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突破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1.(2024·新课标卷14题)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2.(2024·甘肃高考2题)小明测得兰州地铁一号线列车从“东方红广场”到“兰州大学”站的v-t图像如图所示,此两站间的距离约为( )A.980 m B.1 230 mC.1 430 m D.1 880 m3.(2025·海南省直辖学业考试)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t=3 s时刻两质点相遇,则相遇时质点A的速度大小为( )A.6 m/s B.6.2 m/sC.9.4 m/s D.9.6 m/s4.(2025·陕西安康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电动玩具小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位移—时间图像,图线在0~4 s的时间内和4~8 s的时间内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已知t=0时刻,曲线与横轴相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4 s的时间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B.4~8 s的时间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C.t=6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 m/sD.在4~6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4 m5.(2025·福建省三明一中期中)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C.t=1 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0~3 s速度变化量为3 m/s6.〔多选〕(2025·河北邢台期末)质点做直线运动,相对原点的位置坐标x与速度的平方v2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2 mC.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0D.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2 m7.(2025·黑龙江吉林模拟预测)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5 s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 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甲物体的速率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率8.滑雪运动是冬季奥运会主要的比赛项目。如图所示,水平滑道上运动员A、B间距x0=10 m。运动员A以速度v0=5 m/s向前匀速运动。同时运动员B以初速度v1=8 m/s向前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 m/s2,运动员A在运动员B继续运动x1后追上运动员B,则x1的大小为( )A.4 m B.10 m C.16 m D.20 m9.(2025·山东青岛二模)速度—位移(v-x)图像可以直观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某物体运动的v-x图线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B.x=1 m与x=4 m时物体的速度之比等于1∶2C.物体在0~1 m和1~4 m内的平均速度相等D.物体在0~1 m和1~4 m内的平均速度之比等于1∶210.(2025·宁夏石嘴山模拟预测)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t=6 s时,两车相距44 mC.两车相遇时,两车速率相等D.x-t图像中t0=7 s11.一辆汽车在直线公路段上以 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在其正前方14 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经过0.4 s的反应时间后,司机开始刹车,则:(1)为了避免相撞,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2)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只有4 m/s2,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自行车开始以一定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则自行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12.(2025·天津市河西区质量调查)在笔直的公路上,一辆以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小轿车,正要以2 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时,一辆卡车刚好从旁边以25 m/s2的速度匀速同向驶过,如图所示。已知该路段小轿车允许的最大速度为33 m/s,不考虑两车的长度。求:(1)小轿车追上卡车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2)小轿车追上卡车所用总时间。重难突破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1.C 任何时刻质点的速度与位移都是唯一的,C可能正确,A、B、D错误。2.C 根据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题图可知,x=×20 m=1 430 m,C正确。3.D 设相遇时质点A的速度大小为vA,根据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3 s内有×3 m=×(3-1.4)m,可得质点A的速度vA=9.6 m/s,故选D。4.B t=0时刻,曲线与横轴相切,可知t=0时刻的初速度v0=0,由图像可知,0~4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1=6 m,由运动学公式x1=a1,解得a1=0.75 m/s2,t=4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1=a1t1=3 m/s,4~8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2=8 m,t=4 s以后,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x2=v1t2-a2,解得a2=0.5 m/s2,A错误,B正确;4~6 s的时间内,根据运动学公式解得t=6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2=v1-a2Δt=2 m/s,C错误;在4~6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v1Δt-a2Δt2=5 m,D错误。5.B 由题图可知,在0~1 s内物体加速度逐渐增大,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a-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 s内速度变化量为Δv=×1×2 m/s=1 m/s,由于t=0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则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v=v0+Δv=2 m/s,故B正确;0~1 s内物体沿正方向加速运动,1 s末加速度反向,物体将沿原方向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0~3 s速度变化量为Δv'=m/s=-1 m/s,故D错误。