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语文高频易错考前冲刺:名篇名句默写一.默写(共20小题)1.(2025 开福区校级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想熠熠,使命灼灼,青年人必须对自身理想进行高蹈而清晰的定位,主动肩负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此语正如《论语 泰伯》中曾子所言“ , ”。(2)《将进酒》在手法上多用夸张,如“ ”极写黄河源头之高,“ ”极言人生短促。(3)“诗以奇趣为宗,以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合道”即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奇。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即一“反常合道”之处。2.(2024秋 武汉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求学重视老师的引导,如《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 ”;同时也重视个人的努力,如《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通过不断学习领悟,才能够“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与之类似,《琵琶行》也以“ , ”侧面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音乐境界让人回味无穷。(3)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如:“ , 。”3.(2025春 裕安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 。”(3)在《师说》一文中,韩愈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的名句是:“ , 。”4.(2025 高邮市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 ”,作为“十思”之一,是在劝谏太宗游玩要有度;后面的句子“ ”与此句形成了照应。(2)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两句,描绘了作者登上快阁后看到的壮阔之景,这同时也是作者宽广胸襟和雅洁情怀的生动写照。(3)鸡作为中国百姓最熟悉的动物之一,曾被无数诗人写入诗篇之中,或展现田园风貌,或寄托复杂感情,如“ , ”。5.(2025 固始县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新从大都市回到乡村,远处隐约迷蒙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 , 。”(2)毕业典礼上,王老师引用《劝学》中“ , ”两句话,告诫同学们不要心气不定,失去立身之地。(3)理想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到任人唯贤,和谐共处,即《大道之行也》中所说的“ , ”。6.(2025 吉林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末,小明准备了一桌家常饭菜招待来家中做客的同学。席上他引用了杜甫《客至》中的“ , ”两句。既表达了照顾不周的歉意,也表达了对同学到来的盛情欢迎。(2)“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是某品牌的宣传语,你发现它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 ”两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3)“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中国古代诗歌中,“寒”不仅是一种感觉,还会被赋予情感和哲理内涵。或营造清冷孤寂的氛围,或意味着人情冷暖,如“ , ”。7.(2024秋 楚雄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 , ”,意思是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空中的两句是“ , ”。(3)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 , ”。8.(2024秋 岳麓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王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 , ”。(2)欧阳修在《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以“ , ”两句,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防微杜渐,不要沉迷于钟爱之物。(3)《屈原列传》中“ ”和“ ”两句直接表明了屈原作《离骚》的原因。9.(2024秋 会泽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一句中的“小”和“大”分别指的是“ , ”。(2)苏轼《赤壁赋》中写月亮虽有圆缺、但最终没有变化的句子是“ , ”。(3)白居易《夜筝》诗写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琵琶行》中与后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10.(2025 盐山县校级一模)(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 , ”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2)《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 。(3)《登泰山记》中作者正面描写日出盛景的语句是:日上, , ,或曰,此东海也。11.(2025 五华区校级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登泰山记》中,姚鼐叙述自己从京师出发,经过了齐河、长清,然后“ , ”,终于到达了泰安。(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绘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景象。(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千”和“万”来表示数量众多,例如“千言万语”“千家万户”等,这种用法在古诗文中也很常见,如“ , ”。12.(2025 广东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4)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6)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7) ,鲜矣仁。(《论语》)(8)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3.(2025 永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议论喜用对比。比如荀子的《劝学》中将螃蟹的“ ”与蚯蚓的“ ”相对照,强调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2)“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 ”。(3)中国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请写出含有“龙”的古诗词名句:“ , 。”14.(2024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人原来在六国时身份是很高贵的。(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都看不见。(3)“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15.(2024秋 泰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适的《燕歌行》中,“ ”一句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一句写敌人迅疾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2)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16.(2025 温州学业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寒假,小慧和同学们去爬山,在一片林子里休息的时候,发现一群鸟因为她们的到来而受到惊吓,她不禁想起了苏轼《石钟山记》中的文句,山上宿巢的隼“ , ”。(2)《红楼梦》第十七回提到贾宝玉把林黛玉送的荷包贴身收藏,而任由小厮们把另外一个荷包拿走,这与《诗经 静女》中“ ,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重要的不是礼物,而是送礼物的人。(3)成语中经常出现“风”“云”两字,如“风起云涌”“云淡风轻”“叱咤风云”,唐诗中也是如此,如“ , ”中就有“风”“云”两字。17.(2025 南充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你的同学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绘制了一幅插图,图中谢公遗迹旁绿水潺潺,请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为此图配诗。