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质量评价(四)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某校开展以“青春就是要奋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奋斗青春】
(2024·邵阳期末改编)奋斗青春,绽放自我。请阅读小武同学的演讲稿,完成1~3题。
无奋斗,不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习近平总书记 ① (①教诲 ②指导)我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当钱七虎在国防工程领域lì尽心血,埋头耕耘,带领团队完成多项重大国防工程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姚启明在汽车运动领域潜心钻研20余年,创造20余次“中国第一”的时候,她的奋斗也一定是幸福的;当18岁的苏翊鸣夺得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冠军,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冬奥会金牌零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正是无数这样的奋斗,点滴创造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断 ① (①彰显 ②附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春会因坚守而闪闪发光,会因拼搏而 ② (①惊心动魄 ②熠熠生辉)!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lì(沥)尽心血 潜心钻研(qián)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将“一定”删掉。
B.把“实现了”改成“造成了”。
C.在“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冬奥会金牌零的”后面加“突破的”。
D.删掉“当”。
【阅读青春】
(2024·株洲一模改编)阅读青春,增学长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小湘参加读书分享活动的发言稿:
①春天正是读书时,一篇美文、一本好书,会缓解紧张的情绪,冲淡中考的焦虑。②读书不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更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③读文天祥的诗,使人感悟爱国情怀;读宗璞的文章,使人感受生命的繁茂与蓬勃;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使人感受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④读书的力量常常不是体现在身体感官,而是潜移默化地滋养精神。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材料二:小燕所在的学校举办暑假“少年锦时,勿忘读书”的活动,用到下面两幅图画:
4.根据材料一,概括读书的好处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C)
A.读好的文章,好的书会缓解紧张的情绪,冲淡中考的焦虑。
B.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C.只有读知名作家的诗篇或文章,才能感悟爱国情怀,感受繁茂的生命,感受与命运抗争。
D.读书会让人感受到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滋养精神。
5.观察材料二,请你帮小燕分别补全两幅图画的寓意。(4分)
答: (阅读前不加思考时的网上“冲浪”,可能会)反噬自身的能量 (阅读能让我)看清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展望意志】
6.名文佳句,展现理想。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用环境的清幽来书写自己心中理想的清净之地。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苏轼用孤鸿的作为来表现自己心境的孤独和高洁的理想。
(3)《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用“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来写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理想追求。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同学们,最近大家是否关注到这样一条热搜——“怪不得能上复旦”。这条热搜中有一组数据:有同学一年在复旦大学医科馆打卡1424次,有同学一年在馆301天,有同学225次学到闭馆才离开……这组数据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也很振奋。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勤奋学习、拒绝“躺平”的精神风貌。
什么是“躺平”呢 “躺平”是对环境的顺从,对困难的妥协,对责任的逃避,这反映出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不愿努力,安于现状。然而,“躺平”后只能看到眼前的天花板。你要站起来,走出去,向上攀,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同学们,我们要拒绝“躺平”,让青春绽放亮丽的风采。
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只有不断奋斗,青年才会收获真正的成功和喜悦。然而,奋斗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大家都知道中国短跑“飞人”苏炳添吧!他克服抢跑被罚下的心理阴影,迎难而上,将起跑磨炼成自己的优势;他战胜严重的伤病,从挫折中走出,重返巅峰。正是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为他的运动生涯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让他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越挫越勇。同学们,事业的成功,要靠奋斗来争取;生命的辉煌,要靠奋斗去铸就。
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因循守旧的人往往得不到生活的眷顾,勇于创新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对于AR技术,同学们都不陌生吧!90后科技创业者史晓刚率领青年团队突破多项AR关键核心技术,设计出多种AR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教育、工业等领域。这个团队虽然平均年龄小,但是他们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一头扎进科技的“无人区”,用创新开启未来。像这样不“躺平”的青年,不正是挑起国家未来重任的顶梁柱吗 他们,无疑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代把责任赋予青年,青年人责无旁贷,要勇挑时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青春》一文,他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他呼吁青年为建设朝气蓬勃的中国而奋斗。今天,在乡村振兴一线,我们处处能看到青年驻村干部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拒绝“躺平”,才有我们今天的盛世中华。
同学们,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国。我们怎样,国家就怎样!让我们不畏艰险,努力奋斗,为青春打上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开拓进取,勇敢创新,为青春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勇担重任,立于时代潮头,奏出青春乐章的最强音!