6.BC 根据图像可知,v2随坐标x均匀变化,结合v2-=2ax得x=-,可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时,即v2为零,此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2 m,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即v2为4 m2·s-2,此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0,故C正确,D错误。7.D 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乙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甲物体0~2 s沿正向运动,2~6 s沿负向运动,故甲、乙两物体不是始终同向运动,A错误;位移—时间图像交点代表相遇,故4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错误;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5 s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C错误;甲物体在0~2 s时间内的速度为v甲= m/s=2 m/s,2~6 s时间内的速度为v甲'= m/s=-1 m/s,乙物体速度为v乙= m/s=0.5 m/s,故甲物体的速率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率,D正确。8.C 运动员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B==4 s,此时运动员A的位移为xA=v0tB=20 m,运动员B的位移为xB=tB=16 m,因为xA<xB+x0,即运动员B的速度减少为零时,运动员A还未追上运动员B,则运动员A在运动员B停下来的位置追上运动员B,即x1=16 m,故C正确,A、B、D错误。9.B 由题意,某物体运动的v-x图线为抛物线,结合图像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可知v与x的关系式为v2=kx,可知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v2=2ax,可得x=1 m与x=4 m时物体的速度之比为==,B正确;物体在0~1 m的平均速度为==,物体在1~4 m的平均速度为==,可得物体在0~1 m和1~4 m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C、D错误。10.B 甲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有x=at2,结合x-t图像可得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2 m/s2,故A错误;由x-t图像可知,t=4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v甲=at=8 m/s,乙车的速度大小为v乙= m/s=12 m/s,故C错误;0~6 s内,甲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甲=at2=×2×62 m=36 m,乙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乙=v乙t=12×6 m=72 m,则t=6 s时,两车相距Δx'=72 m-(64-36)m=44 m,故B正确;对甲车,有x甲'=a=64 m,解得t0=8 s,故D错误。11.(1)5 m/s2 (2)1 m/s2解析:(1)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最小为a初速度v汽=54 km/h=15 m/s,初始距离d=14 m在经过反应时间0.4 s后,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距离为d'=d-(v汽-v自)t0=10 m从汽车刹车开始计时,设经过时间t汽车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则v汽-at=v自自行车的位移为s自=v自t汽车的位移为s汽=v汽t- at2假设汽车刚好能追上自行车,此时有s汽=s自+d'联立解得a=5 m/s2即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5 m/s2。(2)设自行车加速度最小为a',同理可得v汽-a1t'=v自+a't',s汽'=s自'+d's汽'=v汽t'-a1t'2,s自'=v自t'+ t'2联立解得a'=1 m/s2即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1 m/s2。12.(1)100 m (2)24.5 s解析:(1)小轿车与卡车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远。设经过时间t1二者速度相等,此时轿车的速度v轿=v0+at1又v轿=v卡此过程小轿车的位移x轿=v0t1+a卡车的位移x卡=v卡t1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Δxm=x卡-x轿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Δxm=100 m。(2)当小轿车从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需要的时间t0==14 s此过程小轿车的位移x轿'=v0t0+a=266 m卡车的位移x卡'=v卡t0=350 m由于x轿'<x卡',此时小轿车没追上卡车,设又经过时间t2小轿车追上卡车,位移满足x轿'+vmt2=x卡'+v卡t2解得t2=10.5 s小轿车追上卡车所用总时间t=t0+t2=24.5 s。3 / 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突破点一 常规运动学图像1.对基本运动图像(x-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v-t图像)轴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线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 率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面积 无实际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位移的大小(面积在时间轴的上、下表示位移方向的正、负);总位移等于各段位移的矢量和;总路程等于各段路程的代数和,即时间轴上、下各面积的代数和特殊 点 拐点表示速度发生变化,交点表示相遇 拐点表示加速度发生变化,交点表示速度相同2.关于x-t图像和v-t图像的三点注意(1)无论x-t图像、v-t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2)x-t图像和v-t图像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像和v-t图像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025·八省联考晋陕青宁卷)2024年8月,我国运动员获得第33届奥运会男子100 m自由泳冠军。比赛所用标准游泳池的长度为50 m,下列与该运动员实际运动过程最接近的位移—时间(x-t)图像是( )尝试解答(2024·福建高考3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3 s为直线,3~3.5 s为曲线,3.5~6 s为直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3 s的平均速度为10 m/sB.3.5~6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0~3 s的加速度比3.5~6 s的大D.0~3 s的位移比3.5~6 s的小尝试解答(2025·贵州黔东南三模)随着国产CT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医院不再依赖国外仪器,很大程度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假设检测时CT床的v-t图像如图所示,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全程的位移为1.6 m, 时间为1.2 s, 最大速度v=2 m/s,则CT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5 m/s2 B.4 m/s2C.3 m/s2 D.2 m/s2尝试解答突破点二 非常规运动图像1.