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荆楚联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荆楚联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荆楚联盟”2025 年中考模拟(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A D C C B D A A D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36 分)
13. [辉煌的丝路](9 分)
(1)路线信息:丝路的起点是长安;从长安往西,穿过河西走廊,翻过葱岭,
经过安息,到达大秦;丝路经西域往中亚、西亚、欧洲。(3 分。答出一点 2 分,
任意 2 点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给分)
(2)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是商贸通道,更是
文化传播和文明交融的桥梁;促进了经济繁荣、文化创新和社会开放;展现了中
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智慧。(4 分。答出一点 2 分,任意 2 点 4 分)
(3)建议:加强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完善基础设施,重现古代商路联通欧亚的
繁荣景象;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差异,通过教育交流、旅游合作促进文明对话,避
免历史冲突重演;以平等互利为基础,推动环保与科技合作,构建新时代“和平
发展之路”,延续丝路互利共赢精神。(2 分。答出一点 2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
近或合理,酌情给分)
14. [伟大的抗战](9 分)
(1)变化:增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华侨的支持,台湾光复等方面。(3 分。
答出一个方面 2 分,任意 2 方面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给分)
(2)意图: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扩展“大抗战”国际
视野;展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军事成就。(3 分。答出一点 2 分,任意 2 点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给分)
(3)原因: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发挥
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美国和苏联等反法西斯国际合作,最终打败了日本帝
国主义。(3 分。答出一点 2 分,任意 2 点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
情给分)
15. [资本的时代](8 分)
(1)影响: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速欧洲封建社会崩溃,推
动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打破了地域隔阂,推动世界初步连成整体;通过东西方文
化交流开阔欧洲视野,促进文明互动等。(4 分。答出一点 2 分,任意 2 点 4 分。
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给分)
(2)原因:国内外市场的建立,资本的原始积累;殖民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
的建立;科学技术和人才因素的支持等。(4 分。答出一点 2 分,任意 2 点 4 分。
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给分)
16. [多元的文明](10 分)
评分标准
观点 论述
观点 准确 7~8 分 5~6 分 观点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 运用中外历史史实加以论述,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观点明确,能够围绕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但不够充分 或不够典型,基本做到史论结合,条理基本清楚
(2 分) 3~4 分 观点不够明确,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 充分
1~2 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
空白卷 0 分
示例:
文明因交流而发展,因包容而繁荣。
轴心时代各文明虽地理隔绝,但思想相通。古希腊哲学探讨真理与伦理,孔
子提出“仁”与“礼”,释迦牟尼关注众生解脱,三者均以理性思辨构建人文精
神。中华文明在近代转型中积极吸收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形
成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走向独立富强。反思 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当今世
界不同文明更需互鉴互尊,加强对话交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
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兼收并蓄,这有利于
消除文明间的冲突,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秘密★启用前
荆楚联盟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在成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存留。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拓片,记载了“四方”的方位信息。这
体现了
A.仰韶文化的区位
B.良渚文化的特征
C.商朝历史的依据
D.周朝分封制实施
2.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椅子、方凳等原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被引入内地,
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A.汉族传统礼俗消亡
B.民族交融改变生活
C.少数民族开始汉化
D.政权分立导致混乱
3.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以下思维导图可推断出的学习主
题是
开通大运河
社会风气
A.文明起源的多元
兼容并包
B.商品经济的发展
长安成为国
标性大都会
隋唐
玄关西行
C.社会变革的加刷
开元盛世
鉴真东漫
D.繁荣开放的时代
4.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设枢密院和三司,元实行行
省制度,明设内阁,清设立军机处。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政治制度的演变
B.儒家思想的流变
C.闭关锁国的形成
D.君主专制的削弱
5.虽然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但民众的心理发生
了很大变化,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地位提高了。这表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
C.提升了民众救亡意识
D.推动了民众思想解放
今技
荆楚联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
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
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A.追求真理、民主进步的五四精神B.开天辟地、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
C.不畏艰险、克难奋进的长征精神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7.下表为“八二宪法”第十五条修正为“九三宪法第七条的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八二宪法”第十五条修正为“九三宪法”第七条情况
宪法
修正内容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
1982年宪法
划的综合
第土五条原文
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
1993年宪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修正案第七条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法制建设保障经济改革方向
D.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8“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
见解,但会议应该寻找共同的基础。”据此可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
A,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9.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其征服的东方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式城市,
这些城市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
可以说明
A,罗马文明影响全世界
B.希腊城邦制影响深远
C.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
D.东征的文化传播作用
10.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他擅长画宗教题材的圣母像,画中的圣
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这体现出文艺
复兴的核心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反封建专制
C.神权至上
D.反宗教信仰
11.美国历史上《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中心是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
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以缓和阶级矛
盾,实现罗斯福恢复并提振经济的意图。材料体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计划经济
C.推行国有政策
D.整顿金融体系
12.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明确了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
术支持的义务。由此可知,环境问题的解决
A.主要是联合国的责任
B.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
C.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车对可
荆楚联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