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练习一、单选题1.2025年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决定着包括国体在内的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②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③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④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某校高二学生搜集到一些有关西方国家选举活动的新闻内容:2024年7月4日,英国工党在选举中赢得议会下议院全部650个议席中的412席。7月5日,英国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觐见国王,并接受任命,成为新任英国首相 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当选为美国第47任总统由此可推断( )①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维护广大选民的利益②英国实行议会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本质上两国都是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行使行政权力④两国国家治理形式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年2月12日,欧洲某国A党党首向总统交还组建新政府的授权,该党与B党进行的联合政府组建谈判失败。之前举行的议会选举,A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所获议席未超半数。该国总统按照该结果授权A党党首组建新政府,随即A党与议会第二大党B党展开组阁谈判,但双方未能就如何分担各政府部门的工作达成一致。对此,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该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总统只是国家的象征②该国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首脑由国家元首任命③该国政党执政的决定性条件,要赢得议会最多议席④该国政府权力来自总统授权,政府首脑对总统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年7月5日,英国保守党在议会下院选举中遭遇失败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同日,在选举中获胜的英国工党领袖觐见国王查尔斯三世,正式接任英国首相。这一事件反映了英国( )①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首相作为国家元首掌握实权②工党领袖要觐见国王后才可以接任首相之职,体现首相权力来自国王③工党和保守党要通过选举获得执政的资格,而两党执政并无本质区别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选举结果对首相的去留起关键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和民主党竞争异常激烈,背后更是各大利益集团的激烈斗争。民主党控制的州否决了某公司给其创始人的一份高达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之后,该公司创始人在大选中花费约2.9亿美元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并利用自己控制的社交媒体大力助选。由此可见,在美国( )①利益集团通过助选总统以达到操控政权的目标②美国政治体制实质是维护利益集团的制度安排③金钱政治游戏是“美式民主”的重要特征④共和党和民主党代表美国不同阶级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5年3月25日,德国联邦总统向现任德国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移交解职证明,德国总理及其内阁成员将继续履职直至新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同日,新当选的德国联邦议院召开首次会议。新议院选举本应于2025年9月举行,但由于现任总理领导的社会民主党、自民党和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提前瓦解,只能提前至2025年2月进行。据此可推断,德国( )①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②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③新政府首脑及其内阁成员需经总统任命,政府对总统负责④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可任命总理,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当地时间2025年1月30日,由于与工党在能源和气候等议题出现分歧,N国与工党联合执政的中间党决定退出内阁。2月4日N国首相宣布改组内阁,工党在议会中议席大幅减少,执政将面临更多挑战。预计新内阁将执政至2025年下半年,届时N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据此可推知( )①N国首相是政府首脑,不对议会负责但受议会制约②N国政党制度出现由多党制向两党制转变的趋势③N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府需接受议会的监督④N国议会并不能决定内阁的每一次变更和调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代表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工人利益的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与代表资方的美国海事联盟在2024年10月3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已就工资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当前所有的罢工行为将立即停止。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 )①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社会矛盾 ②通过参加选举以取得政权为目标③是维护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 ④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间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5年3月25日,德国联邦总统向现任德国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移交解职证明,德国总理及其内阁成员将继续履职直至新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同日,新当选的德国联邦议院召开首次会议。新议院选举本应于2025年9月举行,但由于现任总理领导的社会民主党、自民党和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提前瓦解,只能提前至2025年2月进行。据此可推断,在德国( )①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②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③新政府首脑及其内阁成员需经总统任命,政府对总统负责④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可任命总理,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年1月7日,洛杉矶突发山火,烧穿了美国国内治理底色。洛杉矶市GDP城市排名号称世界第三,但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投入不足;美国联邦、州及地方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因过度强调属地责任,导致跨层级协调迟滞;加州山火还“引燃”美国两党斗争,特朗普指责加州民主党籍州长纽森与洛杉矶市长巴斯应对不力,后者则反斥其将灾难“政治化”。