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常见的盐和化肥
考点一 常见的盐及其性质
考向一 常见的盐
角度1 盐的定义
1.(2024·天津)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C.水属于氧化物 D.碳酸钠属于碱
2.(2024·江苏南通)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的石灰石,其主要成分CaCO3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易错提醒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2024·黑龙江牡丹江)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2024·山东淄博)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4)玻璃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钠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5.(2024·贵州节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溶洞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的、两种化合物的类别属于 (选填“酸”“碱”或“盐”)。
6.(2024·广东广州)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3)氨(NH3)或铵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盐。写出一种属于亚硝酸盐的物质的化学式 。
7.(2024·江苏无锡节选)(1)“先日撒灰”。古人在预计晴天有雾的前天,在海边沙地上撒上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K2CO3属于 (填物质类别)。
(2)“日中扫盐”。布灰后,海盐水渗入草木灰,经过日晒的草木灰中出现海盐颗粒。海盐析出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布灰种盐”获得海盐。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8.(2024·重庆)侯德榜是我国化工先驱,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工业制备纯碱()的技术垄断。其制碱原理中的某步反应为:。
(1)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X的化学式为 。
(2)中的阳离子为 (填符号),产物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名称)。
角度2 常见盐的俗名
1.(2024·黑龙江)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氢氧化钙 生石灰 B.碳酸钠 小苏打
C.乙醇 酒精 D.氯化钠 食盐 NaCl
2.(2024·广西)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是指
A.NaOH B.Ca(OH)2 C.Na2CO3 D.CaCO3
3.(2024·四川南充)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水银、Hg、单质 B.熟石灰、CaO、氧化物
C.苛性钠、NaOH、盐 D.纯碱、Na2CO3、碱
易错提醒纯碱不是碱,它的水溶液显碱性。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4.(2024·黑龙江大庆)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混合物
A 醋酸 纯碱 小苏打 福尔马林
B 碳酸 熟石灰 磷酸氢二铵 石油
C 柠檬酸 NH3·H2O 高锰酸钾 冰水混合物
D 磷酸 KOH 粗盐 石灰浆
A.A B.B C.C D.D
5.(2024·甘肃白银)果蔬专用洗涤盐中含有小苏打。小苏打属于
A.酸 B.碱 C.盐 D.混合物
6.(2024·北京)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发酵粉(含)可用于制作面包。的俗称是 。
7.(2024·江苏徐州)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联合制碱法”,为纯碱(Na2CO3)制造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化学小组对制碱过程进行项目化学习。
(5)析出得到的NaHCO3固体加热分解即制得产品——纯碱。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角度3 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2024·四川乐山)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钙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
B.可以用食盐腌制鱼和肉等,以延长保存时间
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2024·山东东营)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钨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
C.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有腐蚀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3.(2024·北京)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食品防腐 B.NaCl用作调味品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用作保护气
4.(2024·河北)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盐水用于选种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
5.(2024·广东)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Ca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作补钙剂 C.高温不分解 D.属于有机物
6.(2024·江苏扬州节选)2024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魄”。
④碳酸钙是一种优质的牙膏摩擦剂,既能去除食物残渣,又能避免牙釉质的损伤。碳酸钙 (填“难”或“易”)溶于水,碳酸钙、牙釉质中硬度较小的是 。
7.(2024·广西)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氧化钙 ③酒精 ④小苏打 ⑤钛合金
(5)可用于制作面包发酵剂的是 。
考向二 复分解反应
角度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1.(2024·宁夏节选)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C.复分解反应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易错提醒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但是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分解/置换反应均能生成水。
2.(2024·海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利用炉甘石冶炼金属锌的工艺,其反应原理为ZnCO3 + 2CZn + x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ZnCO3属于氧化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3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易错提醒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产生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产生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属于置换反应。
3.(2024·江苏无锡)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2024·河南)《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角度2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2024·四川自贡)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l﹣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Ca2+ 溶 溶 微 不
Mg2+ 溶 溶 溶 微
A.盐酸是挥发性酸 B.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
C.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 D.室温下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易错提醒并不是任意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物中有水、沉淀、气体至少其一。
角度3 方程式的书写
1.(2024·山东日照节选)(4)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无水乙醇也可以作溶剂。如表是一些物质25℃时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溶剂)。
物质 EMBED Equation.DSMT4
溶解度/g 33.9 3.96 0.002 34.8
如图所示,向盛有的无水乙醇溶液的试管里滴加的无水乙醇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沉淀。写出上述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024·江苏扬州节选)②进行实验1时,装置甲中盛有的能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和一种常见的强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角度4 微观实质
1.(2024·四川达州)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K+、Na+、、Cl- B.H+、Fe2+、、
C.H+、Ca2+、OH-、Cl- D.Ba2+、Cu2+、、
2.(2024·山东滨州)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3.(2024·黑龙江)下列各组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B.、、、
C.、、、 D.、、、
4.(2024·江苏连云港节选)物质的溶解性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兴趣小组对“CaSO4与NaOH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进行探究。
【微观解释】饱和Ca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a(OH)2沉淀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②图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微粒是 (填离子符号)。
