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恒定电流:第4讲 专题:测量电阻的特殊方法(课件 学案,共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恒定电流:第4讲 专题:测量电阻的特殊方法(课件 学案,共2份)

资源简介

物理
第讲 专题:测量电阻的特殊方法
考点一 双电表差值法
1.安安法(电流表差值法)
电路图
实验原理 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电流表A1的内阻为r1,则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有I1r1=(I2-I1)Rx,如果r1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x已知,可求出电流表A1的内阻r1
应用技巧 缺少合适的电压表时,可将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当作电压表使用
2.伏伏法(电压表差值法)
电路图
实验原理 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U1、U2,电压表V1的内阻为r1,则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规律有U2=U1+Rx,如果r1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x已知,可求出电压表V1的内阻r1
应用技巧 缺少合适的电流表时,可将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当作电流表使用
例1 (2024·海南省儋州市高三下模拟)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r1=3.0 kΩ),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r2=5.0 kΩ),滑动变阻器R(额定电流1.5 A,最大阻值100 Ω),待测定值电阻Rx,电源E(电动势6.0 V,内阻不计),单刀开关S,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压”)。
(2)将虚线框中的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
(3)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在图a给出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点,并绘制U2 U1图像。
测量次数 1 2 3 4 5
U1/V 1.00 1.50 2.00 2.50 3.00
U2/V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U2 U1图像得到待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完成上述实验后,若要继续采用该实验原理测定另一个定值电阻Ry(阻值约为700 Ω)的阻值,在不额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实验精度尽可能高,请在图b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改进的电路图。
考点二 等效替代法
电路图
操作步骤 如图甲(或乙)所示,先让待测电阻Rx接入电路,调节R2,使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然后断开待测电阻,将电阻箱接入电路,保持R2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仍为原来记录的数值
实验原理 根据待测电阻与电阻箱对电路的效果相同(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相等),可知Rx=R1
说明:等效替代法测电阻其实是基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若两次操作电表示数不同,题中条件充足,也可以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测出待测电阻阻值。
例2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的示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考点三 半偏法
1.电流表半偏法
电路图
条件 R1 RA
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R1、R2均调至最大阻值; ②断开S2,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m; ③保持R1不变,闭合S2,调节R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Im,然后读出R2的值
实验原理 当闭合S2时,因为R1 RA,故总电流变化极小,可认为不变,仍为Im,电流表读数为,则R2中电流为,所以RA=R2
误差分析 闭合S2后,总电流变大,IR2>,则RA测=R2注:R1应选阻值较大的电阻,同时在安全范围内,电源应选电动势较大的。
2.电压表半偏法
电路图
条件 R1 RV
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 ②将R2的阻值调为零,闭合S,调节R1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等于其量程Um; ③保持R1的滑动触头不动,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等于Um,然后读出R2的值
实验原理 RV R1,R2接入电路时可认为电压表和R2两端的总电压不变,仍为Um,当电压表示数调为时,R2两端电压也为,则二者电阻相等,即RV=R2
误差分析 R2接入后,电压表与R2的总电压变大,UR2>,则RV测=R2>RV真
注:R1应选阻值较小的电阻,同时在安全范围内,电源应选电动势较大的。
例3 (2025·山西省晋城市高三模拟)实验小组找到一刻度清晰的微安表G,其满偏电压不到0.5 V,该小组同学决定测量该微安表的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微安表G(满偏电流为150 μA,内阻未知);
B.滑动变阻器R1(0~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C.滑动变阻器R2(0~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D.电源E(电动势约为6 V);
E.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 Ω);
F.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
(2)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选填“B”或“C”)。
(3)实验过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合上开关S1、S2,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微安表指针满偏;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仅断开开关S2,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偏,此时电阻箱的四个旋钮如图丙所示,则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__ Ω。
(4)若将该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需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________ Ω(保留两位小数)的定值电阻。
(5)测量微安表G的内阻时,在设计上存在系统误差,这会导致(4)中电流表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考点四 电桥电路法
电路图
操作步骤 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3,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
