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题04 简答题&实验题题一、简答题1.(23-24六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请举例写出图中两条食物链。2.(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水污染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写出两点)3.(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快递纸箱多数是用再生纸做的,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有哪些意义?4.(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外国小朋友将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在课堂上制作保温杯。请将测试、比较加盖和无盖保温效果的方法写出来,与外国小朋友分享。5.(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一段时间后,实验的草坪出现了虫害,主要是蝼蛄(一种害虫)吃掉了草坪的根和茎,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决定用鸟类来对付蝼蛄,请你写出其中的食物链。6.(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假如在亚运会期间,小科等同学回收了很多的塑料饮料瓶,你会建议他如何加工再利用: 。7.(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中)有同学提出要在园中喷洒杀虫剂,以免绿豆苗被害虫啃食,你赞同这个提议吗?说说你的看法。8.(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如果把水倒掉一半,生态瓶中的小鱼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9.(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蚜虫是害虫,专门吸食嫩叶的汁液,小明建议农场伯伯持续打农药,把它们全部消灭掉,这样做合理吗?并写出你的理由。二、实验题10.(22-23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为了探究水稻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1号 2号 3号室温25℃光照充足适度浇水 室温25℃黑暗中适度浇水 室温25℃光照充足不浇水20天过去了,3个花盆中,水稻幼苗生长状况最好的应该是 号;将1号和 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探究水分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的影响。(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纸船载重赛训练中,小科同学准备了3张同样大小的铝箔纸,制定了3个设计方案。11.在选择方案1进行制作时,船舷高为 cm,船的体积为 cm3。12.小科用方案1的纸船测试时,向船中加小垫圈,当小垫圈加到33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A.33个小垫圈 B.32个小垫圈 C.31个小垫圈13.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放置小垫圈最好的方法是( )。A.叠放在船的一侧 B.叠放在船的中间 C.均匀分散在船底14.通过测试,3艘纸船得到如下结果: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大载重量方案1 33 32 31 33方案2 24 25 27 ( )方案3 18 18 19 19①分析表格,我们知道方案2纸船的最大载重量为 个小垫圈。②根据以上发现,你认为提高纸船载重量的方法有哪些?请你帮小科总结一下,让他在11月份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蛞蝓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身上分泌的黏液可以帮助其保持体表湿润,在移动的时候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摩擦。食性复杂且食量较大,最爱啃食蔬菜等农作物,常在菜园、田间活动,蛙类、鸡、鸭、鹅等是蛞蝓最主要的天敌。它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入夏气温升高,它的活动减弱;秋季凉爽后,蛞蝓会大量活动,成为灾害;冬天来临时,蛞蝓则以成虫体或幼体在植物根部湿土下越冬。回答问题15.仔细阅读资料,我们了解到:①蛞蝓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是因为 。②蛞蝓身上分泌的黏液作用是 。16.请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写出一条食物链: 。17.入夏气温升高,蛞蝓的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大量活动;到了冬季,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蛞的这些行为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A.温度 B.阳光 C.水分18.实验小组对蛞蝓进行了以下的研究。①提出问题:蛞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吗?②实验猜想:蛞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③实验过程:在研究蛞蝓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盒盖的一端剪去一小块,两端都放入潮湿土壤B.将盒盖的两端各剪去一小块,两端都放入潮湿土壤C.盒盖不剪,盒子内一端放干燥的土壤,另一端放潮湿的土壤19.选好实验材料后,将10只健康的蛞蝓放在盒子中间。放在台灯下光照5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记录,并重复实验3次。以下是所得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明亮的一端蛞蝓 黑暗的一端蛞蝓 盒子中间的蛞蝓1 1 8 12 4 5 13 3 5 1从实验记录中,得到的结论是: 。(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小科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组别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组别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1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4 加少量水,置寒冷处 不发芽2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 5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3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6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20.第4组不发芽的原因是( )。21.比较第1组和第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 )之间的关系。22.要研究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 )和( )两组来进行实验。(填序号)23.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 )。A.种子中间被虫蛀了 B.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 C.