③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当向Ca(OH)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反思拓展】④结合以上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其他条件不变,将实验Ⅲ中的NaOH溶液换成KOH溶液,也有沉淀产生
b.复分解反应中,溶解度较大的微溶物可向溶解度更小的微溶物或难溶物转化
c.向Ca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为Ca(OH)2
5.(2024·山东潍坊节选)“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兴趣小组对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以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两种酸溶液中均存在 (填微粒符号)。
(2)将表面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铁锈脱落、溶解,溶液变黄,化学方程式为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该气体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为黄绿色,图1是对溶液变为黄绿色的一种微观解释,参加反应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分别向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匀速滴加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溶液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2)(电导率能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相同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离子总数越多,电导率越大)。
①图2中曲线1表示向溶液中滴加 ;曲线2反应中的实验现象为 ;结合图3解释电导率Q点小于N点的原因 。
②该实验说明,不同的酸中,由于 不同,酸的性质也表现出差异。
考向三 盐的化学性质
角度1 粗盐提纯
1.(2024·内蒙古通辽)下图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三步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相同的
B.步骤①也可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步骤③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D.可以采用上述三步操作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
2.(2024·河南)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固体X中所含的难溶物有BaSO4、Mg(OH)2、 和BaCO3。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Y中的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是 。
3.(2024·四川泸州)化工生产进行综合开发具有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下面是一种海水资源综合开发的工艺流程示意图(过程②④⑤的部分产物省略)。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晒盐”增加冷凝回收装置,可获得 资源(填物质名称)。
(2)粗盐中含有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过程②系列除杂所用试剂有NaOH、Na2CO3、BaCl2的溶液,NaOH溶液可以除去 ;用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除杂时、应先加入的试剂是 。
(3)过程③④⑤对应的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选填编号)。固体X的化学式为 。
(4)若过程⑥需要Cl214.2吨,则过程③理论上需要电解消耗氯化钠 吨。
(5)过程⑥反应产生的Y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角度2 氯化钠的性质
(2024·江苏徐州节选)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联合制碱法”,为纯碱(Na2CO3)制造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化学小组对制碱过程进行项目化学习。
任务1:认识原理
;。
(6)副产品NH4Cl在农业上可用作 。某工厂用65吨NaCl(利用率在90%以上)生产纯碱,同时得到NH4Cl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吨?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角度3 碳酸钙的性质
1.(2024·广东)“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制作蛋雕:将蛋壳在熔化的石蜡中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吸取适量10%的稀盐酸滴在划痕处,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如图所示。关于蛋雕制作说法正确的是
A.石蜡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盐酸有腐蚀性,要做好防护
C.石蜡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D.盐酸滴到蛋壳上有氢气生成
2.(2024·江苏盐城节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8)《天工开物》记载:“煤饼烧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灰”指,“烧石成灰”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2024·贵州节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任务一:调查溶洞概况
小组同学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部分洞穴剖面图如图1。
任务二:探究白云岩溶蚀与钟乳石的形成
【资料显示】当遇到溶有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发生反应①;溶有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就会分解,重新形成沉积下来,发生反应②。
【探究活动1】用模拟白云岩的溶蚀
(4)进行溶蚀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方案一进行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得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取15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通入一定量,观察到溶液立即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浑浊液未变澄清。
【表达交流】根据资料显示中的反应①,应观察到浑浊液变澄清,现象与预期不符。经过讨论、分析,为达到实验目的,改进实验如下。
实验二:另取15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加入35mL蒸馏水,搅拌,通入一定量,溶液逐渐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浑浊液变澄清。
【分析与解释】改进后现象与预期相符。加入35mL蒸馏水的作用是 ,浑浊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
小组同学用其它的方法,证明了白云岩中的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溶蚀。
【探究活动2】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放于低压环境,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澄清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实验成功。
【迁移应用】图1中,滴水从B处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4.(2024·重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与酸反应,且高温灼烧不分解。现用两种方案测定干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步骤1:向10g鸡蛋壳中加入足量某试剂,充分反应,产生气体。(剩余步骤省略)
【方案二】步骤1:将10g鸡蛋壳在高温下灼烧。(剩余步骤省略)
请回答:(1)方案一中“某试剂”可以是 (填试剂名称),充分吸收该方案中生成的气体,最佳试剂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钠溶液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3)写出方案二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判断方案二中灼烧充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继续灼烧,不再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继续灼烧,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5)把方案二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2: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出剩余固体质量, ,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2024·内蒙古包头)某实验室测定刚购进的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溶物(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计算:
(1)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
6.(2024·山东东营)小亮的爷爷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对马桶清理消毒时,被产生的一种刺激性气体呛得咳嗽不止。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卫生洁具清洗剂国家标准要求洁厕灵中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为验证某合格品牌洁厕灵中的含量,小亮同学取该产品倒入锥形瓶中,他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保证洁厕灵中完全反应?(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角度4 碳酸钠的性质
1.(2024·四川宜宾)某实验小组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溶液中,观察到先无气泡,过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问题提出]为什么滴入稀盐酸没有立即产生气泡?
