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乡 愁考点一对一诗歌意象的分析典题示例《乡愁》中,诗人为什么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来表达乡愁? 【答案】①诗人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事物,这四种意象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乡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了不同的寄托物,这使不同时期的乡愁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②表现了不同人生阶段乡愁的内涵;③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指点迷津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可感的客观物象。它不只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且是蕴含着主观思想情感的形象。解答这一类题目首先应分析诗歌中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再分析诗歌中选用这种意象的依据及其表达作用。小试身手本课第12题。@基础夯实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清明是①海峡(hǎi xiá)两岸共同的节日。清明节期间,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到祖先亲人的②坟(fénɡ)前祭奠,表达对③逝者的哀思。王威先生在母亲的墓前摆放了近60年里收藏的几万张邮票,每一张邮票都④凝聚了老人的心血,寄托了老人对海峡对岸亲人的思念。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坟”应读“fén”。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白露刚过,走进古村镇,但见小巷 ,石板路上辙痕道道,清水墙上苔痕 ,老人们坐在门前谈论家常,孩子们在小巷中嬉戏玩耍。推门而入,阳光从天井 ,老屋的过往,似乎穿透这时光,在向你 。一缕乡愁在心中升腾、荡漾……A.异曲同工 点点 洒入 倾泻B.曲径通幽 斑斑 洒入 倾诉C.曲径通幽 点点 射入 倾泻D.异曲同工 斑斑 射入 倾诉【解析】“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曲径通幽”指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根据前面的“小巷”,可知第一空应选“曲径通幽”。“点点”指形容小而多。“斑斑”指形容斑点很多。苔痕在墙上形成了斑点,可知第二空应选“斑斑”。第三空处形容阳光分散地落在老屋各处,应选“洒入”。“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倾诉”指完全说出(心里的话)。第四空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屋当成人来写,它仿佛会向人诉说。第四空应选“倾诉”。故选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大约十几种营养成分。B.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味,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C.“连锁便利店售药”这种销售模式将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24小时日常急需用药的多元化。D.绣娘陈英华用针线勾画“星河光影”,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技法与创新活力。荣誉面前,她十分淡然:“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创新和传承。”【解析】A.重复赘余,应删掉“大约”。C.成分残缺,应在“多元化”后加上“需求”。D.语序不当,应将“创新和传承”改为“传承和创新”。4.“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过来。”这一句话在编辑下面语段时被遗漏了,请问放在哪一处最合适?( D )炊烟是故乡最美的一张名片。①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②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③最后消散无踪。④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这句话描写的是炊烟彻底散去的时候村里的景象,由“最后消散无踪”可知这句话应该放在④处。故选D。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B.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C.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D.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解析】D.正确划分: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6.古诗文默写。(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句是: 戍鼓断人行 , 边秋一雁声 。(4)《长沙过贾谊宅》中诗人用典故,曲折暗讽当时皇帝唐代宗昏聩无能的诗句是: 汉文有道恩犹薄 , 湘水无情吊岂知 ?(5)《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以设问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的诗句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 , 怜君何事到天涯 !(一)阅读《乡愁》,完成题目。7.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①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②青年时代的夫妻分离;③中年时期的母子死别;④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8.请简要赏析“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一句的表达效果。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愁”比作“船票”,既写出了诗人远渡重洋的经历,又把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②“窄窄”一方面写出了船票的形状,一方面反衬出乡愁的宽广无边。 9.下列对《乡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其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D.《乡愁》中运用了反复的艺术手法,这使诗歌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之美。