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第二单元测评卷
)
(


























































)一、积累和运用(13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 ,加点字的读音全都
正确的一组是 A. 骸骨(hdi) 荣膺 (ying) B. 隐匿 (ni) 坍塌(dan) C. 径 自(jing) 酒筵 (y6n) D. 纯粹 (cui) 舐着(shi) ( )(3 分) 窒息(zhi) 威风凛凛(l丫ng) 腌攒(a) 战战兢兢(jing) 惦记(didn) 呱呱坠地(gG) 苔藓 (xu心n) 如坐针毡 (zha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 ,汉字书写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 )(3 分)
A. 吮吸 颓唐 望眼欲穿 芒刺在背
B. 私塾 驾驭 天怒人怨 无原无故
C. 阔绰 熏陶 提心吊胆 无精打彩
D. 渡金 荤菜 不同凡响 不屑置辨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 ,选出一个最 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 (4 分)
(1)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 ,没有 止境的进步 ,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 , 鼓舞他们的心情 , (安抚 抚慰 安 慰)他们的创痛 ,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
(2)读书时不 (走马观花 马 马虎虎 盲目自大) ,而是认真、仔细地阅读 , 往往会收获更多 。
4. 阅读语段 ,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 目 。 (3 分)
①奋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有着一 脉相传的历史根脉 。 ②中华民族以勤劳著称
于世 ,奋斗精神更是镂之于 心 的文化基因 。
③不仅奋斗需要激发奋斗者的激情 ,更需要 为奋斗者提供舞台 。 ④不论 新时代 的开创者 , 新时代的建设者 ,如果你 准备用奋斗改变命运 , 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 时代 。
(1)请将第②句中“ 文化基因”的短语类 型填 写 在 横 线 上: ( 只 填 序 号) 。 ( 1 分)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2)第③句有语病 ,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 在下面 。 ( 1 分)
(3)在第④句横线上补充一组恰当的关 联词语 。 ( 1 分)
二、综合性学习(8 分)
5. 三年的时光荏苒 ,步履匆匆的我们即 将踏上奋战中考的舞台 ,也即将挥别盈满青 春的校园 。 某校决定举办以“ 毕业季 ● 最青 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 任务 。 (8 分)
(1)【毕业季 . 感怀】为了让初三学子在 毕业季的时光中唤起最美的青春记忆 ,鼓励 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现征集本次活动 的宣传标语 。 请你补充下面标语的后半句 , 使之完整 。 (2 分)
惜匆匆毕业时光 , 。
(2)【毕业季 . 拾忆】你们班决定制作人 手一本的毕业纪念册 ,册子需要设计几个栏
(



































































)目 。请你参照示例 ,补充另外两个栏目的名 称或内容 。(3 分)
示例:①栏目名称:时光剪影
栏目内容:收集初中三年来拍摄的师生 们的所有照片 ,整理并选择部分排版。
②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每人选取校园一物制作书签 , 选择精美的书签保存。
③栏目名称:惜别寄语
栏目内容:
(3)【毕业季 . 期望】活动中 ,老师出示 了田汉《毕业歌》中的一段歌词 ,表达了他对 同学们的殷切希望 。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 老师的良苦用心 ,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 的临别赠言 。(3 分)
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 明天是社会 的栋梁 ;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 , 明天要掀起民 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 , 巨浪 ,不断地增长! 同 学们!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 兴亡!
临别赠言:
三、阅读理解(49 分)
(一 ) 阅 读 下 面 的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12 分)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 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 第六感官”。 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 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 , 深刻影响了互 联网发展潮流 。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 , 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 尚 ,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8
)
(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2022 年 4 月 21 日 )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未成年人 阅读向好 。从图书阅读率来看 ,2021 年我国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 83. 9% ,较 2020 年的 83. 4%提高了 0. 5 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 来看 ,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 量为 10. 93 本 , 比 2020 年的 10. 71 本增加了 0. 22 本;从阅读时长来看 , 未成年人平均每 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 。 同时 ,2021 年我 国未成 年 人 的 数 字 化 阅 读 方 式 接 触 率 为 72. 5% ,听书率为 32. 7% 。
(摘编 自“ 中国消费网”2022 年 4 月 24 日 )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 ” (指 1995—2009 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 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 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 力 。作为“ 网生”一代 ,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 数字化生存体验 ,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 “ 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 Z世代”的加入 ,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 全民阅读的意义 。“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 中国 , 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 ,他们通 过评论反馈 ,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报告》指出:“ 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 了 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
(



































