(2)当我们评价一篇文学作品语言精妙,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举之例深入浅出时,可以引用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的评价“ , ”。(3)“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画面的修辞手法。如唐宋诗词或元曲中的“ , ”两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18.(2025 德州模拟)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日暮时分,小德独自徜徉在雪后的校园,看到一棵松树在雪中毅然挺立,不觉吟哦出《归去来兮辞》中的“ , ”,理解了陶渊明的心境。(2)小华在元旦假期去泰山观日出,看到旭日初升,太阳红得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瞬间联想到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所写的“ , ”一句,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3)在校园诗词大赛扣人心扉的“飞花令”环节,大屏幕展示出关键词“春水”,小刚脱口而出一句“ , ”,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19.(2025 南宁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生周华阐述古人“忠孝两难全”的矛盾心理时,引用了李密《陈情表》中“ , ”两句,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李密想先尽孝再尽忠的愿望。(2)小王工作之余,外出览胜,优美的景色正与自己心境相合,此景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不禁想起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 , ”两句。(3)落日是雄浑、壮美的,落月是宁静、优美的。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落日”这个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常常用到“落月”这个意象,如“ , ”。20.(2025 长春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用“ , ”两句形容音乐的感染力,苏轼《赤壁赋》中的“舞幽壑之潜蛟”与此意味相似。(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提出应处理好“质”与“文”的关系,否则“ , ”。(3)“台”是指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面平的建筑物,古诗词中,“台”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抒情的载体,如“ , ”。2025年高考语文高频易错考前冲刺:名篇名句默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默写(共20小题)1.(2025 开福区校级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想熠熠,使命灼灼,青年人必须对自身理想进行高蹈而清晰的定位,主动肩负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此语正如《论语 泰伯》中曾子所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2)《将进酒》在手法上多用夸张,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极写黄河源头之高,“ 朝如青丝暮成雪 ”极言人生短促。(3)“诗以奇趣为宗,以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合道”即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奇。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不思量 , 自难忘 ”即一“反常合道”之处。【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朝如青丝暮成雪(3)不思量 自难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朝如青丝暮成雪(重点字:暮)(3)不思量 自难忘(重点字:量)2.(2024秋 武汉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求学重视老师的引导,如《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同时也重视个人的努力,如《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通过不断学习领悟,才能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与之类似,《琵琶行》也以“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音乐境界让人回味无穷。(3)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如:“ 我欲因之梦吴越 , 一夜飞度镜湖月 。”【答案】(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3)示例一: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示例二: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示例三: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解答】故答案为:(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重点字:受)(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重点字:唯)(3)示例一: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重点字:度)示例二: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重点字:惨)示例三: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3.(2025春 裕安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为国以礼 , 其言不让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3)在《师说》一文中,韩愈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的名句是:“ 道之所存 , 师之所存也 。”【答案】(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勤于记诵,反复巩固,不错写、多写、漏写。【解答】故答案为:(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重点字:让)(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重点字:跬、至)(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重点字:存)4.(2025 高邮市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作为“十思”之一,是在劝谏太宗游玩要有度;后面的句子“ 可以尽豫游之乐 ”与此句形成了照应。(2)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落木千山天远大 , 澄江一道月分明 ”两句,描绘了作者登上快阁后看到的壮阔之景,这同时也是作者宽广胸襟和雅洁情怀的生动写照。(3)鸡作为中国百姓最熟悉的动物之一,曾被无数诗人写入诗篇之中,或展现田园风貌,或寄托复杂感情,如“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答案】(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可以尽豫游之乐(2)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可以尽豫游之乐(重点字:豫)(2)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重点字:澄)(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重点字:颠)5.(2025 固始县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新从大都市回到乡村,远处隐约迷蒙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 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2)毕业典礼上,王老师引用《劝学》中“ 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两句话,告诫同学们不要心气不定,失去立身之地。(3)理想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到任人唯贤,和谐共处,即《大道之行也》中所说的“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答案】(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重点字:暧、墟)(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重点字:蟹、螯)(3)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重点字:睦)6.