【解析】“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错误,诗歌中并没有悲观感情的流露。故选C。(二)阅读《行香子》,完成题目。行香子[北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②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ɡ):飞扬,飘扬。10.这首词随作者的 春游顺序(游览游踪)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色彩明丽 、 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的特点。【解析】“树绕村庄”后作者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作者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小园”二句具体写小园风光。接着,作者移步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偶然”二句,写作者突然萌发了酒意,再步行着翻过东边的小山岗。整首词就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成。“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采用各种色彩形象地写出景物的特点,色彩明丽,并且充满生机活力。“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些小动物也是充满活力。11.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①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②有静有动,有色有声,如“红、白、黄”“啼、舞、忙”;③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能力拓展【甲】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母亲一样的蜡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乙】余光中:《乡愁》不朽 乡思不绝《乡愁》给余光中带来了喜悦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困扰。余光中在生前曾说:“我写过1000多首诗,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乡愁》是一张名片,但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了,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他也曾“抱怨”:“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余光中透露,由于《乡愁》流传太广,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的妻子都不喜欢别人朗诵它。在接受采访时,余光中曾提到自己创作的其他诗篇——比如写杜甫晚年的《湘逝》,写得很有文采,引用典故很多;比如《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比如近十多年所写的环保方面的诗。此外,作为台湾乃至华人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诗人之一,余光中共出版过20余本诗集,代表作除《乡愁》之外,还有被选入台湾语文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等。他的一些诗作被杨弦、李泰祥、罗大佑等音乐家谱成歌曲,成为流行音乐的经典。他在散文创作、文学翻译与评论方面也都成就卓著,出版各种专集、选集、合集逾百种。文学大师梁实秋曾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或许是一生中有太多岁月在外漂泊、远游,余光中常以蒲公英自喻。1992年以来,出于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他频繁至大陆各省份参加讲学、座谈会等活动,来大陆50多次,许多省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这些往来中,余光中的幽默和年轻、开放的心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2010年9月,他在成都武侯祠与读者座谈“诗情与酒兴”,在吟诵起《乡愁》中的诗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指向台下的夫人范我存:“今天我的新娘就在那头。”顿时全场欢声雷动。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曾在多次座谈活动中与余光中有接触,他眼中的余光中是“最儒雅的诗人”,儒雅背后还有厚重的诗意和内涵。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唐晓渡说:“余光中先生在中国现代诗坛乃至文坛都是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这样一位优秀诗人的离世是我们大家的损失。我对他充满感念和尊敬,有一种很舍不得的感觉。除了诗歌上的成就,我更佩服他的翻译功底,比如他翻译的叶芝的《丽达与天鹅》,那真是顶级精品,不仅音部和用韵与原作一模一样,还把原作中的典雅神韵也都用汉语还原出来了,读来令人震撼。”余光中挚友流沙河则表示得知噩耗后心中非常难受,已给余光中夫人发去慰问短信:“我们希望你好生保重,你在,光中兄就在。”(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12.余光中在《乡愁四韵》中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①在《乡愁四韵》中,诗人选取“长江水”“海棠”“雪花”“蜡梅”等意象,②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浓浓思念之情。 13.《乡愁四韵》第二、三、四节中的“红”“白”“香”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理由:①“红”鲜艳灿烂,引出下文对“沸血”的联想;②“白”晶莹剔透,引出下文对“信纸”的联想;③“香”沁人心脾,引出下文对温馨母爱的联想。 14.【乙】文题目是《余光中:<乡愁>不朽 乡思不绝》,文中为什么要写余光中在散文创作、文学翻译等方面的成就? ①一方面表现余光中除作诗外,在散文创作、文学翻译方面也颇有成就,是个多产作家,②另一方面突出余光中创作的《乡愁》影响之大。 1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余光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余光中是一个文学成就很高、翻译功底很深,②热爱祖国、思乡心切、幽默风趣的人。 16.阅读艾青的《当黎明穿上白衣》,请从“关注诗歌的意象”“关注陌生化的语言”“关注‘诗中有画’的特点”中,选择一种策略,对该诗进行鉴赏。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五日 示例一:(从意象赏析)黎明(光明)是艾青诗歌常见的意象。诗歌中以微黄的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表现了黎明的博大壮美,表达了对黎明到来时的崇敬之情。