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合格)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合格)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合格考)
2025年4月27日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5分,共65分)
1.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们为“人类文明”所贡献的发展形式分别为( )
A.农耕文明 大陆文明 B.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 游牧文明 D.海洋文明 大陆文明
2.古代雅典妇女在出嫁时,家里往往会给予其一定数量的财物作为嫁妆,但这笔嫁妆在婚后将成为其新监护人,即其丈夫的财产。当丈夫老死或病亡后,由于雅典妇女没有继承权,这些财产也只能由其男性子嗣继承。这种情况( )
A.制约了妇女的正常生活 B.明确了家庭的财产标准
C.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D.雅典公民的权利受到限制
3.《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段有一幅浮雕,太阳神沙马什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授予汉谟拉比;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靠至高神阿胡拉马兹达之佑统治王国。这反映两个国家统治的共同点是( )
A.建立完善官僚体系 B.加强中央集权
C.依靠法律进行统治 D.神权王权结合
4.根据考古发现,波斯人仿制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筑中的有翼公牛、琉璃砖及其他装饰;建筑内部的布局和圆柱基座上的图案(如下图),受到埃及建筑风格的影响。还有许多希腊工匠参与了波斯王宫的建造,其中许多宗教雕塑尽显希腊风采,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前希腊化艺术”。这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特征 B.商贸活动促进文化传播
C.先进文明的文化吸引力 D.宗教统一整合多元文明
5.1041年波西米亚的公爵布雷梯斯拉夫一世成为德意志国王亨利三世的封臣,所做的效忠宣誓是,他向国王宣誓,将像封臣效忠于封君一样效忠于国王,以他的一切朋友为友,一切敌人为敌。据此判断,封臣与封君之间关系最恰当的是( )
A.等级森严 B.同源共祖 C.同敌共友 D.双向义务
6.1326年6月,英国封建贵族伊丽莎白为儿子威廉向英国商人购买了一个日耳曼的马鞍,并让专门的仆人将它从伦敦带回,她还从英国商人手里购买了来自波兰的蜡以及西班牙的铁等。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庄园经济的瓦解 B.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宗教束缚逐渐削弱
7.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学成就斐然。在代数领域,阿拉伯数学家将印度的方程解法与希腊逻辑推理相结合,使代数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几何领域,阿拉伯数学家将希腊几何的公理化结构与印度计算技巧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几何代数”体系。据此可知,阿拉伯数学( )
A.融合了东西方数学成就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C.便利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D.推动了近代科学革命兴起
8.中古时期,东亚的日本和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佛教也由中国传入日本和朝鲜。这反映了各区域文明( )
A.各自独立发展 B.相互武力攻伐 C.发展极不平衡 D.进行密切交流
9.中古时期,东非沿海城邦凭借印度洋贸易繁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斯瓦希里文化。下列哪一城市是这一时期东非重要的贸易中心,并以象牙、黄金和奴隶贸易闻名,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 )
A.廷巴克图 B.摩加迪沙 C.大津巴布韦 D.开罗
10.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大陆东岸,岛上居民现在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来自梵语、班图语等;该岛还发现了9至10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坟墓和波斯风格的陶器。这些现象反映了( )
A.阿拉伯人的垄断贸易 B.贸易促进语言的融合
C.非洲本土文化的演变 D.环印度洋贸易的影响
11.卡里库特(右图中所示)在中国古籍中称为古里。15世纪末,有位葡萄牙航海家率领船队抵达西印度洋海域,逆洋流而上穿过莫桑比克海峡抵达东非,最终到达印度西南部重镇卡里库特开展殖民活动。这位葡萄牙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12.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13.有人指出,美洲被发现后,新旧大陆间一些“隐形的大交换”不但没有给新大陆带去帮助,反而给印第安人造成致命的打击和无法弥补的破坏。这体现在( )
A.人口迁移 B.物种交换 C.宗教传入 D.疾病传播
14.一份1601年的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记录表明:玉米被最贫穷、最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且能使他们)赖以维生的资源。据此可知,当时( )
A.物种交换有助于维系民生 B.美洲高产作物在全球推广
C.地中海商路开始重获生机 D.意大利最早在欧洲传播玉米
15.中世纪的欧洲,肖像画大多比例不协调,人物面部表情呆板,以神职人员为主。到15世纪人们发现肖像画都有亲和力,大多以小人物为主。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结束了全国分裂状态 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16.路德强调救赎并不取决于人的作为和教会的圣事,而完全立足于上帝的恩典与拣选以及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救赎的发生在于个体和上帝的直接连接,而非教会和神职人员的居间调和引导。路德的这一言论( )
A.利于教会简化仪式 B.批判了教会等级制度
C.否定坚持宗教信仰 D.质疑了天主教会权威
17.有学者指出某个国家爆发革命后,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随后,又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后又发生某种“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与该学者描述相符合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8.德国的统一进程犹如一片没有标识的土地,但是历史有它自己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人和权力都是来自现实世界,俾斯麦的政治艺术和活动范围都取决于德国的现实情况和历史发展规律。这表明德意志统一( )
A.受制于多重因素 B.推动了经济发展 C.限制了民众自由 D.由政治人物决定
1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20.“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1.“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资本主义产生 D.空想社会主义诞生
22.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这固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列强军事力量的增强 B.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世界各地联系的建立 D.列强对亚非拉的掠夺
23.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 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末20世纪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这一结果的主要成因是 ( )
“协约国”的成立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同盟国”的成立 D.柏林会议的召开
24.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部分地区的斗争。这些斗争共同( )
时间 国家 斗争
1882年 埃及 阿拉比领导军民反对英国侵略
1896年 埃塞俄比亚 阿壮瓦战役
1908年 印度 孟买十多万工人进行政治总罢工
1910—1917年 墨西哥 颁布1917年宪法
A.体现了反君主统治意识增强 B.改变了被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凸显了被压迫民族的凝聚力
25.下列选项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正确的是( )
A.发生于1914-1919年期间 B.以同盟国的胜利宣布结束
C.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 D.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6.搜集和分析图片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三幅图片可提炼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 B.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
C.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 D.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5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摘自[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生产能力则加速翻倍。宣告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国家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最大的困难”的?(4分)这部宪法实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念?(2分)其局限又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哪些政治理念?(4分)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C C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A B D A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D D D B
27.(1)国家:英国。(1分)
原因: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场手工业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需要;地理位置优越;雄厚的资本;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任4点8分)
(2)影响:生产力出现了大发展,使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或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建立了工厂制;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工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任4点8分)
28. (1)主要观点:自由、平等、人民主权。(2分)
影响: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提供了精神武器。(6分)
解决方式:“控制被统治者”: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约与平衡。(4分)
思想家:孟德斯鸠(2分)
违背理念:自由平等、天赋人权。(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