实验原理 当IG=0时,有UAB=0,则UR1=UR3,UR2=URx,根据欧姆定律有=,=,可得电桥平衡条件=,从而可计算出Rx
例4 某兴趣小组想要较精确地测量灵敏电流计G1的内阻Rg,实验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测灵敏电流计G1:量程0~1 mA,内阻约500 Ω;
灵敏电流计G2:量程0~2 mA,内阻约200 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400 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600 Ω;
电阻箱R:0~999.9 Ω,最小调节量0.1 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300 Ω;
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1000 Ω;
直流电源:电动势1.5 V;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实验。
(1)实验时,先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接近最大值,闭合开关,再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当G2的示数为0时,电阻箱的示数为750.9 Ω,G1的示数为0.80 mA。则G1的内阻Rg=________ Ω;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___(选填“R3”或“R4”)。
(2)该电源的内阻对G1的内阻Rg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课时作业
1.有一个量程为3 V、内电阻约为4000 Ω的电压表,现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其内电阻。
(1)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如下,请分析填空。
A.断开开关S,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B.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零;
C.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 V;
D.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________ V,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电阻的测量值。
(2)电压表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有R测________R真(选填“>”或“<”)。
(3)实验中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甲的最大阻值为2000 Ω,乙的最大阻值为10 Ω。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2022·全国甲卷)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10 mA,内阻约1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Rg待测,约1 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开关S,导线若干。
(1)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90.0 μA,电流表的示数为9.00 mA,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Rg=________ Ω。
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约为1.5 Ω,电压表满偏电压为3 V,定值电阻R0=3.5 Ω,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 Ω。
(1)将S2接1,闭合开关S1前,该同学首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这样操作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U R关系图像;
电阻R/Ω 1.0 2.0 4.0 6.0 8.0 10.0
电压U/V 0.75 1.28 2.00 2.45 2.76 3.00
(3)断开S1,将S2接2,再闭合S1,电压表示数为1.60 V,利用(2)中测绘的U R图像可得Rx=________ Ω,考虑到电压表为非理想电表,则Rx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4.(2023·海南高考)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量程为100 μA、内阻约为2000 Ω的微安表头的内阻,所用电源的电动势约为12 V,有两个电阻箱可选,R1(0~9999.9 Ω),R2(0~99999.9 Ω)。
(1)RM应选________,RN应选________。
(2)根据电路图,请在图2中把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3)下列操作顺序合理排列是________。
①将变阻器滑动头P移至最左端,将RN调至最大值;
②闭合开关S2,调节RM,使微安表半偏,并读出RM阻值;
③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头P至某位置再调节RN使表头满偏;
④断开S1、S2,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
(4)如图3是RM调节后面板,则待测表头的内阻为________,该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后,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如图4所示位置,则待测电压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6)某次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的实验中,S2断开、电表满偏时读出RN值,在滑动头P不变、S2闭合后调节电阻箱RM,使电表半偏时读出RM,若认为OP间电压不变,则微安表内阻为________(用RM、RN表示)。
5.(2025·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检测)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待测电阻(约为200 Ω)的阻值。可使用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1(0~20 Ω),滑动变阻器R2(0~500 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 Ω),灵敏电流计G,电阻丝,电源E,开关S,导线若干。
(1)按原理图甲将实物图乙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
②将电阻箱R0的阻值置于225.0 Ω,将R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接通S,再反复调节电阻丝上滑动触头P的接入位置。某次调节时发现电流计G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应将触头P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流计示数为0。
③将电阻箱R0和待测电阻Rx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0的阻值置于196.0 Ω时,在接通S后,电流计的示数也为0。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
④某同学在对调电阻箱和待测电阻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了少许,对实验结果__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无”)。
