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1课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分层作业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杨氏(sì shì) 甚(shèn shèng)聪惠 造诣(zhǐ yì)为(wéi wèi)设果 应(yīng yìng)声答 家禽(qín qíng)2.读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国/杨氏子/九岁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孔/指以示儿/曰 D.孔君平/诣/其父3.孔君平诣其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成就 B.拜见 C.造诣4.“乃呼儿出”一句中的“乃”的意思是( )A.你 B.你的 C.就,于是 D.所以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曰(有人) 或许(也许)B.问其故(原因) 故意(有意)C.守株待兔(等待) 待客(等待)D.以示儿曰(给……看) 示意(表示;暗示)6.请你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横线上。(翻译时请加上合适的标点)孔 君 平 诣 其 父 父 不 在 乃 呼 儿 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杨氏之子》选自《_________》,是_____(时期)的_____(谁)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文体)”的代表作。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__________至_________之间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你还知道哪些同时期的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与鉴赏】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诣②其父,父不在,乃③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④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注释】①惠:同“慧”。②诣:拜访。③乃:就,于是。④示:给……看。6.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全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作答)这句话描写的。7.下列加点字与“此是君家果”中的“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果然如此 B.硕果累累 C.前因后果 D.果敢8.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指以示儿/曰 B.为/设果,果/有杨梅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父/不在,乃/呼儿出9.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1.shì shèn yì wèi yīng qín2.B3.B4.C5.C6.断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翻译: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于是把儿子叫了出来。7.世说新语·言语 南朝 刘庆义 笔记小说 东汉末年 晋宋 谢灵运 王戎阅读与鉴赏6.世说新语·言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7.B 8.C9.杨氏之子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聪明的孩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单元导语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莎士比亚杨氏之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世说新语 言语》《杨氏之子》氏指姓氏;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杨氏之子就是杨家的儿子。PPT模板 http:///moban/王戎不取道旁李司马光砸缸(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言简意赅,颇能表现人物的个性。《世说新语》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liánɡyìwèiyìnɡqín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 氏 之 子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试着讲讲杨氏之子的故事,我们要可以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到他家去做客,__________摆出水果招待客人,_______指着杨梅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孔君平杨氏之子杨氏之子孔君平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通假字:同“慧”,智慧十分,非常。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拜访孔君平来拜见这个孩子的父亲,可是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这个孩子出来。就,于是为设果,果有杨梅。摆放、摆设杨家的孩子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联系上下文思考:谁为谁设果?杨氏子为孔平君设果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给……看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表示快速回答杨家的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没有听说家中的鸟,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禽qín古义:禽,走兽总名,可特指鸟类。——《说文》今义:家里驯养的鸟和其他动物像一把捕捉鸟类的长柄网具为设果( )为( )设果wèi 1.替,给:为国捐躯2.表示目的:为何wéi 1.当作:四海为家2.变成:一分为二3.是:言为心声据义定音杨氏子孔君平wèi读准音儿应声答曰yìng 1.回答,回应:答应2.满足要求:有求必应3.顺应,适应:得心应手4.应付:应变yīng 1.助动词:应该2.答应(做):这件事是我应下来了据义定音yìng读准音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课题 21.杨氏之子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核心素养 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4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并通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并通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引导谈话。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问你,你能说话吗?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如果我再问,你能把话说得好吗?这就不同了。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认识一些善于表达的人,感受他们语言表达的幽默与风趣,体会其中的智慧。我们今天将认识谁呢? 2.展示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杨氏之子) 3.简要分析课文题目。 (1)解释“氏”和“之”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杨家的儿子) 4.回顾学过的文言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学过的文言文(如《自相矛盾》),然后鼓励他们分享学习文言文的体验和感受。 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二:感知文言文,读出韵味 1.学生自由尝试阅读文言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学生自由试读文言文。 (3)指名学生读文言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 2.教师范读文言文。 教师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并展示如何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要求学生注意古文的停顿、节奏和韵味。 (1)教师按划分的节奏范读文言文。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文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所以要分开读,不能连起来读。 (3)教师小结:文言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我们读古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 3.学生看着课件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 4.分角色读,全班齐读文言文。 5.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教师展示生字词:“造诣”和“禽兽”,学生齐读。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梁”、“诣”、“禽”和“聪”。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以便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师引导: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文言文时使用的方法(如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并鼓励他们在此次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 3.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内容。 以下字词古今差异较大,学生比较陌生,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1)其父:他的父亲。其:代词,指他。 (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4)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水果。此:这。 (5)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6)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禽:鸟类。 4.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何以得知杨氏之子“甚聪惠”? 5.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6.引导学生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故事,展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再次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次朗读文言文,读出其中的感彩。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完成分层作业。 3.背诵《杨氏之子》全文。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1课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简要分析课文题目。(1)解释“氏”和“之”的意思。(2)引导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2.回顾学过的文言文,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二:感知文言文,读出韵味1.自由尝试阅读文言文。(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2)学生自由试读文言文。(3)指名学生读文言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2.听范读文,注意古文的停顿、节奏和韵味。3.看着课件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4.分角色读,全班齐读文言文。5.学习生字词。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2.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3.小组讨论交流。分成小组,讨论何以得知杨氏之子“甚聪惠”?4.全班交流反馈。5.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6.再次朗读课文,读出感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分层练习.doc 21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pptx 21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doc 21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21 杨氏之子(朗读).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