胚已经死了24.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各放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 ) 。25.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很可能是( )(选填:“发芽”或“不发芽”)。(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如何提高船的载重量呢?小科按课本中的方法做了如下实验:已知铝箔的边长是14厘米,每艘船的长、宽、高如上图所示(单位:厘米)。26.本实验研究的是船的( ) 对船的载重量的影响。27.实验后的记录表如下:小船编号 船的体积(立方厘米) 能承载的垫圈个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192 17 17 17乙 144 13 14 14丙 80 9 9 8观察表中数据,( )船的载重量最大(选填:“甲”“乙”“丙”)。28.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能得出结论是:船的载重量和船的( )有关,船的( ), 载重量就越大。29.实验中小科发现另一个现象,丙船很容易侧翻,而甲船却比较稳定,说明船的稳定性可能和船的( )有关。30.用垫圈模拟货物放置在船中,放置垫圈时要注意的是( )。A.垫圈可以有大有小 B.垫圈可以多个一起放 C.垫圈要轻轻放置(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后回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大气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专家指出,地球温室效应增强后,酷热、暴雨和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出现概率也随之增加。现在全球粮食生产形势“多灾多难”,主要是干旱所致,如:俄罗斯、乌克兰这些粮食生产大国近几年均出现干旱灾害,澳大利亚也出现干旱灾害。其次就是水灾所致,比如:加拿大、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水灾。为了研究温室效应,五(1)班科学实验小组按图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按照下表的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时间 密封袋内(℃) 密封袋外(℃)初始温度 26 261分钟 26 262分钟 26 283分钟 26 294分钟 27 305分钟 27 3131.这个实验中密封的塑料袋模拟的是( )。A.大气环境 B.温室气体环境 C.太阳32.在本实验中,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等。33.下列危害中,不属于温室效应带来的是( )。A.酷热 B.地震 C.干旱34.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 )。A.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日俱增B.人类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C.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温度与水的变化小科用下图器材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35.图中还少了一种测量工具是( )。A.天平 B.量筒 C.温度计 D.测力计36.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实际上是( )。A.小水珠 B.小冰晶 C.水蒸气 D.白色粉尘37.加热过程中,烧杯内壁上会出现许多露珠。这种现象称为( )。A.蒸发 B.沸腾 C.凝固 D.凝结38.加热过程中,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冰块( )。A.溶解了 B.融化了 C.蒸发了 D.挥发了39.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递(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种子发芽实验虞小科做了如下表所列的3粒绿豆种子发芽实验。项目 己组 庚组 辛组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温度(℃) 22 22 22水分 每天适量浇水 不浇水 每天适量浇水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40.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那么应该选择( )。A.己组和庚组 B.己组和辛组 C.庚组和辛组4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绿豆种子发芽( )。A.需要阳光 B.不需要阳光 C.不确定是否需要阳光42.绿豆种子发芽时,我们发现首先长出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子叶43.实验发现,庚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A.没有光照 B.温度太低 C.缺少水分44.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 )。A.光照、适宜的温度、空气 B.土壤、空气、适宜的温度 C.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增加船的载重量虞小科用三块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分别,做了下图三艘不同形状的小船,请根据船的研究单元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5.实验中改变条件是( ),不变条件是( )(可多选)。A.橡皮泥重量 B.小船的形状 C.每个垫圈的重量46.根据测试的垫圈数量,( )小船载重量最好。A.1号 B.2号 C.3号47.在测试过程中,随着垫圈慢慢放入,船受到的浮力( )。A.变大 B.变小 C.不变48.在实验时,( )的垫圈摆放方式,测试效果更为准确。A.都放中间叠起来 B.随便乱放 C.轻轻均匀摆放49.(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清明假期后,某学校开展了“雪白爱国棉,火红爱国情”的棉花种植活动。512班同学为此展开了探究活动,像棉花可以茁壮生长。下面是某同学探究“棉花种子发芽实验”的记录表,请根据表中记录回答问题。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①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②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③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④ 加少量水,置寒冷处 不发芽(1)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实验 和 (填编号),属于 实验。(2)结合实验结果,512班同学在种植棉花种子的花盆覆盖了保鲜膜是为了( )。A.不让雨水进来 B.不让小动物吃掉 C.创造合适的温度(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小科小组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进行了实验,它们在每个杯子中都放入了7粒种子,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50.探究“水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时,在实验设计上可选择 号和 号瓶子进行比较。51.实验组②号用不透明杯子遮盖瓶子,想要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与______有关的实验,但上图中没有符合要求的对照组,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在下框中画出它的对照组(图文结合)。