6.(2022·山东高考)某同学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器材:
干电池E(电动势1.5 V,内阻未知);
电流表A1(量程10 mA,内阻为90 Ω);
电流表A2(量程30 mA,内阻为30 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150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 Ω);
待测电阻Rx;
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一端。将定值电阻R0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处。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为________(填“A1”或“A2”);若不考虑电池内阻,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应为________ Ω。
(2)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用Rx替换R0,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处,则Rx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
(3)本实验中未考虑电池内阻,对Rx的测量值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答案及解析)
例1 (2024·海南省儋州市高三下模拟)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r1=3.0 kΩ),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r2=5.0 kΩ),滑动变阻器R(额定电流1.5 A,最大阻值100 Ω),待测定值电阻Rx,电源E(电动势6.0 V,内阻不计),单刀开关S,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压”)。
(2)将虚线框中的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
(3)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在图a给出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点,并绘制U2 U1图像。
测量次数 1 2 3 4 5
U1/V 1.00 1.50 2.00 2.50 3.00
U2/V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U2 U1图像得到待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完成上述实验后,若要继续采用该实验原理测定另一个定值电阻Ry(阻值约为700 Ω)的阻值,在不额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实验精度尽可能高,请在图b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改进的电路图。
[答案] (1)分压 (2)图见解析图1
(3)图见解析图2
(4)1.82×103 (5)图见解析图3
[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V1与Rx串联,由于各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大,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为了测得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2)根据实验原理,其电路图如图1所示。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U2 U1图像如图2所示。
(4)根据实验电路图,有Rx=,变形得U2=U1,则U2 U1图线的斜率为k=,根据U2 U1图像可得斜率k==1.605,则Rx≈1.82×103 Ω。
(5)因待测电阻Ry(阻值约为700 Ω)的阻值较小,若仍与电压表V1串联,则所分得的电压过小,实验误差较大,故将待测电阻Ry与Rx串联,求出Rx和Ry串联的总电阻,即可求出Ry的阻值。故改进后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
例2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的示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答案] (1)R0 标准电流表A0
(2)RN 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
(3)平均值
[解析] 本题测量微安表表头A的内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则实验的操作如下: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滑动变阻器R0,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录此时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0+rg0+rg+r)(其中r为电池内阻)。
(2)将S拨向接点2,调节电阻箱RN,使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保持I不变,记录此时RN的读数;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0+rg0+RN+r)。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多个RN的值。由(1)(2)中两式可得待测微安表表头内阻rg=RN,为了减小误差,应计算RN读数的平均值。
例3 (2025·山西省晋城市高三模拟)实验小组找到一刻度清晰的微安表G,其满偏电压不到0.5 V,该小组同学决定测量该微安表的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微安表G(满偏电流为150 μA,内阻未知);
B.滑动变阻器R1(0~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C.滑动变阻器R2(0~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D.电源E(电动势约为6 V);
E.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 Ω);
F.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
(2)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选填“B”或“C”)。
(3)实验过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合上开关S1、S2,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微安表指针满偏;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仅断开开关S2,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偏,此时电阻箱的四个旋钮如图丙所示,则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__ Ω。
(4)若将该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需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________ Ω(保留两位小数)的定值电阻。
(5)测量微安表G的内阻时,在设计上存在系统误差,这会导致(4)中电流表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答案] (1)图见解析 (2)B (3)左 2400
(4)并 0.60 (5)大于
