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下面小秦做的时政新闻摘抄笔记中,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 )
时政新闻摘抄 2024年10月11日,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____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5年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____提出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A.70 首次 B.75 首次 C.70 第二次 D.75 第二次
2.看完“新闻报道”,下列三位同学谈论的这个项目是( )
A.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B.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C.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D.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
3.2025年3月25日至28日,____2025年年会在海南举行。本届论坛年会聚焦“____”主题展开对话交流,彰显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信心和决心,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
A.博鳌亚洲论坛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B.世界经济论坛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C.博鳌亚洲论坛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
D.世界经济论坛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
4.以下是小秦看到漫画后得到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同学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对策,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困惑 解决对策
① 小明:我觉得数学很难,总对数学提不起劲 承认现实、接纳自己的全部
② 小红:我学习很用功,但每次成绩都不理想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③ 小青:我不喜欢杜老师的教学方式,想睡觉 主动去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④ 小芹:小花成绩比我差,我焦虑是否和她玩 学会宽容、少一些斤斤计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分享了日常生活的场景。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小陈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升入高中——小陈依法履行受教育义务
B.小强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入伍——小强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C.张某每月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张某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D.王先生向人大代表反映小区治安问题——王先生依法行使劳动权
7.在课堂“时事播报”活动中,小秦分享了以下两则时事。
◆十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审结案件88205件,一个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案件,一次次“如我在诉”的耐心解纷,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法官们留下一串串司法为民的足迹。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法治进校园、设置普法宣传板等,推动宪法精神和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上述两则时事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落实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B.注意审慎用权,自觉接受监督
C.坚持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
D.维护司法公正,捍卫法律尊严
8.2025年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对此,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小秦:铁路部门创新服务形式,让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
②小芳:人宠分开运输不公平,侵犯了养宠人的合法权益
③小美:铁路部门持续改革,积极适应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④小华:有助于创造人宠友好环境,保障带宠乘客的特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文件指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我们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有利于( )
A.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同步同等富裕
B.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进农民福祉
C.大幅增加外商投资,促进我国三农发展
D.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10.陕西某地创新“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拓展创新政企沟通平台、迭代互动反馈机制,从单纯的执法处罚到回访、指导、帮扶,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该执法模式的优势在于( )
①推动政府企业良性互动
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③持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④只管帮扶杜绝执法处罚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1.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此次会议的召开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有( )
①我国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我国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2024年11月22日,遵循“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三亚隆重开幕。6960名各族运动员参加18项竞赛项目和170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民族大联欢等文化活动。举办这一体育盛事( )
①能够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②旨在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能够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远航拉美。如今,中国与秘鲁共建的秘鲁钱凯港开港,“从钱凯到上海”全球瞩目,成为对“中国之船”跨越500年的回响……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明的包容力持续深化
②中华文化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③中国始终处于世界发展前列
④中华文化坚持以和为贵,和合共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75年间,从被西方世界拒之门外,到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从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份额升至第三位,到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这是因为( )
①中国能够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②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③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
④中国已成功跻身发达国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读本》有效落实,许多学校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多种方式有序推进《读本》进课堂、入头脑、入心灵。这些做法( )
①有利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②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③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深刻体悟
④助力学生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投身实践活动,让初中生走出书本,在亲身体验中深化知识理解。某班同学分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秦选取的几个活动片段。
片段一 第一组的小秦和小善围绕自己参加的实践活动展开了如下交流。
社区“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我想报名参加,你觉得我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谢谢!
我正在策划“反对餐饮浪费”的社区宣传活动,你能帮我们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吗?谢谢!
