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学情调查 (五月)2025(历史与政治合堂分卷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试卷满分70分)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图是隋唐时期的重大事件时间轴,描述正确的是A.李渊称帝,建立唐朝B.隋朝灭陈,统一全国C.隋文帝开凿大运河D.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是古人对于某一水利工程的赞誉,该水利工程的中心点是今天的A. 北京 B.扬州C. 洛阳 D.杭州3.“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出自瓦岗军起义檄文,他们声讨的暴君是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唐玄宗4.武则天曾下令查抄豪门贵族的私人非法田地,还耕于民……同时规定,凡是官吏所在地区, “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A.重用人才 B.痛恨贪官C.重视农业 D.改革税制5.“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遂达臻全胜。”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6.唐代国力强盛,西域诸国人或慕义或畏威,纷遣使者、质子来华。他们往往以国为姓,尤其是中亚粟特人,入唐后以康、安、曹、米、何、史等为姓。这反映出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7.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唐中叶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黄河流域。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偏倚在长江流域。推动一转变的关键历史事件是A.宦官专权 B.黄巾起义C. 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8.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这种局面的实质是A.阶级矛盾尖锐B.宦官专权的结果C. 民族政权并立D.藩镇割据的延续9.下面是小妮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内容,你觉得她学习的内容可能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西北各族遵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A.开放的对外关系B.民族的交往交融C.繁荣的封建经济D.多元的科技文化10.《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A.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B.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C.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D.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11.对比下图两枚古钱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和同开弥是中国流入日本的铸币B.唐朝时,日本货币是由中国铸造的C.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巨大影响D.日本归唐朝中央政府管辖12.王安石颁布的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3.观察下面知识结构图的内容,推断该知识结构图的中心主题是A.唐朝的政治B.五代的政治C.北宋的政治D.元朝的政治14.以下史料能反映元朝地方管理制度的是A.兼职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B.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C.始置诸州通判 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D.置中书省以内,分行省以治外 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15.《新元史》记载:都元帅府。都元帅二员,副元帅二员……凡四府:曰北庭,曰曲先塔林,都元帅三员。材料中“都元帅府”管辖的地区是A. 东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二、材料分析题(共4 小题,共40分。)16.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对外交流、科技文化繁荣,呈现出繁荣、富强、开放的盛世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9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材料一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贞观政要》 ——杜甫《忆昔》【亲仁善邻、科文昌盛】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1)分别写出与材料一、材料二相关的盛世局面。 (2分)(2)依据材料一概括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分)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一盛世局面的社会状况(2分)(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对外交流事件。 (1分)结合所学,说明材料四中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的作用。 (1分)写出 一位与材料五书法家同期的书法家。 (1分)17.辽宋夏金元时期,出现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最终元朝完成了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崛起与并立】(1)观察上面示意图,分别填写图一、图二示意图中包含的政权。 (2分)【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北宋期间,北宋与周边各个少数民族在整体上的关系是互相承认,彼此共存的;但是与此相反,其交流方式各异,其中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军事冲突为辅。材料二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史·岳飞传》(2)概括这一时期的交流方式。 (1分)各举一例说明。 (2分)(3)材料二中飞“敌未灭,何以家为”中的“敌”指的是哪一政权 (1分)我们应该学习“飞”怎样的精神 (2分)【评价与认识】(4)从民族交融与统一趋势的角度,评价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2分)18.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道鉴》卷一九八材料二蕃人旧日不耕犁,想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名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元稹《法曲》(1)材料一中的“朕”是哪位帝王 (1分)材料一反映了他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1分)(2)材料二的诗句描述了唐朝社会哪一现象 (1分)材料一的民族政策对此现象有何作用 (1分)材料三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摘编自七下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分)材料中“一个新的民族”指的是哪个民族的前身 (1分)这一民族的形成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智慧对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哪些启示 (2分)19.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材料一《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唐代〕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僧一行(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的诗词中“河”的创新之处 (1分)写出图片中的人物在天文领域的创新成就。 (1分)材料二《登科后》 孟郊〔唐代〕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神童诗》节选 汪洙〔宋代〕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2)两首诗都反应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各举一例说明两名作者所在的朝代该制度的创新发展。 (2分)材料三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3)材料三中生产工具应用于哪个行业 (1分)(4)从材料中选择两个不同领域的史实(如工程、制度、农业),论述“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6分)七年级历史学情调查 (五月)答案与评题标准(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堂分卷·考试时间共150历史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B B C C D C D C D11 12 13 14 15C C A D D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共40分。)16. (9分)(1)贞观之治(1分)开元盛世(1)(2)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重视农业生产;政治清明(可具体: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等);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等(符合材料,一点即可,2分)农业发达;人口繁盛;商业繁荣等(意思相近一点即可,2分)(1)鉴真东渡(1分)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1分)颜真卿 (1分)17. (10分)(1)图一:北宋、辽、西夏(1分): 图二:南宋、金、西夏(1分)(答题没有顺序要求)(2)交流方式: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军事冲突为辅(1分)经济文化交流:北宋与辽、西夏的互市等 (1分)军事冲突:澶州之战等(1分)(3)金朝(1分);爱国、忠诚、廉洁、担当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4)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 以和为主,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更大范围内交融,对同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分,言之有理即可)18. (10分)(1)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1分);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2)现象:胡汉交融或民族交融(1分);作用:为民族交融提供政治保障或促进民族交融(1分)(3)元世祖仿效汉法改革或推行汉化政策(1分);回族(1分);民族交融的趋势(2分)(4)尊重差异,促进文化互鉴;完善政策法规,推动交融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夯实交融基础。 (言之有理即可,2分)19. (11分)(1)隋朝大运河贯通五大水系,为古代世界最长运河(1分)主持修订《大衍历》;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 (1分,一点即可)(2)唐代: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 (一点即可, 1分)宋代: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1分)(3)农业(4)(6分)创新推动社会进步(1分)下面论述中任选两个: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的最长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2分)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2分)唐朝前期,曲辕犁和筒车等重要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推广,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 (2分)僧一行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僧一行这些成就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也对后世的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 (2分)综上所述,创新推动社会进步(1分)论述部分中的四分评分建议:1.选择史实准确:选择材料中的两个不同领域的史实(如工程、制度、农业)进行论述。2.论述体现创新:清晰阐述所选史实中的创新点,说明其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3.论述逻辑清晰:结构条理分明,能够自圆其说。4.语言表达恰切: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无错别字和语法错误。4.下面漫画反映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是A.独立与依赖 B. 闭锁与开放 C.孤独与寂寞 D.勇敢与怯懦5.“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展示了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生做事干练,丝毫不输给男生。这启示我们A.要了解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特点,互相帮助B.在异性面前渴望表现自己是正常的心理现象C.要学会如何正确与异性相处,避免矛盾发生D.要摆脱人们对男生和女生固有印象的影响,促进自身发展,做更好的自己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对此,某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初中生开展性教育课程及讲座,这①是因为随着身体的发育,学生逐渐走向性成熟,会对性产生好奇②是因为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学校迫不得已③可以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的发生④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7.下列诗句中,反映人的情绪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石矶娘娘被打得七零八落后,仍然傲娇地宣称: “还好剩一点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石矶娘娘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认知调节 B.转移注意 C.合理宣泄 D.放松训练9.以下是某校心理健康周“留下你的笑脸”留言墙的部分摘录内容。这些留言的共同主题是A.悦纳生理变化 B.培养坚强意志 C.学会认识自我 D.学会管理情绪10.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下列做法能让我们体味到美好情感的是①阅读一本经典名著 ②收到一张生日贺卡③观看一部暴力电影 ④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下列行为能体现自尊的是①江梦南,虽听力有障碍,但是经过努力拼搏考上了清华大学②小新宅在家里玩游戏③假期远途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④丽丽在博物馆当志愿者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12.小西在课堂上的精彩回答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她感到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小西的这一体验说明A.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B.自尊的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C.有掌声就能让自己获得人格的尊严D.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13.