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考点导航考点01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 考点02分布广泛的微生物考点01 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大多数扁形动物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下列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生殖器官发达 B.消化器官简单 C.运动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简单2.(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我国是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国家,下表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不一致的是( )选项 生物名称 所属种类A 海带 藻类植物B 银杏 裸子植物C 扬子鳄 两栖动物D 金丝猴 哺乳动物A.A B.B C.C D.D3.(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鱼类和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恒温动物B.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和皮肤D.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和气囊4.(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B.体温恒定,适应性强C.直肠很短,不存粪便D.前肢变成翼,骨骼薄而轻5.(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鲸鱼 B.章鱼 C.鳕鱼 D.鳄鱼6.(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长喙天蛾常被误认为蜂鸟,长喙天蛾的主要特征是( )A.体表被覆羽毛 B.体温恒定 C.身体分节 D.具有坚硬的卵壳7.(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列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中,能减少飞行中空气阻力的是( )A.有龙骨突 B.胸肌发达C.前肢变成翼 D.身体呈流线型8.(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9.(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A.卵生 B.胎生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10.(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属于鸟的是( )A.蝙蝠 B.蜻蜓 C.麻雀 D.蝴蝶1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12.(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B.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C.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D.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13.(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春天去烟台长岛游玩,有时会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它们从渤海辽东湾游至长岛海域休养生息,然后继续向西北太平洋迁徙。下列对斑海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肺呼吸B.皮下脂肪厚,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C.胎生、哺乳D.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属于两栖动物14.(2024·重庆·中考真题)研究人员在缙云山发现了一种两栖类新物种,命名为缙云掌突蟾。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幼体用鳃呼吸 B.皮肤裸露 C.在水中产卵 D.体温恒定15.(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蝉的( )A.内骨骼 B.外骨骼 C.表皮 D.皮肤16.(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鲈鱼游泳时,控制游泳方向的部位主要是( )A.胸鳍 B.背鳍 C.臀鳍 D.尾鳍17.(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 其前肢和尾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适应海洋生活。在下列特征中,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B.体温总是保持在36℃左右C.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 D.心率一般为9~10次/分18.(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鼯(wú)猴因四肢与躯体间有皮膜而能在树间滑翔,它通过胎生繁殖后代,用母乳哺育长大。鼯猴属于(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 D.哺乳动物19.(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B.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适于陆地生活C.鸟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飞行D.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同,适于不同食性20.(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B.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血吸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D.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21.(2023·吉林·中考真题)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A.蜗牛 B.蛔虫 C.涡虫 D.水螅22.(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鳕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海鸥飞行时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C.鳕鱼和海鸥都有脊柱 D.海鸥和鳕鱼都是卵生23.(2023·广东·中考真题)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鸡是变温动物 B.蚯蚓的身体分节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 D.小鸡吃蚯蚓是取食行为24.(2023·广东·中考真题)如图的蟹篓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镂通雕技艺,木篓玲珑剔透,螃蟹活灵活现。下列有关螃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C.蟹钳有防御功能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25.(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为隐翅虫图示,隐翅虫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体内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它有趋光习性,夜间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隐翅虫属于昆虫B.隐翅虫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C.当隐翅虫爬到皮肤上时需用力拍打D.隐翅虫的趋光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6.(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据所学知识,以下动物及其相关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刚毛辅助运动B.鲫鱼——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C.扬子鳄——用肺呼吸,牙齿有分化D.家鸽——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27.(2023·安徽·中考真题)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A.水螅 B.蜗牛 C.蚯蚓 D.蝗虫 28.(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今年是兔年,“卯兔”是指喜爱吃带有晨露青草的小兔,其中兔、蛇、鸡的共同特征是( )A.有喙无齿 B.用肺呼吸C.长骨中空 D.胎生、哺乳29.(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A.河蚌有坚硬的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受到的阻力C.蜥蜴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贴地迅速爬行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空中飞行30.(2022·宁夏·中考真题)下表中对所列动物的结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动物名称 结构特征A 蚯蚓 依靠肌肉和刚毛进行运动B 蝗虫 外骨骼随身体长大C 河蚌 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D 鲫鱼 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A.A B.B C.C D.D3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根据以下资料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它属于穿山甲属、中华穿山甲种 B.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C.体表覆盖坚硬的鳞甲起保护作用 D.交配和产仔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3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在校园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鲫鱼等动物,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下列关于它们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蚌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 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间的蹼游泳C.蚯蚓用皮肤呼吸,依靠疣足完成运动 D.鲫鱼用鳃呼吸,依靠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33.(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鲫鱼、乌龟 B.大鲵、蚯蚓 C.鲸鱼、水螅 D.河蚌、泥鳅34.(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水生动物中,与鲸属于同一类群的是A.大鲵 B.海豚 C.鱿鱼 D.鲨鱼35.(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B.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C.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的作用D.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36.(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展示出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的勃勃生机。其中的麋鹿和江豚为哺乳动物,它们与候鸟的区别是( )A.体内有脊柱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37.(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大鲵又叫娃娃鱼,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和大鲵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A.蜥蜴 B.河蟹 C.青蛙 D.鲸鱼38.(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B.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属于两栖动物D.与鳄属于同一类动物39.(2022·辽宁沈阳·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A.鲫鱼 B.大熊猫 C.鹦鹉 D.乌龟40.(2022·安徽·中考真题)家鸽和鳄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鳃呼吸 B.体内有脊柱 C.体温恒定 D.卵没有坚硬的卵壳41.(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体腔内有膈的是A.鲫鱼 B.蜥蜴 C.青蛙 D.海豚42.(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C.縊蛏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3.(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黄鲻鱼 B.家兔C.海龟 D.青蛙44.(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于水中生活B.部分爬行类如乌龟和鳄鱼用肺呼吸,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C.鸟类和哺乳类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D.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对复杂多变环境作出反应4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星辰大海,征途万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后,于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内座椅是模仿婴儿在母体里的结构,使航天员更加的安全舒适。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生物学的什么技术?(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46.(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关于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A.双重呼吸提高鸟类气体交换效率 B.牙齿分化提高哺乳类摄食能力C.鸟的胸肌两端连在同一块胸骨上 D.胎生、哺乳提高哺乳类后代的成活率47.(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牙齿能够咬断、撕裂和研磨食物,所以,它们具有消化作用。48.(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鲫鱼、青蛙和麻雀三种动物背部都有脊柱且体外受精。( )49.(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鸟类有多种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鸟类相关内容时,用吸管、皮筋、大气球、小气球、红/蓝细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鸟类的呼吸模型。下图1到图3分别是家鸽的外形、肌肉以及呼吸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图1,家鸽身体呈 ,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2)如图2,附着在胸骨上发达的[①] 可驱动双翼上下扇动,利于飞行。(3)图3模拟鸟类呼吸的模型中,大气球模拟的是鸟类呼吸系统中的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小气球模拟的是 ,储存大量空气,能辅助呼吸。向吸管中鼓入新鲜空气,发现大小气球均鼓起,松开后发现小气球中的气体通过大气球进入吸管并排出,这一过程模拟了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50.(2023·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A的前肢变为 ,体表被羽毛。