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4月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 B.合理施用化肥 C.推广火力发电 D.治理工地扬尘2.牛奶中含钙丰富,适量饮用牛奶可预防的疾病是A.佝偻病 B.贫血 C.夜盲症 D.甲状腺肿大3.《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升丹(其成分含HgO)。HgO中Hg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24.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应不一致的是A.液体易喷出 B.打破试管C.引发火灾 D.腐蚀标签5.太空授课中,王亚平演示了神奇的水球实验:往水膜上加水,水膜变成大水球,再加上品红后又变成均匀的红色水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太空中水分子是静止的 B.水膜变成大水球,水分子变大C.在太空中水不能溶解品红 D.水膜和大水球的分子构成相同6.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7.科学家利用叠氮化合物将“点击化学”应用扩展到生物领域。最简单的叠氮化合物为氢叠氮酸(),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氢叠氮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43g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由四种元素组成D.氢叠氮酸由1个氢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8.同学们在进行“是否可用水果蔬菜直接作为午餐”的辩论中,下列观点能成为反方(认为水果蔬菜不可直接作为午餐)论据的是A.新鲜干净的水果蔬菜无食品添加剂,更安全B.水果蔬菜中富含糖类、维生素,可为人体提供能量C.仅吃水果蔬菜作为午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D.水果蔬菜的热量低,有利于保持身材9.根据反应事实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A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B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C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不充分燃烧生成 反应温度D 分别将等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到锌片和锌粉中,锌粉反应更剧烈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A B.B C.C D.D10.一木块悬浮于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如图1),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T2℃时,硝酸钠固体恰好完全溶解C.升温时,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 T2℃时,向该溶液加入一定量氯化钠,木块会上浮二、填空与简答11.家庭厨房——化学小世界。(1)家用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木材→煤→天然气)等阶段。燃料 主要成分 热量(kJ/kg)木材 碳、氢、氧等元素煤 碳、氢、硫、氮等元素天然气 甲烷分析上表可得天然气代替其它燃料的原因是 (写一点)。(2)食用油含有油酸甘油酯,其化学式为,油酸甘油酯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3)区分食盐和纯碱样品,可用厨房中的 (填物质名称)。(4)厨房净水器滤芯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5)回收垃圾中的塑料瓶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合金”)。(6)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但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担忧,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你的看法和理由是 。12.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1)纽扣电池的钢质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这是利用金属的 性。(2)每颗电池使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OH溶液1~2g作催化剂,则1颗电池使用的氢氧化钾最多 g。(3)使用过程中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 ,且锌粉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将产生上百亿枚废旧电池。你认为废弃电池应如何处理: 。13.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中含有硫,燃烧会产生SO2污染空气。(1)图1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①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②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煤炭脱硫技术可将硫元素以硫酸钙的形式固定,硫酸钙的化学式是 。(3)我国科学家利用多孔碳材料吸附SO2,既解决了煤燃烧带来的污染,又实现了SO2的回收利用。图2是多孔碳对燃烟煤气中SO2的吸附、转化、热再生的示意图。①一定条件下,步骤Ⅰ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反应基本类型)。③步骤Ⅲ中所得产物共有 种氧化物。14.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1)《天工开物》中记载:取盐井水“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古法制盐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选用冷却结晶法的理由是 。(2)“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中,描写了铁在江底的泥沙中还没有被锈蚀透。铁被锈蚀的原因是铁与 同时接触而导致,使用稀盐酸可除去铁锈,该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太清丹经》中记载了制取“彩色金”的方法:将雄黄和锡粉混合,发生如下置换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4)《天工开物》记载:“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用孔径小于锡砂的容器在水中淘取锡砂,该原理类似于实验室的 (填操作名称)。15.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Ⅰ.二氧化碳从哪里来?(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 (写一点)。Ⅱ.二氧化碳到哪里去?(2)碳转化。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碳转化的部分途径。①以上途径中没有生成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②与在不同的转化途径中,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3)碳捕获。同学们设计了一个简易二氧化碳捕捉器,流程如图2。该捕捉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碳利用。生活中固体二氧化碳常用于鲜果等食品的冷链运输,其保鲜原理是 。16.化学小组开展有关制氢气的主题活动。活动一:实验室制氢气(1)用图1装置进行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①图1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 (写一种)。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按图2装置进行电解水制氢气。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①理论上管a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mL。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管a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由图3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针对本实验需控制的相同条件有: (写一个)。活动二:工业制氢(3)天然气部分氧化重整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①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过程Ⅱ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过程Ⅱ产生的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a,经过程Ⅲ后,产生的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b,则a (填“>”“<”或“=”)b。三、综合应用题17.化学小组对“变色的衣服”很好奇,开展有关衣物染织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活动一:利用某AI软件进行对话提问:“变色的衣服,其变色的原理是什么?”回答:变色原理常见有“光致变色”、“温敏变色”、“湿敏变色”等,原理是变色材料在不同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下,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呈现出不同的颜色。(1)衣服的变色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其依据是 。活动二:探究古代“碱煮”原理古代人们精练丝绸方法为:丝绸放入草木灰水(含有碳酸钾)中浸润透,再向其中加入蚌壳(含有碳酸钙)灼烧而成的灰烬一起浸泡。(2)蚌壳灼烧而成的灰烬遇水后,生成微溶于水的某物质,使溶液呈碱性,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活动三:探究现代“酸洗”工艺现代纺织工业在“碱煮”后,布料表面残留有碱液,不能直接用于染色制衣,需要经过酸洗工艺,酸洗剂常用硫酸、盐酸或醋酸。(3)用盐酸除去残留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稀硫酸酸洗后织物必须充分水洗至呈中性才能烘干,稀盐酸则无此严格要求,其原因可能是 。(5)标准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的pH应在4.0至7.5之间。若使用醋酸进行织物酸洗,为探究不同浓度醋酸的酸洗效果,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6)布料生产中,“碱煮”或“酸洗”过程都会产生污染,你认为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7)酸洗时,若每千吨布料使用5t溶质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则理论上每千吨布料上残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25年4月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D D B B C C B11.(1)等质量的燃料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多(合理即可)(2)(3)食醋(4)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等杂质(5)合成材料(6)食品添加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有健康风险(合理即可)12.(1)延展(2)0.6(3) 电能(4)投入指定垃圾箱,回收集中处理(合理即可)13.(1) 32.06 得到(2)CaSO4(3) 化合反应 314.(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2) 氧气和水 溶液由无色变黄色,红色固体逐渐溶解(3)(4)过滤15.(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或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2) b 反应条件不同(3)(4)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16.(1) 试管/长颈漏斗/导管(2) 10 木条烧得更旺 探究电压对电解水实验反应速率的影响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或温度,其他合理答案给分)(3) 2CH4+O22CO +4H2 <17.(1)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2)(3)(4)稀盐酸有挥发性,烘干时氯化氢会挥发掉,而稀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烘干时浓度升高,会损害织物(5)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取用相同材质、相同质量的织物若干,分别用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进行酸洗实验,在相同温度、相同时间等条件下测定织物的pH(6)中和处理或分别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合理即可)(7)解:设残留的的质量为x, 解得答:理论上每千吨布料上残留的质量是4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