同学们,让我们共勉——青春不“躺平”,吾辈当自强!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7.给文章拟定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拒绝“躺平” B.青春不“躺平” C.让青春绽放 D.勇做奋斗者
8.根据演讲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第2段首先解释什么是“躺平”,接着分析年轻人“躺平”的心态,进而指出不“躺平”的意义,最后发出号召。
B.第3、4段列举中国“飞人”苏炳添和史晓刚及其团队的事例,意在引导青年人认识到勇做奋斗者的重要性。
C.第5段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用李大钊和青年驻村干部的事例,充分论证了青年要心系国家、勇于担当的观点。
D.第6段告诫当代青年人不畏艰险,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勇敢创新,勇担重任,勇立潮头,奏出最强青春乐章!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这篇演讲稿第3、4段的论述内容,为主人公写一段赞美的话。(4分)
【链接材料】
2010年,杨永修成为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一名普通的数控技术工人。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他白天边看师傅操作边抄代码,下班后加练到深夜。他坚持写实训总结报告,把遇到的技术难题记录下来,请教师傅逐一解决。他还大胆创新,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取得国家专利18项,创新成果在国家发明展中获得多个奖项。34岁的他成为集60余项个人荣誉于一身的“大国工匠”。
答: 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的奋斗者,日常工作他不“躺平”,为掌握操作技术,突破难题,他夜以继日,勤学好问;他还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专利颇丰,创新成果斐然,终成一代“大国工匠”。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2024·广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突然出现的我
李娟
小时候我家在城里开着一个小商店,店里有着高高的柜台,铺着厚厚的木板。喝酒的人一个挨一个靠在上面高谈阔论,一人持一只杯子或拎一瓶酒。桌上一堆空酒瓶和花生壳。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哈萨克人。那时我一点也不懂哈萨克语,虽说每日相处,但还是感觉距离遥远,像面临踞天险为关的城池。
如今,我会说一些哈萨克语了,起码能维持最基本的一些交流,但仍面临着那个城池,难以往前再走一步。
记得刚刚进入扎克拜妈妈的家庭生活时,一天傍晚扎克拜妈妈让我去看看骆驼在不在南面大山那边。我跑到山上巡视了一番,跑回家气喘吁吁地报告:“骆驼没有!只有‘山羊’!”但当时我还不会“山羊”的哈萨克语,一着急,就用手摸了一把下巴,做出捋胡子的样子:“这个嘛,有的!”