(2)B的体表有坚硬的 和分节的附肢。(3)D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4)图中的 是恒温动物。(5)图中的 是脊椎动物。51.(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图从呼吸、运动和生殖三个方面对鲫鱼(鱼类)和蜥蜴(爬行动物)进行了比较,据图回答: (1)补充相关内容:① ,② ,③ 。(2)蜥蜴的卵外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3)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有一个过渡类群,为 动物。52.(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5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指的是 。(2)蝗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的时期是 。(3)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青蛙的呼吸器官是 。(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 (任答1条)。(5)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迅速跑过来取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家兔的这一行为属于 。53.(2022·甘肃白银·中考真题)下图是5种常见的动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 。(2)C的体表被覆 ,用 呼吸。(3)D的幼体是 ,生活在水中。(4)图示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 。(填字母)(5)图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54.(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青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澄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请回答:(1)蚂蟥属于 动物,判断依据是 。(2)比蚂蟥低等的涡虫具有 特征。(3)比蚂蟥高等的大闸蟹具有 特征。(4)蚂蟥常附着在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吸食血液,面目可怖。可是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然而农药、化肥的滥用和环境污染,蚂蟥数量锐减,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 。55.(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下图是5种常见的动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 。(2)C的体表被覆鳞片,用 呼吸。(3)D的幼体是 ,生活在水中。(4)图示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 。(填字母)(5)图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56.(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饲养观赏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某中学七年二班第3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小鱼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每分钟鳃盖张合次数),来探究温度对它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材料准备:小鱼,大玻璃缸,大烧杯,温度计,已晒过的自来水,热水,冰块。方法步骤:①向大烧杯中倒入已晒过的自来水,放入温度计记录温度后,将3条小鱼一起放入大烧杯中。②将大烧杯放入大玻璃缸中,向大烧杯中稍加热水,当温度上升到25℃时,保持温度稳定,小鱼安静2分钟后开始记录小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张合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两次,记录观测数据。(每名学生只记录其中1条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③向大玻璃缸内加冰块,使烧杯中的水温下降到20℃、15℃、10℃、5℃,再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记录各温度下1分钟内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温度与呼吸频率(鳃盖张合次数)关系记录表 统计 水温 每分钟呼吸频率(鳃盖张合次数)(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5℃ 10 7 9 11 6 9 10 7 8 910℃ 17 14 16 18 14 17 16 13 15 16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3220℃ 76 45 63 65 53 62 69 47 61 6025℃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观测三次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3)实验用的小鱼种类、大小、活动状况等基本相同,其目的是 。(4)由表中数据分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可随水温的升高而、 (增加或减少),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57.(2023·广东·中考真题)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资料一:深海智能网箱养殖是我国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在远离海岸线海域养殖石斑鱼、金鲳鱼和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单个网箱一般深20~40米。容积超6万立方米,年鱼产量可达1000吨。网箱利用水下摄像机。传感器、5G网络和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建构了智能管理系统,采集水质及鱼群生长状况等数据并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监测水质,自动调控投饵机投放饲料和清洗渔网等功能。资料二:除大力推进深海智能网箱建设外,广东省还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建设“蓝色粮仓”,希望在约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请回答:(1)鱼类含有蛋白质、 ,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 (填器官)被吸收。(2)石斑鱼用 呼吸,通过 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02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1.(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多种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泡菜发酵速度,制作过程中要经常开盖搅拌B.制作酸奶时,先将加入适量蔗糖的牛奶加热煮沸,目的是为了杀死杂菌C.白酒的酿造过程依次经过制曲、发酵、糖化、蒸馏D.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2.(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发现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如管栖蠕虫、蛤类和硫细菌等,其中硫细菌利用氧化硫化氢获得的能量,将CO2合成有机物。下列关于硫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泉中的热能是硫细菌获取能量的最直接来源B.硫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硫细菌与青霉的繁殖方式相同D.硫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大量繁殖会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而伤口较浅时(如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破伤风杆菌只在有光条件下繁殖B.破伤风杆菌只在低温条件下繁殖C.破伤风杆菌只在有氧条件下繁殖D.破伤风杆菌只在无氧条件下繁殖4.(2024·甘肃陇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青霉素等抗生素由细菌产生B.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超级细菌C.抗生素能治愈各种疾病D.抗生素类药品不会变质失效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乳酸菌含有的酶能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制作的是( )A.面包 B.泡菜 C.醋 D.豆浆6.(2024·广东·中考真题)小天制作酸奶所用的微生物也能用于制作( )A.酱油 B.泡菜 C.馒头 D.米酒7.(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青霉素是由_____产生的。( )A.青霉 B.大肠杆菌 C.病毒 D.酵母菌8.(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秦发现酸奶胀袋了。关于酸奶及其胀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奶制作不灭杂菌B.胀袋是杂菌光合作用所致C.胀袋后不可以食用D.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细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大 D.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真菌都是多细胞的10.(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真菌 B.寄生虫 C.细菌 D.病毒11.(2024·河北·中考真题)馒头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制作馒头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A.青霉 B.噬菌体 C.酵母菌 D.醋酸菌12.(2024·湖南·中考真题)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下列有关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分裂生殖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D.能独立生活13.(2024·湖南·中考真题)自东汉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立夏后制醋的习惯,这说明利用醋酸菌制醋需要(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光照14.(2024·云南·中考真题)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有细胞核 B.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C.是多细胞真菌 D.可进行出芽生殖15.(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B.图中结构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糖类C.按其寄生生物划分,该病毒属于噬菌体D.该病毒为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16.(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某同学将番茄切一半放置于培养皿中,几天后发现番茄表面长出了白色的“细丝”。他想知道这些“细丝”是哪类生物,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细丝”装片,发现有成形的细胞核,推测“细丝”为真核生物B.肉眼观察到长了“细丝”的番茄腐烂,推测“细丝”可能从番茄中获得有机物C.用放大镜观察“细丝”,发现其顶端有类似孢子的结构,推测其可能为真菌D.挑取少量“细丝”培养,菌落为白色绒毛状,有灰色孢子,推测其为青霉菌17.(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微生物一般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细菌与真菌相比,没有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18.(2024·重庆·中考真题)在酸奶中添加醪糟(米酒)制成的醪糟酸奶,给味蕾带来全新的体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醪糟的制作需要酵母菌B.酸奶的制作需要醋酸菌C.醪糟的发酵需要无氧条件D.酸奶的发酵需要适宜温度19.(2024·宁夏·中考真题)下列食品与酵母菌有关的是( )A.酸奶 B.醋 C.馒头 D.酱油20.(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2022年9月起,深圳市为未接种过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七年级女生(14周岁以下)免费接种该疫苗。下列有关HPV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下可见 B.营寄生生活C.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D.属于动物病毒21.(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日常生活中,如果馒头放置时间过长,馒头上会出现黑色霉斑。引起馒头产生黑色霉斑的微生物主要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 D.匍枝根霉22.(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是专门针对儿童的一种药物,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其药物成分有淡豆豉。淡豆豉以黑豆成熟的种子为主要原料,辅以青蒿、桑叶发酵而成,其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煎煮上述原料可以灭除所有细菌B.青蒿、桑叶和黑豆为微生物提供营养C.淡豆豉的制作过程必须在无氧环境下D.发酵菌种的生长繁殖在蒸煮前完成23.(2023·河南·中考真题)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C.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进行生殖2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生产生活中,细菌、真菌、病毒被人们广泛应用。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醋酸菌——制豆瓣酱 B.乳酸菌——制作酸奶C.酵母菌——制作面包 D.流感病毒——生产流感疫苗25.(2023·福建·中考真题)下图阴影部分代表的共同特征是( ) A.进行孢子生殖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能产生抗生素D.具有成形的细胞核26.(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图分别是细菌、真菌、病毒示意图,以下说法数误的是( ) A.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B.②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C.③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D.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27.(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但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的菌体集合而成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细胞构成C.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D.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可形成菌落28.(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③和②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都有成形的细胞核D.③、④和⑤都属于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9.(2023·江西·中考真题)下列关于青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B.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C.