四类图像(1)a-t图像:由v=v0+at可知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Δv,如图甲所示。(2)-t图像:由x=v0t+at2可得=v0+at,图像的斜率为a,纵截距为v0,如图乙所示。(3)v2-x图像:由v2-=2ax可知v2=+2ax,图像斜率为2a,纵截距为,如图丙所示。(4)a-x图像:由v2-=2ax可得a=,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等于,如图丁所示。2.解题技巧(1)用函数思想分析图像: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像的意义。(2)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会提高选择题图像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解题效率。〔多选〕(2023·湖北高考8题)t=0时刻,质点P从原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按图示的正弦曲线变化,周期为2t0。在0~3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t0时,P回到原点B.t=2t0时,P的运动速度最小C.t=t0时,P到原点的距离最远D.t= t0时,P的运动速度与t= t0时相同尝试解答(2025·辽宁大连二模)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B.前10 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率为10 m/sC.t=10 s时,该质点速度为0D.前10 s内,该质点的位移为100 m尝试解答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为v2-x图像,则该物体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分别为( )A.v0=4 m/s,a=3 m/s2B.v0=10 m/s,a=3 m/s2C.v0=4 m/s,a=6 m/s2D.v0=10 m/s,a=6 m/s2尝试解答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和速率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s时物块位于x=-1 m处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C.t=0时刻物块位于x=0处D.物块从2 s末至4 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尝试解答突破点三 图像间的相互转化1.解决运动图像转换类问题的一般流程2.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像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2025·贵州黔南二模)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尝试解答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尝试解答突破点四 追及相遇问题 相遇与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际意义的一类问题,它往往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相遇与追及问题的基本类型如下表。类型 图像 说明一定能追上 匀加速追匀速 (1)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不断增大。 (2)t=t0时,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最远为x0+Δx(x0是开始追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3)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逐渐减小,直到追上。 (4)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 不一定能追上 匀减速追匀速 (1)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 (2)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①若Δ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x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最小距离为x0-Δx; ③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x1=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 在水平轨道上有A和B两辆儿童遥控赛车,开始时两者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试用多种方法求解)解题指导 (1)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A车追上B车时其速度与B车相等。(2)画出运动示意图,设A、B两车从相距x到A车追上B车时,A车的位移为xA、末速度为vA、所用时间为t;B车的位移为xB、末速度为vB,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尝试解答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10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尝试解答总结提升追及与相遇问题中的“一、二、三”重难突破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着眼“四翼”·探考点】突破点一【例1】 C 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最后的位移为零,所以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离出发点最远处位移为50 m,只有C选项正确。【例2】 B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 s的位移为45 m,平均速度为15 m/s,A错误;3.5~6 s内的位移小于0~3 s时间内的位移,D错误;3.5~6 s质点做匀减速运动,B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信息,不能判断出0~3 s的加速度比3.5~6 s的大,C错误。【例3】 A 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由运动学公式得+vm=x,解得a=5 m/s2,故选A。突破点二【例4】 BD 在初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中,a-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利用a-t图像画出v-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B、D正确;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0~3t0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未变,一直在远离原点,A、C错误。【例5】 B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x=v0t+at2,变形可得=v0+at,结合图像可知v0=20 m/s,a= m/s2,则a=-4 m/s2,故A错误;根据速度与时间公式有0-v0=at,解得t=5 s,0~5 s内的位移为x=v0t=50 m,随后质点反向加速,根据对称性可知质点前10 s的路程为100 m,位移为0,10 s末的速度为20 m/s,平均速率为== m/s=10 m/s,故B正确,C、D错误。【例6】 C 位移中点速度v满足v2-=2a×,可得v2=+ax,结合图像可知纵轴截距为,斜率为a,则v0=4 m/s,a=6 m/s2,选项C正确。