扎克拜妈妈恍然大悟,大笑而去。从此之后,每当派我去赶山羊的时候,大家就会冲我捋胡子:“李娟,快去!”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时间久了,这样的笑话一多,却让我感到孤独得近乎尴尬。
闲暇时候,总是一个人走很远很远,却总是无法抵达想去的那个地方。山坡下,溪水边,蒲公英在白天浓烈地绽放,晚上则仔细地收拢花瓣。洁白轻盈的月亮浮在湛蓝明亮的天空中,若有所知。月亮圆的时候,全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圆。月亮弯的时候,全世界又再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弯。
也许我并不孤独,只是太热情……无论如何,我点点滴滴地体会着这孤独,又深深地享受着它。我藉由这孤独而把持自己,不悲伤,不烦躁,平静清明地一天天生活。记住看到的,藏好得到的。
我记录着云。有一天,天上的云如同被一根大棒子狠狠乱搅一通似的,眩晕地胡乱分布。另外一天,云层则像一大幅薄纱巾轻轻抖动在天空。
我记录着路。那些古牧道。那些从遥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缠绕在悬崖峭壁间的深重痕迹。我想象过去的生活,那时,人们几乎一无所有……荒蛮艰辛,至纯至真。但是,无论他们,还是我们,都渴望着更幸福更舒适的生活,这一点永远没有改变。
我记下了最平凡的一个清晨。半个月亮静止在移动的云海中,我站在山顶,站在朝阳对面。看到扎克拜妈妈正定定地站在南边草坡上。更远的地方,斯马胡力牵着马从西边走来。更更远的地方,稀疏的松林里,卡西穿着红色的外套慢慢往山顶爬去。这样的情景之前无论已经看到过多少次,每一次还是会被突然打动。
一个阴沉的下午,天上的太阳只剩一个发光的圆洞,大约快下雨了。赶牛的卡西回到家后,显得很疲惫,头发上插着一根羽毛。我开始以为是她穿过丛林时不小心挂上的,谁知她一到家就小心取下来,递给扎克拜妈妈。我突然想到,这大约就是猫头鹰【注】羽毛吧。据说哈萨克族将猫头鹰羽毛视为吉祥的事物,我想问是不是,却不知“猫头鹰”这个词怎么说,就睁只眼闭只眼地模仿了一下,她们一下子明白了,扎克拜妈妈说是。卡西说羽毛是捡来的,扎克拜妈妈仔细地抚摸它,把弄弯的毛捋顺了,然后送给我,让我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我不禁欢喜起来,真心地相信这片羽毛的吉祥。那是第一次感觉自己不那么孤独。
有一次我出远门,因为没电话,大家不知道我回来的确切日期,斯马胡力就每天骑马去汽车走的石头路边看一看。后来还真让他给碰到了。可是马只有一匹,还要驮我的大包小包,于是他让我骑马,自己步行。我们穿过一大片森林、一条白桦林密布的河谷,还有一大片开阔的坡顶灌木丛,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冬库儿的家中。路上,斯马胡力为了给我惊喜,引马绕远路,让我看到了山间的瀑布。我感受到了他满当当的欢乐与情谊。
在这丰饶的夏牧场,我之前的那点孤独算什么呢
(节选自李娟《前山夏牧场》,有删改)
【注】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天上的云或凌乱或轻盈,既写云的状态,也隐含了“我”的感受。
B.“我”记录古牧道,想象过去的生活,思考古今人们的共同追求。
C.在平凡的清晨被平凡的情景打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偶然的。
D.回家的路上,我们穿过森林、河谷、丛林,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11.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3分)
12.文章第5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4分)
答: 第5段的景物描写,刻画了自己闲暇时在山坡下,溪水边,看到的蒲公英白天绽放和晚上收拢,两种不同的状态以及湛蓝天空中洁白的月亮,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孤独的心情,为下文“我”体会、享受孤独,记住看到的做铺垫。
13.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作者在本文中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从哈萨克人一人持一只杯子或拎一瓶酒,桌上一堆空酒瓶和花生壳的喝酒场景,可以看出作者呈现了一个生活贫穷、人民性情豪爽的世界;从作者记录的最平凡的清晨,可以看出作者呈现了一个百姓勤劳、生活安乐的世界;从扎克拜妈妈把卡西捡来的代表吉祥的猫头鹰羽毛送给“我”,可以看出作者呈现了一个民风淳朴、百姓善良的世界;从斯马胡力每天骑马去汽车走的石头路边看一看“我”有没有回来,他让“我”骑马,他步行,并让“我”看山间瀑布,可以看出作者呈现了一个热情友好、充满爱的世界。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2024·长沙校级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送客之江西
[唐]郑锡
乘轺①奉紫泥②,泽国渺天涯。
九派③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堂④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yáo):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这里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九江,分成九道支流。④高堂:指父母。
14.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状物入微”,饱含诗人的深情。请品读诗句,完成表格。(4分)
原文 手法 画面 情感
九派春潮满 ① 寓情于景(借 景抒情) (1分) 春潮涌动,江南春意正浓的壮美开阔 ③ 对友人的担忧与 不舍之情 (1分)
孤帆暮雨低 ② 暮雨纷纷,小舟缓缓 漂浮的孤寂凄凉 (2分)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15~18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汤①之问棘②也是已。穷发③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④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⑤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丙】惠子⑥相梁⑦,庄子往见之。或⑧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⑨,子知之乎 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⑩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节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
【注】①汤:商汤,商朝开国君主。②棘:汤时的贤大夫。③穷发: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④修:长。⑤斥:一种小鸟,飞得很低。⑥惠子: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⑦相梁:在梁国当宰相。⑧或:有人。⑨鹓:凤凰。⑩醴泉:甘美的泉水。鸱:猫头鹰。