能产生青霉素 D.通过叶绿体制造有机物30.(2023·重庆·中考真题)河南贾湖遗址发现距今约9000年前酿酒痕迹,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酵母菌。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后代C.酵母菌能通过发酵作用产生酒精D.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制作馒头、面包等食物31.(2023·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极易感染学龄儿童及成人,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C.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勤洗手可阻止病毒的传播32.(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放大镜观察乙的结构B.乙、丁是原核生物,甲、丙是真核生物C.甲、丙的孢子分别着生在结构①和b中D.丙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C.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34.(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C.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菌丝吸收有机物,营腐生生活D.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35.(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A.灵芝、噬菌体、银耳 B.乳酸菌、青霉菌、酵母菌C.木耳、香菇、金针菇 D.曲霉菌、大肠杆菌、腺病毒36.(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体积微小的微生物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D.都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37.(2022·湖北·中考真题)仔细观察下列微生物的形态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B.乙图生物仅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C.丙图生物没有细胞壁 D.丁图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38.(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霉菌、酵母菌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 B.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C.馒头变质长出的“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D.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39.(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C.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都是靠分裂进行生殖40.(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①无成形的细胞核 B.芽孢和孢子分别是①、②的生殖细胞C.②是一种真菌,真菌都是多细胞个体 D.③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41.(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B.乙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甲的抗生素C.丙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D.甲、乙、丙属于原核生物,丁属于真核生物4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兴趣小组利用一种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厨余垃圾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制成的活菌制剂混合后放进容器密封,在适宜环境中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如果发酵产生一种类似泡菜或醋的气味,表明发酵过程良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密封容器的目的是为活菌制剂发酵提供无氧环境B.要保持发酵过程良好,应抑制其它杂菌繁殖C.“泡菜或醋的气味”是乳酸菌、醋酸菌等发酵产生的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43.(2024·江西·中考真题)古人称酸奶为“酪”,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制酪的记载,某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请据题回答。【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图所示:(1)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 ,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 步骤。【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2)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 。(3)分析上图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 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 %时,感官评分最高。【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4)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灭菌不彻底 ②发酵时间过短 ③密封不严实44.(2023·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同时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乳酸菌和酵母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分析回答:(1)从细胞结构上看,乳酸菌与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 ,而酵母菌有。(2)四川人喜食泡菜,很多川菜的制作也会用泡菜作为配料。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3)面包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在制作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 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从而获得较好口感。面包制作好后要尽快食用,低温冷藏可以适当延长面包的保质期,其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 。45.(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图一是显微镜示意图,图二、三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由图二视野变为图三视野需要转动转换器,换用 (选填“低”或“高”)倍物镜观察。要将图三的细胞图像调清晰,需要转动 (填图一序号)便视野清晰。(3)细菌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细胞没有 。46.(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细菌与真菌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细菌虽有 (填名称)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细菌和大多数植物细胞相比没有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3)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填标号)增厚,形成芽孢。(4)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47.(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在食品发酵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饮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实践活动。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老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项目组:酸奶项目组,米酒项目组、葡萄酒项目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项目实施: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 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D甲装置加入适量酸奶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恒温箱中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 ;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 ;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的恒温箱中,原因是 。③结果及分析。(略)(2)反思与总结: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 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 。48.(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某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的气球,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装置 加入物质 温度甲 水、葡萄糖、酵母菌 室温乙 水、葡萄糖丙 水、酵母菌丁 水、葡萄糖、酵母菌 0℃(1)上表四个装置中最有可能出现如图实验现象的是 装置。(2)若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直观感受到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馒头或面包,我们还可以利用 制作酸奶。49.(2023·吉林·中考真题)生活中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生霉变现象,为探究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未提及的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组别 材料 数量 水分 操作 温度 实验结果① 面包 三块 含水 均暴露于空气中5分钟,再分别置于保鲜袋中,并扎紧袋口,持续10天 室温 霉斑很多② 面包 三块 含水 低温 霉斑较少③ 面包 三块 不含水 室温 无霉斑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应选择①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②组和③组能否形成对照实验? ,为什么? 。(3)与①组相比,②组面包霉斑较少的原因是:低温影响了霉菌的生长和 。(4)请写出一种生活中常用的防止食品霉变的方法: 。50.(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中学八年二班生物学兴趣小组为检测“消毒液能否减少教室内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A B C培养皿号 1、2、3 1、2、3 1、2、3实验步骤 ①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备用;关闭本班教室门窗② 喷洒某消毒液前,在本班教室内把培养皿盖打开暴露10分钟,盖上盖,封好 在本班教室内均匀喷洒适量该消毒液1小时后,把培养皿盖打开暴露10分钟,盖上盖,封好 不做处理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并记录培养皿里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数量,求各组平均值实验结果 ? ? ?(1)牛肉汁的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生存提供了水和 。(2)A、B两组培养皿开盖后暴露相同时间,目的是为了控制 。(3)②步骤的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步骤中的 。(4)理论上C组的实验结果是 ,设置C组的目的是与A、B两组形成 实验。(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B组的菌落数量少于A组,那么消毒液能减少教室内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则说明通过喷洒消毒液能有效预防传染病,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51.(2023·云南·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患者会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每年的3~9月是该病的高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以及飞沫、气溶胶传播。专家建议,平时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戴好口罩;避免接触发烧或患病人群;家里勤通风,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进行擦拭、消毒;要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 。与细菌相比,该病毒 (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2)健康人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52.(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还在肆虐全球,传染性极强,我国一直坚持科学防范,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注射新冠疫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图表示人体第一次及第二次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1gM和IgG是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常用作感染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1)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 外壳构成。(2)注射完疫苗后医生叮嘱24小时内不要洗澡,这是因为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 道防线一定程度受损,容易造成感染。(3)注射新冠疫苗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如果甲肝病毒首次侵入人体的话,那么注射过 新冠疫苗的人 (选填“会”或“不会”)感染甲肝病毒,这都属于特异性免疫。(4)人体初次受到抗原刺激时,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较多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图中 选填“1gM”或“IgG”) 产生速度较慢,但浓度高,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5)2022年3月28日和4月1日,由于疫情反弹,上海市浦东、浦西分区实行封控,对已 发现的新冠肺炎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中高风险区域进行严格消毒。这两项预 防措施分别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考点导航考点01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 考点02分布广泛的微生物考点01 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大多数扁形动物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下列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生殖器官发达 B.消化器官简单 C.运动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简单【答案】AB【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2.