示例二:(从陌生化的语言赏析)“流着”与“烟”搭配,显得新奇而又动感。“乳液似的”把烟的颜色、质感都形容出来了,与“流着”相得益彰。(写“微黄的灯光”时,用了“颤栗”一词,这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颤栗”写出了灯光在黎明到来时的窘迫,从而衬托了黎明的辽阔壮美。)示例三:(从“诗中有画”赏析)“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乳液似的烟”,构成了色彩丰富的美丽画面,展现了黎明到来时的清新之美。(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7.学习了《乡愁》后,某班举行了以“余光中与乡愁”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1)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寄托“乡愁”。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被人们寄寓美好的情感,请你参考下面示例,自选一种事物,并简述它所寄寓的美好情感。示例:柳。《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其中“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示例:红豆。王维有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又名相思子,自古为相爱之人寄托相思的信物,多用于情侣爱人之间相互表达思念之情。(答案不唯一,根据示例,任选一种意象,结合诗句分析作答即可) (2)余光中曾给一家报纸题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海峡无阻下联: 陆岛有情 上联:一湾浅浅海峡下联: 两岸深深乡愁 【解析】第一空:根据对联的特点和上联“海峡无阻”分析作答。“海峡”是名词作主语,因此下联要找一个名词作为主语,例如“陆岛”“乡情”等;“无阻”表达对大陆无限向往,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因此下联可对“有情”等。第二空:“一湾”是量词,因此下联前两字也要为量词,如“两岸”;“海峡”是名词作中心词,因此下联中心词也应为名词,例如“乡心”“乡愁”等;“浅浅”为叠词,修饰“海峡”,因此下联中间两字亦要为叠词,例如“深深”“浓浓”。18.“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诗人巧妙地将“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上。这种写作技法叫托物寄情。请运用这种技法,仿照本诗的形式,自选主题,写一首小诗,字数不限。4 乡 愁考点一对一诗歌意象的分析典题示例《乡愁》中,诗人为什么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来表达乡愁? 【答案】①诗人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事物,这四种意象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乡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了不同的寄托物,这使不同时期的乡愁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②表现了不同人生阶段乡愁的内涵;③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指点迷津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可感的客观物象。它不只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且是蕴含着主观思想情感的形象。解答这一类题目首先应分析诗歌中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再分析诗歌中选用这种意象的依据及其表达作用。小试身手本课第12题。@基础夯实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清明是①海峡(hǎi xiá)两岸共同的节日。清明节期间,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到祖先亲人的②坟(fénɡ)前祭奠,表达对③逝者的哀思。王威先生在母亲的墓前摆放了近60年里收藏的几万张邮票,每一张邮票都④凝聚了老人的心血,寄托了老人对海峡对岸亲人的思念。A.① B.② C.③ D.④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露刚过,走进古村镇,但见小巷 ,石板路上辙痕道道,清水墙上苔痕 ,老人们坐在门前谈论家常,孩子们在小巷中嬉戏玩耍。推门而入,阳光从天井 ,老屋的过往,似乎穿透这时光,在向你 。一缕乡愁在心中升腾、荡漾……A.异曲同工 点点 洒入 倾泻B.曲径通幽 斑斑 洒入 倾诉C.曲径通幽 点点 射入 倾泻D.异曲同工 斑斑 射入 倾诉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大约十几种营养成分。B.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味,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C.“连锁便利店售药”这种销售模式将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24小时日常急需用药的多元化。D.绣娘陈英华用针线勾画“星河光影”,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技法与创新活力。荣誉面前,她十分淡然:“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创新和传承。”4.“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过来。”这一句话在编辑下面语段时被遗漏了,请问放在哪一处最合适?( )炊烟是故乡最美的一张名片。①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②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③最后消散无踪。④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A.① B.② C.③ D.④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B.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C.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D.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6.古诗文默写。(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2)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句是: , 。(4)《长沙过贾谊宅》中诗人用典故,曲折暗讽当时皇帝唐代宗昏聩无能的诗句是: , ?