52.通过实验发现上图中种子能发芽的有: , (填序号),我们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 和 。(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小科喜欢运动。有一天运动完口渴了,用茶壶烧水喝,在烧水的过程中,小科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做实验进行研究。小科想:开水烧开的时候温度是多少呢?于是,在等待水烧开的过程中,小科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53.图甲中,①所指的实验仪器是 。54.烧开水的过程中,小科分别把冷、热两块玻璃片靠近烧杯上方,我们会发现 (选A或B),这是因为 (选C或D)。A.冷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 B.热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D.水蒸气遇热凝结成小水珠55.如图乙所示,水烧开了的温度是 ℃。56.当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我们发现温度( )。A.逐渐上升 B.急速上升 C.保持不变 D.逐渐下降(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小科在思考热在物体中是怎么传递的呢?57.上面是他设计的实验探究装置图,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E五个蜡环,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的四个蜡环下落的顺序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热量传递的顺序是 (选填“从冷处传向热处”或“从热处传向冷处”或“没有一定的规律”)。蜡环E (选填“不会”或“会”)掉下,由此可以得出热的传递 (选填“是”或“不是”)单向性。58.如果小科在酒精灯左侧焊接的尼铜丝。那么A点和E点的蜡环, 先掉落。59.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以( )的形式传递热量。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23-24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一)研究问题:不同铝箔船的载重量。(二)实验材料:圆形铝箔船、方形铝箔船、垫片(若干)、小水槽(1个)、一次性毛巾(1条)、水(每人500毫升左右,由考场准备)。(三)探究过程:温馨提醒:请在探究前先清点实验材料,如有问题及时和监考老师联系。因本次实验用到水,请你在实验时务必小心,不要将水洒出弄湿试卷。实验前先拆开一次性毛巾,并充分利用好。60.我预测两艘船的载重量相比较( )。A.圆形铝箔船大 B.方形铝箔船大 C.两艘船载重量相同61.用垫片作为重物测量两艘船的载重量,记录在下表中。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取值圆形铝箔船(体积:50立方厘米) ( ) ( ) ( )方形铝箔船(体积:50立方厘米) ( ) ( ) ( )62.从以上实验获取的数据分析,我的发现是: 。63.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我认为铝箔船载重量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系吗? 。(填“有”或“没有”)我的理由: 。64.(23-24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神奇的太空育种2024 年4月25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携带拟南芥种子、斑马鱼、金鱼藻、润滑材料等实验样品及装置,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了新一轮太空实验。而早在2022年,为了了解宇宙空间环境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科研人员曾经利用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时带回的拟南芥和水稻种子,进行过萌发实验。实验分两类:空间类,即选用遨游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类,即选用自然条件下保存的同种种子。在各类中又分为增加氧气和不增加氧气两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类别 组别 拟南芥 水稻空间类发芽率 ① 增加氧气 94% 91.5%② 不增加氧气 83.3% 85%地面类发芽率 ③ 增加氧气 72% 90%④ 不增加氧气 68% 80.4%(1)通过课堂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 ( )。A.空气、水分、温度B.空气、水分、温度、阳光C.空气、水分、温度、阳光、土壤(2)神舟十八号宇航员将在空间站进行动物实验,本次进行动物实验的样本是( )。A.拟南芥种子 B.斑马鱼 C.金鱼藻(3)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曾和大家分享在太空培育蔬菜与地面培育的不同: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浇水比较困难,水停留在根系表面,不容易深入植物根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 ( )。A.没有质量 B.没有摩擦力 C.处于失重状态(4)太空中的植物生长也需要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对于光合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分和氧气B.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制造养料C.光合作用能够释放二氧化碳,制造养料(5)通过分析表格,我们知道种子发芽率最高的组别是 。(填序号)(6)如果要研究“增加氧气的状态下,遨游太空对种子发芽有否影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选择第 组和第 组进行对比实验。(填序号)(7)请分析表格中种子萌发实验数据,写一条实验发现: 。(8)中国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种植蔬菜等植物,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外,还有哪些好处呢?请至少写出一条。 。(23-24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用同一张铝箔做实验。实验一:先把铝箔折叠成小块放水上,发现铝箔慢慢沉入水底。实验二:将其打开折成小船放水上,发现铝箔浮在水面上。65.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受到的重力(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66.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受到的浮力(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67.(23-24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夏季炎热的一天,一位同学买了一些棒冰回家,发现家里冰箱坏了没法用,就用棉被裹住棒冰。家里人对此有不同的想法:A:天气这么热,如果我们人盖上棉被会很热甚至出汗,所以棒冰盖上棉被也会很热,会融化得更快。B:盖上被子,棒冰会融化得慢一点。(1)你的观点是( )(“赞同A”“赞同B”或“都不赞同,我有自己的观点”),理由是( )。(2)为了证明(1)中你的观点,可以设计实验验证。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实验的方法是( )(可画图和文字说明相结合)。