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详解】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与寄生相适应,其消化器官简单,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生殖器官发达。蛔虫是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可见,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2.(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我国是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国家,下表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不一致的是( )选项 生物名称 所属种类A 海带 藻类植物B 银杏 裸子植物C 扬子鳄 两栖动物D 金丝猴 哺乳动物A.A B.B C.C D.D【答案】C【分析】(1)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2)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详解】A.海带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因此,A选项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是一致的,A不符合题意。B.银杏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它属于裸子植物。所以,B选项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也是一致的,B不符合题意。C.扬子鳄是爬行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通常具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能在陆地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和皮肤呼吸的特点。而扬子鳄作为爬行动物,其幼体和成体都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因此,C选项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是不一致的,C符合题意。D.金丝猴的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因此,D选项中的动植物与所属种类对应是一致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鱼类和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恒温动物B.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和皮肤D.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和气囊【答案】B【分析】(1)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呼吸方式也多种多样。(2)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详解】A.鱼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鸟类则是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A错误。B.无论是鱼类还是鸟类,它们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是脊椎动物的一个共同特征,B正确。C.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它们通过鳃从水中提取氧气,C错误。D.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它们通过肺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气囊则主要起到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和减轻体重的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气体交换,D错误。故选B。4.(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B.体温恒定,适应性强C.直肠很短,不存粪便D.前肢变成翼,骨骼薄而轻【答案】B【分析】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随时排便,能减轻体重。【详解】A.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A不符合题意。B.鸟类的体温恒定,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不是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B符合题意。C.鸟类的直肠短,产生的粪便能随时排出体外,减轻飞行时的体重,C不符合题意。D.鸟类前肢变成了翼,适于飞行;并且鸟类的骨有的薄,胸部和腰部的脊椎骨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行,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鲸鱼 B.章鱼 C.鳕鱼 D.鳄鱼【答案】C【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详解】A.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和哺乳,体腔内有膈,有牙齿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A错误。B.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B错误。C.鳕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C正确。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C。6.(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长喙天蛾常被误认为蜂鸟,长喙天蛾的主要特征是( )A.体表被覆羽毛 B.体温恒定 C.身体分节 D.具有坚硬的卵壳【答案】C【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覆盖着保护内部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外骨骼,具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均分节。由题图可以看出,长喙天蛾有三对足、两对翅,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详解】A.体表被覆羽毛是鸟类的特征,A错误。B.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长喙天蛾属于节肢动物,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B错误。C.由分析可知,长喙天蛾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节,C正确。D.长喙天蛾属于昆虫,产的卵没有卵壳,D错误。故选C。7.(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列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中,能减少飞行中空气阻力的是( )A.有龙骨突 B.胸肌发达C.前肢变成翼 D.身体呈流线型【答案】D【分析】鸟类的结构特点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食量大,心脏四腔,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等。【详解】AB.鸟类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其平阔的侧面适合胸肌附着,发达的胸肌能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有利于家鸽的飞行,AB错误。C.鸟类的前肢特化成翼,翼是许多鸟类的飞行器官,能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C错误。D.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因此,鸟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D正确。故选D。8.(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答案】D【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详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同时也捕食其他动物或被其他动物捕食,从而能控制其他生物的比例和数量,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D.分解者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中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但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错误。故选D。9.(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A.卵生 B.胎生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答案】B【分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详解】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属于鸟的是( )A.蝙蝠 B.蜻蜓 C.麻雀 D.蝴蝶【答案】C【分析】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详解】蝙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蜻蜓、蝴蝶都有两对翅,三对足,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麻雀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属于鸟类,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答案】C【分析】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详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B.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正确。D.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D错误。故选C。12.(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B.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C.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D.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答案】D【分析】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详解】A.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后土壤里缺乏氧气,所以蚯蚓纷纷爬出地面,A错误。B.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蚯蚓靠体壁肌肉和刚毛协助运动,B错误。C.蚯蚓和沙蚕符合环节动物的特征,都属于环节动物;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C错误。D.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D正确。故选D。13.(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春天去烟台长岛游玩,有时会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它们从渤海辽东湾游至长岛海域休养生息,然后继续向西北太平洋迁徙。下列对斑海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肺呼吸B.皮下脂肪厚,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C.胎生、哺乳D.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属于两栖动物【答案】D【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详解】A.斑海豹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B.斑海豹是哺乳动物,其皮下脂肪厚,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B不符合题意。C.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斑海豹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D.斑海豹是哺乳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D符合题意。故选D。14.(2024·重庆·中考真题)研究人员在缙云山发现了一种两栖类新物种,命名为缙云掌突蟾。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幼体用鳃呼吸 B.皮肤裸露 C.在水中产卵 D.体温恒定【答案】D【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详解】A.缙云掌突蟾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A正确。B.缙云掌突蟾属于两栖类动物,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B正确。C.缙云掌突蟾属于两栖类动物,雄雌缙云掌突蟾将精子和卵细胞产生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C正确。D.缙云掌突蟾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D错误。故选D。15.(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蝉的( )A.内骨骼 B.外骨骼 C.表皮 D.皮肤【答案】B【解析】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详解】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6.(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鲈鱼游泳时,控制游泳方向的部位主要是( )A.胸鳍 B.背鳍 C.臀鳍 D.尾鳍【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鱼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以及各种鳍的作用。【详解】鲈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鲈鱼的鳍有尾鳍、臀鳍、背鳍、腹鳍、胸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背鳍有保持竖直方向的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选项D符合题意。【点睛】知道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17.(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 其前肢和尾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适应海洋生活。在下列特征中,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B.体温总是保持在36℃左右C.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 D.心率一般为9~10次/分【答案】C【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详解】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体温总是保持在36℃左右、心率一般为9~10次/分,都不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因此都不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A、B、D不符合题意;鲸鱼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表明鲸是胎生、哺乳,因此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C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8.(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鼯(wú)猴因四肢与躯体间有皮膜而能在树间滑翔,它通过胎生繁殖后代,用母乳哺育长大。鼯猴属于(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 D.哺乳动物【答案】D【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详解】A.