【例7】 A 由题意可知物块运动的初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v2=2a(x-x0),变形可得x=v2+x0,结合图像可知,图像斜率为k=,即a==0.5 m/s2,故B错误;t=0时,v=0,x0=-2 m,2 s内物块的位移为x2=at2=1 m,则t=2 s时物块位于x=-1 m处,故A正确,C错误;物块从2 s末至4 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3,即为3 s末的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得v3=at'=1.5 m/s,故D错误。突破点三【例8】 A 从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又可知2 s内物体的位移为8 m,则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为8,故A正确,B、C错误。【例9】 D 由题目中a-t图像知,0~0.5 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 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对应时间内的v-t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突破点四【例10】 v0≤解析:方法一 物理情景分析法利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求解,对A车有xA=v0t+·(-2a)·t2,vA=v0+(-2a)·t对B车有xB=at2,vB=at两车位移关系有x=xA-xB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vA=vB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方法二 极值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方法一可知xA=x+xB,即v0t+×(-2a)·t2=x+at2整理得3at2-2v0t+2x=0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当判别式Δ=(-2v0)2-4·3a·2x=0时,两车刚好不相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方法三 图像法利用v-t图像求解,先作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A车,有vA=v'=v0-2at对B车,有vB=v'=at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之差为原来两车间距离x,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由图像可知x=v0·t=v0·=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例11】 D 根据v-t图像,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 s时,甲、乙相遇,v甲=30 m/s,v乙=25 m/s,由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 s内的位移x甲= ×3×30 m=45 m,x乙= ×3×(10+25)m=52.5 m,故t=0时,甲、乙相距Δx1=x乙-x甲=7.5 m,即甲在乙前方7.5 m,B错误;0~1 s内,x甲'= ×1×10 m=5 m,x乙'=×1×(10+15)m=12.5 m,Δx2=x乙'-x甲'=7.5 m,说明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A、C错误;甲、乙两车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x甲-x甲'=45 m-5 m=40 m,D正确。5 / 5(共60张PPT)重难突破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高中总复习·物理目 录02着眼“四翼”·探考点04培养“思维”·重落实题型 规律 方法着眼“四翼”·探考点突破点一 常规运动学图像1. 对基本运动图像(x-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位移—时间图像 (x-t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轴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线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 率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面 积 无实际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位移的大小(面积在时间轴的上、下表示位移方向的正、负);总位移等于各段位移的矢量和;总路程等于各段路程的代数和,即时间轴上、下各面积的代数和特 殊点 拐点表示速度发生变化,交点表示相遇 拐点表示加速度发生变化,交点表示速度相同2. 关于x-t图像和v-t图像的三点注意(1)无论x-t图像、v-t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2)x-t图像和v-t图像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像和v-t图像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025·八省联考晋陕青宁卷)2024年8月,我国运动员获得第33届奥运会男子100 m自由泳冠军。比赛所用标准游泳池的长度为50 m,下列与该运动员实际运动过程最接近的位移—时间(x-t)图像是(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最后的位移为零,所以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离出发点最远处位移为50 m,只有C选项正确。(2024·福建高考3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3s为直线,3~3.5 s为曲线,3.5~6 s为直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3 s的平均速度为10 m/sB. 3.5~6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0~3 s的加速度比3.5~6 s的大D. 0~3 s的位移比3.5~6 s的小√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 s的位移为45 m,平均速度为15 m/s,A错误;3.5~6 s内的位移小于0~3 s时间内的位移,D错误;3.5~6 s质点做匀减速运动,B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信息,不能判断出0~3 s的加速度比3.5~6 s的大,C错误。(2025·贵州黔东南三模)随着国产CT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医院不再依赖国外仪器,很大程度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假设检测时CT床的v-t图像如图所示,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全程的位移为1.6 m, 时间为1.2 s, 最大速度v=2 m/s,则CT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5 m/s2 B. 4 m/s2 C. 3 m/s2 D. 2 m/s2√解析: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由运动学公式得+vm=x,解得a=5 m/s2,故选A。突破点二 非常规运动图像1. 四类图像(1)a-t图像:由v=v0+at可知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Δv,如图甲所示。(2)-t图像:由x=v0t+at2可得=v0+at,图像的斜率为a,纵截距为v0,如图乙所示。(3)v2-x图像:由v2-=2ax可知v2=+2ax,图像斜率为2a,纵截距为,如图丙所示。(4)a-x图像:由v2-=2ax可得a=,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等于,如图丁所示。2. 解题技巧(1)用函数思想分析图像: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像的意义。(2)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会提高选择题图像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解题效率。