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A;这些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适宜农业发展,都发展出较为发达的本土农业经济;并非所有文明都建立政教合一政体,如古代中国,B 错误;早期文明并非都建立中央集权性质的帝国,C 错误;“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说法过于绝对,D错误。2. C;从示意图可看出,克里特文明与周边地区存在交流,反映出文明发展的交融性;西方文明存在中断,A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克里特文明与周边的交流,未体现文明中心多元性,B错误;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并非统一性,D错误。3. D;13 世纪早期法学家指出保卫祖国义务高于封建义务,说明政治主体从领主与封臣关系逐渐向民族国家层面转变;当时法国未成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A错误;材料未体现“忠君爱国”思想形成,B错误;材料重点强调政治主体变化,不是领主在基层治理的作用,C错误。4. C;阿拉伯帝国的翻译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动阿拉伯成为多元文化的桥梁;招募学者和翻译活动主要是促进文化交流,并非满足人才需求,A错误;与近代综合教育理论依据无关,B 错误;这一活动不能维系帝国长治久安,D 错误。5.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不断探险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当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B 错误;探索自然奥秘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新航路开辟揭开探索全球航路序幕,此时是继续探索,D 错误。6. B;殖民扩张和商业贸易发展,使美洲大量种植甘蔗,糖的产量增加且贸易范围扩大,走进普通市场;大种植园模式出现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A 错误;先进种植技术推广不是主要推动因素,C错误;物种交换和人口迁移与糖的普及关系不大,D错误。7. B;薄伽丘批判罗马教廷腐败,商人却仍信奉天主教,体现出当时思想解放运动未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存在局限;材料未体现延续古典文学意蕴,A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此时是文艺复兴时期,C错误;故事批判了天主教会,不会增强其权威性,D 错误。8. C;17、18 世纪欧洲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中国风”的出现为欧洲社会变革提供了借鉴和思考,适应了变革需要;“导致欧洲封建制度彻底解体”说法太绝对,A错误;这是东学西渐,不是西学东渐,B错误;文艺复兴已经复兴了人文精神,D错误。9. C;画中将伊丽莎白一世放在后面且空间小,议会放在前面,寓意国王要受到议会的限制;当时国王地位高于议会,A错误;国王有一定权力,不是服从议会意志,B错误;1689 年《权利法案》后议会才享有国家最高权力,D错误。10. D;美国制宪者既考虑建立有效政府取代邦联,又担心民众权力不受约束,体现宪法兼具阶级性与务实性;美国宪法体现启蒙思想基本原则,A错误;增强联邦政府权力只是一方面,B 错误;材料未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C错误。11. A;里格利从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组织角度,帕默尔从土地所有者和农业革命角度,布里格斯从能源和产量角度分析工业革命起因,反映观察视角多样性;材料未体现工业革命起源渐进性,B错误;材料主要是对起因的分析,不是必然性,C 错误;体现研究视角多样,不是单一性,D错误。12. B;大型企业建立科学技术实验室,科学研究集体攻关,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说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 错误;材料未提及垄断组织,C 错误;材料未涉及欧美社会结构变化,D错误。13. A;人们对法官判决的看法变化,反映出工业化促进思想观念更新;舆论影响案件审理,但不能左右,B错误;材料重点是思想观念变化,不是遵守公序良俗,C 错误;材料未体现教会控制人们日常生活,D 错误。14. D;巴黎公社希望建立世界共和国并得到第一国际声援,具备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特征;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格局的是十月革命,A错误;巴黎公社未实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B错误;巴黎公社未受国际工人协会直接领导,C错误。15. A;西方在海外地图随意命名并宣示所有权,体现殖民扩张本质;这会加剧与殖民地矛盾,B 错误;无法避免列强纷争,C错误;“有效占领”原则是 19世纪 80 年代柏林会议确立的,D错误。16. B;英国支持拉美独立是为了加紧对拉美的政治渗透,扩大自身影响力;传播启蒙思想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当时美国没有在拉美大规模殖民侵略,C 错误;英国目的是自身利益,不是支持民族独立,D错误。17. (1)特点: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对被征服地区宗教采取宽容政策,鼓励宗教融合;宗教政策以政治服从为前提 ;结合材料一,从国教、对其他宗教态度及与政治关系方面概括。(2)相似之处:都巩固了统治;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了国家凝聚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 ;从宗教政策对统治、文化、国家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分析。18. (1)变化:从分散走向统一;罗马法和巴黎习惯法影响扩大 ;原因:国家统一趋势加强;罗马法和巴黎习惯法的传播 ;依据材料一,从民法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方面作答。(2)基本原则:自由平等;契约精神;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根据材料二内容,从权利、契约、财产和秩序等方面概括。19. (1)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传播;中世纪体育教育受教会束缚;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结合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从思想、教育现状和人们的追求方面分析。(2)原因:英国的殖民扩张;学校教育的推动;传教士和军队士兵的传播 ;依据材料二,从传播途径和英国的对外活动方面分析。20. 示例论题: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大变局 ;阐述:地理大发现使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各地区联系加强,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总之,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是中世纪与近代划分的重要里程碑 ;围绕“大变局”,结合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从世界联系、经济、思想等方面阐述,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