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A不符合题意。B.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一般是卵生,B不符合题意。C.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卵生,C不符合题意。D.哺乳动物的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鼯猴通过胎生繁殖后代,用母乳哺育长大,属于哺乳动物,D符合题意。故选D。19.(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B.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适于陆地生活C.鸟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飞行D.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同,适于不同食性【答案】C【分析】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多数营寄生生活;爬行动物皮肤厚实,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鸟类具有双重呼吸,提供充足氧气,适应飞行生活;哺乳动物牙齿分化,食性不同,牙齿类型不同。【详解】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中的寄生类型,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防止蛔虫被消化液腐蚀,适于寄生生活,A正确。B.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皮肤厚实,体表覆盖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C.鸟类用肺呼吸,在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由于气囊与肺相通,吸气时,外界气体入肺,同时一部分气体进入气囊暂时贮存,肺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肺内气体呼出,气囊内气体再次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随后呼出体外;所以呼吸一次,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大大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C错误。D.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与食性相适应,兔属于植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狼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D正确。故选C。20.(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B.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血吸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D.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答案】C【分析】血吸虫属于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详解】A.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食物,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所以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A不符合题意。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B不符合题意。C.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血吸虫属于寄生在宿主静脉中,体表麻衣包裹着一层角质层,C符合题意。D.蝗虫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有蜕皮现象。头部为感觉中心,胸部为运动中心。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2023·吉林·中考真题)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A.蜗牛 B.蛔虫 C.涡虫 D.水螅【答案】D【分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详解】A.蜗牛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B.蛔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其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主要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B错误。C.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在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C错误。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在淡水中生活,一端有口,口周围有许多触手,身体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体内有消化腔,没有肛门,D正确。故选D。22.(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鳕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海鸥飞行时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C.鳕鱼和海鸥都有脊柱 D.海鸥和鳕鱼都是卵生【答案】B【分析】(1)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2)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详解】鳕鱼和海鸥身体里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其中鳕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在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如图1)。海鸥属于鸟类,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为翼,用肺呼吸,有气囊(如图2),主要作用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海鸥和鳕鱼都是有性生殖,卵生。 综合上述分析,ACD正确,B不正确。故选B。23.(2023·广东·中考真题)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鸡是变温动物 B.蚯蚓的身体分节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 D.小鸡吃蚯蚓是取食行为【答案】A【分析】小鸡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鸟类;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详解】A.小鸡属于鸟类,鸟类为恒温动物,A说法错误。A符合题意。B.蚯蚓为环节动物,典型特征为身体分节。B不符合题意。C.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将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盐,能增加土壤肥力。C不符合题意。D.小鸡吃蚯蚓是取食行为。D不符合题意。故选A。24.(2023·广东·中考真题)如图的蟹篓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镂通雕技艺,木篓玲珑剔透,螃蟹活灵活现。下列有关螃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C.蟹钳有防御功能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答案】A【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运动更灵活;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撑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B.结合分析可知,螃蟹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A错误、B正确。C.螃蟹的蟹钳由坚硬的外壳和强大的肌肉组成,它们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击,蟹钳还能用来挖掘和建造巢穴,为螃蟹提供庇护所。总的来说,蟹钳是螃蟹的重要防御工具,具有防御功能,C正确。D.螃蟹是节肢动物,能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体现了其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D正确。故选A。25.(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为隐翅虫图示,隐翅虫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体内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它有趋光习性,夜间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隐翅虫属于昆虫B.隐翅虫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C.当隐翅虫爬到皮肤上时需用力拍打D.隐翅虫的趋光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答案】C【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具有三对足,一般生有两对翅,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2)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详解】A.结合题图可知,隐翅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胸部具有三对足,属于昆虫,A正确。B.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隐翅虫属于昆虫,其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隐翅虫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体内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可知,当隐翅虫爬到皮肤上时,不能用力拍打。如果拍打它,它体内的毒液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错误。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可见,隐翅虫的趋光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故选C。26.(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据所学知识,以下动物及其相关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刚毛辅助运动B.鲫鱼——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C.扬子鳄——用肺呼吸,牙齿有分化D.家鸽——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答案】C【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详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A正确。B.鲫鱼属于鱼类,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B正确。C.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但没有牙齿分化,C错误。D.家鸽属于鸟类,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肺呼吸,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鸟类属于恒温动物,D正确。故选C。27.(2023·安徽·中考真题)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A.水螅 B.蜗牛 C.蚯蚓 D.蝗虫 【答案】D【分析】一般把虾、蟹、蜘蛛、昆虫等节肢动物体表坚韧的几丁质称为外骨骼。外骨骼是一种能够对生物柔软内部器官提供构型、建筑和保护的坚硬外部结构,能与内壁所附着的肌肉共同完成各种运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所构成,无中胚层,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A不符合题意。B.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表有外套膜,能分泌包在体外的石灰质壳即贝壳,B不符合题意。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C不符合题意。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均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符合题意。故选D。28.(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今年是兔年,“卯兔”是指喜爱吃带有晨露青草的小兔,其中兔、蛇、鸡的共同特征是( )A.有喙无齿 B.用肺呼吸C.长骨中空 D.胎生、哺乳【答案】B【分析】兔是哺乳动物,蛇是爬行动物,鸡是鸟类。哺乳动物的特征是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爬行动物脱离了水的束缚,用肺来呼吸,卵生,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卵生。【详解】A.鸡等鸟类的特点是有喙无齿,兔和蛇都没有这个特点,A错误。B.兔等哺乳动物、蛇等爬行动物以及鸡等鸟类的呼吸器官都是肺,B正确。C.鸡等鸟类的特点是骨骼轻、薄以及坚固,有些长骨中空,兔和蛇都没有这个特点,C错误。D.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兔是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而蛇和鸡都是卵生,D错误。故选B。29.(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A.河蚌有坚硬的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受到的阻力C.蜥蜴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贴地迅速爬行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空中飞行【答案】C【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是生物体长期进化形成的,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定的结构必然对应一定的功能;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实现。【详解】A.河蚌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B.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中的阻力,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故B不符合题意。C.蜥蜴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能保护和减少水分蒸发,与贴地迅速爬行无直接关系,故C符合题意。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利于空中飞行,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2022·宁夏·中考真题)下表中对所列动物的结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动物名称 结构特征A 蚯蚓 依靠肌肉和刚毛进行运动B 蝗虫 外骨骼随身体长大C 河蚌 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D 鲫鱼 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A.A B.B C.C D.D【答案】B【分析】不同类群的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如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等。【详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A正确。B.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昆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B错误。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C正确。D.