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鲲之大”中的“之”与“庄子往见之”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代词。
B.“志怪者也”中的“志”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志”意思不相同。
C.“且适南冥也”中的“且”是“将要,打算”的意思,与成语“得过且过”中的“且”意思不同。
D.“若”有“像、比得上、你”等义项,“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若泰山”中的“若”都是“像”的意思。
16.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搜:①寻找;②搜查。
国:①国家;②代表或象征国家的;③在一国内最好的;④国都、都邑。
答: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17.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斥的形象。(4分)
答: 斥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之至”,表明它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足见其目光短浅、才疏志微。
18.请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回答问题。你喜欢鲲鹏吗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4分)
答: 示例一:我喜欢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四)名著阅读(8分)
19.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奥斯特洛夫斯基 ,此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 无产阶级英雄 形象,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妙的精神品质—— 为理想而献身 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3分)
20.“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保尔也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5分)
答: 示例一:保尔因长期参加战斗和超负荷工作,双腿完全瘫痪,只有右手还能活动,病情继续恶化,致使最终失明。但他并不气馁,决定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开始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但他写完的三章小说原稿不慎被邮局遗失,只好重新写作,书稿完成后,大受赞赏,即将出版。保尔终于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归到战斗的行列,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
示例二:保尔和丽达曾经是一对恋人,但保尔把丽达的哥哥误认成她的丈夫。经过时间的发酵,两人虽然解开了误会,但保尔认为革命事业未竟之前不应该谈私人感情,两人最终分离。这一事件使保尔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与执着。
示例三:保尔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振作起来,开始了文学创作。
三、写作(50分)
21.(2024·长沙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董宇辉说人生像心跳一样有高有低,又说就连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所以我们更需要耐心一点,持续修炼。
请根据上述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同学们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材料作文。首先,审题立意。根据“人生像心跳一样有高有低”可知,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据此可思考叙述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根据“又说就连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所以我们更需要,耐心一点,持续修炼”可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和过程,过程中需要有耐心和坚持,以此修炼身心,磨砺意志,才能有所获得。从这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此确定立意和文题。立意上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构思选材。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写作记叙文,可以写自己或身边的某个人成长中“严谨认真”“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事迹,尤其是选取学习或生活中因为自己的坚持最终取得成功的事来写。在写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对人物进行生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以便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主旨等。如果写作议论文,如可以从“持之以恒”的角度写,先拟定题目,如“持之以恒,方能静待花开”,并将“持之以恒是走向成功的关键”确定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可以选取古今中外或生活中坚持取得成功的事例做论据进行论证,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事例,司马迁写《史记》的事例,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也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单元质量评价(四)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某校开展以“青春就是要奋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奋斗青春】
(2024·邵阳期末改编)奋斗青春,绽放自我。请阅读小武同学的演讲稿,完成1~3题。