这体现了美国( )①民主共和的管理形式难以保障其国家职能的有效行使②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与州难以形成合力③两党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使灾害治理沦为党争工具④制度失能,唯有改变其政体才能从源头解决治理乱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达成共和党的执政目的,以削减政府开支、提升政府效率为名义,新组建了美国“政府效率部”,主要负责削减政府开支等问题。但其将商业领域的“效率至上”强加于政治场域,忽视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制衡传统,目前正陷入法律诉讼、党内质疑等泥潭而举步维艰。美国“政府效率部”的处境( )①表明了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一场站在人民立场的改革注定失败②表明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模式难以集中国家力量办大事③体现了代议制的现代民主政体是美国改革举步维艰的决定因素④体现了美国政党政治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乌克兰政局动荡与其政体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乌克兰独立以来,国家宪法多次修改,在“总统——议会制”和“议会—总统制”两种政体之间“反复横跳”,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如下:总统—议会制:总统权力大;总统负责组建内阁和提名总理。议会—总统制:议会权力大;议会负责组建内阁和提名总理。由此可见( )A.不同的政体由不同的国体所决定B.乌克兰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存在尖锐矛盾C.乌克兰的政体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D.国家制度是阶级斗争妥协并固化的结果13.2025年2月,M国总统选战虽已落下帷幕,但大选进一步撕裂了M国社会。在阶级日益固化、贫富愈加悬殊的背景下,M国两党的政策都在逐渐偏向代表两极的人群的利益,政党不断发布极化观点以争夺更多的选票,由此恶性循环,形成了极化的漩涡。虽然如此,两党在维护各自金主资本利益方面却存在着共性,G党获胜后,提名其主要支持者——T为政府效率部主管。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国两党代表各自选民进行斗争,维护所代表人民根本利益B.M国利益集团通过助选游说向国家社会提出诉求,谋求政权C.M国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的行政行为不受任何限制D.M国的政治把持在政客和富人手中,主要为其自身利益服务14.2024年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中,总统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仅获170席,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以140席紧随其后,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以180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未过半。选举后,马克龙任命中右翼共和党成员巴尼耶为总理组建政府,但政府因左翼与极右翼联合提出不信任动议而倒台。最终,马克龙任命盟友贝鲁为新总理,通过模糊承诺暂时维持政府运行。这一现象表明法国( )①总理由总统任命产生,对总统负责②总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政府对议会负责③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总统权力受议会制约④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而不是政府首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是全球大选之年,以下为其中两国选举的新闻(节选):1月初,孟加拉国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获得223个席位,成为多数党。随后,总统穆罕默德·谢哈布丁·楚普任命哈西娜为总理,并同意由其组建新内阁。 2月中旬,印度尼西亚举办新一届总统选举,获得选民选票超半数的候选人将成为新一任总统并组阁。候选人普拉博沃承诺,如当选,将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以促进就业和提高民生福祉。由此可推出( )①孟加拉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②印度尼西亚总统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最高行政权力③虽然两国政权组织形式不同,但都能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孟加拉国议会若不信任内阁,则总理可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下列对“同时胜利论”和“一国胜利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同时胜利论”: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至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一国胜利论”:1916年,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①两者都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国家性质的决定性作用②两者都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③前者认为只有世界各国同时革命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④后者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继承和发展了“同时胜利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Doge(政府效率部)是特朗普在2024年9月胜选之后提出成立的一个新部门,这个部门由特朗普的“榜一大哥”马斯克带领,以反腐为目的,提升政府行政效率,节省开支。但是2025年4 月1日,仅仅从政100多天的马斯克宣布将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他的辞职宣告了美国反腐的无力与失败。马斯克上任之后,就裁掉了数以万计的公务员,被裁的公务员上街抗议, 民众怒斥马斯克拆解公共服务、引发了社会动乱。并且马斯克还查出社保系统有近4 亿人领退休金,远超美国总人口。其次,国防部天价采购合同背后是利益集团的狂欢,价值数亿美元的虚假合同被曝光。更讽刺的是,马斯克的反腐败也成为了政治工具,他关闭国际开发署并非为了效率,而是因为这是民主党的地盘。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何马斯克反腐一开始就注定失败。18.2024年是美国史上最昂贵选举周期,总支出高达159亿美元。在这项“烧钱”大工程里,背后的“金主”从不是助力实现“美国梦”的慈善家,一旦总统候选人最终成为美国总统,投桃报李是必须的。美国两党政治人物在总统选举中所要面对的几乎是完全雷同的选民关切议题,例如经济与通胀、移民与边境管控、生命权与选择权之争以及两场外部冲突等。但选举议题只是两党政治人物赢得选票的工具,而不是真正要直面的问题。选民们得到的只是两党政治人物的鼓噪、煽动和空头支票。作为全美政坛的新一轮重大洗牌,它改变的只是华盛顿政府两党政治利益分赃的不同排列组合,无法回应普通民众的最基本诉求与关切。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说明美国的总统大选无法回应普通民众的最基本诉求与关切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国国民议会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于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此前的欧洲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4年6月9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2024年7月8日,法国内政部公布的最终数据显示,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获得182个国民议会议员席位,执政党复兴党及其中间派联盟“在一起”占据163席,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拿到143席,右翼政党共和党占68席,其余各党派占据21席。