68.(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某兴趣小组将已经发芽的绿豆移植到花盆里,将一盆绿豆芽放在阳光下,另一盆绿豆芽用遮光盒盖起来,也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1)该兴趣小组是在研究绿豆苗生长与 是否有关,这个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 等。(2)在提出上面的研究问题后,兴趣小组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A.设计“实验方法” B.作出“预测”C.直接“实验操作” D.进行“数据分析”(3)甲组的绿豆苗放在阳光下。叶子会进行 作用,这种作用的特点就是有气体进出叶片,请在“甲图”中,标出这两种气体。(4)如果在乙图进光盒的右侧挖一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一周后,茎可能生长的方向是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 (填“水分”“阳光”或“空气”)的影响。(5)如图是花坛中绿豆苗周围的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空白圆圈中的生物是( )。A.青蛙 B.落叶 C.鼠 D.蜗牛69.(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造船项目小队受到某校邀请参加科技节活动。要求制造出一艘能载重一个成人(重60千克)的小船,有一定的动力,并能在10米宽的水池中行驶。经过努力,最终团队制作出如图纸的小船。(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科团队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船体材料 ②动力系统 ③载重量 ④稳固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在设计小船时,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 )。A.白纸 B.卡纸 C.方格纸 D.瓦楞纸(3)在绘制设计图后,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设计图,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根据下面的表格,他们所需的费用为( )。材料名称 价格 小船需要量硬纸板 4元/张 2张胶带 1元/卷 4卷A.4元 B.8元 C.12元 D.17元(4)项目组根据设计图制作出了小船的模型,为了测试模型的载重量,使用弹珠模拟成人,发现弹珠滚动影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 )。A.增大船舱体积 B.增加船舷高度 C.对船舱分格 D.增加船的重量(5)解决上述问题后,项目组始终觉得船的稳定性不足,所以他们尝试对船底进行改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做成“V”字形 B.做得厚度不均 C.做得更狭窄 D.做得宽阔、平坦(6)测试时发现小船行驶过程中始终向左偏,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应给这艘小船装上 。(7)观察图中的小船,你觉得这艘船还存在什么问题?针对你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写在下表中。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70.(23-24六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每年三月份左右,我们学校的墙面上经常会出现大量小水珠,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现象,俗称回南天。为什么墙面上会出现小水珠?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已知同一空间内,水温越高,水蒸气含量越高。甲 乙 丙实验步骤:步骤I: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等温热水,并在每个烧杯上方放上玻璃片。步骤Ⅱ:甲烧杯玻璃片上放上冰块,乙烧杯玻璃片不做处理。步骤Ⅲ:一段时间后,玻璃片下方水珠凝结情况如图所示。(1)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填状态变化名称)现象。(2)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越容易形成水珠。(3)小明发现,房间内墙面、玻璃表面会出现水珠,而干毛巾等物品表面却不会出现明显的水珠,为了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请将丙组实验的设计在图上补充完整并标注名称。71.(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下表是小科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表,根据表中信息我们发现第1组未发芽的种子数为2,第2组未发芽的种子数为 ,对此我们的解释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____的实验记录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我们的解释1组18℃ 30 282组4℃ 30 072.(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化学习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在60秒内将200克的“货物”运送到100厘米外。(1)根据项目任务,小科团队选择了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他的小船(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A.太阳能 B.重力 C.风的反冲力 D.浮力(2)小船做好后,小科团队对船进行调试后发现:在小船上放上200克“货物”后航行,小船容易侧翻,他们思考后决定改变“货物”的放置位置,以下放置位置,你认为最不容易侧翻的是( )。A. B.C. D.(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A.小船装的“货物”太多 B.小船航行时的阻力太大C.电池电量不足 D.以上都有可能(5)测试小船时发现小船航行时总是会向左偏,可能的原因是( )。A.船身太重 B.重物放偏了 C.船只太小 D.无法确定(6)项目在进行评比过程中,小科团队的小船得分如下:项目 要求 得分(满分5分)设计图纸 图文结合,标注清楚,设计合理,有动力系统 4成本控制 列出所需材料及价格,控制在预算以内 3方案调整 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 5组内合作 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5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船存在的优点有 ;存在的不足有 ;你的改进建议是: 。(7)在项目开始之初,老师就将评分表呈现给大家,这样做的好处是( )。A.明确考核制度,更好地指引项目的开展B.激励各组组员完成项目C.当项目出现问题时,有纠正的作用D.以上各项都是73.(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有趣内容后,小科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生态瓶,他把买来的五条小鱼都放进了生态瓶中,没过两天,小科发现有两条小鱼就莫名其妙地死亡了,水也变浑浊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种类、数量生物 动物 金鱼(5条)植物 金鱼藻(2条)非生物 沙子、石头、水(1)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不可能的原因是( )。A.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B.