无奋斗,不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习近平总书记 (①教诲 ②指导)我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当钱七虎在国防工程领域lì尽心血,埋头耕耘,带领团队完成多项重大国防工程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姚启明在汽车运动领域潜心钻研20余年,创造20余次“中国第一”的时候,她的奋斗也一定是幸福的;当18岁的苏翊鸣夺得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冠军,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冬奥会金牌零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正是无数这样的奋斗,点滴创造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断 (①彰显 ②附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春会因坚守而闪闪发光,会因拼搏而 (①惊心动魄 ②熠熠生辉)!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lì( )尽心血 潜心钻研( )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将“一定”删掉。
B.把“实现了”改成“造成了”。
C.在“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冬奥会金牌零的”后面加“突破的”。
D.删掉“当”。
【阅读青春】
(2024·株洲一模改编)阅读青春,增学长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小湘参加读书分享活动的发言稿:
①春天正是读书时,一篇美文、一本好书,会缓解紧张的情绪,冲淡中考的焦虑。②读书不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更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③读文天祥的诗,使人感悟爱国情怀;读宗璞的文章,使人感受生命的繁茂与蓬勃;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使人感受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④读书的力量常常不是体现在身体感官,而是潜移默化地滋养精神。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材料二:小燕所在的学校举办暑假“少年锦时,勿忘读书”的活动,用到下面两幅图画:
4.根据材料一,概括读书的好处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读好的文章,好的书会缓解紧张的情绪,冲淡中考的焦虑。
B.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C.只有读知名作家的诗篇或文章,才能感悟爱国情怀,感受繁茂的生命,感受与命运抗争。
D.读书会让人感受到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滋养精神。
5.观察材料二,请你帮小燕分别补全两幅图画的寓意。(4分)
【展望意志】
6.名文佳句,展现理想。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用环境的清幽来书写自己心中理想的清净之地。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苏轼用孤鸿的作为来表现自己心境的孤独和高洁的理想。
(3)《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用“ , ”来写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理想追求。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同学们,最近大家是否关注到这样一条热搜——“怪不得能上复旦”。这条热搜中有一组数据:有同学一年在复旦大学医科馆打卡1424次,有同学一年在馆301天,有同学225次学到闭馆才离开……这组数据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也很振奋。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勤奋学习、拒绝“躺平”的精神风貌。
什么是“躺平”呢 “躺平”是对环境的顺从,对困难的妥协,对责任的逃避,这反映出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不愿努力,安于现状。然而,“躺平”后只能看到眼前的天花板。你要站起来,走出去,向上攀,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同学们,我们要拒绝“躺平”,让青春绽放亮丽的风采。
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只有不断奋斗,青年才会收获真正的成功和喜悦。然而,奋斗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大家都知道中国短跑“飞人”苏炳添吧!他克服抢跑被罚下的心理阴影,迎难而上,将起跑磨炼成自己的优势;他战胜严重的伤病,从挫折中走出,重返巅峰。正是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为他的运动生涯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让他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越挫越勇。同学们,事业的成功,要靠奋斗来争取;生命的辉煌,要靠奋斗去铸就。
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因循守旧的人往往得不到生活的眷顾,勇于创新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对于AR技术,同学们都不陌生吧!90后科技创业者史晓刚率领青年团队突破多项AR关键核心技术,设计出多种AR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教育、工业等领域。这个团队虽然平均年龄小,但是他们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一头扎进科技的“无人区”,用创新开启未来。像这样不“躺平”的青年,不正是挑起国家未来重任的顶梁柱吗 他们,无疑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代把责任赋予青年,青年人责无旁贷,要勇挑时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青春》一文,他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他呼吁青年为建设朝气蓬勃的中国而奋斗。今天,在乡村振兴一线,我们处处能看到青年驻村干部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拒绝“躺平”,才有我们今天的盛世中华。
同学们,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国。我们怎样,国家就怎样!让我们不畏艰险,努力奋斗,为青春打上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开拓进取,勇敢创新,为青春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勇担重任,立于时代潮头,奏出青春乐章的最强音!