)用 。 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 故事 ,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 , 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 ,拓宽全民阅读 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 自《人民 日报 ● 海外版》 2022 年 4 月 13 日 )
6. 根据材料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
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 2020 年底 , 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 1. 8亿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 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B. 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 83. 9% ,较 2020 年的 83. 4% 提高了 0. 5 个百 分点 ,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
C.“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 体验 ,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 网感”,和 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D.“Z世代”作为“ 网生”一代 ,将成为网 络阅读的主力 ,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 高涨 ,通过评论反馈表达家国情怀。
7. 阅读材料一的图和材料二 ,你读出哪 些信息 (4 分)
8.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 ,谈谈在全民阅 读的背景下 ,“ 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 络文学有哪些深刻影响 。(4 分)
(二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回 答 问 题。 ( 17 分)
玉 米 侯发山
①早起四五点 ,天空的脸还没洗干净 ,老 贵就已经挑着一担水到了地头 。他不敢歇 息 ,提溜着水桶进到田里 。玉米已经有五六 片叶子了 ,他看了看 ,都比昨天多了一片 , 昨 天是四片的 ,今天五片 ; 昨天五片的 ,今天六 片……他把水瓢对准玉米的根部 ,缓慢地浇 着 。水遇到土壤 ,转瞬即逝 ,还是留下了湿漉 漉的蛛丝马迹 。水流的“ 滋滋”的声音 ,在老 贵听起来 ,是那么美妙 ,那么入耳……水塘距 离玉米地不远 ,老贵差不多挑了三四十担水 , 等到 7584 棵玉米全部浇完 , 日头刚好爬到东 山嘴那儿了 。老贵一屁股蹲到地头 ,手掌胡 乱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掏出旱烟袋 ,挖了一 锅烟 ,点上火 ,很享受地滋溜起来 。给玉米浇 水 ,就得趁日头睡觉那会儿 ,要不 , 日头晒着 , 再去浇水 ,玉米会受不了。
②五年前当地政府分地的时候 ,老贵抢 先要了这块地 。这里是中越边境 , 当年的战 争曾遗留了大量的地雷 ,部队排除雷后再把 土地交给政府 。其实不用抢 ,这年头没几个 人愿意种地 。政府把其他几块没有人要的地 都种上了树 。这块地有九分六厘 ,老贵用脚 步丈量了无数次 。他接管后 ,有人劝他种果 树 ,他说还是庄稼顺手 ,他种了一辈子的庄 稼 ,有经验 ;有人让他种药材 ,说药材值钱 ,他 说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 ,要那么多钱也没有 用 。有了这块地 ,老贵就把原先的责任田转 让给了邻居 。他说土埋到脖子那儿了 ,顾不 了那么多 。也是 ,老伴病逝多年 ,他今年 58 , 人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块地到手后 ,
(



































































