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03040201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和概率计算正推和逆推,先拆分成若干个分离定律单独分析,再组合,利用乘法原理计算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育种和人类遗传病概率计算9:3:3:1变式新学案18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根据子代表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的方法(逆推)新学案18子代表现型比例 亲代基因型3 : 11 : 19 : 3 : 3 : 11 : 1 : 1 : 13:3:1:1Aa × AaAaBb × AaBbAa × aaAaBb × aabbAabb × aaBbAaBb × aaBbAaBb × Aabb新学案18【典例2】根据亲代基因型求配子、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正推)例1.(1)AaBbCc自交,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的种类 。②子代表现型种类及出现生物新类型的种类 。③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新基因型的种类 。88和727和26新学案14【典例3】(2)AaBbCc×aaBbCC,则后代中①杂合子的概率 。②与亲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 。③与亲代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概率 。④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概率 。⑤表现型与亲代都不同的个体的概率 。7/81/43/401/4根据亲代基因型求配子、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正推)例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X”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个体“X”是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3:3:1:1 = (3:1) × (1:1)亲本应为一对杂合子自交类型和一对测交类型分析:直:卷=1:1 亲本:Bb×bb黑:白=3:1 亲本:Cc×CcX:bbCc新学案20升格训练3例3.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产生该的F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TTSS ttSS B.TTss×ttssC.TTSs ttss D.TTss ttSS新学案23章末检测7D例4.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9 D.1/16新学案23章末检测8B圆粒皱粒黄色绿色例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体杂交,于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 )A.3/8 B.5/8 C.3/8或5/8 D.1/16或9/16C1、P:AABB×aabb2、P:aaBB×AAbbF1AaBbF2 9A_B_ : 3aaB_: 3A_bb: 1aabb1组的重组型为aaB_和A_bb 占比6/16 = 3/82组的重组型为A_B_和aabb 占比10/16 = 5/8新学案16能力提升3新学案P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适用条件实质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同时,控制不同性状遗传因子自由组合1适用条件2真核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例6.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Dd×Dd,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3:1B.Dd×Dd,后代基因型的比为1:2:1C.Dd产生配子中含D和d的比为1:1D.Dd×dd,测交后代之比为1:1新学案P11温故知新2C例7.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A.F1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B.F2性状表现比例C.F2测交后代所表现的比例D.F1测交后代所表现的比例新学案P14【典例2】D遗传因子组成 = 基因型,且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1产生配子的比例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例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 1AB:1Ab:1aB:1ab 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9:3:3:1)①②③④新学案P16基础演练6A.① B.② C.③ D.④A例9.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Dd)形成的两种配子(D和d)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1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F2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⑥一对遗传因子间是完全的显隐性关系A.①②⑤6 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B新学案P15【变式3】例10.孟德尔豌豆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4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3自交法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看是否会出现9:3:3:1测交法双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交配,看后代是否出现1:1:1:1花粉鉴定法例1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DP14【变式2】P16基础演练7例12.玉米子粒的有色对无色为显性,子粒的饱满对皱缩为显性。现提供纯种有色饱满子粒与纯种无色皱缩子粒若干。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假设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1)实验步骤:①选取 与 作为亲本杂交得F1。②取F1植株(20株) ,另取F1植株(20株) 。③收获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得数量比。(2)结果预测①F1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F1测交后代有 种表现型,比例为 ,说明 。②F1自交后代不符合9:3:3:1,F1测交后代也不符合 ,说明 ,。纯种有色饱满子粒纯种无色皱缩子粒自交测交41:1:1: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1:1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例13.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碘化钾溶液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碘化钾溶液呈橙红色。圆花粉粒(B)对长花粉粒(b)为显性。已知A、a与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1)所选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亲本的交配方式是____________。(3)取__________________加碘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____________,并记录数目。(4)当花粉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是正确的。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和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或纯种的非糯性长花粉粒和纯种的糯性圆花粉粒)杂交F1(AaBb)的花粉蓝黑色圆花粉粒∶蓝黑色长花粉粒∶橙红色圆花粉粒∶橙红色长花粉粒=1∶1∶1∶1A与a分离、B与b分离的同时,A/a与B/b自由组合,故要有AaBb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即可AABB×aabb或 AAbb×aaBB形状和颜色例14.小麦的高秆(D,易倒伏)对矮秆(d,抗倒伏)是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三个纯系品种:高秆抗病、高秆易染病、矮秆易染病小麦,请设计一个培育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并写出育种步骤:(1)杂交亲本应选择什么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杂种一代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产生杂种二代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不发生____________为止。(4)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染病让其自交选出矮秆抗病植株并让其自交性状分离矮秆抗病植株ddTT矮秆和抗病纯合ddTTF1:DdTtF2 : D_T_ dd T_ D_tt ddttddTt子代ddT_和ddtt ddTT子代ddTT杂交育种1 P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DDRRddrrF1高秆抗病DdRrF2高秆抗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易感病9D---R---3ddR---3D--rrddrr1ddRR2ddRr杂交自交选优自交选优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矮秆抗病A和B个体分别有一个优良性状,A和B个体杂交,而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优良性状个体,一般选育纯合子,如果有些物种具有杂种优势,直接培育杂合子即可。杂交育种1两种病的概率计算2画遗传系谱图,注明各个成员患病情况拆分成若干个分离定律,判断病与非病的显隐性确定基因型利用乘法原理计算新学案P20 升格训练7、89:3:3:1变式改变的仅仅是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本质上不改变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所以本质上依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思路关键是根据表现型比例或题目给定的代谢网络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新学案P16 能力提升4例15.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B.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C.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1D.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A新学案P19 【典例】4例16.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9种 1 ∶4 ∶6 ∶4 ∶1 B.3种 1 ∶2 ∶1C.9种 9 ∶3 ∶3 ∶1 D.3种 3 ∶1累加效应(数量遗传)A例17.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 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 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基因B基因A白色素(前体物质)黄色锦葵色素抑制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F1的表现型是白色C.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D.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D新学案P23 章末检测A卷 第13题例18.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个体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A新学案P25 B卷第5题例19.南瓜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和扁盘形果为亲本,子一代均为扁盘形,可据此判断 为显性, 为隐性。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 。用遗传图解来说明所作的推断。扁盘形长圆形扁盘形:长圆形 = 3:1新学案P25非选择题15AaF1扁盘形 P扁盘形长圆形aaAAF21AA2Aaaa扁盘形长圆形(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 = 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 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 (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判断。两自由组合P扁盘形长圆形F1扁盘形 F2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 : 6 : 1AaBb9A--B--3A--bb3aaB--1aabb圆球形扁盘形长圆形(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 。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 。AaBb×aabb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 = 1:2:1新学案P191.正常情况:(1)AaBb 双显 :一显一隐 :一隐一显 :双隐9 : 3 : 3 : 1(2)测交:AaBb×aabb双显 :一显一隐 :一隐一显 :双隐1 : 1 : 1 : 12.异常情况:(略,见讲义)例20.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将某一红果高茎植株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你分析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Dd B.RRDDC.RrDD D.RrDd新学案P24 B卷5红果矮茎黄果矮茎红果高茎黄果高茎12340表现型比例A玉米籽粒中的紫色和黄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将纯合的紫粒玉米与纯合的黄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紫粒玉米的果穗上只有紫色籽粒,黄粒玉米的果穗上却结有紫色和黄色籽粒。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紫色为隐性性状 B.黄色为显性性状C.子代黄粒玉米都是纯合子 D.子代紫粒玉米都是杂合子C(变式训练)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