〔多选〕(2023·湖北高考8题)t=0时刻,质点P从原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按图示的正弦曲线变化,周期为2t0。在0~3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t0时,P回到原点B. t=2t0时,P的运动速度最小C. t=t0时,P到原点的距离最远D. t= t0时,P的运动速度与t= t0时相同√√解析:在初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中,a-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利用a-t图像画出v-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B、D正确;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0~3t0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未变,一直在远离原点,A、C错误。(2025·辽宁大连二模)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B. 前10 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率为10 m/sC. t=10 s时,该质点速度为0D. 前10 s内,该质点的位移为100 m√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x=v0t+at2,变形可得=v0+at,结合图像可知v0=20 m/s,a= m/s2,则a=-4 m/s2,故A错误;根据速度与时间公式有0-v0=at,解得t=5 s,0~5 s内的位移为x=v0t=50 m,随后质点反向加速,根据对称性可知质点前10 s的路程为100 m,位移为0,10 s末的速度为20 m/s,平均速率为== m/s=10 m/s,故B正确,C、D错误。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为v2-x图像,则该物体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分别为( )A. v0=4 m/s,a=3 m/s2 B. v0=10 m/s,a=3 m/s2C. v0=4 m/s,a=6 m/s2 D. v0=10 m/s,a=6 m/s2解析:位移中点速度v满足v2-=2a×,可得v2=+ax,结合图像可知纵轴截距为,斜率为a,则v0=4 m/s,a=6 m/s2,选项C正确。√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和速率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 s时物块位于x=-1 m处B. 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C. t=0时刻物块位于x=0处D. 物块从2 s末至4 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解析:由题意可知物块运动的初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v2=2a(x-x0),变形可得x=v2+x0,结合图像可知,图像斜率为k=,即a==0.5 m/s2,故B错误;t=0时,v=0,x0=-2 m,2 s内物块的位移为x2=at2=1 m,则t=2 s时物块位于x=-1 m处,故A正确,C错误;物块从2 s末至4 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3,即为3 s末的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得v3=at'=1.5 m/s,故D错误。突破点三 图像间的相互转化1. 解决运动图像转换类问题的一般流程2. 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像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2025·贵州黔南二模)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从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又可知2s内物体的位移为8 m,则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为8,故A正确,B、C错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解析:由题目中a-t图像知,0~0.5 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 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对应时间内的v-t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突破点四 追及相遇问题 相遇与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际意义的一类问题,它往往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相遇与追及问题的基本类型如下表。类型 图像 说明一定能 追上 匀加速追匀速 (1)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不断增大。(2)t=t0时,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最远为x0+Δx(x0是开始追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3)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逐渐减小,直到追上。(4)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 类型 图像 说明不一定能追上 匀减速追匀速 (1)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2)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①若Δ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②若Δx<x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最小距离为x0-Δx;③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x1=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 在水平轨道上有A和B两辆儿童遥控赛车,开始时两者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试用多种方法求解)解题指导 (1)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A车追上B车时其速度与B车相等。(2)画出运动示意图,设A、B两车从相距x到A车追上B车时,A车的位移为xA、末速度为vA、所用时间为t;B车的位移为xB、末速度为vB,运动过程如图所示。