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10《绿》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绿》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版本 部编版 册别 四年级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绿》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全诗共五个小节。第一节借用 “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这一比喻,连用六个形容绿色的词语,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辽阔。第二节到第四节具体描绘了绿色的景象,如第二节写了各种事物都是绿的,第三节通过相同句式的叠加,写出了诗人对绿的直观感觉,第四节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独具匠心。最后两节将所有的绿汇聚,把绿的和谐与生命活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拼音,进行独立识字和阅读。在课堂上,约 70% 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互动,积极回答问题,展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习惯欠佳的问题。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正确认读 “挤、叉”2 个生字,规范书写 “瓶、挤” 等 4 个生字,准确理解并运用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深入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深切感受作者对 “绿” 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4.初步学会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并掌握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1.交流生活日常的经验和体会(他评+师评)。 2.评价探究学习过程(自评+互评+师评) 3.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感悟,体会作者对 “绿” 色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清晰了解作者所描绘的 “绿” 的丰富内涵与多样形态。 学习难点:让学生在品读课文过程中,深刻理解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体会其中蕴含的独特意境与情感。 1.开展合作探究。 2.进行讨论实践。 3.情景教学法。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3分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春天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大家知道画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吗? 2.教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是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板书课题:10 绿 ,全班齐读课题。 3.简要介绍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以图片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二、探究新知 (25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重点指导 “叉” 的读音(chā),“挤” 的读音(jǐ)。 2.理解词语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方法理解词语。如 “交叉”,可通过画图或用手指比划帮助理解;“整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排队等场景理解;“重叠”,让学生观察书本堆叠的样子理解。 3.生字书写指导。重点指导 “瓶、挤”。“瓶”,左右结构,左边 “并” 的最后一笔竖变成撇,右边 “瓦” 的横折弯钩要写得舒展;“挤”,左窄右宽,右边的上面是 “文”,不是 “攵”,下面的 “刂” 竖要写直。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多种形式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记忆生字词。 生字词书写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应用 (9分钟)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这首诗主要写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各种绿聚集在一起的奇妙景象。 3.引导学生梳理诗歌结构。 默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第一段(1 - 3 小节):写到处都是 “绿”。 第二段(4 - 5 小节):具体介绍 “绿” 的静态和动态。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四、课堂小结 (3分钟) 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诗歌内容,感受到了春天那无处不在的绿色。 回顾本课知识并升华总结。
5.板书设计
10.绿
6.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绿》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绿色的魅力和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字词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联系生活等方式,学生对生字词掌握较好。但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较抽象的语句,如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 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今后应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想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