(2025 吉林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末,小明准备了一桌家常饭菜招待来家中做客的同学。席上他引用了杜甫《客至》中的“ 盘飧市远无兼味 , 樽酒家贫只旧醅 ”两句。既表达了照顾不周的歉意,也表达了对同学到来的盛情欢迎。(2)“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是某品牌的宣传语,你发现它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 莫能如也 ”两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3)“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中国古代诗歌中,“寒”不仅是一种感觉,还会被赋予情感和哲理内涵。或营造清冷孤寂的氛围,或意味着人情冷暖,如“ 去来江口守空船 , 绕船月明江水寒 ”。【答案】(1)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3)示例一: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示例二: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示例三:渐黄昏 清角吹寒示例四: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示例五: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勤于记诵,反复巩固,不错写、多写、漏写。【解答】故答案为:(1)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重点字:飧、樽)(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重点字:窥、伺)(3)示例一: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示例二: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示例三:渐黄昏 清角吹寒示例四: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示例五: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重点字:绕、衰、渐、倚、乍)7.(2024秋 楚雄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 可以群 , 可以怨 ”,意思是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空中的两句是“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3)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可以群 可以怨(重点字:怨)(2)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重点字:纤、皎)(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重点字:奔)8.(2024秋 岳麓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王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 奋六世之余烈 , 振长策而御宇内 ”。(2)欧阳修在《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两句,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防微杜渐,不要沉迷于钟爱之物。(3)《屈原列传》中“ 盖自怨生也 ”和“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两句直接表明了屈原作《离骚》的原因。【答案】(1)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盖自怨生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重点字:御)(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重点字:溺)(3)盖自怨生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重点字:忧)9.(2024秋 会泽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一句中的“小”和“大”分别指的是“ 句读之不知 , 惑之不解 ”。(2)苏轼《赤壁赋》中写月亮虽有圆缺、但最终没有变化的句子是“ 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 ”。(3)白居易《夜筝》诗写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琵琶行》中与后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别有幽愁暗恨生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答案】(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2)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重点字:读)(2)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重点字:盈)(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重点字:幽)10.(2025 盐山县校级一模)(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2)《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 。(3)《登泰山记》中作者正面描写日出盛景的语句是:日上, 正赤如丹 ,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重点字:凌)(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重点字;舳舻)(3)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重点字:承)11.(2025 五华区校级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登泰山记》中,姚鼐叙述自己从京师出发,经过了齐河、长清,然后“ 穿泰山西北谷 , 越长城之限 ”,终于到达了泰安。(2)杜甫《登岳阳楼》中“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两句,描绘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景象。(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千”和“万”来表示数量众多,例如“千言万语”“千家万户”等,这种用法在古诗文中也很常见,如“ 千呼万唤始出来 , 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案】(1)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重点字:限)(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重点字:琵、琶)12.(2025 广东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4)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6)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7) 巧言令色 ,鲜矣仁。(《论语》)(8)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金就砺则利(重点字:砺)(2)以塞忠谏之路也(重点字:谏)(3)艰难苦恨繁霜鬓(重点字:鬓)(4)山水之乐(重点字:乐)(5)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6)寄蜉蝣于天地(重点字:蜉蝣)(7)巧言令色(重点字:巧)(8)人间正道是沧桑(重点字:沧)13.(2025 永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议论喜用对比。比如荀子的《劝学》中将螃蟹的“ 用心躁也 ”与蚯蚓的“ 用心一也 ”相对照,强调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2)“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3)中国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请写出含有“龙”的古诗词名句:“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答案】(1)用心躁也 用心一也(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用心躁也 用心一也(重点字:躁)(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重点字:蜉、蝣)(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雁)14.(2024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 妃嫔媵嫱 , 王子皇孙 ”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人原来在六国时身份是很高贵的。