解析:方法一 物理情景分析法利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求解,对A车有xA=v0t+·(-2a)·t2,vA=v0+(-2a)·t对B车有xB=at2,vB=at两车位移关系有x=xA-xB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vA=vB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答案:v0≤方法二 极值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方法一可知xA=x+xB,即v0t+×(-2a)·t2=x+at2整理得3at2-2v0t+2x=0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当判别式Δ=(-2v0)2-4·3a·2x=0时,两车刚好不相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方法三 图像法利用v-t图像求解,先作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A车,有vA=v'=v0-2at对B车,有vB=v'=at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之差为原来两车间距离x,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由图像可知x=v0·t=v0·=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 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10 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解析:根据v-t图像,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 s时,甲、乙相遇,v甲=30 m/s,v乙=25 m/s,由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 s内的位移x甲= ×3×30 m=45 m,x乙= ×3×(10+25)m=52.5m,故t=0时,甲、乙相距Δx1=x乙-x甲=7.5 m,即甲在乙前方7.5 m,B错误;0~1 s内,x甲'= ×1×10 m=5 m,x乙'=×1×(10+15)m=12.5 m,Δx2=x乙'-x甲'=7.5 m,说明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A、C错误;甲、乙两车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x甲-x甲'=45 m-5 m=40m,D正确。总结提升追及与相遇问题中的“一、二、三”培养“思维”·重落实夯基 提能 升华1. (2024·新课标卷14题)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任何时刻质点的速度与位移都是唯一的,C可能正确,A、B、D错误。√1234567891011122. (2024·甘肃高考2题)小明测得兰州地铁一号线列车从“东方红广场”到“兰州大学”站的v-t图像如图所示,此两站间的距离约为( )A. 980 mB. 1 230 mC. 1 430 mD. 1 880 m解析: 根据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题图可知,x=×20 m=1 430 m,C正确。√1234567891011123. (2025·海南省直辖学业考试)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t=3 s时刻两质点相遇,则相遇时质点A的速度大小为( )A. 6 m/s B. 6.2 m/sC. 9.4 m/s D. 9.6 m/s√解析: 设相遇时质点A的速度大小为vA,根据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3 s内有×3 m=×(3-1.4)m,可得质点A的速度vA=9.6 m/s,故选D。1234567891011124. (2025·陕西安康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电动玩具小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位移—时间图像,图线在0~4 s的时间内和4~8 s的时间内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已知t=0时刻,曲线与横轴相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4 s的时间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B. 4~8 s的时间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C. t=6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 m/sD. 在4~6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4 m√123456789101112解析: t=0时刻,曲线与横轴相切,可知t=0时刻的初速度v0=0,由图像可知,0~4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1=6 m,由运动学公式x1=a1,解得a1=0.75 m/s2,t=4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1=a1t1=3 m/s,4~8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2=8 m,t=4 s以后,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x2=v1t2-a2,解得a2=0.5 m/s2,A错误,B正确;4~6 s的时间内,根据运动学公式解得t=6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2=v1-a2Δt=2m/s,C错误;在4~6 s的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v1Δt-a2Δt2=5m,D错误。1234567891011125. (2025·福建省三明一中期中)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C. t=1 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 0~3 s速度变化量为3 m/s√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0~1 s内物体加速度逐渐增大,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a-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 s内速度变化量为Δv=×1×2 m/s=1 m/s,由于t=0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则t=1 s时物体的速度为v=v0+Δv=2 m/s,故B正确;0~1 s内物体沿正方向加速运动,1 s末加速度反向,物体将沿原方向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0~3 s速度变化量为Δv'=m/s=-1 m/s,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6. 〔多选〕(2025·河北邢台期末)质点做直线运动,相对原点的位置坐标x与速度的平方v2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 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2 mC. 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0D. 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2 m√√123456789101112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v2随坐标x均匀变化,结合v2-=2ax得x=-,可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时,即v2为零,此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2 m,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即v2为4 m2·s-2,此时相对原点的坐标为0,故C正确,D错误。1234567891011127. (2025·黑龙江吉林模拟预测)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5 s内(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 4 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 甲物体的速率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率√123456789101112解析: 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乙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甲物体0~2 s沿正向运动,2~6 s沿负向运动,故甲、乙两物体不是始终同向运动,A错误;位移—时间图像交点代表相遇,故4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错误;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5 s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C错误;甲物体在0~2 s时间内的速度为v甲= m/s=2 m/s,2~6 s时间内的速度为v甲'= m/s=-1 m/s,乙物体速度为v乙= m/s=0.5 m/s,故甲物体的速率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率,D正确。