8号当天,总理阿塔尔向马克龙递交辞呈,总统马克龙批准了其辞职请求,并要求阿塔尔政府在新政府成立前继续处理日常政务。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概括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呈极端对抗之势。出于对选举的算计,两党在诸多问题上闹剧频出,不断刷新民众对美式民主体制的认知下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式选举沦为金钱政治,美国政治进程正在由特殊利益集团主导,政客深陷党派斗争,自私自利且效率低下,选民在投票之后对国计民生重要事务几乎无发言权。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美国政治机构不能有效运作,功能失调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治被富人、大企业、特定利益集团的竞选资金所腐蚀,导致国会和白宫寻求的政策脱离公众利益,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处于历史低点。结合材料,运用“国体与政体”的知识,说明美国公众对政府信心处于历史低点的原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D A A D A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D C D1.C【详解】①:国体决定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排除。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②正确。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排除。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④正确。故本题选C。2.C【详解】①: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美国总统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广大选民的利益,①错误。②③: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对议会负责,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行使行政权。本质上两国都是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②③正确。④:英美两国的国家治理形式是不一样的,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④错误。故本题选C。3.A【详解】①:材料中A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所获议席未超半数,说明该国政体属于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只是国家的象征,①符合题意。②:该国总统授权A党党首组建新政府,随即A党与议会第二大党B党展开组阁谈判,说明该国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首脑由国家元首任命,②符合题意。③:议会第一大党若未获半数议席,需联合其他党组成多数联盟才能执政,仅“最多议席”并非决定性条件,③错误。④:该国政府权力来自议会授权,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④错误。故本题选A。4.D【详解】①: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国家元首是国王(虚位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掌握实权,而非国家元首,①错误。②:首相权力来自议会选举结果,国王仅履行形式上的任命程序,不代表权力由国王赋予,②错误。③:英国工党和保守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两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利益,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等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它们通过选举竞争获得执政资格,两党执政并无本质区别,③正确。④: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其选举结果对首相去留起关键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D。5.A【详解】①:美国利益集团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但会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影响政府决策,题干中利益集团通过助选总统以达到操控政权的目标,①正确。②:美国政治体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制度安排,而不是维护利益集团,②排除。③:公司创始人花费巨额资金助选,体现了金钱在美国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金钱政治是“美式民主”重要特征,③正确。④:共和党和民主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只是代表的具体利益集团有所不同,并非代表不同阶级利益,④排除。故本题选A。6.A【详解】①:现任总理领导的执政联盟提前瓦解,德国联邦议院只能提前进行,由在联邦议院(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党或政党联盟推选总理候选人并由总统任命,说明德国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①正确。②:由材料可推断出,德国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②正确。③:议会制国家,总统虽可任命总理及内阁,但政府对议会负责而非对总统负责,③排除。④:德国总统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并可任命总理,但德国总统为虚位元首,不掌握实际行政权,④排除。故本题选A。7.D【详解】①:“首相宣布改组内阁”“新一届议会选举”等信息表明该国实行议会制,在议会制国家,政府向议会负责,①排除。②:材料仅提到工党与中间党联合执政,中间党退出后未提及其他政党,无法推断其政党制度从多党制转向两党制,②排除。③:题目提到N国首相改组内阁,且工党议席减少导致执政困难,这符合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在责任内阁制下,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内阁成员的变动和执政挑战均体现了议会与政府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③正确。④:虽然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推翻内阁,但首相主动改组内阁(如调整成员或政策)通常无需议会逐一表决。题目中首相宣布改组内阁属于政府内部调整,议会并未直接决定这一变更,这说明议会对内阁的调整权有一定限度,④正确。故本题选D。8.A【详解】①: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与资方就工资问题达成初步协议,罢工行为停止,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和了工人与资方之间的矛盾,进而缓和社会矛盾,①正确。②: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代表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工人利益,属于利益集团,不以取得政权为目标,②错误。③: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代表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工人利益,它为工人的工资等问题与资方谈判,其性质就是维护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③正确。