(5)《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以设问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的诗句是: , !(一)阅读《乡愁》,完成题目。7.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写了什么内容?8.请简要赏析“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一句的表达效果。9.下列对《乡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其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D.《乡愁》中运用了反复的艺术手法,这使诗歌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之美。(二)阅读《行香子》,完成题目。行香子[北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②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ɡ):飞扬,飘扬。10.这首词随作者的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 的特点。11.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能力拓展【甲】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母亲一样的蜡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乙】余光中:《乡愁》不朽 乡思不绝《乡愁》给余光中带来了喜悦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困扰。余光中在生前曾说:“我写过1000多首诗,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乡愁》是一张名片,但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了,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他也曾“抱怨”:“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余光中透露,由于《乡愁》流传太广,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的妻子都不喜欢别人朗诵它。在接受采访时,余光中曾提到自己创作的其他诗篇——比如写杜甫晚年的《湘逝》,写得很有文采,引用典故很多;比如《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比如近十多年所写的环保方面的诗。此外,作为台湾乃至华人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诗人之一,余光中共出版过20余本诗集,代表作除《乡愁》之外,还有被选入台湾语文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等。他的一些诗作被杨弦、李泰祥、罗大佑等音乐家谱成歌曲,成为流行音乐的经典。他在散文创作、文学翻译与评论方面也都成就卓著,出版各种专集、选集、合集逾百种。文学大师梁实秋曾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或许是一生中有太多岁月在外漂泊、远游,余光中常以蒲公英自喻。1992年以来,出于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他频繁至大陆各省份参加讲学、座谈会等活动,来大陆50多次,许多省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这些往来中,余光中的幽默和年轻、开放的心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2010年9月,他在成都武侯祠与读者座谈“诗情与酒兴”,在吟诵起《乡愁》中的诗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指向台下的夫人范我存:“今天我的新娘就在那头。”顿时全场欢声雷动。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曾在多次座谈活动中与余光中有接触,他眼中的余光中是“最儒雅的诗人”,儒雅背后还有厚重的诗意和内涵。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唐晓渡说:“余光中先生在中国现代诗坛乃至文坛都是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这样一位优秀诗人的离世是我们大家的损失。我对他充满感念和尊敬,有一种很舍不得的感觉。除了诗歌上的成就,我更佩服他的翻译功底,比如他翻译的叶芝的《丽达与天鹅》,那真是顶级精品,不仅音部和用韵与原作一模一样,还把原作中的典雅神韵也都用汉语还原出来了,读来令人震撼。”余光中挚友流沙河则表示得知噩耗后心中非常难受,已给余光中夫人发去慰问短信:“我们希望你好生保重,你在,光中兄就在。”(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12.余光中在《乡愁四韵》中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现了怎样的主题?13.《乡愁四韵》第二、三、四节中的“红”“白”“香”能否删去?为什么?14.【乙】文题目是《余光中:<乡愁>不朽 乡思不绝》,文中为什么要写余光中在散文创作、文学翻译等方面的成就?1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余光中是一个怎样的人。16.阅读艾青的《当黎明穿上白衣》,请从“关注诗歌的意象”“关注陌生化的语言”“关注‘诗中有画’的特点”中,选择一种策略,对该诗进行鉴赏。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五日17.学习了《乡愁》后,某班举行了以“余光中与乡愁”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1)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寄托“乡愁”。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被人们寄寓美好的情感,请你参考下面示例,自选一种事物,并简述它所寄寓的美好情感。示例:柳。《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其中“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2)余光中曾给一家报纸题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海峡无阻下联:上联:一湾浅浅海峡下联:18.“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诗人巧妙地将“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上。这种写作技法叫托物寄情。请运用这种技法,仿照本诗的形式,自选主题,写一首小诗,字数不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乡愁 - 学生版.docx 4乡愁.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