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了C.小科生态瓶中放的植物太少了D.小科用的容器太小了(2)小科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 )。A.消毒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D.池塘水(3)右侧是小科的生态瓶设计方案,你认为在他的方案中再加入( ),可以有效减缓水变浑浊的情况。A.泥土 B.假山 C.螺蛳 D.青蛙(4)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 )。A.养料和食物 B.氧气和食物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食物(5)为了让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活下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放植物,不放动物 B.金鱼藻放得越多越好C.注意控制好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D.总是放在阴暗处(6)此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 )。A.群落 B.生态平衡 C.生态环境 D.生态系统(7)根据此生态瓶的整体情况分析,请帮小科写出一点改进建议: 。74.(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学习了“热”单元,小科制作了一个保温杯,想要得到较好的保温效果,他对不同状况的杯子进行了保温效果测试,下面是保温效果的实验记录: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序号 杯子状况 开 始 温 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1 无盖的杯子 95 65 502 加盖的杯子 95 69 553 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73 624 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81 745 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 95 85 80说明:杯子的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1)保温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以上情况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A.加盖的杯子 B.外包毛巾的杯子C.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D.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2)如果要研究杯子不同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选择( )号和( )号;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 )号和( )号。(3)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 )。A.能产生热量 B.能加快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C.能减缓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 D.不让杯子内外产生热传递(4)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参考答案1.草→兔→鹰;草→鼠→蛇→鹰。【解析】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就像链环一样,把动物、植物等紧密联系起来,这种食物联系被称为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鼠→蛇→老鹰;草→兔子→老鹰;草→兔子→狐;草→鼠→狐;草→鼠→老鹰。2.在我们生活中节约用水,可以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宣传节约用水知识,号召更多的人节约用水,及时更换漏水的管道等。【解析】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水污染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在我们生活中节约用水,可以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宣传节约用水知识,号召更多的人节约用水,及时更换漏水的管道等。3.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垃圾和环境污染【解析】回收使用的产品我们要尽可能回收利用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减少了垃圾的排放。可乐瓶、报纸、废纸、金属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利用回收的废纸作为资源,制造再生纸,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垃圾和环境污染。4.选取完全相同的两只杯子,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温度相同的热水,然后用水温计测量两只杯子的水温,并记录;一只杯子加盖,另一只杯子不加盖,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并记录;经过3次以上的测量,比较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加盖和无盖保温杯保温效果的不同。【解析】测试、比较加盖和无盖保温杯保温效果的方法:选取完全相同的两只杯子,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温度相同的热水,然后用水温计测量两只杯子的水温,并记录;一只杯子加盖,另一只杯子不加盖,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并记录;经过3次以上的测量,比较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加盖和无盖保温杯保温效果的不同。5.草→蝼蛄→鸟【解析】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一段时间后,实验的草坪出现了虫害,主要是蝼蛄(一种害虫)吃掉了草坪的根和茎,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决定用鸟类来对付蝼蛄,其中的食物链为:草→蝼蛄→鸟。6.变废为宝改造成花盆、笔筒、喷水壶等【解析】用过的塑料饮料瓶可以回收后加工再利用,回收利用废旧物品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美化生活。如:瓶壁比较厚实的饮料瓶可以做成量杯;做衣服架;饮料瓶上部的圆锥形可以用来做漏斗;制作笔筒、做各种工艺品、做垃圾桶、各种小东西的容器、毛线固定器、做花瓶等。7.不赞同,喷洒杀虫剂容易破坏生态平衡。杀虫剂也容易杀死一些有益的昆虫。【解析】不赞同,因为杀虫剂弊大于利,杀虫剂容易杀死一些有益的昆虫,绿豆长大之后残留一些农药。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喷洒杀虫剂,容易破坏生态平衡。8.小鱼会出现浮头现象;因为水少了,水中氧气不足,小鱼因缺氧而浮头。【解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如图所示,如果把水倒掉一半,生态瓶中的小鱼会出现浮头现象;因为水少了,水中氧气不足,小鱼因缺氧而浮头。9.