④: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与资方达成的协议只是在工资等具体问题上的妥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9.A【详解】①:德国总理作为政府首脑,由在联邦议院(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说明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①正确。②:由材料可推断出,德国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②正确。③:议会制国家,总统虽可任命总理及内阁,但政府对议会负责而非对总统负责,③排除。④:德国总统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并可任命总理,但德国总统为虚位元首,不掌握实际行政权,④排除。故本题选A。10.A【详解】①:洛杉矶作为GDP全球第三的城市,在民生领域投入严重不足,反映出资本利益优先的体制缺陷。民主共和制下,政府决策受利益集团裹挟,导致公共资源分配偏离民众实际需求,国家社会管理职能难以有效落实,①正确。②:美国三级应急管理体系过度强调“属地责任”,联邦与加州政府协调迟滞,暴露联邦制分权模式下跨层级协作的低效性,②正确。③:双方根本利益均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③排除。④:国体决定政体,制度失能的源头是国体,④排除。故本题选A。11.C【详解】①:美国“政府效率部”的改革是为共和党执政目的服务,并非站在人民立场,题干未体现站在人民立场改革注定失败,①排除。②:“政府效率部”因忽视三权分立制衡传统陷入困境,说明三权分立模式下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②正确。③:代议制民主政体不是美国改革举步维艰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质,③排除。④:特朗普为共和党执政组建“政府效率部”,体现美国政党政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④正确。故本题选C。12.B【详解】A:材料不体现国体决定政体,而是强调国体相同,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政体可能不一样,A错误。B:依题意知,乌克兰独立以来,国家宪法多次修改,在“总统—议会制”和“议会—总统制”两种政体之间“反复横跳”,说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存在尖锐矛盾,争夺国家最高权力和支配地位,B符合题意。C:依题意知,乌克兰的政体在“总统—议会制”和“议会—总统制”两种政体之间“反复横跳”,说明乌克兰的政体并不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C错误。D:题干中没有关于国家制度是阶级斗争妥协并固化结果的相关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D【详解】A:M国两党制是资产阶级政党制度,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不是代表各自选民进行斗争来维护所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A排除。B:利益集团主要是通过影响政府决策来实现自身利益,而不是谋求政权本身,B排除。C:M国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但是M实行三权分立,总统的行政行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说法不正确,C排除。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虽然如此,两党在维护各自金主资本利益方面却存在着共性,G党获胜后,提名其主要支持者——T为政府效率部主管,政治把持在政客和富人手中,为其自身利益服务表明,D正确。故本题选D。14.D【详解】①②④:法国实行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对议会负责,①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③: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总统权力受议会制约,法国是半总统制不是议会制,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5.C【详解】②:印度尼西亚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组阁无需议会批准,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正确。④:孟加拉国是议会制共和制,总理对议会负责。若议会不信任内阁,总理可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正确。①:印尼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选民负责;孟加拉国总理对议会负责,但两国政府首脑并非“均”对议会负责。①错误。③:两国的政权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维护人民当家做主,③错误。故本题选C。16.D【详解】①:生产力的发展对革命进程的作用,不是对国家性质的作用,且国家性质是统治阶级性质决定的,①错误。②:两者都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②正确。③:前者不是认为世界各国,而是“与此有关的世界”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③错误。④:列宁根据历史条件继承和发展了“同时胜利论”,认为它会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④正确。故本题选D。17.①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马斯克以反腐为目的提升政府效率,一旦触及到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抵制。(关键词:资产阶级专政、反腐触及资产阶级根本利益)②美国实行两党制,政党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美国的政治活动往往围绕政党利益展开,反腐被当作政治工具,并非真正以解决腐败问题为核心目标,导致马斯克的反腐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一开始就注定失败。政党以执政为主要目标、反腐被当作政治工具)③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美国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政府决策过程中,对政府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当马斯克反腐行动威胁到利益集团的利益时,利益集团会利用其影响力对其进行抵制,使得他在政府中的工作难以开展,反腐目标无法实现。【分析】背景素材:马斯克反腐考点考查:各具特色的国家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分析说明为何马斯克反腐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要求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从国家的本质、政党制度、利益集团等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仅仅从政100多天的马斯克宣布将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他的辞职宣告了美国反腐的无力与失败→可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从国家的本质的角度分析说明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所谓的反腐行动,本质上不能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整个美国政府体系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进行彻底的、损害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反腐。