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2.9万至2万年,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先民将鸵鸟蛋片修整为一个个精致的环形装饰品;距今1.3万至1.2万年的宁夏鸽子山遗址出土的鹿牙装饰品,表面残存着黑色,红色物质。这些考古发现表明()
A.当时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B.已产生明确的社会分工
C.古代先民已有爱美观念 D.人类即将进入阶级社会
2.经过文、景二帝治理后,西汉由“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发展为“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这一变化()
A.体现了汉初治国理念的与时俱进 B.彰显了君主专制权威的高度集中
C.拓展了儒家民本意识的基本内涵 D.提供了朝廷解决边患的有利条件
3.下表是北魏后期汉族士人出任本籍地州郡长官表(部分)。
任职者 籍贯 所任地方长官 资料来源
封回 冀州渤海蓓县 冀州刺史 《魏书·封懿传附封回传》
甄琛 定州中山景极 定州刺史 《魏书·甄琛传》
高闾 幽州渔阳雍奴 幽州刺史 《魏书·高阔传》
卢尚之 幽州范阳涿县 范阳太守 《魏书·卢玄传附卢尚之传》
崔习 定州博陵安平 博陵太守 《魏书·崔鉴传》
游肇 相州广平任县 相州刺史 《魏书·游明根传附游肇传》
刘道斌 冀州武邑观津 武邑太守《魏书·刘道斌传》
杨津 华州弘农华阴 华州刺史 《魏书·杨播传附杨津传》
上述状况产生的深刻影响是()
A.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B.改善了选官的固有程序
C.削弱了州郡官员职权 D.淡化了士人 乡土意识
4.北宋时期,欧阳修提出:“夫学,所以为治也,而儒者以记诵为专,多或不通于世务,但能传古之说而不足施之于事。”王安石也说:“夫圣人之术,修其身,治天下国家,在于安危治乱,不在章句名数焉而已。”据此可知,二人皆强调()
A.知识要为社会现实服务 B.大力推动儒学世俗化
C.理学对儒学的传承作用 D.重建传统的道德秩序
5.从明万历年开始,外销瓷出现了一种新的瓷器样式,其中间有一主图案,外圈有多个开光图案组成的边饰,先前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等,后又出现了具有异国情调的画面。这种新的瓷器样式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风靡欧洲。这可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现实主义艺术获得了大众认可 B.手工业产品艺术化倾向突出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有所加强 D.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6.明中期,明廷将西南地区的部分土司辖区改设州县并编设里甲,同时将原土司职衔由武职改授为文职,令其在原地继续世袭,但他们已失去了土地、人民的管辖权。时人称其为虚衔土司,以区别那些仍拥有土地、人民的土司。虚衔土司的设立()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B.有效缓解了西南地区的社会危机
C.拓展了明代的政治版图 D.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7.19世纪末,维新派把救亡与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们没有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还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他们希望把自下而上的运动与自上而下的变革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维新派()
A.注重调动各方积极性 B.具有进步和保守的两面性
C.主张革命与改良并重 D.强调变法策略与实际相符
8.20世纪20年代,广州市政府严格区分不同类型的广告场,详细确定各类广告场的位置,并作出诸如“公开揭贴或刊登之广告,不得用有伤害善良风俗之图画及文字”“赁与他人为广告位,仍以不妨碍交通及观瞻者为限”等若干规定。这些规定()
A.体现了广告与市政建设的融合 B.凸显了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C.意在彰显政府对价值观的引领 D.旨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长足发展
9.下图是版画家黄山定1940年绘制的版画《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代耕队的成员主要是乡村政府组织的村民。这一版画反映的内容()
A.利于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B.确保了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C.粉碎了日寇经济封锁企图 D.彰显了敌后军民团结互助
10.1951年,苏北姜堰小学学生写信倡议全国小朋友节约糖果费;农业劳动模范王洛合自愿捐献小米5000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汉口举行两场义演,将得款1亿元(旧币)全部捐献,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A.捍卫了朝鲜领土主权的完整 B.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D.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11.在罗马帝国时期,人口普查几乎每五年进行一次,称之为“census。每个公民都要向普查官报告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情况,帝国政府据此确定每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罗马公民登记制度()
A.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依据 B.扩大了罗马公民的群体
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D.打击了贵族阶层的特权
12.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且与人体有相通之处。这一建筑理念()
A.瓦解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B.契合了时代思潮与审美要求
C.促进了理性主义潮流的发展 D.造成了欧洲建筑艺术的倒退
13.1500-1600年,传统社会经济关系确立的日常生活的确定性被打碎,欧洲社会每个人都对
未来感到不确定;政府普遍感到习惯性的财源已入不敷出了;大多数人断定,比以前更大的贪婪和更多的邪恶将会在世界上肆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B.宗教改革的进行
C.贫富差距的扩大D.技术革命的发展
14.下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作的漫画《你们认清我太晚了》,漫画中的国王路易十六以野猪形象出现。该漫画的寓意是当时法国()
A.革命原则成为社会共识B.专制主义破坏社会秩序
C.外部势力威胁与日俱增D.新旧势力矛盾开始激化
15.下表为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 谷物生产总量 谷物征购量
1928年 733.2 107.9
1929年 717.4 160.8
1931年 694.8 228.3
1934年 676 269.6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工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
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D.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
16.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新加坡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这说明当时两国()
A.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B.自身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C.强调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D.重视宏观调控以建设现代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今柬埔寨)、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即文莱,在今加里曼丹岛北岸)、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即大葛兰,明史误为两国,在印度西海岸)、西洋琐里、琐里(即西洋琐里,明史误为两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境内)、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刺、溜山(在印度西南马尔代夫群岛)、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刺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与卜刺哇、木骨都束,皆在今非洲东北岸索马里境内)、榜葛剌(今孟加拉)、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摘自线装书局《二十四史》