不合理;蚜虫全部消灭会影响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解析】蚜虫是害虫,专门吸食嫩叶的汁液,但是建议农场伯伯持续打农药,把它们全部消灭掉的做法是不合理,因为蚜虫在自然界中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全部被消灭,以它为食的生物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10.1 3【解析】水稻生长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和光照等。3个花盆中,水稻幼苗生长状况最好的应该是1号,因为1号具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光照。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改变的条件是水分,其他的条件均相同,可以探究水分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的影响。11. 2 128 12.B 13.C 14. 27 增加船的体积 将垫圈均匀放在船上【解析】11.在选择方案1进行制作时,船舷高为2cm,铝箔纸的底面的长与宽都是8cm。船的体积计算方法是长宽高的乘积,船的体积为128cm3。12.小科用方案1的纸船测试时,向船中加小垫圈,当小垫圈加到33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说明它没有能力承载33个垫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32个小垫圈,所以B符合题意。13.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放置小垫圈最好的方法是要轻轻放,要均匀地放在船中,不能堆积在一处,所以C符合题意。14.①分析表格,我们知道方案2纸船的最大载重量为27个小垫圈。②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也越大。当船的重量不变时,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总结:将垫圈均匀放在船上并且要轻轻放。15.蛞蝓的耐饥力强 帮助其保持体表湿润,移动时减少身体与地面摩擦 16.蔬菜→蛞蝓→鸡 17.A 18.A 19.蛞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解析】15.根据题意,蛞蝓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是因为它耐饥力强。蛞蝓身上分泌的黏液作用是帮助其保持体表湿润,在移动的时候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摩擦。16.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终止,题中的食物链是蔬菜→蛞蝓→鸡。17.入夏气温升高,蛞蝓的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大量活动;到了冬季,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这里变化的因素是温度,所以蛞的这些行为主要受温度的影响。18.在研究蛞蝓是否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时,改变的条件是光,因此应该将盒盖的一端剪去一小块,两端都放入潮湿土壤。19.根据表格,黑暗的一端蛞蝓数量最多,所以蛞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20.温度低21.水 22. 3 4 23.B 24.减少偶然性 25.发芽【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0.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第4组温度低,所以种子不发芽;2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第1组和第2组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水之间的关系;2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应该选择3、4两组进行研究;23.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种子中间被虫蛀了或胚已经死了;不可能因为有水不发芽;24.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10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发芽的可能性,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25.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很可能是发芽。26.大小27.甲 28.体积 体积越大 29.底面积 30.C【分析】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26.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船的大小,所以研究的是船的大小对船的载重量的影响;27.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甲船的体积最大,所以载重量最大;28.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29.船的底面积与船的稳定性有关,而与载重量无关。丙船底面积小,所以很容易侧翻;甲船底面积大,所以比较稳定;用30.垫圈模拟货物放置在船中,放置垫圈时要注意的是一个一个地放,而且放的时候用力要轻,还要摆放均匀。31.B 32. 初始温度 温度计 33.B 34.A【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3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温室效应。根据对比试验的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其他所有条件不能改变,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个实验要注意改变的条件是放在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密封袋外面的温度计等。32.根据对比试验的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即放在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密封袋外面的温度计,其他所有条件不能改变,比如温度计、光照条件等;33.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带来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地震是地壳运动导致的。34.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日俱增。35.C 36.A 37.D 38.B 39.B【解析】35.探究温度与水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三脚架、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观察上图缺少了一种测量工具是温度计。36.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实际上是小水珠。37.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加热过程中,烧杯内壁上会出现许多露珠。这种现象称为凝结38.融化指加热到一定程度的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加热过程中,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冰块融化了。39.热传递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热对流。40.B 41.B 42.A 43.C 44.C【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40.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控制的变量是阳光,应该选择己组和辛组做对比实验。