想;侵俄战争导致帝国由盛而衰;(任答一点2分)侵略、奴役其他民族,激起反抗,导致帝国覆灭。(2分)
原则: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任答两点4分)
(3)特色: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2分)
认识:要努力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任答两点2分)
27.(1)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等级森严;礼乐制是维护等级、防止僭越的工具;对不同等级的贵族服饰做出了严格规制(任答两点4分)
(2)措施:允许私人经营盐铁矿业,但征收重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直道。(任答三点6分)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收入;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利于工商业健康发展。(任答三点6分)
28.(1)措施:战争、册封、和亲、设立机构、会盟。(任答两点2分)
特征:方式多样、战争与和平手段并存、因俗而治。(任答两点4分)
(2)改善了吐蕃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吐蕃地区的传播;有利于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6分)
(3)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促成中国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任答两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