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课时作业设计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夯基知识梳理大气本底是指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大气中各成分的自然含量。2024年12月1日,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监测站——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监测站正式运行。近年来,南极地区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长。下图示意南极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监测站所在地( )①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②1月气温最低 ③濒临印度洋 ④位于秦岭站东南方向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南极中山站建设大气本底监测站的优势是( )A.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科研人员居住 B.离我国的距离较北极更近,节约时间C.人类活动影响小,观测数据更准确 D.不受极昼极夜影响,有利于连续观测3.近年来,南极地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可能导致( )A.地震灾害增加 B.大气污染严重 C.冰川融化加速 D.地表温度降低2024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示意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及秦岭站外部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有关秦岭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面向太平洋扇区②目前纬度最高的考察站③有极昼和极夜现象④位于中山站的西南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秦岭站建筑采用集中一体式设计,地面架空,主要是为了应对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 )A.暴雪、狂风 B.酷寒、台风 C.山洪、泥石流 D.沙尘暴、高辐射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如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纪念币上的北极科考元素有( )①极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样场景 ③企鹅 ④极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A.65.7°S,17.4°W B.65.7°N,17.4°EC.65.7°N,17.4°W D.65.7°S,17.4°E8.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黄河站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2024年12月21日下午,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永盛”号货轮于南极水域会合,两船将共同前往秦岭站。本次考察是绿色科考,在秦岭站应用新能源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秦岭站面向的大洋是(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10.从长城站往秦岭站行驶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11.“永盛”号需要“雪龙2”号为其“开路”前往秦岭站,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 )A.降水较多 B.冰川广布 C.浮冰众多 D.风力强劲12.下列可能在秦岭站使用的新型能源是( )A.风能、核能 B.氢能、水能 C.风能、太阳能 D.风能、水能13.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风力较小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C.降水较多D.是南极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提优强化练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称为“天然实验室”。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4.企鹅从南极半岛出发要去最近的大陆,它应该去( )A.美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15.去北极地区,观察北极熊活动的最佳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16.与南极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其原因不包括( )A.以海洋为主 B.海拔较低 C.纬度较低 D.冰川覆盖面积较南极少17.关于南北两极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纬度高,终年严寒,冰川广布 B.两极地区都生活着企鹅和磷虾C.都有定居人口,因纽特人和涅涅茨人 D.我国已建立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1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去极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列做法中应该提倡的是( )A.捕获企鹅作为宠物 B.开展大规模的极地旅游C.旅游结束时把生活垃圾都带走 D.在极地地区燃放烟花渲染气氛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2024年4月,我国科学家在东南极冰盖下新发现了46个冰下湖。读图“冰盖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南极冰盖在重力和气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冰架和冰山,最后融于海洋,其产生的影响是( )A.南极企鹅生存面积变大 B.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C.海洋的污染强度会降低 D.南极科考航行风险减少20.此次我国科学家在东南极冰盖下发现的冰下湖,有利于( )①研究极地生存环境,便于大量移民 ②探究极地淡水资源情况③勘探和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④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极圈附近,世代以渔猎为生,传统住所为冰屋。读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冰屋的门洞通常开得很小,其主要目的是( )A.保暖防风 B.抵御猛兽 C.保护隐私 D.抵挡暴雨22.因纽特人属于(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23.在南极洲建设秦岭科考站要克服的困难是( )①暴雨 ②狂风 ③湿热 ④酷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人们对南极地区磷虾的捕捞,通常选择在12月—次年2月进行,因为此时南极地区( )A.气候比较温暖 B.地质灾害较少 C.生物种类最丰富 D.海洋结冰范围最大2024年2月,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图1)和秦岭站景观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25.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26.秦岭站主楼结构采用架空离地设计,主要为了( )A.造型美观 B.防水防潮 C.通风散热 D.防风雪掩埋随着技术的成熟完善,轻小型无人机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无人机在南极作业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27.无人机在南极地区的分布特征是( )A.中山站没有无人机 B.哈雷站数量最少C.全都位于沿海地区 D.长城站数量最多28.无人机在南极地区拍摄到的动物最可能是( )A.企鹅 B.棕熊 C.河马 D.袋鼠29.