有效信息②:马斯克将反腐败作为政治工具,关闭国际开发署是因为这是民主党的地盘→可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从政党制度的角度分析说明美国政党政治的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两党之间更多的是为了争夺执政地位和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并非真正为了实现公正的反腐。这种把反腐政治化的行为,使得反腐无法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真正反腐的轨道,注定失败。。有效信息③:国防部天价采购合同背后是利益集团的狂欢,价值数亿美元的虚假合同被曝光→可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从利益集团的角度分析说明这些利益集团与美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马斯克的反腐行动必然会触及这些强大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美国的政治体制又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集团所左右,所以他的反腐行动会面临巨大阻力,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美国总统制这一政体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②在美国,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是他们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美国实行两党制,但是美国的两党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分析】背景素材:美国总统大选考点考查: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民主、两党制等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国体与政体的有关知识,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民主、两党制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美国的总统大选无法回应普通民众的最基本诉求与关切→可联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说明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美国总统制这一政体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可联系关键词②:2024年是美国史上最昂贵选举周期,总支出高达159亿美元。在这项“烧钱”大工程里,背后的“金主”从不是助力实现“美国梦”的慈善家,一旦总统候选人最终成为美国总统,投桃报李是必须的→可联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的知识,说明在美国,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关键词③:改变的只是华盛顿政府两党政治利益分赃的不同排列组合,无法回应普通民众的最基本诉求与关切→可联系资产阶级国家政党政治的根本性质、美国的两党制,说明美国的两党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9.①法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半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有权解散国民议会,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②政府首脑由内阁总理担任,由议会选举产生,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选举之后,原总理向总统提交辞呈。③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比其他政党获得的国民议会议员席位多,表明法国是多党制下的政党联合执政。【分析】背景素材:法国国民议会选举考点考查: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问题指向“概括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需要调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有关知识,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4年6月9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可从法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半总统制角度阐述总统是国家元首,有权解散国民议会。关键词②: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后,总理阿塔尔向马克龙递交辞呈,总统马克龙批准了其辞职请求,并要求阿塔尔政府在新政府成立前继续处理日常政务→可联系法国政府首脑由内阁总理担任,由议会选举产生,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选举之后,原总理向总统提交辞呈。关键词③: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比其他政党获得的国民议会议员席位多→可从法国的多党制角度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20.①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工具。②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看,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美国的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不能保证本国人民的政治权利。③从政党制度来看,美国的两党制无法改变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金钱选举、互相掣肘、冲突对立的政见和决策最终损害的人民的利益。④从美国的政治体系看,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治被特定利益集团的竞选资金所腐蚀,导致国会和白宫寻求的政策脱离公众利益。【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呈极端对抗之势考点考查:国体与政体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主体是美国公众,要求运用国体与政体相关知识,从国家本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党制度以及美国的政治体系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出于对选举的算计,两党在诸多问题上闹剧频出,不断刷新民众对美式民主体制的认知下限→可从国家本质的角度分析,说明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美国公众是其专政的对象,易受剥削和压迫。有效信息②: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式选举沦为金钱政治,美国政治进程正在由特殊利益集团主导,政客深陷党派斗争,自私自利且效率低下,选民在投票之后对国计民生重要事务几乎无发言权→可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角度分析,说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好的政治外壳,不能保证本国人民的政治权利。有效信息③:美国政治机构不能有效运作,功能失调越来越严重→可从政党制度角度分析,说明美国的两党制度是维护其资产阶级利益的,金钱选举、相互掣肘、相互对立的决策最终损害人民的利益。有效信息④:美国政治被富人、大企业、特定利益集团的竞选资金所腐蚀,导致国会和白宫寻求的政策脱离公众利益→可从美国的政治体系角度分析,说明美国的利益集团通过助选等方式影响公共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但无法从根本上缓和阶级矛盾,呈现出与大众民意的日益脱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