材料对应的是 (朝代)的_ (历史事件),请从两个角度说明判断理由。
(2)概括上述朝代对外关系的特点,并简析其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等报刊,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辉煌历程。以下是这些报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部分内容摘编:
编号 报纸内容(摘编)
① 目前土地革命的任务,主要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同时在这一斗争中要防止富农从中偷取土地革命利益。......要警惕封建顽固分子“企图对革命作顽强的抵抗,甚至假装革命,混入到革命队伍中,窃取土地革命的果实”
② 现在的战争没有城市的支援,没有铁路的运输,是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严格遵守党和政府的工商业政策、城市政策和法令,反对乱抓物资的本位主义,反对片面的所谓群众观点,防止破坏城市、破坏工商业
③ 我们特把这种生产运动的意义、经验与成绩告诉全国,并希望全国人民加强自力更生的信心,把这个运动广泛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④ 我们这里,虽然处在国内战争的环境中,虽然今年天气亢旱,但是因为苏维埃政府领导革命战争保护苏区,因为苏维埃政府提倡和指导了春耕运动开垦了荒田,兴发了水利,解决了人力牛力.....今年的收成是好过了去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推断报纸内容②③④的写作时间顺序,并阐述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的特点。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元旦后,《人民画报》《中国文学》《中国建设》《北京周报》等相继创刊,向世界敞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历史文化的窗户。1951年,中国青年文工团访问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后,中国的杂技、歌舞、戏剧等艺术团(组)的足迹遍布北欧、西欧。1964年,毛泽东指出,西方世界“不是铁板一块”,应加强同西方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我国引进了芭蕾舞、交响乐、歌剧等许多西方古典艺术门类,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丰富和繁荣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
-摘编自韩鑫《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成就与经验》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政府积极规划对外文化关系。1953年,美国新闻署建立,它实际上是一家著名的出口公司,出口的产品包括电视、电影、图书、杂志、照片、展览等。在电影、戏剧、电视节目中,美国把苏联描绘成“邪恶力量”“独裁政权”,把美国引导的“自由世界”描述成和平共处、繁荣、民主、文明的景象。私人基金会是二战后美国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主力军,1953-1966年,福特基金会协助建构美国文化形象并在海外推广美国研究,输出美国文化,密切配合马歇尔计划,并大肆发动“和平攻势”。
-摘编自肖华锋《20世纪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从文化国际主义到文化帝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美国对外文化交往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国的对外文化交往。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通过对古希腊罗马作品进行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有近 700条记录提及雅典古市集及其纪念碑文。这些记录分布在游记、诗歌、小说等作品中。其中保桑尼阿斯的《希腊行记》中提到,进入雅典古市集西北角眺望整个广场时,发现东侧的阿塔洛斯有两层柱廊,南侧有“中央柱廊”,西侧还有更古老的纪念碑。在系统挖掘以前,除了赫淮斯托斯神庙外,古市集中的遗迹几乎没有露出地面的部分。正是循着古典作家记载,考古学家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探索。1832年,希腊政府支持希腊考古学会清理了几处遗迹,如阿塔洛斯柱廊、“巨人门廊”均在此期间被清理出来。1922年后,由于经济压力空前,希腊政府将遗址发掘的后续工作委托给美国雅典古典学院发掘。在雅典古市集的发掘过程中,发现大量陶瓶、陶片,其中的铭文记载涉及法律、条约、荣誉法令、建筑账目、神庙清单等。这些考古工作,加深了我们对雅典历史的理解。
-摘编自张绪强《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二重证据”》
(1)根据材料,概括雅典古市集能够被成功发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之间的关系。
历史答案
1.C2.C3.A4.C5.C6.A7.B8.A9.A10.C11.A12.B13.A14.B15.B16.D
17.(1)历史事件:明代郑和下西洋。理由: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与材料中“先后七奉使”竹步(与卜刺哇、木骨都束,皆在今非洲东北岸索马里境内)”“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表述相符;明代郑和下西洋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这与材料中“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表述相符。(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也可)
(2)特点:明代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止。原因:明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宗藩关系,一些周边国家向明廷“纳贡称臣”;明代国内商品经济繁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发展。(如有其他特点的原因,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也可)
18.(1)时间顺序:④③②。理由:④中有“苏维埃政府领导革命战争保护苏区”,可见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③中有“生产运动的意义、经验与成绩”“自力更生”,可见当时处于抗战时期,边区正在开展大生产运动;②中有“现在的战争没有城市的支援,没有铁路的运输,是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严格遵守党和政府的工商业政策、城市政策和法令,反对乱抓物资的本位主义,反对片面的所谓群众观点,防止破坏城市、破坏工商业”可见,当时,已经解放了许多大城市,党已经意识到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但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应是解放战争后期。(意思相近即可)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济政策服务于革命需要;切实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注意全面发展经济;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过程
19.(1)不同:①目的不同:中国借助文化扩大对外和平交往,美国将文化作为冷战工具,推行其霸权主义;
②文化宣传内容不同:中国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国宣传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西方文化;
③对苏联文化态度不同:中国肯定并学习苏联文化,美国否认并抹黑苏联文化;
④参与群体不同:中国重视发挥文艺团体的作用,美国借助私人基金会的力量。
(2)评价:中国: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为中国培养优秀的文艺人才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
美国:扩大了美国文化的世界影响;配合了美国的霸权政策;加剧了冷战时期的国际文化冲突。
20.(1)古希腊罗马作品记载;政府支持;考古学家不懈探索;国外雅典学院的援助。
(2)文献记载与考古挖掘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文献记载可以为考古挖掘提供历史背景。考古挖掘可以为文献记载提供实物资料,两者可以相互印证,共同构成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