[解析]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如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提高实验精度,滑动变阻器应选总阻值较小的,即选B。
(3)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可以保护电路。微安表指针满偏后,断开开关S2,可认为滑片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微安表指针半偏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与微安表两端的电压相等,则微安表的内阻等于此时电阻箱的阻值,由图丙可知为2400 Ω。
(4)将该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I=0.6 A的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定值电阻。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有(I-Ig)R=IgRg,解得所需并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R=0.60 Ω。
(5)断开开关S2,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分压电路两端的电压略大于微安表的满偏电压,则微安表指针半偏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略大于微安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电阻箱的阻值略大于微安表的内阻,故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Rg测大于真实值Rg真,可知(4)问中并联的定值电阻R偏大,则改装后电流表的真实值I真=+I′偏小,即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例4 某兴趣小组想要较精确地测量灵敏电流计G1的内阻Rg,实验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测灵敏电流计G1:量程0~1 mA,内阻约500 Ω;
灵敏电流计G2:量程0~2 mA,内阻约200 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400 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600 Ω;
电阻箱R:0~999.9 Ω,最小调节量0.1 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300 Ω;
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1000 Ω;
直流电源:电动势1.5 V;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实验。
(1)实验时,先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接近最大值,闭合开关,再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当G2的示数为0时,电阻箱的示数为750.9 Ω,G1的示数为0.80 mA。则G1的内阻Rg=________ Ω;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___(选填“R3”或“R4”)。
(2)该电源的内阻对G1的内阻Rg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 (1)500.6 R3 (2)没有
[解析] (1)由实验电路图可知,该小组采用电桥法测灵敏电流计G1的内阻Rg,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得=,则G1的内阻为Rg=R=×750.9 Ω=500.6 Ω。此时电路总电流为I=I1+≈1.80 mA,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总== Ω≈833 Ω,由于R并=≈556 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约为R滑=R总-R并=277 Ω,可知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R3。
(2)根据=,可知该电源的内阻对G1的内阻Rg的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课时作业
1.有一个量程为3 V、内电阻约为4000 Ω的电压表,现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其内电阻。
(1)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如下,请分析填空。
A.断开开关S,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B.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零;
C.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 V;
D.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________ V,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电阻的测量值。
(2)电压表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有R测________R真(选填“>”或“<”)。
(3)实验中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甲的最大阻值为2000 Ω,乙的最大阻值为10 Ω。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1)b 1.5 (2)> (3)乙
解析:(1)A.在闭合S前,应保持分压电路两端电压为0,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b端。D.本题使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当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示数为3 V;接入电阻箱后认为分压电路两端电压不变,仍为3 V,当电压表读数为1.5 V时,电阻箱两端电压也为1.5 V,则电压表内电阻与电阻箱阻值相等。
(2)电阻箱与电压表串联后,测量电路的电阻增加,则测量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稍大于3.0 V,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稍大于1.5 V,则电阻箱的阻值大于电压表的内阻,即有R测>R真。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为分压接法,为减小实验误差和方便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远小于测量电路的电阻,故应选择最大阻值为10 Ω的,即应选用乙。
2.(2022·全国甲卷)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10 mA,内阻约1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Rg待测,约1 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开关S,导线若干。
(1)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90.0 μA,电流表的示数为9.00 mA,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Rg=________ Ω。
答案:(1)图见解析 (2)990
解析:(1)为了测出微安表两端的电压,可以让微安表与定值电阻R0并联,再与电流表串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与通过微安表的电流之差,即为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从而求出R0和微安表两端的电压,进而求出微安表的内阻。由于电源电动势1.5 V较大,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则电路干路的最小电流约为=50 mA,