(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两句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都看不见。(3)“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舍南舍北皆春水 , 但见群鸥日日来 ”。【答案】(1)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2)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勤于记诵,反复巩固,不错写、多写、漏写。【解答】故答案为:(1)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重点字:嫔、媵、嫱)(2)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重点字:汀)(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重点字:鸥、盟、似)15.(2024秋 泰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适的《燕歌行》中,“ 山川萧条极边土 ”一句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胡骑凭陵杂风雨 ”一句写敌人迅疾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2)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 。”【答案】(1)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2)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3)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重点字:凭、陵)(2)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重点字:惟)(3)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重点字:彬)16.(2025 温州学业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寒假,小慧和同学们去爬山,在一片林子里休息的时候,发现一群鸟因为她们的到来而受到惊吓,她不禁想起了苏轼《石钟山记》中的文句,山上宿巢的隼“ 闻人声亦惊起 , 磔磔云霄间 ”。(2)《红楼梦》第十七回提到贾宝玉把林黛玉送的荷包贴身收藏,而任由小厮们把另外一个荷包拿走,这与《诗经 静女》中“ 匪女之为美 , 美人之贻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重要的不是礼物,而是送礼物的人。(3)成语中经常出现“风”“云”两字,如“风起云涌”“云淡风轻”“叱咤风云”,唐诗中也是如此,如“ 江间波浪兼天涌 ,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中就有“风”“云”两字。【答案】(1)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结合语境分析,不要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重点字:磔、霄)(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重点字:匪、贻)(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重点字:涌、阴)17.(2025 南充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你的同学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绘制了一幅插图,图中谢公遗迹旁绿水潺潺,请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谢公宿处今尚在 , 渌水荡漾清猿啼 ”为此图配诗。(2)当我们评价一篇文学作品语言精妙,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举之例深入浅出时,可以引用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的评价“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举类迩而见义远 ”。(3)“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画面的修辞手法。如唐宋诗词或元曲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两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答案】(1)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重点字:渌、漾)(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重点字:指、迩)(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重点字:藤、昏)18.(2025 德州模拟)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日暮时分,小德独自徜徉在雪后的校园,看到一棵松树在雪中毅然挺立,不觉吟哦出《归去来兮辞》中的“ 景翳翳以将入 , 抚孤松而盘桓 ”,理解了陶渊明的心境。(2)小华在元旦假期去泰山观日出,看到旭日初升,太阳红得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瞬间联想到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所写的“ 正赤如丹 ,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一句,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3)在校园诗词大赛扣人心扉的“飞花令”环节,大屏幕展示出关键词“春水”,小刚脱口而出一句“ 舍南舍北皆春水 , 但见群鸥日日来 ”,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答案】(1)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2)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重点字:翳、桓)(2)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重点字:摇、承)(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重点字:鸥)19.(2025 南宁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生周华阐述古人“忠孝两难全”的矛盾心理时,引用了李密《陈情表》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报养刘之日短也 ”两句,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李密想先尽孝再尽忠的愿望。(2)小王工作之余,外出览胜,优美的景色正与自己心境相合,此景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不禁想起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 悠然心会 , 妙处难与君说 ”两句。(3)落日是雄浑、壮美的,落月是宁静、优美的。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落日”这个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常常用到“落月”这个意象,如“ 不知乘月几人归 , 落月摇情满江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重点字:报)(2)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重点字:悠)(3)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重点字:摇)20.(2025 长春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用“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两句形容音乐的感染力,苏轼《赤壁赋》中的“舞幽壑之潜蛟”与此意味相似。(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提出应处理好“质”与“文”的关系,否则“ 质胜文则野 , 文胜质则史 ”。(3)“台”是指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面平的建筑物,古诗词中,“台”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抒情的载体,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1)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2)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重点字:妪、蛟)(2)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重点字:质)(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重点字:作、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