除酷寒外,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时还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海啸 B.洪涝 C.狂风 D.地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中山站 黄河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经纬度位置 62°13′S,58°58′W 69°22′S,76°23′E 78°55′N,11°56′E 80°25′S,77°07′E 73°51′S,76°58′E 74°56′S,163°42′E建成时间 1985年2月 1989年2月 2004年7月 2009年1月 2014年2月 2024年2月30.我国纬度最高的极地科学考察站是( )A.秦岭站 B.长城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31.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中山站 B.黄河站 C.秦岭站 D.长城站32.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2月前后是因为当地(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暖季黑夜长 D.暖季白昼长素养能力培优33.2025年4月8日,“雪龙”号抵达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近6个月科考任务。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 极地科考(1)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所面临的大洋是 。(2)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3)结合南极自然环境,推测队员在科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探究二 极地保护为保护南极地区自然环境,保证科考站的能源供给,发展绿色能源是首选之举。绿色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和地热能等。(4)秦岭站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说说秦岭站要绿色建站的主要原因 。(5)南极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说一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4.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材料一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4年7月出发,聚焦北极海冰消融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南极科考队则于2024年11月出发,就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调查,下图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1)读图可知,秦岭站位于黄河站的 方向,我国6个极地科考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2)我国开展南北极科考的时间不同,请说明原因。(3)红外望远镜对观测地的大气洁净度和光污染等级有着极高的要求。2024年2月28日,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试据图分析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材料二 2025年是中国和阿根廷建交53周年,两国在极地科考、能源开发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乌斯怀亚是阿根廷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南极科考的重要补给站,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多次在这里停靠补给,下图为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口及周边地区示意图。(4)我国与阿根廷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 ,乌斯怀亚成为我国南极科考重要补给站的最主要原因是 ,推测科考船在此补给的物品主要有 。材料三 2023年1月英国南极考察队发现,一块1550平方千米的巨大冰块从南极布伦特冰架上崩塌脱落,变成一座巨大的浮动冰山;据俄罗斯南北极研究所称,北极变暖较全球平均速度快了2~3倍,根据推算,预计在本世纪末,北极将出现“无冰”状态。(5)分析冰川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并完成框图内容。① ;② ;③ ;④ 。(6)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了中国力量,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一种低碳生活方式。35.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读“冰岛简图”及“北极旅行路线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出发时间:2024年6月交通工具:破冰船衣物装备:羽绒服、专业登陆靴(防水防滑)【旅程贴士】(1)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依照范例,解释原因。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在冰面上行走。出发时间为6月是因为: 。交通工具用破冰船是因为: 。【第一站:中-冰站】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冰岛北部城市阿库雷里的凯尔赫,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又一个综合研究基地。(2)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读图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冰川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 数量多。【第二站:黄河站】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3)破冰船由中冰站向黄河站行驶,期间跨越了北极圈,需向 (方向)行驶。【第三站:北极航道】北极航道是由两条航道构成的: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4)据图可知,北极航道是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一旦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 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两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海盗的威胁。(5)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 (填“缩小”或“扩大”),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环境问题)。【行程感悟】“在夏季明亮的午夜阳光照射的水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漂移的极光,平静的湖面和蓝的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参考答案及解析】第十一章 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夯基知识梳理1.D 2.C 3.C【解析】1.读图可知,中山站位于南极洲,属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中山站位于南极洲东部,濒临印度洋,①③正确。南极地区1月是夏季,气温相对较高,②错误。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可知,中山站位于秦岭站的西北方向,④错误;ABC错误,D正确;故选D。2.南极地区人迹罕至,几乎没有人类活动,因此大气受污染的程度极低,观测数据更准确,能够提供纯净的大气样本,适合进行大气本底监测。C符合题意;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科研人员居住;南极与北极距离中国都较远,且南极距离更远;南极有极夜现象,会影响连续观测,ABD错误。故选C。