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器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8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p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坦一、选择题:本题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相传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推举和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这种推举首领的制度与A.包含原始民主色彩B.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出现C.体现首领世代继承D.表明奴隶制国家的形成p2.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主张“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这些主张体现了A.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B.春秋时期的经济变化C.战国时期的治国方略D.秦汉时期的文化建设煤3.右图所示内容可用于佐证汉朝A.与匈奴的和战B.实施“推恩令抓C.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2024年西安出土波斯银币与D.推行尊崇儒术五铢钱共存窖藏 4.汉代时椅子从西域传入,汉灵帝“好胡坐,京都贵戚皆竞为也”;唐朝以后,椅子才杯e成为常用坐具,它使人们的生活习惯从席地而坐发展到垂足而坐。这反映了呐A.民族交融影响生活方式B.君主专制改变人民喜好C.席地而坐成为唐朝时尚D.西域文化全面融入汉朝5.科举制度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据此可知,科举制A.加强了地方管理B.推动了阶层流动eC.巩固了门阀地位D.改变了社会性质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句A.肯定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B.分析了隋朝灭亡的原因C.指出了隋朝承上启下特征D.描述了隋朝洛阳的繁荣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7.下表所示内容表明宋代宋代经济发展状况(部分)纺织业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A.娱乐生活丰富B.农业成就突出C.海外贸易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8.为研究“历代政府与西藏关系”,某历史学习小组已收集《步辇图》“宣政院印”和“驻藏大臣令牌”等史料。此外,最适合入选的是A.《平定准噶尔图卷》B.《钦定藏内善后章程》C.《台湾府志》D.《尼布楚条约》9.唐朝诗歌盛行,宋朝词大放异彩,元朝散曲风靡一时,明清小说极受欢迎。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单一化B.贵族化C.通俗化D.古典化10.《南京条约》有关条款规定:英商在五个通商口岸应纳进出口货物,必须“秉公议定责例”,实际上就是确定中英双方协议订立税率的原则,而且中国必须听从英方的意见。这一规定使清政府丧失了A.领事裁判权B.关税自主权C.地方管理权D.司法管辖权1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近20家军事企业、40家以上的民用企业,创办的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翻译人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状态B.逐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地位12.“它(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表明,辛亥革命A.动摇封建礼教统治地位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3.下表作家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是作者评述中国作家魏巍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令人振奋的一场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生存大博弈。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可以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2024-2025 学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本试卷非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的作答与本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的考查要求比照本评分参考,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2.学科专业术语、专有名词写错不给分。外国人名、地名的书写,除特定和约定俗成的之外,只要与其音译相符即可。一、选择题:本题 28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6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C C A B A D B C B C D B C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B C D D A B D B A D D B D C二、非选择题:共 4题,共 44 分。29.(8 分)说明:图 1反映的是 1953-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史实。当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分)表 1反映的是 1953-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史实。到 1956 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分)30.(12 分)(1)历程:从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2分)特点:发展性、继承性、创新性、先进性。(4分。1点 2分,任答 2点即可)(2)原因:政治上,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和科举制的发展,有利于出版业的发展。经济上,唐宋以来,经济发展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技术上,唐朝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等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民族关系上,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个人成就方面,毕昇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6分。1点 2分,任答 3点即可)31.(12 分)(1)联系: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为代表的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和实践基础;(2分)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实践。(2分)(2)作用: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指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农民阶级,形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新中国。(6分。1点 2分,任答 3点即可)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1页(共 2页)(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是什么;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任答 1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即可)32.(12 分)(1)19 世纪 60 年代至 20 世 30 年代(近现代)中外大事记(部分);19 世纪 60 年代至 20 世 30 年代(中外近现代)图片中的历史。(2分。任答 1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即可)(2)【示例一】图片 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1分)图片 2: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分)主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或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2分)论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图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为学习西方技术开始了中国自强御侮的早期近代化探索之路,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但经过 30 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分)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图反映了近代以来,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3分)【示例二】图片 1: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1分)图片 2:福特时期的汽车流水线。(1分)主题: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分)论述: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图片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促进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3分)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它们的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分)【示例三】图片 1:杨靖宇;(1分)图片 2:甘地。(1分)主题:民族解放运动(2分)论述:杨靖宇图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抵抗日军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决心。(3分)甘地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在印度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运动持续到 20 世纪 30 年代,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分)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2页(共 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三明市中考二模历史答案.pdf 2025年三明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