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正确。故选B。3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根据以下资料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它属于穿山甲属、中华穿山甲种 B.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C.体表覆盖坚硬的鳞甲起保护作用 D.交配和产仔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答案】B【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常见的哺乳动物: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白鳍豚、江豚、家兔、藏羚羊等。【详解】A.结合题图文字信息可知,它属于穿山甲属、中华穿山甲种,A正确。B.中华穿山甲能够在洞穴中哺乳饲养幼惠,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B错误。C.中华穿山甲体表覆盖坚硬的鳞甲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C正确。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所以,交配和产仔的行为都属于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D正确。故选B。3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在校园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鲫鱼等动物,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下列关于它们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蚌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 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间的蹼游泳C.蚯蚓用皮肤呼吸,依靠疣足完成运动 D.鲫鱼用鳃呼吸,依靠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答案】A【分析】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详解】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A正确。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依靠趾间的蹼游泳,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兼用皮肤呼吸,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C错误。D.鲫鱼的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体呈流线型;体表被鳞,鳞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错误。故选A。33.(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鲫鱼、乌龟 B.大鲵、蚯蚓 C.鲸鱼、水螅 D.河蚌、泥鳅【答案】D【分析】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呼吸器官,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据此作答。【详解】A.鲫鱼用鳃呼吸,乌龟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B.大鲵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B不符合题意。C.鲸鱼用肺呼吸,水螅没有呼吸器官,由各细胞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C不符合题意。D.河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泥鳅是鱼类,用鳃呼吸,D符合题意。故选D。34.(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水生动物中,与鲸属于同一类群的是A.大鲵 B.海豚 C.鱿鱼 D.鲨鱼【答案】B【分析】鲸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详解】A.大鲵又叫娃娃鱼,为两栖动物,A不符合题意。B.海豚为哺乳动物,B符合题意。C.鱿鱼为软体动物,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C不符合题意。D.鲨鱼为鱼类,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不符合题意。故选B。35.(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B.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C.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的作用D.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答案】B【分析】动物分类的依据不仅是根据其形态、结构,还根据其生活习性,解答即可。【详解】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A正确。B.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鲍鱼;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章鱼,B错误。C.蚯蚓的体壁有较发达的肌肉,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辅助配合使身体蠕动,C正确。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D正确。故选B。36.(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展示出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的勃勃生机。其中的麋鹿和江豚为哺乳动物,它们与候鸟的区别是( )A.体内有脊柱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答案】C【分析】1.鸟类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详解】A.候鸟等鸟类和麋鹿、江豚等哺乳动物的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B.哺乳动物和候鸟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能保持相对稳定,都属于恒温动物,B错误。C.麋鹿和江豚为哺乳动物,特点是胎生哺乳;而候鸟是卵生,C正确。D.麋鹿和江豚为哺乳动物,它们与候鸟都用肺呼吸,D错误。故选C。37.(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大鲵又叫娃娃鱼,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和大鲵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A.蜥蜴 B.河蟹 C.青蛙 D.鲸鱼【答案】C【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详解】A.蜥蜴体表有角质的鳞,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B.河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不符合题意。C.青蛙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动物,符合题意。D.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38.(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B.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属于两栖动物D.与鳄属于同一类动物【答案】D【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详解】A.甲鱼的体表覆盖的是角质的甲,不是角质鳞片,A错误。B.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生殖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陆生的脊椎动物,B错误。C.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而甲鱼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D.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鳄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自然孵化,是爬行动物,D正确。故选D。39.(2022·辽宁沈阳·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A.鲫鱼 B.大熊猫 C.鹦鹉 D.乌龟【答案】B【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详解】A.鲫鱼的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体呈流线型;体表被鳞,鳞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大熊猫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C.鹦鹉属于鸟类,C错误。D.乌龟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故选B。40.(2022·安徽·中考真题)家鸽和鳄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鳃呼吸 B.体内有脊柱 C.体温恒定 D.卵没有坚硬的卵壳【答案】B【分析】1.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轻、薄、坚固;有龙骨突;胸肌发达;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跳速率快,体温高而恒定。2.鳄鱼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自然孵化,是爬行动物。【详解】A.家鸽和鳄鱼都是用肺呼吸,A错误。B.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家鸽和鳄鱼体内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B正确。C.家鸽体温恒定,鳄鱼体温不恒定,C错误。D.家鸽和鳄鱼的卵都有坚硬的卵壳,D错误。故选B。41.(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动物中,体腔内有膈的是A.鲫鱼 B.蜥蜴 C.青蛙 D.海豚【答案】D【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详解】膈是哺乳动物体内特有的结构。ABC.鲫鱼是鱼类、蜥蜴是爬行类,青蛙是两栖动物,体腔内都没有膈,ABC不符合题意。D.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膈,D符合题意。故选D42.(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C.縊蛏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答案】D【分析】蝗虫体表具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成长而长大,因此有蜕皮现象,经过5次蜕皮后,长出翅膀能飞变成成虫。【详解】A.涡虫在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涡虫无触手,A错误。B.蛔虫是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B错误。C.缢蛏是海生贝壳软体动物,无肺,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正确。故选D。43.(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黄鲻鱼 B.家兔C.海龟 D.青蛙【答案】B【分析】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详解】A.黄鲻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A错误。B.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与熊猫属于同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C.海龟属于爬行动物,卵生,用肺呼吸,C错误。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D错误。故选B。44.(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于水中生活B.部分爬行类如乌龟和鳄鱼用肺呼吸,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C.鸟类和哺乳类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D.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对复杂多变环境作出反应【答案】B【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详解】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A正确。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生物用肺来获取空气中的氧,鳃可获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所以,部分爬行类如乌龟和鳄鱼用肺呼吸,是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B错误。C.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意义是减少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生物生活和分布的范围,C正确。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以适应复杂的陆生生活,D正确。故选B。4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星辰大海,征途万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后,于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内座椅是模仿婴儿在母体里的结构,使航天员更加的安全舒适。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生物学的什么技术?(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答案】B【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详解】A.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A错误。B.仿生是人们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据此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结合分析可知,舱内座椅的设计运用了仿生技术,B正确。C.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C错误。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D错误。故选B。46.(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关于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A.双重呼吸提高鸟类气体交换效率 B.牙齿分化提高哺乳类摄食能力C.鸟的胸肌两端连在同一块胸骨上 D.胎生、哺乳提高哺乳类后代的成活率【答案】C【分析】骨、关节和肌肉模式图:【详解】A.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经过肺,再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A正确。B.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因此,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所以,“鸟的胸肌两端连在同一块胸骨上”的观点错误,C错误。D.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D正确。故选C。47.(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牙齿能够咬断、撕裂和研磨食物,所以,它们具有消化作用。【答案】正确【详解】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对食物具有物理性消化。题干说法正确。48.(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鲫鱼、青蛙和麻雀三种动物背部都有脊柱且体外受精。( )【答案】错误【详解】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①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②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鲫鱼为鱼类、青蛙为两栖类、麻雀为鸟类,它们都是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鱼类的生殖为体外受精,卵生;两栖类的生殖为体外受精,卵生;鸟类生殖为体内受精、卵生,故题干观点错误。