同学们,让我们共勉——青春不“躺平”,吾辈当自强!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7.给文章拟定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拒绝“躺平” B.青春不“躺平” C.让青春绽放 D.勇做奋斗者
8.根据演讲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2段首先解释什么是“躺平”,接着分析年轻人“躺平”的心态,进而指出不“躺平”的意义,最后发出号召。
B.第3、4段列举中国“飞人”苏炳添和史晓刚及其团队的事例,意在引导青年人认识到勇做奋斗者的重要性。
C.第5段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用李大钊和青年驻村干部的事例,充分论证了青年要心系国家、勇于担当的观点。
D.第6段告诫当代青年人不畏艰险,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勇敢创新,勇担重任,勇立潮头,奏出最强青春乐章!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这篇演讲稿第3、4段的论述内容,为主人公写一段赞美的话。(4分)
【链接材料】
2010年,杨永修成为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一名普通的数控技术工人。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他白天边看师傅操作边抄代码,下班后加练到深夜。他坚持写实训总结报告,把遇到的技术难题记录下来,请教师傅逐一解决。他还大胆创新,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取得国家专利18项,创新成果在国家发明展中获得多个奖项。34岁的他成为集60余项个人荣誉于一身的“大国工匠”。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2024·广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突然出现的我
李娟
小时候我家在城里开着一个小商店,店里有着高高的柜台,铺着厚厚的木板。喝酒的人一个挨一个靠在上面高谈阔论,一人持一只杯子或拎一瓶酒。桌上一堆空酒瓶和花生壳。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哈萨克人。那时我一点也不懂哈萨克语,虽说每日相处,但还是感觉距离遥远,像面临踞天险为关的城池。
如今,我会说一些哈萨克语了,起码能维持最基本的一些交流,但仍面临着那个城池,难以往前再走一步。
记得刚刚进入扎克拜妈妈的家庭生活时,一天傍晚扎克拜妈妈让我去看看骆驼在不在南面大山那边。我跑到山上巡视了一番,跑回家气喘吁吁地报告:“骆驼没有!只有‘山羊’!”但当时我还不会“山羊”的哈萨克语,一着急,就用手摸了一把下巴,做出捋胡子的样子:“这个嘛,有的!”
扎克拜妈妈恍然大悟,大笑而去。从此之后,每当派我去赶山羊的时候,大家就会冲我捋胡子:“李娟,快去!”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时间久了,这样的笑话一多,却让我感到孤独得近乎尴尬。
闲暇时候,总是一个人走很远很远,却总是无法抵达想去的那个地方。山坡下,溪水边,蒲公英在白天浓烈地绽放,晚上则仔细地收拢花瓣。洁白轻盈的月亮浮在湛蓝明亮的天空中,若有所知。月亮圆的时候,全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圆。月亮弯的时候,全世界又再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弯。
也许我并不孤独,只是太热情……无论如何,我点点滴滴地体会着这孤独,又深深地享受着它。我藉由这孤独而把持自己,不悲伤,不烦躁,平静清明地一天天生活。记住看到的,藏好得到的。
我记录着云。有一天,天上的云如同被一根大棒子狠狠乱搅一通似的,眩晕地胡乱分布。另外一天,云层则像一大幅薄纱巾轻轻抖动在天空。
我记录着路。那些古牧道。那些从遥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缠绕在悬崖峭壁间的深重痕迹。我想象过去的生活,那时,人们几乎一无所有……荒蛮艰辛,至纯至真。但是,无论他们,还是我们,都渴望着更幸福更舒适的生活,这一点永远没有改变。
我记下了最平凡的一个清晨。半个月亮静止在移动的云海中,我站在山顶,站在朝阳对面。看到扎克拜妈妈正定定地站在南边草坡上。更远的地方,斯马胡力牵着马从西边走来。更更远的地方,稀疏的松林里,卡西穿着红色的外套慢慢往山顶爬去。这样的情景之前无论已经看到过多少次,每一次还是会被突然打动。
一个阴沉的下午,天上的太阳只剩一个发光的圆洞,大约快下雨了。赶牛的卡西回到家后,显得很疲惫,头发上插着一根羽毛。我开始以为是她穿过丛林时不小心挂上的,谁知她一到家就小心取下来,递给扎克拜妈妈。我突然想到,这大约就是猫头鹰【注】羽毛吧。据说哈萨克族将猫头鹰羽毛视为吉祥的事物,我想问是不是,却不知“猫头鹰”这个词怎么说,就睁只眼闭只眼地模仿了一下,她们一下子明白了,扎克拜妈妈说是。卡西说羽毛是捡来的,扎克拜妈妈仔细地抚摸它,把弄弯的毛捋顺了,然后送给我,让我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我不禁欢喜起来,真心地相信这片羽毛的吉祥。那是第一次感觉自己不那么孤独。
有一次我出远门,因为没电话,大家不知道我回来的确切日期,斯马胡力就每天骑马去汽车走的石头路边看一看。后来还真让他给碰到了。可是马只有一匹,还要驮我的大包小包,于是他让我骑马,自己步行。我们穿过一大片森林、一条白桦林密布的河谷,还有一大片开阔的坡顶灌木丛,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冬库儿的家中。路上,斯马胡力为了给我惊喜,引马绕远路,让我看到了山间的瀑布。我感受到了他满当当的欢乐与情谊。
在这丰饶的夏牧场,我之前的那点孤独算什么呢
(节选自李娟《前山夏牧场》,有删改)
【注】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上的云或凌乱或轻盈,既写云的状态,也隐含了“我”的感受。
B.“我”记录古牧道,想象过去的生活,思考古今人们的共同追求。