[实验探究]借助数字化实验进行探究。一定温度下,用的稀盐酸与饱和溶液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随稀盐酸逐滴加入,充分搅拌,采集到溶液的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中发现A~B段对应烧杯中无气泡产生,B点后逐渐有气泡冒出,C点后几乎无气泡。
[查阅资料]溶液的约为8.2。
[实验分析](1)图2中A点对应溶液的颜色是 。
(2)“液滴数传感器”采集的坐标数据是 。
(3)随着稀盐酸滴入,溶液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图2中D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5)稀盐酸滴入溶液,反应分两段进行。
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B~C段:A~B段的生成物继续与稀盐酸反应转化为逸出。
2.(2024·四川遂宁)同学们学习了盐的相关知识后,知道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设计并完成了“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的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单并进行交流评价(温馨提示:本题中番号①~③为答题卡上的序号)。
化学实验报告单
姓名:明明 合作者:芳芳 班级:九年级一班 日期:2024.3.25
【实验名称】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
【实验目的】Na2CO3与Na2SO4的区别
【实验仪器】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等
【实验药品】待测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实验过程】(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待测溶液1-2mL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
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交流评价】(2)其他组同学认为实验步骤2不够严谨,不能证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其理由是 ;则步骤1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进行物质的检验时,除了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还应充分考虑加入试剂的用量。
3.(2024·山东烟台)《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术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制、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制造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②溶液呈中性;
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任务一】废液成分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废液中有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 废液中有
【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取1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N2,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测得装置C、D分别增重2.1g和0.1g。
(2)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其原因是 。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
(5)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 (填“偏大”或“偏小”)。
【任务三】废液的处理
(6)为使废液中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循环利用,需根据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2024·湖北)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抗酸药。某学习小组在室温下,对是否适合作为抗酸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①俗称小苏打,俗称 。
②人体胃液(含有盐酸)通常约100mL,pH约1.5.体温约37℃。
③抗酸药的标准之一: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
【提出猜想】(2)猜想甲:适合作为抗酸药。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乙:不适合作为抗酸药。其原因可能是碱性较强。
【实验探究1】探究与碱性的强弱
(3)依次测量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pH,结果分别为11和9。溶液的碱性比溶液 (填“强”或“弱”)。
【实验探究2】探究作为抗酸药的适应性
先向500mL烧杯中加入的盐酸,用自动注射器向烧杯中以1mL/min的速度滴入的盐酸模拟人体分泌胃液,再加入固体,并持续搅拌。用pH传感器记录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将上述实验中换成,重复实验过程。所得两条曲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数据】
(4)由图可知,与相比:①反应时造成胃液pH远大于5;② 。
【得出结论】不适合作为抗酸药,猜想乙正确。
【反思评价】
(5)有小组成员提出,从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角度看,“实验探究2”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不严谨之处是 。
【拓展延伸】
(6)也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相比,从与胃酸反应的产物分析,抗酸药存在的不足是 。
5.(2024·青海西宁)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收集资料】
(1)①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②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要倒入指定容器或处理后再排放。
③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
【提出问题】①从俗名上看,碳酸钠溶液是否也具有碱性?②碱性废液如何实现绿色排放?
【进行实验】(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向甲、乙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都变为红色 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
步骤2:继续向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 酸可以中和碱性废液
步骤3:将甲、乙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指定烧杯中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结反思】(3)综合分析,步骤2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化学式为 (指示剂除外)。
【交流讨论】(4)①小明同学提出通过加入酸进行中和是处理碱性废液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用量。
②小薇同学提出如果要处理含碳酸钠的废液,在实验室提供的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中,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与之反应才可实现绿色排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2024·黑龙江绥化)某毕业班同学去制纯碱化工厂实习,对该厂生产的纯碱产生兴趣,于是取10.7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进行如下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 (精确到0.1%)。
(3)将反应后的溶液恒温蒸发6.3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7.(2024·甘肃临夏)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纯碱样品(除氯化钠外不含其他杂质)中碳酸钠含量,称取该纯碱样品12g,充分溶解于水配制成110g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10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10g。求:
(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2024·山东济南节选)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用于制取纯碱等工业原料。
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 (填“酸”“碱”“盐”之一)。
(3)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称取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并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过程Ⅲ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是 。
②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9.(2024·山东菏泽)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角度5 碳酸氢钠的性质
1.(2024·山东威海)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中涉及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选项 做法 化学原理
A 用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镁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B 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渍 汽油能溶解油渍
C 洗净后的铁锅及时擦干水分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能达到防锈目的
D 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A.A B.B C.C D.D
2.(2024·江苏连云港)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常温下,向NaHCO3溶液中匀速滴加CaCl2溶液,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和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显酸性
B.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aCl2过量
C.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HCO3)2
D.实验表明:
3.(2024·江苏镇江)已知:2NaHCO3Na2CO3+CO2↑+H2O,将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3.7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加热生成3.1gCO2
B.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C.剩余固体中NaHCO3和Na2CO3的质量比为42:53
D.将13.7g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得11.7gNaCl
4.(2024·湖南长沙)某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为99%,小丽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她取该小苏打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已知:,其它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计算反应中产生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并判断包装袋上碳酸氢钠含量的标注是否准确。(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结果精确到0.1%)
5.(2024·江苏南通)学习小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并探究其性质。
Ⅰ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1)“称量”时,用 (填“镊子”或“药匙”)从试剂瓶中取出NaHCO3粉末。
(2)“溶解”时,若需量取15.0mL的水,当量筒中已有14.6mL水时,后续加水使用的仪器为 (填字母)。
(3)配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搅拌 b.引流 c.蘸取
Ⅱ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质
(4)取少量NaHCO3溶液,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 色,说明NaHCO3溶液呈碱性。
(5)取三份NaHCO3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入CaCl2溶液。试剂用量、浓度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NaHCO3溶液 1mL0.8% 1mL0.8% 1mL0.8%
CaCl2溶液 1滴0.1% 1滴11% 6滴11%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无色气体