(1)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上述两位同学解决问题。
片段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第二组同学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我为祖国点赞”主题演讲活动。为了演讲成功,他们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国家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被祖国的飞速发展深深震撼。
(2)请结合自身感受,谈谈青少年参与上述演讲活动的意义。
片段三 第三组同学到某村调研时,村民张大叔介绍,村里以党建为引领开展“自然村自治”。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组建了“X村管家团”,吸纳驻村辅警、党员中心户和村民代表共同管理村子事务,还成立“乡里乡亲”调解团化解村民纠纷,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出力,集大家智慧,多举措解决民生难题,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村上述治理模式受到村民欢迎的原因。
片段四 第四组同学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活动。
案情:法院经审理查明,余某英为谋取非法利益,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他人,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十七名。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某英执行死刑。
模拟法庭上,小秦同学扮演审判长,对余某英的判决作出如下分析:
①余某英被执行死刑,最终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②余某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我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请你指出小秦上述分析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17.学习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政治素养,为成长为有担当、明事理的新时代青年筑牢根基。
时事一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帮助同学们理解我国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小秦搜集到以下资料。
☆从上古时期“禹疏九河”疏解洪水的治理理念,到战国时期都江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顺应自然的灌溉实践;从汉代贾让“治河三策”统筹水沙关系的辩证思维,到明代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疏堵结合的治河创举……黄河治理始终凝结着中华民族“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从《黄河保护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修复脆弱生态;从“河长制”实现全流域协同管护,到打造清洁能源走廊推动绿色转型……新时代黄河流域正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篇章。
(1)请结合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认识。(要求:思路清晰,表达清楚,不少于150字)
时事二 2024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相比2012年的第20位提升了10个位次,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看到这则消息,小秦产生疑问:为什么我国科技发展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他和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作出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谋划。2012年至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6万亿元。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试点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一系列新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2)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小秦的疑问。
时事三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以下新闻素材。
◆天欲其亡,先令其狂。赖清德上台以来,恣意妄为、猖狂挑衅,尤其是2025年3月13日抛出“绿恐谋独行动方案”,蓄意拉升对大陆敌意对抗,不断推高战争风险,给台海和平蒙上巨大阴影。
◆“三月三,拜轩辕”。2025年3月31日,乙巳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台湾桃园市黄帝雷藏寺隆重举行,台湾省岛内各界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祈愿两岸和平。
◆降妖除魔,以武止戈。2025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对赖清德当局进行有力打击和震慑。
(3)上述新闻素材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
18.聚焦国家发展,充实知识储备,培育爱国精神,为未来投身社会建设凝聚信念力量。小秦所在中学开展系列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接入中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省级平台。靠着一根网线,越来越多一流教育教学资源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越来越多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同步教学”,越来越多高水平大学课程通过“慕课西部行计划”“同步课堂”实现“好课西北飞”。一根根网线,上通都市、下连山区,点亮千万中西部学子的梦想。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看到以上现象的感受。
探究二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24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小秦和同学们准备开展一次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的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摘选)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条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科学应对,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第一百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请你根据以上法条,为他们拟定宣传要点。
探究三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与青年的谈心讲话中,他多次引用古语名言勉励青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嘱托对当代青少年全面发展有何启示。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C
6.D
7.C
8.A
9.B
10.D
11.A
12.B
13.C
14.D
15.C
16.(1)
小秦:了解自闭症儿童的沟通特点和基本礼仪;学习基础的互动技巧(如耐心倾听、简单手势交流);准备适合的互动游戏或绘本;等等。小善:“按需点餐不攀比,光盘行动齐参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餐一食践行光盘新风”;等等。
(2)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使我们更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有助于培养我们自主学习和信息收集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等等。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村庄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解决村民民生难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等等。
(4)①错了,应改为余某英被执行死刑,最终承担的是刑事责任。
17.(1)只要学生结合材料,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两个角度作答,观点正确,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即可。例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古代先民“因势利导”的灌溉哲学、“疏堵结合”的治河智慧,彰显中华文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为当代黄河保护奠定了文化根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通过《黄河保护法》等法治手段构建流域协同保护机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互促共进,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黄河力量。
(2)只要学生紧扣资料作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三点即可。例答:有党的正确领导;重视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以改革促进创新,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等等。
(3)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国有决心、有能力粉碎一切“台独”分裂行径,坚定不移地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等等。
18.(1)只要学生作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国家精准施策,致力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数字教育,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解法;国家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网络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等。
(2)只要围绕法条主要内容,观点正确,条理清楚,答出三点即可。例答:①我国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原因(或意义);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③一切违反突发事件法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三点即可。例答: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努力做到“止于至善”;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