)老贵拿上攫头深耕了一遍 ,捡出里面的石头 什么的 , 然后施一遍农家肥 , 当年就种上了 玉米。
③有了水分的滋润 , 玉米苗在 日 头的照 射下 ,尽情地舒展着身子 , 茁壮 ,精神 。看着 一棵棵玉米苗 ,老贵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那眼 神 ,那表情 ,好像那些玉米苗都是他的孩子。 老贵下意识地抽了一下鼻子 ,似乎闻到了几 个月后玉米成熟的馨香。
④这时候 ,二宝带着大全过来了 。这两 人老贵不陌生 。二宝是村主任 , 大全也是本 村人 ,如今在城里盖房子 ,是个大老板。
⑤二宝说:“ 贵叔 ,跟您商量个事。”大全 掏出一支烟递过去 ,老贵下意识地接过 。“就 是这块地的事。”二宝迟疑了一下 ,说出了 口。 老贵盯着大全:“ 你也想 要 ”大 全 点 点 头。 “ 没门!”老贵把手里那根纸烟甩了。
⑥大全又掏出一支烟递过去 ,说:“贵叔 , 您要多少补偿都中。”老贵没有接大全手里的 烟 ,指着地里的玉米说:“ 你得先问问它们答 应不答应!”二宝说:“贵叔 ,若是玉米知道 ,也 会答应的。”“二宝你啥意思 ”老贵一时给搞 糊涂了 。二宝说:“ 贵叔 ,我知道您对这块地 的感情 ,但您也得想想村里那些孩子们 ,跑到 十几里外的镇里上学 ,刮风下雨 , 孩子不受 罪 一年要穿坏好几双鞋子呢。”
⑦老贵梗了一下脖子 ,说:“ 我不是把每 年卖玉米的钱都捐给了那些孩子们 ,让他们 买鞋 … … ”
⑧大全有点哭笑不得 ,说:“贵叔 ,我在村 里建个小学岂不更好 ”“ 啥 建学校 ”老贵 懵了 。“人家大全要无偿给村里建个小学 ,就 打算在这块地上建!”二宝补充道 。“ 真的 ” 老贵似乎不相信 。几乎同时 ,二宝和大全点
了点头。
⑨那些玉米苗随风摆动 , 不知道是拒绝 还是同意 。老贵一脸难色 , 不知道该怎样跟 它们交流。
⑩大全说:“贵叔 ,不急 ,等您收了这季玉 米再说。”这还差不多 。老贵的脸像雨后的彩 虹 ,亮丽而有色彩。
。11一年后 ,一个崭新的学校建成了 , 学校 的名字就叫“ 玉米小学”。老贵的儿子叫玉 米 ,是一名军人 ,早在六年前因为排查学校这 块地上的地雷时 ,发生了意外。
(选自《山西文学》,有删改)
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 内容 。 (3 分)
10.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 (4 分)
(1)水塘距离玉米地不远 ,老贵差不多挑 了三四十担水 ,等到 7584 棵玉米全部浇完 , 日头刚好爬到东山嘴那儿了 。 (从描写的角 度)
(2)玉米苗在日头的照射下 ,尽情地舒展 着身子 ,茁壮 ,精神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



































































)11. 结合文章内容 ,分析“老贵”这个人物 形象 。(4 分)
12. 文章第 ②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3 分)
13. 请联系全文 ,理解文章标题《玉米》的 内涵 。(3 分)
(三)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回 答 问 题。 (14 分)
赵轨 ,河南洛阳人也 。父肃 ,魏廷尉卿。 轨少好学 ,有行检① 。周蔡王引为记室 , 以清 苦闻 。迁卫州治中 。 高祖受禅② , 转齐州别 驾 ,有能名 。其东邻有桑 , 葚落其家 ,轨遣人 悉拾还其主 ,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 ,不 愿侵人 。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 ,考绩连 最 。持节使者邻阳公梁子恭状上 , 高祖嘉之 , 赐物三百段 ,米三百石 ,征轨入朝 。父老相送 者各挥涕曰:“ 别驾在官 ,水火不与百姓交 ,是
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公清若水 ,请酌一杯水 奉饯。”轨受而饮之 。既至京师 ,授原州总管 司马 。在道夜行 , 其左右马逸入田中 , 暴人 禾 。轨驻马待明 ,访禾主酬直而去 。原州人 吏闻之 ,莫不改操 。后数年 , 迁硖州刺史 ,抚 缉萌夷 ,甚有恩惠 。寻转寿州总管长史 。芍 陂旧有五门堰③ , 芜秽不修 。轨于是劝课人 吏 ,更开三十六门 ,灌田五千余顷 ,人赖其利。 秩满归乡里 ,卒于家 ,时年六十二。
(选自《隋书 . 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
【注释】①行检: 品德 ,操守 。 ②受禅:新 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 。 ③堰:用于灌溉的水 利工程 。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 分)
(1)轨遣人悉拾还其主 ( )
(2)暴人禾 ( )
(3)人赖其利 ( ) 15. 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
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其东邻有桑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 马也(韩愈《马说》)
B. 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以我酌油知之 (欧阳修《卖油翁》)
C. 轨受而饮之 公将鼓之 (《左传 . 曹 刿论战》)
D. 卒于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诸葛 亮《出师表》)
16.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吾非以此求名 ,不愿侵人。
(2)原州人吏闻之 ,莫不改操。
(






































)17. 简要概括赵轨“ 有行检”的两个具体 事例 ,每个事例不超过 10 个字 。 (4 分)
(四) 阅读 下 面 的 诗 歌 , 回 答 问 题 。 ( 6 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8.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对诗歌前两 句进行赏析 。 (3 分)
19. 如果把本诗第三 句 中“ 尽 ”字 换 成 “ 滴”或“ 流”好不好 为什么 (3 分)
四、写作(50 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 (50 分)
为校园截图 ,能定格温馨校园中的一幕; 为青春截图 ,能留下成长中美好的回忆 ;为祖 国 大 好 河 山 截 图 , 能 引 发 我 们的 豪 情 壮 志 … …
请以《为 截图》为题 , 写一篇 文章 。
要求:①先把标题补充完整 ; ②立意 自 定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说真话 ,抒真情 , 忌抄袭 ;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⑤书写工 整 ,不少于 600 字 。(



































