①“实验3”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CO3,无色气体为CO2,此外还生成NaCl和H2O,“实验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2、3”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同,从气体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2”中没有观察到CO2逸出的原因是 。
③三组实验研究表明:1mL0.8%的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能否观察到明显现象与 相关。
④已知:向1mL0.8%的Na2CO3溶液中滴入1滴0.1%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设计实验鉴别浓度均为0.8%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简述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0.1%的CaCl2溶液)
6.(2024·四川乐山)发酵粉常用于制作馒头、糕点等,其主要成分为.某同学为测定某发酵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一个空烧杯,向其中加入发酵粉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待发酵粉中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已知:①;
②样品中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计算发酵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角度6 其他盐
1.(2024·黑龙江大庆节选)(3)钡离子有毒,医疗上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作X射线透视胃部的内服药,但BaCO3不能用作“钡餐”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2024·江苏南通)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O、Fe2O3、Al2O3)为原料制备MgCO3。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①在溶液中,pH=5.0时AlC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pH=8.5时MgCl2开始生成Mg(OH)2沉淀。
②MgCl2在过量Na2CO3溶液中会生成Mg(OH)2沉淀。
(1)“酸溶”时,Mg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Cl2+2HCl+H2O2═2FeCl3+2H2O。
①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O、 。
②“酸溶”时需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3)“调pH”时,需控制溶液pH为 。
(4)“沉镁”时,为提高MgCO3的纯度,试剂加入顺序为 (填“a”或“b”)。
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MgCl2溶液 b.向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3.(2024·四川自贡)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盐与盐反应,将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混合,发现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蓝色滤液。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兴趣小组对蓝色滤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2)假设一: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
假设二: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和硫酸铜。
假设三: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 。
【设计实验】(3)在不使用新药品的情况下,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①少量滤液滴加 。 ② 。 假设二不成立。
Ⅱ ③少量滤液滴加 。 ④ 。 假设三成立。
【拓展延伸】(4)该化学兴趣小组在上述所得蓝色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9.8克蓝色沉淀,则所用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
4.(2024·江西)碳酸钾()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等领域。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将7g钾碱样品加入烧杯,再加入50g足量的稀硫酸,测得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4.8g。(杂质不参加反应)
(1)碳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 (选填“氮”、“磷”或“钾”)肥。
(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3)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或“≤”)9.8%。
考向四 酸碱盐的性质综合
角度1 物质的鉴别
1.(2024·江苏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OH、BaCl2、KCl B.CaCl2、K2CO3、Na2CO3、HCl
C.MgSO4、NaOH、Ba(NO3)2、KNO3 D.AgNO3、NaCl、MgCl2、HNO3
2.(2024·新疆)水果、蔬菜等在生长及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杀虫剂、防腐剂等,食用前需要去除残留,果蔬洗盐能达到此效果。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对某临期果蔬洗盐在成分及含量上是否变质进行研究。
【阅读标签】见图
【查阅资料】(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碳酸氢钠在以上逐渐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3)浓度大于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浓度小于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则无现象。室温下,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浓度为。
任务一验证该临期果蔬洗盐的成分
【作出猜想】该临期果蔬洗盐中除了外,可能还有
(1)猜想1:;猜想2: ;猜想3:
【实验验证】(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取样溶于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 。 溶液呈碱性
实验2:取样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含有 。
实验3:为使现象明显,取样溶于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形成饱和溶液,加入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
【交流反思】
(3)实验3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小组同学认为实验3中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
【实验验证】
(4)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4:另取样品与水配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
任务二验证该临期果蔬洗盐的成分含量变化
【实验方案】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确定该临期果蔬洗盐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交流反思】(5)由于该样品长期放置在灶台旁受热引起变质。请根据资料信息写出变质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迁移应用】(6)推测此类果蔬洗盐的贮存条件: 。
【拓展延伸】(7)小明的弟弟比较顽皮,将盛放食盐与果蔬洗盐的容器标签损毁,请借助家庭中的生活用品或食品等设计方案进行区分: (写明所选物品、现象及结论)。
角度2 探究混合物的组成
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取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B.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小于
C.该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组成
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则该白色粉末的组成最多有两种情况
2.(2024·黑龙江)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
步骤1:取一定量的固体药品,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g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b。
步骤2:向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沉淀全部溶解,生成0.22g气体。
步骤3: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
步骤4:向白色沉淀c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只有部分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a的成分只有碳酸钙
B.无色滤液b中溶质为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镁
C.该样品中一定有硝酸镁、氢氧化钠、碳酸钙
D.若步骤3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氢氧化钡溶液,不进行步骤4的探究也能得出相同结论
3.(2024·湖北武汉)化学项目小组为探究久置后自制干燥剂的组成,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已知: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②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
B.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和
C.图中,且M点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
D.变质前自制干燥剂中与的质量比为
4.(2024·江苏镇江)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NaOH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生成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另取适量A溶液,先加入过量的稀 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
5.(2024·山东济宁)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实验如下图。
参考资料: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
(1)根据步骤Ⅰ、步骤Ⅱ、步骤Ⅲ可知,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实验现象综合判断,无色溶液A溶质的组成中存在 种可能的组合。
6.(2024·山东济南)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和小刚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试剂记录清单可知该无色溶液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一种,他们为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与分析】①小红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溶液,振荡,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小刚另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溶液,振荡,观察到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该溶液中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交流与合作】
③小红和小刚经过交流讨论,应为该溶液贴上写有 (填化学式)溶液的标签。
(2)已知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一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结合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气体的水溶液 7(填“>”“=”“<”之一)。
②白色沉淀H为 (填化学式)。
③步骤II中生成气体F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无色溶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⑤在固体样品A里,所述三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 (填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另取少许样品A加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
角度3 物质的转化
1.(2024·四川乐山)甲、乙、丙、丁分别为碳酸钠、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为 .
(2)甲与乙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甲与戊反应可以生成丙,则戊可能是 (任写一种即可).