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他在自家大门两侧贴了一副自己写的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后,一位老人拿着一本古书拜访苏轼,苏轼翻开一看,书上的很多字他都不认识,顿时尴尬不已。于是,他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此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A. 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 B.学问高深,让人望尘莫及C.缺乏自信,不会独立思考 D.视野狭隘,不知人外有人14. “不要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下列对这句名言解读正确的是A.向榜样学习更有力量 B.自强让梦想插上翅膀C.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D.别人的意见可有可无15.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由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许下的青春誓言。这激励着我们①立下报国之志,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②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③手握历史的接力棒,争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④只重视知识的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16题8分, 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2分, 共40分。)16. (8分)学校开展“生命的思考”主题论坛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以上两名同学的观点都是 。 (正确的或错误的) (2分)(2)①以上两名同学的观点启示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 的情怀。)(2分)②这种情怀启示我们怎样“珍爱我们的生命” (答出一点即可,2分)(3)请你推荐一本书或分享一句话为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助力。 (2分)17. (10分)以下是中学生小铁记录的一天的情绪晴雨表。时间 7点 9点 10点 20点事件 描述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脸上好多痘痘啊”感到很郁闷。 因作业做得不太 好,非常害怕老师 批评。 因课间操做得好,被老师表扬,心里美滋通的。 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解不出来,急得大喊大叫情绪晴雨表 中雨 大雨 大(1)请分析小铁一天中都经历了哪些常见的情绪 (2)为什么小铁一天中会产生这么多情绪变化 (4分)(3)作为小铁的好朋友,请你从“管理情绪”的角度,为小铁过好美好的一天支招。 (答出一点即可,2分)18. (10分)某校七(1)年级学生每天晨读诗歌,以下是从晨读诗歌中选出来的诗句“新(1)图片中的诗句启示我们分别要培养什么品质焕发向上的青春活力 (3分)图一: 。图二:图三: 。(2)在图一或图二中任选其中一幅图,谈谈我们应如何培养这一品质,增强青春的力量 (选择一副图并答出2点即可,5分)(3)为提升图三这种品质,你在学习方面有什么打算 (2分)19. (12分)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品味美好情感”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探究一】观察场景,认识情感第一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与情感相关的场景。场景 生活观察 情感体验场景一三 见义勇为. ①场景二 科技成就 自豪感场景三 获得奖杯 成就感场景四 礼让行人 ②(1)四幅场景所展示的情境①、②分别体现了哪一种情感体验 (4分)(2)我们应该怎样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 (答出一点即可,2分)【探究二】探讨经历,体验情感第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经历,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发言。小铁:我喜欢看《感动中国》节目。每次看,我都会被那一个个人物与集体的故事感动得汩流满面,他们激励着我蹲厉奋发,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小西:我喜欢画画,画画时我的观察能力可以得到锻炼;我也喜欢集邮,通过集邮,我可以认识世界、丰富自己:我还喜欢看科幻小说,这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提升了我的想象力。小兴:突发的洪涝灾害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巨大破坏,国家和社会各界及时给予我们救助,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党好!祖国好!(3)以上三位同学的经历分别印证了情感具有哪些作用 (6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调查 (五月)2025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C D D B D A D B11 12 13 14 15C D A C A二、非选择题(共4题, 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 18题10分, 19题12分共40分。)16. (8分)(1) 正确的(2分)(2)①敬畏(2分)②可以答出怎样敬畏生命相关内容,也可从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相关内容回答。(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2分)(3)示例:一本书推荐:《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句话分享:“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分)17. (10分)(1)①小铁这一天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经历了哀、惧、喜、怒这四种常见的情绪。(4分)(2)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外部环境、生活事件。个人的性格特点、对事物的观念和看法等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小铁的情绪变化说明他情绪体验不稳定,情绪波动大。 (4分)(3)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通过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在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18. (10分)(1) 图一: 自信。 图二: 自强(自强不息)。 图三: 自尊。(3分)(2)选择图一: 自信(1分)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勇于探索,增强底气; (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答出2点即可,4分)选择图二:自强不息。(1分)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答出2点即可,4分)(3)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分)19.(12分) (1)场景一①体现了正义感。场景四②体现了道德感。 (4分)(2)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也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答出一点即可,2分)(3)①小铁的经历印证了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②小西亮的经历印证了情感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③小兴的经历印证了情感的发展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使我们的情怀更加宽广、博大。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