49.(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鸟类有多种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鸟类相关内容时,用吸管、皮筋、大气球、小气球、红/蓝细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鸟类的呼吸模型。下图1到图3分别是家鸽的外形、肌肉以及呼吸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图1,家鸽身体呈 ,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2)如图2,附着在胸骨上发达的[①] 可驱动双翼上下扇动,利于飞行。(3)图3模拟鸟类呼吸的模型中,大气球模拟的是鸟类呼吸系统中的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小气球模拟的是 ,储存大量空气,能辅助呼吸。向吸管中鼓入新鲜空气,发现大小气球均鼓起,松开后发现小气球中的气体通过大气球进入吸管并排出,这一过程模拟了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答案】(1)流线型(2)胸肌(3) 肺 气囊 双重呼吸【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详解】(1)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2)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胸骨有高耸的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①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3)该实验用吸管、皮筋、大气球、小气球,红蓝吸管细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鸟类的呼吸模型,其中吸管模拟气管,大气球模拟肺,小气球模拟气囊。鸟类的肺没有肺泡,只有呼吸性细支气管,大气球表面的红蓝细线模拟了毛细血管。小气球代表的气囊表面没有毛细血管,不应该缠绕红蓝细线,此处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该模型体现了鸟类的双重呼吸这特点。50.(2023·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A的前肢变为 ,体表被羽毛。(2)B的体表有坚硬的 和分节的附肢。(3)D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4)图中的 是恒温动物。(5)图中的 是脊椎动物。【答案】(1)翼(2)外骨骼(3)鳃(4)A、E/E、A(5)A、C、D、E【分析】图中A家鸽属于鸟类、B蝴蝶属于节肢动物,C金鱼属于鱼类、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E狗属于哺乳动物。【详解】(1)A家鸽属于鸟类,鸟类身体大多呈现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2)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B是蝴蝶,属于节肢动物,所以,B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3)D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4)恒温动物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A是鸟类、E狗属于哺乳动物,所以,图中的A鸟和E狗是恒温动物。(5)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所以,图中的A鸟、C鱼、D青蛙、E狗都是脊椎动物。51.(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图从呼吸、运动和生殖三个方面对鲫鱼(鱼类)和蜥蜴(爬行动物)进行了比较,据图回答: (1)补充相关内容:① ,② ,③ 。(2)蜥蜴的卵外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3)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有一个过渡类群,为 动物。【答案】(1) 肺 游泳 陆地(2)卵壳(3)两栖【分析】(1)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详解】(1)分析可知,鲫鱼用鳃呼吸,用鳍②游泳;蜥蜴完全用①肺呼吸,生活在③陆地上。(2)蜥蜴产卵在陆地上,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52.(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5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指的是 。(2)蝗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的时期是 。(3)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青蛙的呼吸器官是 。(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 (任答1条)。(5)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迅速跑过来取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家兔的这一行为属于 。【答案】(1)胎生(2) 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蛹期(3)肺和皮肤(4)身体呈流线形、前肢变成翼等(5)学习行为【分析】(1)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2)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3)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详解】(1)动物的生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性生殖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青蛙和家鸽属于卵生,家兔属于胎生,因此A指的是胎生。(2)蝗虫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起保护并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故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的发育相比,蝗虫没有蛹期。(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4)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是飞行器官,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5)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迅速跑过来取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53.(2022·甘肃白银·中考真题)下图是5种常见的动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 。(2)C的体表被覆 ,用 呼吸。(3)D的幼体是 ,生活在水中。(4)图示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 。(填字母)(5)图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答案】(1)外骨骼(2) 鳞片 鳃(3)蝌蚪(4)B(5)AE/EA【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4)鸟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6)图中:A鸟类动物、B节肢动物、C鱼类动物、D两栖动物、E哺乳动物。【详解】(1)B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不仅是能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2)C属于鱼类动物,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作用;C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3)D是青蛙,其幼体是蝌蚪。(4)B节肢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则属于无脊椎动物;A鸟类动物、C鱼类动物、D两栖动物和E哺乳动物的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则属于脊椎动物。(5)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即图中的A和E。54.(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青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澄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请回答:(1)蚂蟥属于 动物,判断依据是 。(2)比蚂蟥低等的涡虫具有 特征。(3)比蚂蟥高等的大闸蟹具有 特征。(4)蚂蟥常附着在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吸食血液,面目可怖。可是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然而农药、化肥的滥用和环境污染,蚂蟥数量锐减,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 。【答案】(1) 环节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2)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3)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尽量减少农药、花费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计划地控制蚂蟥的数量,不能一网打尽(合理即可)【分析】1.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2.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螃蟹等)。【详解】(1)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等。所以,蚂蟥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2)结合分析可知,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3)结合分析可知,比蚂蟥高等的大闸蟹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蚂蟥对人和动物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所以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对待它。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计划地控制蚂蟥的数量,不能一网打尽。55.(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下图是5种常见的动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 。(2)C的体表被覆鳞片,用 呼吸。(3)D的幼体是 ,生活在水中。(4)图示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 。(填字母)(5)图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答案】(1)外骨骼(2)鳃(3)蝌蚪(4)B(5)A和E【分析】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详解】(1)B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2)C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3)D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4)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因此,图示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是B蝗虫。(5)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因此,图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A和E。56.(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饲养观赏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某中学七年二班第3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小鱼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每分钟鳃盖张合次数),来探究温度对它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材料准备:小鱼,大玻璃缸,大烧杯,温度计,已晒过的自来水,热水,冰块。方法步骤:①向大烧杯中倒入已晒过的自来水,放入温度计记录温度后,将3条小鱼一起放入大烧杯中。②将大烧杯放入大玻璃缸中,向大烧杯中稍加热水,当温度上升到25℃时,保持温度稳定,小鱼安静2分钟后开始记录小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张合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两次,记录观测数据。(每名学生只记录其中1条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③向大玻璃缸内加冰块,使烧杯中的水温下降到20℃、15℃、10℃、5℃,再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记录各温度下1分钟内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温度与呼吸频率(鳃盖张合次数)关系记录表 统计 水温 每分钟呼吸频率(鳃盖张合次数)(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5℃ 10 7 9 11 6 9 10 7 8 910℃ 17 14 16 18 14 17 16 13 15 16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3220℃ 76 45 63 65 53 62 69 47 61 6025℃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观测三次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3)实验用的小鱼种类、大小、活动状况等基本相同,其目的是 。(4)由表中数据分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可随水温的升高而、 (增加或减少),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不同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2) 温度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3)控制单一变量(4) 增加 不同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前提和基础,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不同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2)探究不同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他的条件保持相同。观测三次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3)实验用的小鱼种类、大小、活动状况等基本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和说服力。(4)由表中数据分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小鱼的鳃盖张合次数可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57.(2023·广东·中考真题)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资料一:深海智能网箱养殖是我国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在远离海岸线海域养殖石斑鱼、金鲳鱼和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单个网箱一般深20~40米。容积超6万立方米,年鱼产量可达1000吨。网箱利用水下摄像机。传感器、5G网络和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建构了智能管理系统,采集水质及鱼群生长状况等数据并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监测水质,自动调控投饵机投放饲料和清洗渔网等功能。