(4)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24·甘肃临夏)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已知A为酒精,G俗称苛性钠,I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F的一种用途: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2024·西藏)碳酸氢铵(化学式:,简称碳铵)是一种盐,可作化肥,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物质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物质D俗称小苏打。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可从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 (填化肥种类)。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D的用途 (写出一种即可)。
4.(2024·山东滨州)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俗称火碱;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且常用作固体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上方为条件或反应物;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
(2)D转化为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
5.(2024·黑龙江)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B、C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C、D、E、F是氧化物、酸、碱、盐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溶液呈黄色。它们的关系如图(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俗称是 。
(2)F的物质类别是 。
(3)C和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4)物质C和E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角度4 物质的制备
1.(2024·山东枣庄)《周礼 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漂白丝帛的过程。制取氢氧化钾的主要流程为:
(蚌壳、草木灰中的杂质在流程中均不反应)
【查阅资料】①蚌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②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其水溶液显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
(2)步骤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兴趣小组对步骤三所得上层清液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KOH 猜想Ⅱ:KOH和
猜想Ⅲ:KOH和K2CO3 猜想Ⅳ:KOH、Ca(OH)2和K2CO3
有同学认为猜想Ⅳ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验证】
方案 实验 现象 结论
一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 猜想Ⅱ不正确
二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 产生气泡 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制取氢氧化钾的主要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拓展应用】为保证氢氧化钾较好的漂白丝帛的效果,对氢氧化钾的保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2.(2024·江苏镇江)以废铜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废铜屑制备硫酸铜,途径有两种。
途径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CuCuOCuSO4
(1)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 (选填序号)。
(3)实际生产选择途径Ⅱ制备硫酸铜,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 , (从绿色化学和原料利用率两个角度解释)。
步骤二: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如下。
(4)“沉淀”时应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 。
(5)检验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则产品已洗净。
(6)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 。
角度5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
1.(2024·山东淄博)下列有关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B 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 取样,分别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钙 加入适量碳酸钾溶液,过滤
D 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2.(2024·江苏宿迁)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 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检验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否成功 取样,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镁 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D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粉末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3.(2024·内蒙古兴安盟)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Cl中的 加水溶解,通入适量
B 鉴别酒精和水 观察颜色
C 除去中少量CaO 高温煅烧
D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溶液
A.A B.B C.C D.D
4.(2024·宁夏)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B 将单质铁转化为氯化铁 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滴加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二 化肥
考向一 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易错提醒“叶色浓绿要用氮,钾抗倒伏磷抗寒(旱)。
角度1 氮肥
1.(2024·福建)下列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A. B. C. D.
2.(2024·四川德阳)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其化学式为 CO (NH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B.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D.尿素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
3.(2024·上海)玉米叶发黄说明植物缺乏氮元素,应立即施用的化肥是
A. B. C. D.
4.(2024·山东烟台节选)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
(1)空间站种菜。航天员在太空吃到了自己种的蔬菜。蔬菜能为航天员提供 (写1种主要的营养素)。为使蔬菜枝叶茂盛,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写化学式)。
5.(2024·山东济宁节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知识。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小李同学家的玉米苗发黄,他向爸爸建议要向田里施加含 (填“氮”、“磷”或“钾”)肥料。
6.(2024·山东东营节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东营某智慧高效农业示范区万亩小麦长势喜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3)为使小麦枝繁叶茂,叶色深绿,提高产量,可以适当施加的肥料是__________。
A. B. C. D.
角度2 磷肥
1.(2024·青海西宁)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磷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A.Ca3(PO4)2 B.K2SO4 C.CO(NH2)2 D.MgCl2
2.(2024·贵州)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A. B. C. D.
3.(2024·云南)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A.K2SO4 B.Ca3(PO4)2 C.NH4Cl D.KNO3
4.(2024·黑龙江牡丹江)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降。
(2)粮食存储时向粮仓内充入氮气作保护气,这是利用了氮气 的性质。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增强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需要施用 肥。
角度3 钾肥
1.(2024·内蒙古兴安盟)钾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A.草木灰 B.尿素 C.磷矿粉 D.碳酸氢铵
2.(2024·四川宜宾)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A. B. C. D.
角度4 复合肥
易错提醒复合肥复合的元素时氮磷钾三种中的至少两种元素。
1.(2024·四川巴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 B. C. D.
2.(2024·重庆)张奶奶家的菜园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符合条件的是
A.Ca3(PO4)2 B.KNO3 C.NH4Cl D.KCl
3.(2024·山东潍坊)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B. C. D.
4.(2024·山东淄博节选)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2)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质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是 。
5.(2024·江苏盐城节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6)《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主要成分是,在肥料中属于 (选填“复合肥料”或“农家肥”)。
6.(2024·山东滨州节选)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②小滨郊游途中发现一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这块麦地需要施用的复合肥是 ;
A. B. C. D.
考向二 化肥的简易鉴别
角度1 常见化肥的鉴别
(2024·山东临沂)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磷矿粉和 分别取样,观察外观
B 除去CuO中的少量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过量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角度2 铵态氮肥
1.(真题组合)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 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2024·江苏宿迁)
B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2024·甘肃兰州)
C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氨味的是硫酸铵(2024·甘肃白银)
D 鉴别NH4Cl和(NH4)2SO4 取样,加Ca(OH)2固体研磨,闻气味(2024·江苏连云港)
E 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2024·黑龙江绥化)
F 鉴别和KCl固体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2024·贵州)
易错提醒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某些盐溶液。
2.(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可以作为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用可增强肥效
C.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通过燃烧法可区分羊毛线和合成纤维
3.(2024·江苏常州)氮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肥可由氮气在一定条件生产制得 B.氮肥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能增强肥效 D.氮肥可为农作物提供N、P、K等元素
4.(2024·黑龙江)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碳和物质X反应生产尿素,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B.X的化学式是
C.尿素属于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属于空气污染物
易错提醒铵态氮肥指的是含有铵根离子(NH4+)的盐,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
5.(2024·四川成都节选)(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其原理是:,产生3.4g氨气消耗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考向三 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2024·河北)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资源 D.农业上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2.(2024·广东深圳)化学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未处理的污水可以节约成本
B.思考乐华华同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促进节能环保
C.回收废旧塑料制品,可以直接大量焚烧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产量
3.(2024·安徽)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1.(新方向·古代发明)(2024·青海)某校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造纸工艺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1)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查阅资料】我国古代手工造纸以麻、木材、竹等为原料,经过如下图多道工序而制成。
【分析交流】古代造纸过程中步骤1加的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同学们对黑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黑液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2)活动二:探究黑液成分
【提出问题】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呢?
