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抓基础 不丢分】考点一 黑土地 黄土地1.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A)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生活情境题】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土人情等。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2、3题。2.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B)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3.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C)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C.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耕地多为水田【解析】本题组考查北方地区的特征及农业特色。第2题,煎饼主要原料是小麦,小麦是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第3题,北方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基地位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的特有畜种;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4.黑土地和黄土地所指的地形区分别是(D)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C.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D.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考点二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据此完成5、6题。5.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C)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C.旱作农业 D.绿洲农业6.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B)A.寒潮问题 B.春旱问题C.台风问题 D.洪涝问题【解析】本题组考查北方地区的农业。第5题,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 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第6题,春季和初夏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7.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2)A、B两地中,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是A。(3)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4)下列农作物,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C)A.小麦、玉米、甜菜、油菜B.水稻、棉花、甘蔗、大豆C.小麦、谷子、甜菜、大豆D.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第(1)题,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第(2)题,A是东北平原,耕作熟制是一年一熟,B是华北平原,耕作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第(3)题,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第(4)题,油菜和水稻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提能力 争满分】 8.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C)①平原广阔 ②土壤肥沃③水热充足 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农业。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缺乏,对农业发展不利。 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C)A.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是黄土高原,②是东北平原,③是华北平原C.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10.下列关于图中大兴安岭、秦岭、淮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我国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B.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西侧的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D.秦岭—淮河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线【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第9题,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第10题,我国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经过大兴安岭的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11.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D)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是造成华北平原春旱的人为原因。12.(广安学业考)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石家庄学业考节选)北方地区是我们熟悉的家园。下图为北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关于②地形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A.土地平坦肥沃B.地形崎岖不平 C.树木四季常绿D.河流无结冰期14.③地形区 (D)A.比①地年降水少B.比②地年均气温低C.比①地平均海拔高D.比②地水资源量少【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北方地区。第13题,由图可知,②是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被誉为“黑土地”,由于纬度较高,四季分明,河流冬季有结冰期,树木秋落夏荣。第14题,由图可知,③是华北平原,该地区虽然降雨量比东北平原多,但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水资源缺乏。 (贺州学业考)下表为华北某地某年气象数据表,读表格完成15~17题。项目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平均降水量(mm) 93 372 166 63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15.该地春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D)A.洪涝 B.台风C.梅雨 D.沙尘暴16.该地夏季降水较多,主要受(A)A.东南季风影响 B.西南季风影响C.西北季风影响 D.东北季风影响17.下列对该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D)A.盛产橡胶B.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C.冰川广布D.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华北地区的地理特征。第15题,从数据看出,春季风大,应重点防范沙尘暴天气;洪涝和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梅雨主要发生在江淮地区。第16题,华北地区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第17题,华北地区位于北温带,不盛产橡胶;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没有冰川广布;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读济南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8、19题。18.我国北方地区春季(3-5月)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是 (A)A.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B.气温达到最高,降水丰富C.气温下降,降水较少D.气温回升快,降水丰富19.从长远来看,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的必由之路是 (D)A.兴建水库 B.人工降雨C.引滦入津 D.发展节水农业【解析】本题组考查华北春旱的原因及措施。第18题,读图可知,济南3-5月气温从9℃上升到21℃,气温回升快,降水量少。第19题,从长远来看,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的必由之路是发展节水农业。20.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B处为东北平原,该平原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为甜菜,熟制为一年一熟。(2)图中C处为太行山脉,该山脉东侧的D处为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的。(3)试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答:有利条件是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等;不利条件是水资源较少,冬季气温较低。【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概况。第(1)题,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B处为东北平原,该平原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为甜菜,熟制为一年一熟。第(2)题,图中C处为太行山脉,该山脉东侧的D处为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的。第(3)题,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等;不利条件是水资源较少,冬季气温较低。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考点一 黑土地 黄土地1.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土人情等。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2、3题。2.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3.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 )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C.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耕地多为水田4.黑土地和黄土地所指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C.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D.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考点二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据此完成5、6题。5.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C.旱作农业 D.绿洲农业6.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 )A.寒潮问题 B.春旱问题C.台风问题 D.洪涝问题7.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2)A、B两地中,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是 。(3)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4)下列农作物,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小麦、玉米、甜菜、油菜B.水稻、棉花、甘蔗、大豆C.小麦、谷子、甜菜、大豆D.水稻、小麦、油菜、花生 8.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平原广阔 ②土壤肥沃③水热充足 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是黄土高原,②是东北平原,③是华北平原C.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10.下列关于图中大兴安岭、秦岭、淮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B.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西侧的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D.秦岭—淮河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线11.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①②③12.(广安学业考)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石家庄学业考节选)北方地区是我们熟悉的家园。下图为北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关于②地形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地平坦肥沃B.地形崎岖不平 C.树木四季常绿D.河流无结冰期14.③地形区 ( )A.比①地年降水少B.比②地年均气温低C.比①地平均海拔高D.比②地水资源量少 (贺州学业考)下表为华北某地某年气象数据表,读表格完成15~17题。项目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平均降水量(mm) 93 372 166 63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15.该地春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A.洪涝 B.台风C.梅雨 D.沙尘暴16.该地夏季降水较多,主要受( )A.东南季风影响 B.西南季风影响C.西北季风影响 D.东北季风影响17.下列对该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盛产橡胶B.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C.冰川广布D.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读济南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8、19题。18.我国北方地区春季(3-5月)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是 ( )A.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B.气温达到最高,降水丰富C.气温下降,降水较少D.气温回升快,降水丰富19.从长远来看,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的必由之路是 ( )A.兴建水库 B.人工降雨C.引滦入津 D.发展节水农业20.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为 ,东侧B处为 平原,该平原上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 ,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为 ,熟制为 。(2)图中C处为 山脉,该山脉东侧的D处为 平原,西侧是 高原。华北平原是 河、海河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的。(3)试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 学生版.doc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