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则滑动变阻器只能采用分压式接法。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流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I=IA-IG=9.00 mA-0.09 mA=8.91 mA,加在微安表两端的电压U=IR0=8.91×10-3×10 V=8.91×10-2 V,微安表的内阻Rg== Ω=990 Ω。
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约为1.5 Ω,电压表满偏电压为3 V,定值电阻R0=3.5 Ω,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 Ω。
(1)将S2接1,闭合开关S1前,该同学首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这样操作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U R关系图像;
电阻R/Ω 1.0 2.0 4.0 6.0 8.0 10.0
电压U/V 0.75 1.28 2.00 2.45 2.76 3.00
(3)断开S1,将S2接2,再闭合S1,电压表示数为1.60 V,利用(2)中测绘的U R图像可得Rx=________ Ω,考虑到电压表为非理想电表,则Rx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答案:(1)错误 (2)图见解析 (3)2.9 等于
解析:(1)当电阻箱的电阻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U== V≈4.29 V,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则该操作错误。
(2)根据数据在图中描点并进行拟合,得到U R图像如图所示。
(3)电压表示数为1.60 V,利用(2)中测绘的U R图像可得Rx=2.9 Ω,该方法为等效替代法,电压表内阻对Rx的测量无影响,则Rx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4.(2023·海南高考)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量程为100 μA、内阻约为2000 Ω的微安表头的内阻,所用电源的电动势约为12 V,有两个电阻箱可选,R1(0~9999.9 Ω),R2(0~99999.9 Ω)。
(1)RM应选________,RN应选________。
(2)根据电路图,请在图2中把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3)下列操作顺序合理排列是________。
①将变阻器滑动头P移至最左端,将RN调至最大值;
②闭合开关S2,调节RM,使微安表半偏,并读出RM阻值;
③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头P至某位置再调节RN使表头满偏;
④断开S1、S2,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
(4)如图3是RM调节后面板,则待测表头的内阻为________,该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后,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如图4所示位置,则待测电压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6)某次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的实验中,S2断开、电表满偏时读出RN值,在滑动头P不变、S2闭合后调节电阻箱RM,使电表半偏时读出RM,若认为OP间电压不变,则微安表内阻为________(用RM、RN表示)。
答案:(1)R1 R2 (2)图见解析
(3)①③②④ (4)1998.0 Ω 小于
(5)1.30 (6)
解析:(1)根据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可知,RM应与微安表头的内阻相当,且闭合S2之后,滑动变阻器上方支路的电流应基本不变,则需要RN较大,这样因接入RM对P左侧支路造成的影响就可近似忽略,故RM应选R1,RN应选R2。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3)为确保实验电路安全,闭合开关S1、S2前,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头至最左端使闭合S1后测量电路电压为零,调节电阻箱RN至最大阻值;之后闭合S1单独连入微安表,使之满偏,再接入与微安表并联的电阻箱RM,使微安表半偏;实验完成,整理器材。故操作顺序合理排列为①③②④。
(4)RM调节后面板读数为1998.0 Ω。由(1)中所述实验原理可知,待测表头的内阻测量值为1998.0 Ω。闭合S2后,微安表头并联了电阻RM,P左侧部分总电阻减小,分压减小,P右侧部分及电源内阻分压增大,干路电流增大,又P左侧部分滑动变阻器中电流减小,可知流过RN的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Ig,而流过微安表头的电流为Ig,则流过RM的电流IRM>,由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可得Ig·Rg=IRM·RM,则Rg>RM,即待测表头的内阻的测量值RM小于真实值Rg。
(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设为R0,则有U=Ig(Rg+R0),此时的电压表读数为U′=I′(Rg+R0),其中U=2 V,Ig=100 μA,由题图4可知I′=65 μA,联立解得U′=1.30 V。
(6)根据题意,OP间电压不变,可得Ig(Rg+RN)=RN+Rg,解得Rg=。
5.(2025·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检测)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待测电阻(约为200 Ω)的阻值。可使用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1(0~20 Ω),滑动变阻器R2(0~500 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 Ω),灵敏电流计G,电阻丝,电源E,开关S,导线若干。
(1)按原理图甲将实物图乙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
②将电阻箱R0的阻值置于225.0 Ω,将R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接通S,再反复调节电阻丝上滑动触头P的接入位置。某次调节时发现电流计G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应将触头P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流计示数为0。
③将电阻箱R0和待测电阻Rx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0的阻值置于196.0 Ω时,在接通S后,电流计的示数也为0。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
④某同学在对调电阻箱和待测电阻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了少许,对实验结果__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无”)。
答案:(1)图见解析
(2)①R1 ②左 ③210 ④无
解析:(1)根据原理图甲,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2)①滑动变阻器R要使用分压式接法,应选用总阻值较小的R1。
②某次调节时发现电流计G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说明A点电势高于B点,因电阻丝上越往左侧电势越高,为使B点电势提高到与A点电势相等,应将触头P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计示数为0。