【查阅资料】①黑液呈碱性;②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
【提出猜想】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猜想三:KOH和。
【实验方案】该兴趣小组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黑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另取适量黑液于容器中,将二氧化碳传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得到的浓度变化图像。 向黑液中加入溶液过程中浓度变化情况
方案二 取适量黑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观察现象。 试管中有 生成 与方案一的结论一致
【废液处理】造纸会产生碱性废水,加酸调节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盐可用来制备 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3)活动三:展望造纸发展前景
现代壁纸、包装纸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氧化铝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 作用。
【成果分享】通过研学实践,同学们认识到造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并且在不断创新中传承。
2.(新方向·项目式学习)(2024·山东青岛)“瑞雪兆丰年”,2024年初春青岛的大雪预示着粮食大丰收。为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市政人员及时向道路撒融雪剂。“圆梦”小组开展了以“探秘融雪剂”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了解融雪原理
查阅资料:最初我国的融雪剂主要是氯化钠型,后来又出现了氯化钙型、氯化钠和氯化钙混合型等多种融雪剂。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加入氯化钠后形成的溶液最低凝固点为,加入氯化钙后形成的溶液最低凝固点为。
(1)表达交流: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 。
【任务二】探秘融雪剂成分
(2)某品牌融雪剂主要成分可能是氯化钠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其成分(忽略杂质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影响)。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10.0g融雪剂,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 生成白色沉淀 该融雪剂一定含有氯化钙
② 将步骤①所得沉淀过滤、洗涤、 、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5.0g \ 该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
(3)请计算说明你是如何确定该融雪剂成分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任务三】选择融雪剂
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类型的融雪剂,收集信息如下:
融雪剂种类 融雪速率 对路面的腐蚀性 对土壤的影响 适用温度 每吨价格
氯化钠型 慢 强 土壤板结 约300元
氯化钙型 快 较强 土壤轻度板结 约500元
新型融雪剂 较快 几乎无 土壤几乎不板结 约1000元
(4)普通道路主要选用氯化钙型融雪剂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对路面质量要求非常高的机场融雪,你推荐使用的融雪剂是 。
3.(新方向·项目式学习)(2024·宁夏·中考真题)抗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科学家研发药物的历程,开展以“抗酸药的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查阅资料】抗酸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消耗分泌出的过多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使胃液从pH约为1调节到pH约为3,来缓解胃部不适。
(1)任务一:抗酸药的初筛
【复习归纳】请补充完整
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及类别(指示剂除外)
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盐
(K、Ca、Na除外,举2例) MgO、CaO Mg(OH)2、Al(OH)3 CaCO3、NaHCO3
【分析总结】初筛结果如下:
①金属单质不适宜作抗酸药,因为金属难以消化且会与胃酸产生难溶性氢气。
②氧化钙不适宜作抗酸药,原因是 。
③常见的抗酸药主要含有MgO、Mg(OH)2、Al(OH)3、CaCO3、NaHCO3等物质。
(2)任务二:抗酸药的实验筛选
经过多组化学实验筛选,进一步选取MgO、Mg(OH)2、NaHCO3展开再探究。
【提出问题】含MgO、Mg(OH)2、NaHCO3的药物哪一种能最快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进行实验】各取MgO、Mg(OH)2、NaHCO31.0g,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pH为1的盐酸中,利用pH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的采集。
【收集证据】通过传感器获取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①实验中氧化镁使盐酸的pH达到3时所用的时间约为 s。
②通过对图1、图2、图3的对比分析,得出含 的药物能最快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3)任务三:抗酸药的文献研究
【查阅资料】几种抗酸药的功效、副作用、适用症的部分信息如表:
抗酸药 功效、副作用、适用症
MgO 抗酸作用强而持久,还可用作缓泻剂。肾功能不全者服用本品可引起高镁血症。
Mg(OH)2 可作泻药,并有抗酸作用。
Al(OH)3 可作抗酸药,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
NaHCO3 适用于胃酸过多,容易引发腹胀造成胃扩张,对胃溃疡患者甚至有产生胃穿孔的危险。
CaCO3 抗酸作用强而持久,缓冲胃酸过多。能更有效地结合磷酸盐,且不会发生铝中毒。
分析回答:①胃溃疡病人不易服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胃病患者在医院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需要服用造影剂钡餐,钡餐的成分是BaSO4.
