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新高考春季学期五月全真模拟联合测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一1424年),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七八千种典籍,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成书时有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大约3.7亿字。600年风雨沧桑,即使现存不足全本的4%,也有800余卷(400多册),高质量完成整理研究任务,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近日,我们采访了整理项目主持人、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重视典册文章的修治,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杜泽逊向我们举例说,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经过历代传承,到清代乾隆时期仅存5卷,后4卷失传。所幸明代修《永乐大典》时大都被引用,到了清代修《四库全书》,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基本恢复了《九章算术》的全貌。像这样把分散在《永乐大典》各个角落的“隐书”辑出来,让它们重现人间,这是传递到杜泽逊等学者们手中的“接力棒”。第一步要解决“看不懂”的问题。“看不懂怎么办,那就加标点。”杜泽逊说,“标点、注释是为了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阅读。”下一步进行“分书重编”的工作。《永乐大典》具有资料性、工具性,其中引用的文本对于研究者有3个功能:找到已经失传的古籍,找到传世古籍的早期版本,找到分类的资料。杜泽逊和学生们采取先拆书再重新编排的办法,拆完后形成《永乐大典》版本的《诗经》《周易》《史记》《汉书》等。“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先接触文化遗产,看得懂,才能传承,进而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杜泽逊说(摘编自冯志军《千方百计呵护好传承好我们的典籍》)材料二:在纸张发明前,竹简和木牍是使用最普遍的书写材料。前者由竹子经多重工序制成细条竹板,以绳编连成书。后者多为松木板片刮削而成,常用于通信或文件移送。从殷商至春秋,书籍使用的材质大抵为竹板,至战国时,才有木牍与帛书。2025届新高考春季学期五月全真模拟联合测试(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