C.在平凡的清晨被平凡的情景打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偶然的。
D.回家的路上,我们穿过森林、河谷、丛林,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11.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3分)
12.文章第5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4分)
答:
13.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作者在本文中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2024·长沙校级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送客之江西
[唐]郑锡
乘轺①奉紫泥②,泽国渺天涯。
九派③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堂④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yáo):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这里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九江,分成九道支流。④高堂:指父母。
14.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状物入微”,饱含诗人的深情。请品读诗句,完成表格。(4分)
原文 手法 画面 情感
九派春潮满 ① (1分) 春潮涌动,江南春意正浓的壮美开阔 ③ (1分)
孤帆暮雨低 ② (2分)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15~18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汤①之问棘②也是已。穷发③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④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⑤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丙】惠子⑥相梁⑦,庄子往见之。或⑧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⑨,子知之乎 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⑩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节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
【注】①汤:商汤,商朝开国君主。②棘:汤时的贤大夫。③穷发: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④修:长。⑤斥:一种小鸟,飞得很低。⑥惠子: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⑦相梁:在梁国当宰相。⑧或:有人。⑨鹓:凤凰。⑩醴泉:甘美的泉水。鸱:猫头鹰。
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鲲之大”中的“之”与“庄子往见之”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代词。
B.“志怪者也”中的“志”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志”意思不相同。
C.“且适南冥也”中的“且”是“将要,打算”的意思,与成语“得过且过”中的“且”意思不同。
D.“若”有“像、比得上、你”等义项,“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若泰山”中的“若”都是“像”的意思。
16.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搜:①寻找;②搜查。
国:①国家;②代表或象征国家的;③在一国内最好的;④国都、都邑。
答:
17.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斥的形象。(4分)
答:
18.请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回答问题。你喜欢鲲鹏吗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4分)
答:
(四)名著阅读(8分)
19.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此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 形象,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妙的精神品质—— 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3分)
20.“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保尔也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5分)
答:
三、写作(50分)
21.(2024·长沙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董宇辉说人生像心跳一样有高有低,又说就连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所以我们更需要耐心一点,持续修炼。
请根据上述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同学们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