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与地震灾害无直接关系;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不直接导致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地表温度上升,ABD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气温上升,冰川融化加速,C正确。故选C。4.A 5.A【解析】4.太平洋的经度范围大致为105°E-180°-75°W,秦岭站所在经度大致为163°E,因此面向太平洋扇区,①正确;目前我国纬度最高的考察站为昆仑站,②错误;秦岭站位于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③正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秦岭站建筑采用集中一体式设计,地面架空,主要是为了应对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如酷寒、暴雪、狂风,A正确;该处降水稀少,冰川广布,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寒带,无台风、山洪、沙尘暴等,BCD错误。故选A。6.B 7.C 8.D【解析】6.读图可知,图示纪念币上图案为“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中国极地考察队冰芯取样工作场景、北极熊,辅以局部北极地图轮廓及中国2座北极考察站点位、极光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字样及面额,没有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7. 读图可知,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约为65.7°N,位于0°经线—20°W经线之间,经度约为17.4°W。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8. 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知,中冰站位于黄河北极科学考察站的西南方。结合题意,故选D。9.C 10.A 11.C 12.C【解析】9.图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南极半岛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所以南极半岛往东是大西洋,向西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故地处东部的秦岭站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读图可知,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因此从长城站往秦岭站行驶的最近路线方向是西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南极地区降水较少,主要是降雪,且降水不是影响航行的主要障碍,A错误。冰川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对海上航行影响较小,B错误。南极海域常年被海冰和冰山覆盖,普通船只(如“永盛”号)不具备破冰能力,因此需要依靠破冰船(如“雪龙2”号)破冰引航,C正确。虽然南极风力大,但这不是需要破冰船“开路”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12.秦岭站位于南极洲,当地环境具有强风、极昼现象,因此风能和太阳能较丰富,C正确。南极环境保护严格,核能应用受限,且小型核反应堆技术尚未普及;氢能理论上可行,但南极缺乏制氢基础设施,储存和运输成本高;南极无液态河流,无法利用水能发电,ABD错误。故选C。13.D【详解】南极地区常年风力较大,狂风频繁,A错误;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不是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极处于夏季,B错误;南极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2月份也不会出现降水较多的情况。南极主要是冰原气候,水汽含量少,降水以降雪为主且量很少,C错误;2月份是南极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当然仍是比较寒冷,但相对其他时间温度稍高),且白昼时间较长。较长的白昼时间有利于科考人员进行各种考察和建站工作,所以我国在南极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D正确。故选D。提优强化练习14.A 15.C 16.C 17.A 18.C【解析】14.南极半岛位于南极洲的最北端,距离南美洲的南端最近。南美洲属于美洲大陆的一部分,因此企鹅从南极半岛出发,最近的大陆是美洲大陆,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7月是北极地区的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冰雪融化,北极熊更容易在陆地上活动,因此是观察北极熊的最佳时间。C正确,排除ABD,故选C。16.读图可知,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拔较低、冰川覆盖面积较南极少,因此与南极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ABD不符合题意;两级地区纬度都较高,C符合题意,故选C。17. 读图可知,南北两极的共同点是纬度高,终年严寒,冰川广布。A正确;企鹅只生活在南极,北极有因纽特人和涅涅茨人,但南极没有定居人口,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CD错误,故选A。18.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应当加强保护,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捕获企鹅作为宠物、在极地地区燃放烟花渲染气氛、开展大规模的极地旅游不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ABD错误;旅游结束时把生活垃圾带走有利于保护极地生态环境不受污染,C正确。故选C。19.B 20.C【解析】19.南极冰盖融化,南极企鹅的栖息地会因冰川消融而减少,生存面积变小,A错误;南极冰盖融化,大量冰川融水进入海洋,会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 ,B正确;南极冰盖融化主要是对海平面等产生影响,和海洋污染强度并无直接关联 ,C错误;南极冰盖融化形成的冰山等漂浮在海洋中,会增加南极科考航行风险,D错误。故选B。20.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很多地方还保留了原始的状态,所以各国科学家到南极地区可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此次我国科学家在东南极冰盖下发现的冰下湖,有利于探究极地淡水资源情况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的影响;②④正确;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禁止任何国家和个人开发,南极地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①③错误。故选C。21.A 22.B 23.D 24.A【解析】21.北极圈附近气候寒冷,多强风。冰屋门洞开得小,能减少冷空气进入屋内,起到保暖作用,同时也能降低风对冰屋的影响,防风效果好,A正确;北极圈附近猛兽较少,且门洞小对抵御猛兽作用有限,B错误;门洞小并非主要为了保护隐私,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保暖防风是更关键的需求,C错误;北极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并非暴雨,D错误。故选A。22.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因纽特人不属于白色人种,A错误;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他们长期生活在北极地区,适应了当地寒冷的环境,B正确;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等地区,因纽特人不是黑色人种,C错误;混血人种是不同人种相互通婚形成的,因纽特人不属于混血人种,D错误。故选B。23.南极洲气候干燥,降水以降雪为主,很少有暴雨,①错误;南极洲风力强劲,狂风是建设科考站要克服的困难之一,②正确;南极洲气候寒冷干燥,不存在湿热的情况,③错误;南极洲纬度高,气候酷寒,这是建设科考站面临的难题,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12月-次年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气候比较温暖,且有极昼现象,便于开展磷虾捕捞等活动,A正确;南极地区地质相对稳定,地质灾害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错误;生物种类丰富程度并非主要在这几个月才有变化,不是选择此时捕捞的关键因素,C错误;此时是南极暖季,海洋结冰范围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A。