③在②中电流计示数为0时,电阻R0、Rx以及电阻丝两边的电阻R左、R右满足=,将电阻箱R0和待测电阻Rx位置对调后,电流计的示数为0时,设电阻箱的阻值为R0′,同理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x== Ω=210 Ω。
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少许,电阻丝两边电阻的比例关系不变,电流计的示数为0时,电阻箱阻值与待测电阻阻值的比例关系不变,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6.(2022·山东高考)某同学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器材:
干电池E(电动势1.5 V,内阻未知);
电流表A1(量程10 mA,内阻为90 Ω);
电流表A2(量程30 mA,内阻为30 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150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 Ω);
待测电阻Rx;
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一端。将定值电阻R0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处。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为________(填“A1”或“A2”);若不考虑电池内阻,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应为________ Ω。
(2)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用Rx替换R0,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处,则Rx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
(3)本实验中未考虑电池内阻,对Rx的测量值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答案:(1)A1 60 (2)100 (3)无
解析:(1)若不考虑电池内阻,且在电池两端只接R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 A=10 mA,又因为电路总电阻等于电池内阻、定值电阻R0、电流表内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之和,故电路中电流始终小于10 mA;由题知,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要使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处,则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应为A1。若不考虑电池内阻,当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处时,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R+R0+RA1),解得R=60 Ω。
(2)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用Rx替换R0,闭合开关后,有E=(R+Rx+RA1),解得Rx=100 Ω。
(3)若考虑电池内阻,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R+r)+R0+RA1],E=[(R+r)+Rx+RA1],解得Rx仍为100 Ω,则Rx的测量值不受电池内阻r的影响。
11(共61张PPT)
第九章 恒定电流
第4讲 专题:测量电阻的
特殊方法
目录
1
2
3
考点一 双电表差值法
考点二 等效替代法
考点三 半偏法
考点四 电桥电路法
课时作业
4
5
考点一 双电表差值法
1.安安法(电流表差值法)
电路图
实验原理 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电流表A1的内阻为r1,则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有I1r1=(I2-I1)Rx,如果r1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x已知,可求出电流表A1的内阻r1
应用技巧 缺少合适的电压表时,可将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当作电压表使用
例1 (2024·海南省儋州市高三下模拟)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r1=3.0 kΩ),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r2=5.0 kΩ),滑动变阻器R(额定电流1.5 A,最大阻值100 Ω),待测定值电阻Rx,电源E(电动势6.0 V,内阻不计),单刀开关S,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压”)。
分压
(2)将虚线框中的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
答案 如图所示。
(3)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在图a给出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点,并绘制U2 U1图像。
答案 如图所示。
测量次数 1 2 3 4 5
U1/V 1.00 1.50 2.00 2.50 3.00
U2/V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U2 U1图像得到待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完成上述实验后,若要继续采用该实验原理测定另一个定值电阻Ry(阻值约为700 Ω)的阻值,在不额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实验精度尽可能高,请在图b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改进的电路图。
1.82×103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V1与Rx串联,由于各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大,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为了测得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2)根据实验原理,其电路图如图1所示。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U2 U1图像如图2所示。
考点二 等效替代法
电路图
操作步骤 如图甲(或乙)所示,先让待测电阻Rx接入电路,调节R2,使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然后断开待测电阻,将电阻箱接入电路,保持R2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仍为原来记录的数值
实验原理 根据待测电阻与电阻箱对电路的效果相同(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相等),可知Rx=R1
说明:等效替代法测电阻其实是基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若两次操作电表示数不同,题中条件充足,也可以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测出待测电阻阻值。
例2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使待测表头
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______的示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使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R0
