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基础过关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考试范围:自然特征与农业、“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祖国的首都——北京题序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据此完成1~2题。1.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2.下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中,与文中地区符合的是 ( ) 读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云贵高原以南B.位于太行山脉、青藏高原以东C.位于黄河以北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4.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②和①地形区分别是 ( )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云贵高原5.下列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C.冬季寒冷,夏季高温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向人们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物产之丰富。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6~8题。6.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7.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C.草地 D.荒漠8.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 ③地势高 ④距海近 ⑤蒸发量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9~11题。9.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0.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 B.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11.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 ②竹楼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⑤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北京某公司主要生产智能立体停车设备、矿用机械产品,是用钢大户。五年前,该公司将加工制造业务搬迁到唐山市曹妃甸区。读京津冀区域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北京将一大批一般制造和高污染企业、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等外迁,是为了 ( )A.减轻就业压力 B.改善城市治安C.疏解非首都职能 D.提升国际影响力13.与北京相比,曹妃甸区承接该公司制造业的优势有 ( )①资源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劳动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共24分)14.(12分)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华北平原中东部低湿地盐碱化严重,很多地方都是中低产田,小麦亩产低于50千克。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因洼制宜,探索出了治理该平原低湿盐碱地的“鱼塘—台田”模式,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在土壤表层的过程。土壤盐碱化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密切关系。地势低洼处,降水或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上升,离地表较近,易发生土壤盐碱化。下图示意土壤盐碱化形成过程。(1)依据图文材料,完成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的框图内容。降水、大水漫灌 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 地下水中的 易上升到地表 水分 盐分积聚于 华北平原水盐运动规律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华北平原盐碱化春季比夏季更严重。(2)分析华北平原土壤表层盐分春季高于夏季的自然原因,完成框图内容。① ,② ,③ ,④ 。 华北平原中东部低湿地通过采用“鱼塘—台田”治理模式(下图),既改良了低湿盐碱地中低产田,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风沙、洪涝、干旱等危害。 “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台田里种植果、粮、棉、菜、饲料作物和饲养禽畜,在台田坡面上植树种草。(3)该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在防御自然灾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鱼塘春季可作为灌溉水源,减轻 (灾害)的影响;夏季发挥蓄洪功能,治理低洼地 (灾害)。台田能够增大地下水与地表的距离,缓解 ;在台田坡面上植树种草,可以减轻 的侵袭。 1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材料二 黄土高原略图。(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包括 (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 (山脉)以北, 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过渡的地带,该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在400毫米~600毫米之间,属于 (干湿区)。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主要的生物治理措施是 。 (4)图中R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成为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主要的气候原因是 。 (5)黄土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煤炭、铁矿储量大,因此 (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基础过关测试卷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A A D B A B C8 9 10 11 12 13C D C B C B1.A(读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北方地区,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属于西北地区。)2.A(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A图显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B图显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C图显示温带大陆性气候,D图显示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3.D(读图可知,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4.B(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太行山脉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5.A(根据所学可知,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跨了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四季变化明显,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6.B(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乙地位于东北平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7.C(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草类茂盛,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8.C(东北三省气候寒冷的原因: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东北三省气候湿度大的原因:距海近,蒸发量小,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其中平原面积广大,地势较低。)9.D(据所学可知,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西北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增大;黄土高原自然植被破坏严重。)10.C(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11.B (竹楼和京剧分别属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不属于黄土高原。)12.C (为了疏解非首都职能,北京将一大批一般制造和高污染企业、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等外迁,减少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北京当地的就业压力;城市治安、国际影响力等与企业位置关系不大。)13.B(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曹妃甸区附近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远离北京等核心城市区域,技术与资金相对欠缺,但劳动力众多且价格较低廉。)14.(1)上升 盐分 蒸发 土壤表层(2)少 增多 多 减少(3)干旱(旱灾) 洪涝 土壤盐碱化 风沙15.(1)二 太行山脉 秦岭 长城(2)牧区 半湿润区(3)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4)含沙 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5)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6)窑洞知识总结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1)土质:沙土水土流失强度大;黏土水土流失强度小。(2)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强度越小。(3)坡度:坡度越小,水土流失强度越小。(4)降水强度: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强度越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