)第二单元测评卷
1. C 【解析】A. 骸 骨( h6i) , 威风凛 凛 (l丫n) ;B. 坍塌(tan) ;D. 苔藓 (xi心n) 。
2. A 【解析】B. 无原无故-无缘无故 ;
C. 无精打彩-无精打采 ; D. 渡金-镀金 , 不 屑置辨-不屑置辩。
3. (1)抚慰 (2)走马观花
4. (1)B (2)奋斗不仅需要激发奋斗者 的激情 ,更需要为奋斗者提供舞台 。 (3)是 还是
5. (1)示例:挽悠悠青春流年
(2)②示例:校园情怀
③示例:请每位同学(老师)写一段祝福 语 ,表达自己的感受。
(3)示例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示例二:努力拼搏 ,勇于担当 ,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6. D 【解析】“ 将成为”错 ,原文是“ 已成 为”。
7. ①2018 年至 2020 年中国未成年人网 民规模逐年提升 。②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 阅读向好(或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阅读量、 阅读时长均有所提升) 。③2021 年我国未成 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高。
8. ①“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 文学发展潮流 ,弘扬网络文学正能量 。②“ Z 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 构成和价值内核 。③“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 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 值功用 。④“Z世代”中国青年的加入凸显了 网络文学对全民阅读的意义 。⑤“Z世代”中 国青年增加了网络文学的读者量 ,推动网络
文学的繁荣发展。
9. 示例:老贵的儿子玉米在排雷时发生 意外 ,老贵就在儿子牺牲的土地上种玉米 ,并 把卖玉米的钱捐给村里的孩子们 ,最后他把 这块 地 捐 给 村 里 建 了 一 所 学 校—玉 米 小学。
10. (1)运用细节(动作)描写 ,通过具体 数字(动作)的呈现 ,表现出老贵对每一棵玉 米的用心呵护 , 把它们当成 自 己的孩子般 照顾。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玉米苗人 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玉米长得茁壮的特点 , 表现了老贵对玉米的精心照料。
11. ①早上四五点就去给玉米浇水 ,可见 老贵勤劳能干 ; ②老伴病逝多年 ,儿子牺牲 , 可见老贵命运比较悲惨 ; ③把每年卖玉米的 钱都捐给孩子们买鞋 ,可见老贵心地善良 ;④ 老贵把地捐出来建学校 ,可见老贵深明大义 , 有大爱之心。
12. 不能删去 。第②段是插叙 ,交代了老 贵这块玉米地的来源 ,丰富了文章内容 ,使文 章情节完整 ;突出老贵朴实的农民形象 ,推动 了情节发展 ,为结尾交代老贵儿子排雷牺牲 埋下伏笔 ;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 避免平铺 直叙。
13. ①指老贵的儿子玉米 ,他排雷牺牲 , 是位英雄 ; ②又指老贵在儿子牺牲的土地上 种玉米 ,把玉米当孩子般照料 ,表达了老贵对 儿子的思念 ; ③还指在老贵儿子牺牲的地方 建成的玉米小学 ,表达了对英雄的纪念。
14. (1) 全部 , 全都 (2)践踏 , 损坏 (3)依靠 ,依赖
15. D 【解析】D.“ 于”, 均为介词 , 在。
(



































































)A. 代词 , 他 的/副词 , 加强诘 问 语 气 O B. 介 词 ,用/介词 ,凭借 O C. 代词 ,代水/助词 ,补足 音节 O
16. (1) 我并不是要凭借这事求取好名 声 ,而是不愿意侵占别人的东西。
(2)原州的百姓和官吏听说这件事后 ,没 有人不改变(原来的)操守。
17. 将桑葚送还主人 ;赔偿百姓的禾苗。
18. 示例: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 的雄阔壮丽 ,饱含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 情 ,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19. 不 好 。“ 尽 ”字 强 调 眼 泪 流 干 , 而 “ 滴”“ 流”不能表达出这层含义 。“ 泪尽”一 词 ,更含诗人的无限酸辛。
20.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