25.D 26.D【解析】25. 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任何方向都是正北方向;所以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ABC错误,D正确。故选D。26.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多大风、暴雪天气;主楼结构采用架空离地设计,主要目的是防止风雪掩埋建筑 ,而不是为了造型美观,南极地区气温低不存在通风散热需求,南极地区降水以雪为主,防水防潮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D正确。故选D。27.D 28.A 29.C【解析】27.读图可知,中山站有无人机分布,A错误;哈雷站数量有三个,不是最少,B错误;内陆也有无人机分布,C错误;长城站数量最多,D正确;故选D。28.南极洲纬度高,气候寒冷,动物较少,无人机在南极地区拍摄到的动物最可能是企鹅,A正确;南极无棕熊、河马、袋鼠分布,BCD错误;故选A。29.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多狂风暴雪、空气干燥、降水稀少,除酷寒外,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时还可能遇到的困难是狂风,C正确;故选C。30.D 31.B 32.D【解析】30.读表格可知,我国在极地地区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纬度为80°25′S,其余纬度均低于昆仑站。 ABC错误,故选D。31.读图表可知,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黄河站,中山站、秦岭站、长城站均位于南极洲地区。 ACD错误,故选B。32.南极地区2月前后,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且属于该地的暖季,气温较高。 ABC错误,故选D。素养能力培优33.(1)太平洋(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3)极端低温、强风、冰雪覆盖、地形复杂等。(4) 风能 保护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5) 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环境污染等 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减少碳足迹等。【详解】(1)根据南极地区的地理知识,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是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洲的罗斯海区域。罗斯海新站位于罗斯海沿岸,罗斯海面临的大洋是太平洋。(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3)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主要包括极端的低温、强风、冰雪覆盖、地形复杂等。这些因素都会给科考队员带来极大的挑战。(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站位于南极洲,由于南极地区的特殊环境,风能是一种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绿色建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5)南极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环境污染等。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减少碳足迹等方式来保护南极环境。34.(1) 东南 昆仑站(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极地区暖季是6-8月,南极地区暖季是11月-次年3月,暖季便于开展科考活动。(3)昆仑站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大气洁净度高。(4) 南南合作 距离南极半岛近 食品、淡水、燃料等(5) 变暖 加速 上升 沿海(6)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电。【详解】(1)在极地地区判断方向,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站在南极点看四周都是北方。从图中可知,秦岭站位于南极地区,黄河站位于北极地区,所以秦岭站位于黄河站的南方。同时,根据经纬度位置进一步判断,秦岭站位于黄河站的东南方向。我国6个极地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黄河站、秦岭站。在这些科考站中,昆仑站距离南极点最近,所以纬度位置最高。(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极地区暖季是6-8月,此时气温相对较高,海冰部分消融,便于开展北极海冰消融与生物多样性等调查,所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4年7月出发;南极地区暖季是11月-次年3月,此时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便于进行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调查,所以南极科考队于2024年11月出发。(3)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所以大气洁净度高,这些都是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4)我国和阿根廷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乌斯怀亚距离南极半岛近,是距离南极大陆较近的港口城市,便于为南极科考船提供补给,这是其成为我国南极科考重要补给站的最主要原因。科考船在南极进行科考活动,需要大量的食品(如新鲜蔬菜、肉类、粮食等)、淡水、燃料(如柴油等)等物资,所以在此补给的物品主要有食品、淡水、燃料等。(5)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极地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地区。(6)低碳生活方式有很多,比如绿色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等;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等。35.(1) 6月属于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 北极地区气温低,洋面冰封,需要破冰前行。(2)火山(3)东北(4)苏伊士(5) 缩小 全球变暖【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出发时间选择在6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能够出现极昼现象,便于旅游;此时北极气候较为温暖,也便于旅游和科考;虽然6月份为夏季,但是北极气温仍较低,洋面多被海冰所覆盖,所以交通工具应选择破冰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冰岛纬度较高,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故其冰川广布;由于该国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火山活动频繁。(3)读材料分析可得,破冰船由中冰站向黄河站行驶,期间跨越了北极圈,向东北方向行驶。(4)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有两条航道,分别是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东北航道”,以及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西北航道”。意义:北极航道运输成本一旦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减少运输成本。(5)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缩小,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使得北极海冰融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