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和文明的交流
古代文明
近代文明
现代文明
交流
华夏文明
古印度文明
多元而独立——纵向的发展
扩展并联系——横向的交流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公元前1千纪中后期——公元5世纪左右)
课程标准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时空坐标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课堂探究1】观察上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是什么?
①均处于亚非两大洲
②均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
③均是大河文明
农耕文明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一)古代农耕文明的扩展
(扩展的前提)
材料一: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①人地矛盾使农耕文明有扩展的必要性
②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潜能(可能性)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古埃及文明的扩展
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疆界
利 比 亚
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的疆域
古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一)古代农耕文明的扩展
方式:武力扩张
2.西亚文明的扩展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疆域
古代亚述帝国疆域
(一)古代农耕文明的扩展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方式:
武力扩张
材料二:“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二)古代海洋文明的扩展
(扩展的前提)
古希腊文明的扩展
自身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工商业发达,武器,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方式:移民、殖民
范围: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
影响:东起黑海海岸、西到西班牙建立城邦
扩展特点: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点状分布;海外城邦独立于母邦,没有形成统一帝国
p9学思之窗:想一想古希腊人殖民扩张的特点?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类型 代表 条 件 表 现 方式 影响
农耕文明 古埃及 文明
古 西亚 两河 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亚述帝国 海洋文明 古希腊 文明
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达到两河流域
向周边地区扩张,实现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总结: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展
自身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工商业发达,武器,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兴起。
古埃及
古巴比伦
亚述
古希腊
建立: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
疆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等广大地区
历史地位: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BC553—BC330)
公元前522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为了颂扬自己,让人用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伟大的神阿胡拉马兹达,他创造了这大地、天空。他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的幸福。他立大流士为王,使之成为众王之王,众号令者之号令者。”
材料体现了波斯帝国什么政治制度?王权具有何种特点或理念?
君主专制
君权神授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继承西亚、北非地区的传统制度
1、波斯帝国
材料一 为了治理范围广大的国家,亚述把地方划分为行省。官僚制度和常备军也在这两个地区发展起来……波斯帝国兴起后,基本接受了亚述和埃及的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并利用官僚队伍管理帝国。
问题:波斯帝国采取了什么制度统治庞大的疆域?
行省制
官僚体系
军队
问题:如何维持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军队?
税收体系
埃兰人
希腊人
亚述人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希波战争:波斯帝国入侵希腊的战争,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波斯战败告终,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2、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首次把希腊、埃及、西亚、印度文明纳入统一的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宣布君权神授;
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文化:推广希腊文化。
统治方式
制度:
亚历山大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 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同时,东方文化中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等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思考:“希腊化时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促进希腊文化传播
促进东西文化交融
2、亚历山大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王政时代:君主制
罗马城邦
BC8世纪-509年
共和制——元老院
罗马共和国
BC509-BC27
罗马帝国(BC27-476)
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全球通史》
3、罗马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现象:罗马城成为帝国市场的中心,帝国商业兴盛,经济繁荣。
2.影响:罗马帝国的建立促进了各文明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
“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罗马帝国的建立有哪些影响?
3、罗马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罗马帝国的统治
政治:
中央:帝制——元首制
地方:行省制
法律:罗马法
文化: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国教
经济:奴隶制
随着罗马国家的领土扩张,行省数目不断增加。各行省都派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传道者宣称耶稣就是“救世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为“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被称为“基督教”。
3、罗马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民法大全
罗马法的发展
BC6世纪
法律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BC5世纪,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
BC509-公元3世纪
适用于罗马公民。
3世纪
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
6世纪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拓展延伸
积极评价: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3、罗马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衰落:4世纪末帝国分裂
衰亡原因:
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边境压力增大,蛮族入侵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3、罗马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如何认识古代帝国的扩张?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积极:
消极:
亚述军队所到之处,城镇被会为废墟,财物被掠夺,居民或被杀戮、或被掳走,大片土地荒芜,许多地方赤地千里。
贵霜帝国2世纪时期的铜币,正面中间是国王的站立像,他头戴贵霜式的圆顶皇冠,身穿伊朗式长袍,周圈是希腊文“威玛·伽德菲塞斯国王”。背面中心位置是印度教的湿婆神和公牛。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领域 传播概况
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中亚(伊朗);
向西传入欧洲(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
向南传入北非(埃及、利比亚等)
冶铁技术 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神话故事 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刻艺术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技术进步促进了欧亚大陆的整体化。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西亚北非文明的交流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腓尼基字母的影响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与长安:丝绸之路
新疆出土罗马纺织品
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
和帝永元九年(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与长安:丝绸之路
原因:传递信息;调动军队;控制战略要地
罗马大道
学习拓展
材料: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2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通向中亚的驿道,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思 考: 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为什么古代世界的大国都要修建大通道?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罗马与长安:丝绸之路
自5世纪起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就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但两边的交往依然频繁,没过多久,一支新的力量加了进来——伊斯兰。因此,到公元700年时,从前属于罗马帝国的土地就受到三股势力的影响。在西方,政治体系已经瓦解,宗教上的统一正在形成,一个综合了凯尔特、罗马和蛮族传统的社会已露雏形。中世纪的西欧成长起来。踞立东方的是罗马帝国的直系后代:东罗马帝国。它至少在短时间内,仍然在巴尔干、小亚细亚、中东和埃及地区具有至高的权威。以此为基础,拜占庭帝国渐具雏形。在南方,一股新的力量兴起于七世纪中叶,它产生于一种新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早期的阿拉伯世界发展起来。到700年,穆斯林王朝宣布整个地中海以南地区归自己统治,此后几个世界,统一的伊斯兰世界成为环地中海的三个文明中最强盛的一个。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著:《欧洲中世纪史》
古典时期(或称为古典时代)是对希腊-罗马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广义称谓,是希腊语和罗马语文学作品繁荣的年代。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4、古典时期的终结
课堂小结
Design By
古代世界的帝国
与文明的交流
古代文明的扩展
古代世界的帝国
扩展的条件
扩展的过程
大河文明的扩展
海洋文明的扩展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的形成与繁荣
基督教的发展
罗马帝国的裂解
罗马帝国
西亚北非的文化传播
文明的交流
腓尼基字母
丝绸之路:罗马与长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