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2025届高考化学5月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洛阳市2025届高考化学5月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洛阳市2025届高考化学5月模拟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o—9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的特点
B.晶体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硬铝是一种铝合金,是制造飞机和飞船的理想材料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电导率的特点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氯化钙的电子式:
B.的名称:甲基戊烷
C.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图:
D.的键形成的示意图为:
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甲、丙同主族,乙、丙、丁同周期。常温下,含甲的化合物r(r由不同短周期元素组成)浓度为时溶液pH=13,p和q分别是元素丙和丁的单质,其中p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产物水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甲<乙<丙<丁
B.甲与丙能形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物质
C.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②制取漂白粉
D.m、n的阴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4.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科学合理的是( )
装置
操作及目的 A分离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 B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所需仪器
装置
操作及目的 C熔化 D滴定终点前冲洗锥形瓶内壁
5.化合物L是从我国传统中药华中五味子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能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D.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6.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Z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有ZB.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有5种
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X、Z可形成,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
7.下列有关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足量硝酸银溶液:
B.甲醇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D.硅橡胶单体的制备:
8.配合物顺铂是临床使用的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顺铂的抗癌机理:在铜转运蛋白的作用下,顺铂进入人体细胞发生水解,生成的与DNA结合,破坏DNA的结构,阻止癌细胞增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属于主族元素
B.生成物中a、b所示的化学键类型分别是配位键和氢键
C.配体与铂(Ⅱ)的结合能力:鸟嘌呤分子
D.鸟嘌呤分子中,C、N的杂化类型完全相同
9.我国科学家采用天然赤铁矿基电解系统能有效地将光伏废水中的转化为,主要是通过电极上的电子转移将还原为,而铁氧化还原过程在随后的转化为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X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反应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升高,促进的生成
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若生成,理论上有8mol电子流入电极
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食醋浸泡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与 水垢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 碱性:
B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C 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加热 溶液红色加深 水解是吸热过程
D 用广泛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pH=3.0 氯水呈酸性
11.我国科研团队研究发现使用双金属氧化物可形成氧空位,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可实现加氢制甲醇。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用“*”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和催化剂的表面积均能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
B.转化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氢化步骤的反应为
D.每生成甲醇将有电子发生转移
12.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原料合成高聚物A的路线如下:
高聚物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A
B.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C.高聚物A可以发生水解、消去、氧化反应
D.中含有3种官能团
13.将和充入一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对该反应进行研究,经过相同时间测CO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A.图像中A点逆反应速率小于B点正反应速率
B.2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5
C.200℃时当CO的转化率为40%时,
D.C点转化率低于B点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平衡逆向移动造成的
14.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在不同pH的体系中可能的产物。
已知:i.图1中曲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得到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ii.图2中曲线I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II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注:起始,不同pH下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碳酸的
B.图1pH=6.37时溶液中一定有:
C.由图2可知初始状态pH=11、时,有沉淀生成
D.由图1和图2可知,初始状态pH=8、,发生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重庆有丰富的锶矿资源,碳酸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以天青石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及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以及部分离子的氢氧化物开始溶解的见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2.1 4.2 6.0 10.4
完全沉淀的 4.1 5.2 8.0 12.4
氢氧化物沉淀开始溶解的 7.8 10.05
③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锶与钙位于同一主族且相邻,锶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径二“高温煅烧”条件为隔绝空气,得到的主要产物为锶的硫化物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评价路径二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适当浓度溶液盐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第一次调”时,需要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当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浓度为_______。