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Ba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Cl2易溶于水,有剧毒。
某同学提出可以用BaCO3代替BaSO4作钡餐造影,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
【项目分享】你认为理想的抗酸药应具备的特点有 (写一点)。
1.(2024·河南郑州·一模)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HCl、H2O、H2 B.Ca(OH)2、CaCl2、CaCO3
C.NaOH、Na2CO3、NaNO3 D.CuO、CuSO4、Cu(OH)2
2.(2024·广西南宁·一模)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它们都属于盐,则X可能是碳酸钠
B.若它们都属于碱,则Z可能难溶于水
C.若它们都属于氧化物,则转化③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它们都属于酸,则实现①②③的转化一定都需要加入盐
3.(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某无色溶液,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O、SO、Cl﹣ B.Fe3+、Na+、OH﹣、K+
C.SO、NO、Cu2+、OH﹣ D.H+、NH、K+、CO
【答案】A
4.(2025·山东济宁·一模)某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Na+、H+、Mg2+、Cu2+、Cl﹣、、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
B.一定含有H+、Mg2+、Cl﹣,可能含有Na+
C.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Cl﹣
5.(2025·云南昆明·一模)分离、除杂、鉴别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C和CuO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B 除去KOH溶液中的杂质Ba(OH)2 加入适量的K SO 溶液,过滤
C 鉴别(NH4)2SO4和NH4HCO3[固体] 分别加氢氧化钙研磨,闻气味
D 检验H2中是否含有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后,观察固体是否变色
A.A B.B C.C D.D
6.(2021·四川宜宾·模拟预测)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或主要成分)三者不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 B.氯化钠、食盐、NaCl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7.(2024·甘肃定西·一模)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适量的溶液,振荡、静置、过滤
B 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 取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水,搅拌
C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D 鉴别、、三种浓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8.(2024·云南昆明·一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气体肥料,D可用作补钙剂,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是CaO
B.C→D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C.E一定是稀盐酸
D.A、B属于同种类别的物质
9.(2025·山东济宁·一模)硫酸氢钠(NaHSO4)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水溶液显无色。
【提出疑问】NaHSO4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微观探析】图1是NaOH与NaHSO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所示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溶液中含有
B.NaHSO4溶液可以鉴别Fe、Cu的金属活动性
C.NaHSO4溶液可以导电
D.NaHSO4是一种酸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探究】化学兴趣小组依据所学知识,向NaHSO4溶液中加入不同试剂(如图2所示)
(3)上述实验有气泡生成的是 (填序号);
(4)实验②若加入过量Fe2O3,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
【拓展应用】(5)该兴趣小组将图2中实验③、④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观察到同时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小伟同学对实验④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他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a2SO4和 (写化学式);关于此过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③反应后溶液一定显酸性
B.可用BaCl2溶液确定实验④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C.③、④混合后产生的沉淀中一定有BaSO4,可能含BaCO3
(6)某同学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②c点时溶液的质量 (填“可能”或“不可能”)与放入锌粉前溶液的质量相等。
10.(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氯碱工业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少量泥沙、CaCl2、MgCl2)为原料,生产氯气和氢氧化钠,模拟流程如下:
(1)试剂A与试剂B的组合为 (填序号)。
①KOH ② NaOH ③K2CO3 ④Na2CO3
(2)操作A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加入试剂B时所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写出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11.(2025·山东济宁·一模)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图像。
(1)该实验证明,溶液中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先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再加入 ,产生 现象,即可证明。
(2)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有 。
(3)溶液B点以后溶液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 。
12.(2024·广东佛山·模拟预测)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并研究CaSO4 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一:制备K2SO4,实验流程如图:
(1)加入过量CaCO3的目的是 。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 。
(3)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 。
(4)反应Ⅲ属于复分解反应,则可推出M的化学式为 。
实验二:研究CaSO4 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Ⅰ.CaSO4 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CaSO4 2H2O在160℃时完全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
Ⅱ.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取纯净CaSO4 2H2O固体3.44g,用控温电热丝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5)从曲线中可知产生水的质量为 g。
(6)用数据x可计算出H点固体是氧化钙,则x为 。
(7)将160~1400℃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 (写化学式,下同)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则G~H还产生了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和解析
考点一 常见的盐及其性质
考向一 常见的盐
角度1 盐的定义
1.(2024·天津)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C.水属于氧化物 D.碳酸钠属于碱
【答案】D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分类正确;
B、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分类正确;
C、水的化学式为H2O,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分类正确;
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D分类不正确。
2.(2024·江苏南通)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的石灰石,其主要成分CaCO3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C
【详解】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碳酸钙属于盐。
易错提醒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2024·黑龙江牡丹江)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C
【详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碳酸氢钠不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B、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碳酸氢钠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C、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碳酸氢钠是由钠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4.(2024·山东淄博)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4)玻璃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钠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答案】(4)盐
【详解】(4)Na2SiO3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5.(2024·贵州节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溶洞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的、两种化合物的类别属于 (选填“酸”“碱”或“盐”)。
【答案】(1)盐
【详解】(1)CaCO3 、MgCO3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6.(2024·广东广州)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3)氨(NH3)或铵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盐。写出一种属于亚硝酸盐的物质的化学式 。
【答案】(3)NaNO2(合理即可)
【详解】(3)根据图像,亚硝酸盐含有,盐类由酸根阴离子与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是阴离子,则亚硝酸盐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有:Na+、K+、等,则亚硝酸盐有:NaNO2、KNO2、NH4NO2等。
7.(2024·江苏无锡节选)(1)“先日撒灰”。古人在预计晴天有雾的前天,在海边沙地上撒上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K2CO3属于 (填物质类别)。
(2)“日中扫盐”。布灰后,海盐水渗入草木灰,经过日晒的草木灰中出现海盐颗粒。海盐析出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布灰种盐”获得海盐。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答案】 盐 物理 NaCl
【解析】(1)碳酸钾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2)海盐析出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8.(2024·重庆)侯德榜是我国化工先驱,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工业制备纯碱()的技术垄断。其制碱原理中的某步反应为:。
(1)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X的化学式为 。
(2)中的阳离子为 (填符号),产物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名称)。
【答案】(1) 盐 (2) 氯化铵
【详解】(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Na、1个Cl、5个H、3个O、1个C、1个N,反应后有1个Cl、4个H、1个N,则X中有1个Na、1个H、3个O、1个C,化学式为NaHCO3;
(2)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表示为Na+;
产物氯化铵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角度2 常见盐的俗名
1.(2024·黑龙江)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氢氧化钙 生石灰 B.碳酸钠 小苏打
C.乙醇 酒精 D.氯化钠 食盐 NaCl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C、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2.(2024·广西)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是指
A.NaOH B.Ca(OH)2 C.Na2CO3 D.CaCO3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A错误;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B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C正确;
D、碳酸钙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
3.(2024·四川南充)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水银、Hg、单质 B.熟石灰、CaO、氧化物