标准电流表A0
RN
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
平均值
解析 本题测量微安表表头A的内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则实验的操作 如下: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滑动变阻器R0,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录此时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0+rg0+rg+r)(其中r为电池内阻)。
(2)将S拨向接点2,调节电阻箱RN,使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保持I不变,记录此时RN的读数;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0+rg0+RN+r)。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多个RN的值。由(1)(2)中两式可得待测微安表表头内阻rg=RN,为了减小误差,应计算RN读数的平均值。
考点三 半偏法
1.电流表半偏法
例3 (2025·山西省晋城市高三模拟)实验小组找到一刻度清晰的微安表G,其满偏电压不到0.5 V,该小组同学决定测量该微安表的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微安表G(满偏电流为150 μA,内阻未知);
B.滑动变阻器R1(0~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C.滑动变阻器R2(0~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D.电源E(电动势约为6 V);
E.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 Ω);
F.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
(2)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选填“B”或“C”)。
答案 如图所示。
B
(3)实验过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选填“左”或“右”)
端,合上开关S1、S2,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微安表指针满
偏;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仅断开开关S2,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
偏,此时电阻箱的四个旋钮如图丙所示,则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 Ω。
(4)若将该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需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________ Ω(保留两位小数)的定值电阻。
(5)测量微安表G的内阻时,在设计上存在系统误差,这会导致(4)中电流表的测量值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400

0.60
大于
解析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如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提高实验精度,滑动变阻器应选总阻值较小的,即选B。
(3)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可以保护电路。
微安表指针满偏后,断开开关S2,可认为滑片与电源负极间的电压
保持不变,微安表指针半偏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与微安表两端的
电压相等,则微安表的内阻等于此时电阻箱的阻值,由图丙可知为
2400 Ω。
(4)将该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I=0.6 A的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定值电阻。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有(I-Ig)R=IgRg,解得所需并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R=0.60 Ω。
考点四 电桥电路法
例4 某兴趣小组想要较精确地测量灵敏电流计G1的内阻Rg,实验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测灵敏电流计G1:量程0~1 mA,内阻约500 Ω;
灵敏电流计G2:量程0~2 mA,内阻约200 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400 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600 Ω;
电阻箱R:0~999.9 Ω,最小调节量0.1 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300 Ω;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1000 Ω;
直流电源:电动势1.5 V;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并进
行实验。
(1)实验时,先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接近最
大值,闭合开关,再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当G2的示数为0时,
电阻箱的示数为750.9 Ω,G1的示数为0.80 mA。则G1的内
阻Rg=________ Ω;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选填“R3”或“R4”)。
(2)该电源的内阻对G1的内阻Rg的测量结果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500.6
R3
没有
课时作业
1.有一个量程为3 V、内电阻约为4000 Ω的电压表,现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其内电阻。
(1)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如下,请分析填空。
A.断开开关S,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_____端
(选填“a”或“b”);
B.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零;
C.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 V;
D.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___ V,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电阻的测量值。
b
1.5
(2)电压表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有R测_____R真(选填“>”或“<”)。
(3)实验中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甲的最大阻值为2000 Ω,乙的最大阻值为10 Ω。应选用______(选填“甲”或“乙”)。
>

解析:(1)A.在闭合S前,应保持分压电路两端电压为0,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b端。D.本题使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当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示数为3 V;接入电阻箱后认为分压电路两端电压不变,仍为3 V,当电压表读数为1.5 V时,电阻箱两端电压也为1.5 V,则电压表内电阻与电阻箱阻值相等。