资料二:除大力推进深海智能网箱建设外,广东省还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建设“蓝色粮仓”,希望在约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请回答:(1)鱼类含有蛋白质、 ,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 (填器官)被吸收。(2)石斑鱼用 呼吸,通过 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脂肪 氨基酸 小肠(2) 鳃 鳍 生态因素(3) 感受器 效应器(4)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广东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其繁荣的经济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广东省已经成功实施了多项海洋工程和海上资源开发项目,具有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写1条,合理即可)【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一般一种食物都有其主要的营养成分。2.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兴奋(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鱼类作为食物,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可见,氨基酸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2)石斑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鳍来游泳。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可见,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3)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可见,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强结构中的感受器、效应器。(4)根据资料二,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① 地理区位优势: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这使得其具备广阔的海域可供利用。② 经济优势:广东省是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其繁荣的经济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③ 建设经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广东省已经成功实施了多项海洋工程和海上资源开发项目。这为广东省进一步发展“蓝色粮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写1条,合理即可)考点02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1.(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多种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泡菜发酵速度,制作过程中要经常开盖搅拌B.制作酸奶时,先将加入适量蔗糖的牛奶加热煮沸,目的是为了杀死杂菌C.白酒的酿造过程依次经过制曲、发酵、糖化、蒸馏D.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答案】B【分析】微生物发酵: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在食品制作中,常利用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泡菜制作:主要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酸奶制作:通过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同时产生其他风味物质,使牛奶凝固成酸奶。白酒酿造:包括制曲(培养霉菌和酵母菌)、发酵(淀粉转化为糖,糖再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蒸馏(提取酒精)等步骤。酵母菌的代谢:酵母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也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泡菜发酵过程中,经常开盖搅拌会引入杂菌,影响乳酸菌的发酵效果,降低泡菜的品质,A错误。B.制作酸奶前加热煮沸牛奶,可以杀死牛奶中的杂菌,为乳酸菌提供一个更清洁的环境,有利于其生长和发酵,B正确。C.白酒酿造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制曲、糖化、发酵、蒸馏。制曲是制作酒曲,糖化是将淀粉转化为糖,发酵是酵母菌将糖转化为酒精,蒸馏是将酒精和水分离,C错误。D.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2.(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发现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如管栖蠕虫、蛤类和硫细菌等,其中硫细菌利用氧化硫化氢获得的能量,将CO2合成有机物。下列关于硫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泉中的热能是硫细菌获取能量的最直接来源B.硫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硫细菌与青霉的繁殖方式相同D.硫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答案】D【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硫细菌氧化硫化获得的能量是最直接能量来源,A错误。B.硫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B错误。C.硫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青霉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C错误。D.硫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D正确。故选D。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大量繁殖会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而伤口较浅时(如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破伤风杆菌只在有光条件下繁殖B.破伤风杆菌只在低温条件下繁殖C.破伤风杆菌只在有氧条件下繁殖D.破伤风杆菌只在无氧条件下繁殖【答案】D【分析】1.细菌的类型很多,醋酸菌等细菌需要氧气(称为好氧菌),而乳酸菌等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反而会受到抑制(称为厌氧菌)。2.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详解】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大量繁殖会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例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说明深伤口的缺氧环境有利于该细菌大量繁殖;而皮肤表面划破(即浅伤口),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这说明氧气含量较高的浅伤口环境,不利于该细菌的繁殖。所以,可以推断:破伤风杆菌更可能在无氧条件下繁殖,而不是有氧条件;选项A(需要光)、选项B(需要低温)都不符合破伤风杆菌在深伤口内繁殖的特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2024·甘肃陇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青霉素等抗生素由细菌产生B.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超级细菌C.抗生素能治愈各种疾病D.抗生素类药品不会变质失效【答案】B【分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详解】A.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属于真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B正确。C.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它们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来发挥作用。然而,抗生素并不能治愈所有疾病,特别是那些由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C错误。D.抗生素类药品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变质失效。抗生素的保存条件对其药效有很大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抗生素分解、降解或失去活性。此外,抗生素的保质期也是有限的,超过保质期的抗生素可能无法发挥治疗作用,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的副作用,D错误。故选B。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乳酸菌含有的酶能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制作的是( )A.面包 B.泡菜 C.醋 D.豆浆【答案】B【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详解】A.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A错误。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B正确。C.制醋要用到醋酸菌,C错误。D.豆浆是利用豆类磨制而成的饮品,没有用到发酵技术,D错误。故选B。6.(2024·广东·中考真题)小天制作酸奶所用的微生物也能用于制作( )A.酱油 B.泡菜 C.馒头 D.米酒【答案】B【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详解】小天制作酸奶所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也可以用来制作泡菜,制馒头、面包和米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酱油要用到霉菌,B正确,ACD错误。故选B。7.(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青霉素是由_____产生的。( )A.青霉 B.大肠杆菌 C.病毒 D.酵母菌【答案】A【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详解】A.青霉菌是一种真菌,为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A正确。B.大肠杆菌是通常见于温血生物体下消化道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并没有害处,但有些可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B错误。C.病毒结构极其简单,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错误。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以制作馒头、面包和米酒,D错误。故选A。8.(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秦发现酸奶胀袋了。关于酸奶及其胀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奶制作不灭杂菌B.胀袋是杂菌光合作用所致C.胀袋后不可以食用D.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答案】C【分析】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2.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详解】A.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措施消灭杂菌,以确保乳酸菌能够在无杂菌的环境中进行发酵,A错误。B.杂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可能会产生气体,导致胀袋,但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和某些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中,与酸奶的胀袋无关,B错误。C.胀袋通常由于杂菌进行生命活动导致的,这些杂菌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胀袋的酸奶不宜食用,C正确。D.虽然冷藏可以延长酸奶的保质期,但任何食品都不可能永久保存。酸奶也有其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酸奶不宜食用,D错误。故选C。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细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大 D.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答案】B【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详解】A.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B正确。C.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小,因此同期培养的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小,C错误。D.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个体,如霉菌、真菌等,D错误。故选B。10.(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真菌 B.寄生虫 C.细菌 D.病毒【答案】D【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详解】真菌、寄生虫、细菌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2024·河北·中考真题)馒头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制作馒头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A.青霉 B.噬菌体 C.酵母菌 D.醋酸菌【答案】C【分析】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详解】A.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A错误。B. 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其特别之处是专以细菌为宿主,较为人知的噬菌体是以大肠杆菌为寄主的T2噬菌体,B错误。C.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C正确。D.当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有机物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错误。故选C。12.(2024·湖南·中考真题)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下列有关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分裂生殖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D.能独立生活【答案】A【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分为三类: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是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属于植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不是靠分裂),繁殖新病毒。病毒非常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2024·湖南·中考真题)自东汉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立夏后制醋的习惯,这说明利用醋酸菌制醋需要(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考2025年中考生物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8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原卷版).docx 备考2025年中考生物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8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