1234567891011128. 滑雪运动是冬季奥运会主要的比赛项目。如图所示,水平滑道上运动员A、B间距x0=10 m。运动员A以速度v0=5 m/s向前匀速运动。同时运动员B以初速度v1=8 m/s向前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 m/s2,运动员A在运动员B继续运动x1后追上运动员B,则x1的大小为( )A. 4 m B. 10 mC. 16 m D. 20 m√123456789101112解析: 运动员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B==4 s,此时运动员A的位移为xA=v0tB=20 m,运动员B的位移为xB=tB=16 m,因为xA<xB+x0,即运动员B的速度减少为零时,运动员A还未追上运动员B,则运动员A在运动员B停下来的位置追上运动员B,即x1=16 m,故C正确,A、B、D错误。1234567891011129. (2025·山东青岛二模)速度—位移(v-x)图像可以直观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某物体运动的v-x图线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B. x=1 m与x=4 m时物体的速度之比等于1∶2C. 物体在0~1 m和1~4 m内的平均速度相等D. 物体在0~1 m和1~4 m内的平均速度之比等于1∶2√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题意,某物体运动的v-x图线为抛物线,结合图像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可知v与x的关系式为v2=kx,可知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v2=2ax,可得x=1 m与x=4m时物体的速度之比为==,B正确;物体在0~1 m的平均速度为==,物体在1~4 m的平均速度为==,可得物体在0~1m和1~4 m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C、D错误。12345678910111210. (2025·宁夏石嘴山模拟预测)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 t=6 s时,两车相距44 mC.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率相等D. x-t图像中t0=7 s√123456789101112解析: 甲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有x=at2,结合x-t图像可得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2 m/s2,故A错误;由x-t图像可知,t=4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v甲=at=8m/s,乙车的速度大小为v乙= m/s=12 m/s,故C错误;0~6 s内,甲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甲=at2=×2×62 m=36 m,乙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乙=v乙t=12×6 m=72 m,则t=6 s时,两车相距Δx'=72 m-(64-36)m=44 m,故B正确;对甲车,有x甲'=a=64 m,解得t0=8 s,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1. 一辆汽车在直线公路段上以 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在其正前方14 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经过0.4 s的反应时间后,司机开始刹车,则:(1)为了避免相撞,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答案: 5 m/s2 123456789101112解析: 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最小为a初速度v汽=54 km/h=15 m/s,初始距离d=14 m在经过反应时间0.4 s后,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距离为d'=d-(v汽-v自)t0=10 m从汽车刹车开始计时,设经过时间t汽车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则v汽-at=v自自行车的位移为s自=v自t汽车的位移为s汽=v汽t- at2假设汽车刚好能追上自行车,此时有s汽=s自+d'联立解得a=5 m/s2即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5 m/s2。123456789101112(2)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只有4 m/s2,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自行车开始以一定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则自行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答案: 1 m/s2解析: 设自行车加速度最小为a',同理可得v汽-a1t'=v自+a't',s汽'=s自'+d's汽'=v汽t'-a1t'2,s自'=v自t'+ t'2联立解得a'=1 m/s2即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1 m/s2。12345678910111212. (2025·天津市河西区质量调查)在笔直的公路上,一辆以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小轿车,正要以2 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时,一辆卡车刚好从旁边以25 m/s2的速度匀速同向驶过,如图所示。已知该路段小轿车允许的最大速度为33 m/s,不考虑两车的长度。求:(1)小轿车追上卡车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答案: 100 m 123456789101112解析: 小轿车与卡车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远。设经过时间t1二者速度相等,此时轿车的速度v轿=v0+at1又v轿=v卡此过程小轿车的位移x轿=v0t1+a卡车的位移x卡=v卡t1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Δxm=x卡-x轿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Δxm=100 m。123456789101112(2)小轿车追上卡车所用总时间。答案: 24.5 s解析:当小轿车从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需要的时间t0==14 s此过程小轿车的位移x轿'=v0t0+a=266 m卡车的位移x卡'=v卡t0=350 m由于x轿'<x卡',此时小轿车没追上卡车,设又经过时间t2小轿车追上卡车,位移满足x轿'+vmt2=x卡'+v卡t2解得t2=10.5 s小轿车追上卡车所用总时间t=t0+t2=24.5 s。123456789101112THANKS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难突破1?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docx 重难突破1?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pptx 重难突破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