(2)电阻箱与电压表串联后,测量电路的电阻增加,则测
量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稍大于3.0 V,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稍大于
1.5 V,则电阻箱的阻值大于电压表的内阻,即有R测>R真。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为分压接法,为减小实验误差和
方便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远小于测量电路的电阻,
故应选择最大阻值为10 Ω的,即应选用乙。
2.(2022·全国甲卷)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很小),电流表 (量程10 mA,内阻约10 Ω),微安表 (量程100 μA,内阻Rg待测,约1 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开关S,导线若干。
(1)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90.0 μA,电流表的示
数为9.00 mA,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Rg=______ Ω。
答案:如图所示。
990
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约为1.5 Ω,电压表满偏电压为3 V,定值电阻R0=3.5 Ω,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 Ω。
(1)将S2接1,闭合开关S1前,该同学首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这样操作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错误
(2)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U R关系图像;
答案:如图所示。
电阻R/Ω 1.0 2.0 4.0 6.0 8.0 10.0
电压U/V 0.75 1.28 2.00 2.45 2.76 3.00
(3)断开S1,将S2接2,再闭合S1,电压表示数为1.60 V,利用(2)中测绘的U R图像可得Rx=______ Ω,考虑到电压表为非理想电表,则Rx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9
等于
(3)电压表示数为1.60 V,利用(2)中测绘的U R图像可得Rx=2.9 Ω,该方法为等效替代法,电压表内阻对Rx的测量无影响,则Rx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4.(2023·海南高考)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量程为100 μA、内阻约为2000 Ω的微安表头的内阻,所用电源的电动势约为12 V,有两个电阻箱可选,R1(0~9999.9 Ω),R2(0~99999.9 Ω)。
(1)RM应选_____,RN应选______。
(2)根据电路图,请在图2中把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R1
R2
答案:如图所示。
(3)下列操作顺序合理排列是__________。
①将变阻器滑动头P移至最左端,将RN调至最大值;
②闭合开关S2,调节RM,使微安表半偏,并读出RM阻值;
③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头P至某位置再调节RN使表头满偏;
④断开S1、S2,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
①③②④
(4)如图3是RM调节后面板,则待测表头的内阻为__________,
该测量值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后,某次测量指针指
在如图4所示位置,则待测电压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6)某次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的实验中,S2断开、电表满偏时
读出RN值,在滑动头P不变、S2闭合后调节电阻箱RM,使电表半偏
时读出RM,若认为OP间电压不变,则微安表内阻为_________(用
RM、RN表示)。
1998.0 Ω
小于
1.30
解析:(1)根据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可知,RM应与微安表头的内阻相当,且闭合S2之后,滑动变阻器上方支路的电流应基本不变,则需要RN较大,这样因接入RM对P左侧支路造成的影响就可近似忽略,故RM应选R1,RN应选R2。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3)为确保实验电路安全,闭合开关S1、S2前,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头至最左端使闭合S1后测量电路电压为零,调节电阻箱RN至最大阻值;之后闭合S1单独连入微安表,使之满偏,再接入与微安表并联的电阻箱RM,使微安表半偏;实验完成,整理器材。故操作顺序合理排列为①③②④。
5.(2025·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检测)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待测电阻(约为200 Ω)的阻值。可使用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1(0~20 Ω),滑动变阻器R2(0~500 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 Ω),灵敏电流计G,电阻丝,电源E,开关S,导线若干。
(1)按原理图甲将实物图乙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选填“R1”或“R2”)。
②将电阻箱R0的阻值置于225.0 Ω,将R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接通S,再反复调节电阻丝上滑动触头P的接入位置。某次调节时发现电流计G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应将触头P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流计示数为0。
R1

③将电阻箱R0和待测电阻Rx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0的阻值置于196.0 Ω时,在接通S后,电流计的示数也为0。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 Ω。
④某同学在对调电阻箱和待测电阻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了少许,对实验结果_____影响(选填“有”或“无”)。
210

解析:(1)根据原理图甲,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2)①滑动变阻器R要使用分压式接法,应选用总阻值较小的R1。
②某次调节时发现电流计G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说明A点电势高于B点,因电阻丝上越往左侧电势越高,为使B点电势提高到与A点电势相等,应将触头P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计示数为0。
6.(2022·山东高考)某同学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器材:
干电池E(电动势1.5 V,内阻未知);电流表A1(量程10 mA,内阻为90 Ω);
电流表A2(量程30 mA,内阻为30 Ω);定值电阻R0(阻值为150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 Ω);待测电阻Rx;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A1
60
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