C.苛性钠、NaOH、盐 D.纯碱、Na2CO3、碱
易错提醒纯碱不是碱,它的水溶液显碱性。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答案】A
【详解】A、水银是汞单质的俗称,汞化学式Hg,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NaOH,阴离子都是氢氧化根离子,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符合题意。
4.(2024·黑龙江大庆)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混合物
A 醋酸 纯碱 小苏打 福尔马林
B 碳酸 熟石灰 磷酸氢二铵 石油
C 柠檬酸 NH3·H2O 高锰酸钾 冰水混合物
D 磷酸 KOH 粗盐 石灰浆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电离出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能电离出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
【详解】A、醋酸属于酸,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属于盐,福尔马林是甲醛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碳酸属于酸,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属于碱,磷酸二氢铵属于盐,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C、柠檬酸属于酸,NH3·H2O能解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高锰酸钾属于盐,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
D、磷酸属于酸,氢氧化钾属于碱,粗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石灰浆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5.(2024·甘肃白银)果蔬专用洗涤盐中含有小苏打。小苏打属于
A.酸 B.碱 C.盐 D.混合物
【答案】C
【详解】A、酸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酸,故A错误;
B、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B错误;
C、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6.(2024·北京)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发酵粉(含)可用于制作面包。的俗称是 。
【答案】(2)小苏打
【详解】(2)NaHCO3俗称小苏打。
7.(2024·江苏徐州)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联合制碱法”,为纯碱(Na2CO3)制造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化学小组对制碱过程进行项目化学习。
(5)析出得到的NaHCO3固体加热分解即制得产品——纯碱。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5)Na2CO3+Ca(OH)2=CaCO3↓+2NaOH
【详解】(5)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角度3 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2024·四川乐山)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钙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
B.可以用食盐腌制鱼和肉等,以延长保存时间
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A
【详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中铁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故A说法错误;
B、食盐腌制具有抑菌作用,可以用食盐腌制鱼和肉等,以延长保存时间,故B说法正确;
C、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故C说法正确;
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可以减少传统燃油的使用,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说法正确。
2.(2024·山东东营)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钨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
C.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有腐蚀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答案】D
【详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不符合题意;
B、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可用于制灯丝,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符合题意。
3.(2024·北京)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食品防腐 B.NaCl用作调味品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用作保护气
【答案】A
【详解】A、氧气具有氧化性,会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符合题意;
B、氯化钠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不符合题意。
4.(2024·河北)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盐水用于选种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
【答案】C
【详解】A、盐水用于选种,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及异味,可用于冰箱除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5.(2024·广东)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Ca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作补钙剂 C.高温不分解 D.属于有机物
【答案】B
【解析】A、CaCO3基本上不溶于水,A选项错误;
B、CaCO3含有钙元素,可作补钙剂,B选项正确;
C、CaCO3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钙属于无机物,D选项错误。
6.(2024·江苏扬州节选)2024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魄”。
④碳酸钙是一种优质的牙膏摩擦剂,既能去除食物残渣,又能避免牙釉质的损伤。碳酸钙 (填“难”或“易”)溶于水,碳酸钙、牙釉质中硬度较小的是 。
【答案】 难 碳酸钙/CaCO3
【详解】④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钙是一种优质的牙膏摩擦剂,既能去除食物残渣,又能避免牙釉质的损伤,故碳酸钙、牙釉质中硬度较小的是碳酸钙。
7.(2024·广西)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氧化钙 ③酒精 ④小苏打 ⑤钛合金
(5)可用于制作面包发酵剂的是 。
【答案】(5)④
【详解】(5)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发酵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松软可口,可用于制作面包发酵剂,故选:④。
考向二 复分解反应
角度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1.(2024·宁夏节选)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C.复分解反应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易错提醒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但是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分解/置换反应均能生成水。
【答案】不正确
【详解】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但是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2.(2024·海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利用炉甘石冶炼金属锌的工艺,其反应原理为ZnCO3 + 2CZn + x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ZnCO3属于氧化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3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易错提醒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产生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产生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详解】A、一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错误;
B、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碳酸锌中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反应前有3个碳原子,则反应后也有3个碳原子,故x=3,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产生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题干中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产生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3.(2024·江苏无锡)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2.C
【解析】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4.(2024·河南)《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置换反应;
D、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角度2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2024·四川自贡)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l﹣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Ca2+ 溶 溶 微 不
Mg2+ 溶 溶 溶 微
A.盐酸是挥发性酸 B.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
C.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 D.室温下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易错提醒并不是任意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物中有水、沉淀、气体至少其一。
【答案】D
【详解】A、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盐酸是挥发性酸,不符合题意;
B、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硝酸钙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则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不符合题意;
D、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角度3 方程式的书写
1.(2024·山东日照节选)(4)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无水乙醇也可以作溶剂。如表是一些物质25℃时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溶剂)。
物质 EMBED Equation.DSMT4
溶解度/g 33.9 3.96 0.002 34.8
如图所示,向盛有的无水乙醇溶液的试管里滴加的无水乙醇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沉淀。写出上述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4)
【详解】(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由表可知,25℃时,硝酸钡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可形成沉淀,则该反应为硝酸钙和BaBr2反应生成硝酸钡和CaBr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24·江苏扬州节选)②进行实验1时,装置甲中盛有的能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和一种常见的强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详解】②进行实验1时,装置甲中盛有的 CuSO4 能与 H2S 发生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生成 CuS 和一种常见的强酸,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则该强酸为硫酸,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角度4 微观实质
1.(2024·四川达州)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K+、Na+、、Cl- B.H+、Fe2+、、
C.H+、Ca2+、OH-、Cl- D.Ba2+、Cu2+、、
【答案】A
【详解】A、钾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相互之间不能结合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不存在带有颜色的离子。符合题意;
B、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浅绿色,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铜离子在溶液中为蓝色,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2.(2024·山东滨州)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H+和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Ca2+与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3.(2024·黑龙江)下列各组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B.、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