(5)第三次调“至12.5”后,需对反应液在水浴中加热,并趁热过滤出滤渣3,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锶”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沉锶”过程中反应温度对锶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温度高于时,锶转化率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4分)苯乙醚(M=122g/mol)可用于有机合成、制造医药和染料。其合成原理如下:

实验室制取苯乙醚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安装好装置。将7.52g苯酚(M=94g/mol)、4.00g氢氧化钠和4.0mL水加入三颈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加热使固体全部溶解;
步骤2.控制温度在80~90℃之间,并开始慢慢滴加8.5mL溴乙烷,大约1h可滴加完毕,继续保温搅拌2h,然后降至室温;
步骤3.加适量水(10~20mL)使固体全部溶解。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水相,有机相用等体积饱和食盐水洗两次,分出水相,___________,用20mL乙醚提取一次,提取液与有机相合并,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步骤4.先用热水浴蒸出乙醚,再蒸馏收集产品。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质量为6.10g。
已知:①苯乙醚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熔点为-30℃,沸点为172℃。
②溴乙烷是挥发性很强的无色液体,沸点为38.4℃,密度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三颈烧瓶应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A.100mL B.250mL C.500mL
(3)步骤2中回流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补充完整步骤3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3中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4中蒸出乙醚时不能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苯乙醚的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15分)从大气中回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是化学家们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的重要一步。
I.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反应①
(1)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B.分子中含σ键与π键数目比为1∶1
C.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D.分子的空间结构为角形
(2)关于密闭体系中RWGS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高温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B.加压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
C.当的生成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3)已知RWGS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为:
反应②
反应③
计算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II.技术经济评估表明,只有催化剂对CO具有100%的选择性,不浪费氢气生成副产物甲烷,RWGS反应才能达到总体上的碳负效益,并简化下游的分离过程。
已知:CO的选择性=×100%
(4)反应在特定的操作条件下表现出最佳性能:即的体积比为1∶1~3∶1、450~600℃、低压(小于1MPa)的条件下,能够实现较高的转化效率和CO选择性。选择的体积比为1∶1~3∶1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5)500℃条件下,1L密闭容器中,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10min达到化学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50%,CO的选择性为60%,若仅考虑反应①②,则反应①中的速率为_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III.近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利用碳化钼作催化剂,在的比例为1∶1~3∶1,300~600°C条件下将转化为CO,实现了100%的选择性。反应流程如图:
(6)关于以上流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物质A为CO
B.物质D为
C.也是催化剂
D.若生成4.48LCO,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7)碳化钼具有较高熔点和硬度,一种立方相碳化钼的晶胞示意图如下,其中小球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该晶胞中大小球之间最近的距离为anm,晶胞的密度ρ=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8.(15分)奥司他韦(化合物G)是目前治疗流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其合成方法很多。最近某大学在60min内完成5步反应,并且总收率达到15%,完美地完成了奥司他韦(化合物G)一锅法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忽略立体化学)。
已知;
HWE反应:
(其中为烃基,为烃基或)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是在三种催化剂(其一为甲酸)共同的作用下发生的,反应的立体选择性非常好,甲酸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为丙烯酸乙酯衍生物。丙烯酸乙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具有与丙烯酸乙酯相同的官能团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其中一种发生水解反应能生成甲醇,其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写出用其合成有机玻璃(PMM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N可用作医药合成中间体。参考反应②(Michael和HWE的一个串联反应),设计化合物N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奥司他韦(化合物G)有____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1)(1分)
(2)高温煅烧产生的气体以及酸浸产生的为有毒气体(或高温煅烧能耗大)(2分)
(3)(2分)
(4)(2分);(2分)
(5)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减少在溶液中的残留且防止冷却析出(2分)
(6)(2分)
(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或氨气受热溢出)(1分)
16.答案:(1)球形冷凝管(2分)
(2)A(2分)
(3)(2分)
(4)将两次洗涤液合并(2分)
(5)除去水溶性杂质,同时降低苯乙醚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产物的损失,且使水层密度增大,利于更好地分层(2分)
(6)以防乙醚蒸气外漏引起着火(2分)
(7)62.5%(2分)
17.答案:(1)B(1分)
(2)BD(1分)
(3)(1分)
(4)的比例高于1∶1,提高浓度,促进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的转化率(2分);比例高于3∶1,会促进CO与反应,大量甲烷生成,从而降低CO选择性(2分)
(5)(1分);0.22(1分)
(6)B(2分)
(7)C原子(2分);(2分)
18.答案:(1)酰胺基、硝基(1分);或(1分);(1分)
(2)2(具体物质为、)(2分);甲基丙烯酸甲酯(1分);(2分)
(3)(2分)
(4)还原反应(2分);3(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