4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阳光下和黑暗中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42.在实验过程中,还能发现:绿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然后是胚芽。43.实验发现,庚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没有水,缺乏种子发芽的条件。44.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阳光、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45.B A C 46.B 47.A 48.C【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作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45.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船的形状与增加船的载重量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船的形状,其他条件比如橡皮泥重量、每个垫圈的重量都要保持不变。46.根据测试的垫圈数量,垫圈的数量越多,说明小船载重量最好,所以2号小船载重量最好。4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作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在测试过程中,随着垫圈慢慢放入,排开的水量就越大,船受到的浮力变大。48.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在实验时,轻轻均匀摆放的垫圈摆放方式,这样可以防止侧翻,测试效果更为准确。49.(1) ② ④ 对比 (2)C【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解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分析“棉花种子发芽实验”的记录表,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实验②和④,只改变温度一个条件,属于对比实验。(2)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结合实验结果,502班同学在种植棉花种子的花盆覆盖了保鲜膜是为了创造合适的温度。50.① ③ 51.光照; 52.② ③ 空气 温度【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50.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应该选择①号和③号瓶子进行研究;5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实验组②号用不透明杯子遮盖瓶子,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与光照有关;所以只需要在外边套上一个透明杯子即可;52.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②、③都可以发芽;①号瓶子的种子缺水,④号瓶子的种子缺空气,⑤号瓶子的种子缺温度,所以都不能发芽。53.温度计 54. A C 55.100 56.C【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53.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读图可知,图甲中,①所指的实验仪器是水温计。54.烧开水的过程中,小科分别把冷、热两块玻璃片靠近烧杯上方,我们会发现冷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55.从图乙水温计的示数可以看出,水烧开了的温度是100℃。56.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水的沸腾。当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我们发现水温计的示数仍然是100°C,水的温度保持不变。57.ABCD “从热处传向冷处” 会 不是 58.E 59.B【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57.根据上面小科设计的实验探究装置图可知,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E五个蜡环,当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一段时间之后,酒精灯右侧的四个蜡环下落的顺序为A-B-C-D,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热量传递的顺序是从热处传向冷处。蜡环E会掉下,由此可以得出热的传递不是单向性。58.如果小科在酒精灯左侧焊接铜丝,因为铜的导热性能比铁更强,那么A点和E点的蜡环,E点先掉落。59.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以热对流的形式传递热量。60.C 61.30 31 30 31 30 30 62.两艘船载重量相同 63.没有 体积相同的船,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载重量都一样【分析】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60.我们可以预测两艘船的载重量一样,因为两艘船的体积相同。61.根据实验情况来填写即可,两艘船能够承载的垫片个数大概就是30个左右。6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两艘船载重量相同。63.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体积相同的船,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载重量都一样,所以铝箔船载重量的大小和形状无关。64.(1)A (2)B (3)C (4)B (5)① (6) ① ③(7)增加氧气的情况下,种子发芽率较高(8)提供新鲜食物,补充维生素;心理调节,可以缓解孤独情绪。【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颗粒饱满又没损伤的种子。【解析】(1)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2)拟南芥种子和金鱼藻属于植物,斑马鱼属于动物;所以神舟十八号宇航员将在空间站进行动物实验,本次进行动物实验的样本是斑马鱼,(3)空间站处于真空环境中,水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浇水比较困难,水停留在根系表面,不容易深入植物根层。(4)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种子发芽率最高的组别是①,都高达90%。(6)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增加氧气的状态下,遨游太空对种子发芽有否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是否遨游太空,所以应该选择第①组和第③组进行对比研究。(7)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增加氧气的情况下,种子发芽率较高。(8)中国航天员在天空空间站种植蔬菜等植物,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可以提供新鲜食物,可以为宇航员提供必需的营养和维生素,有助于保持他们的健康状态;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节,帮助宇航员缓解因长时间处于太空环境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压力,从而提升情绪状态。65.C 66.A【解析】65.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同一张铝箔的质量没有改变,因此重力也没有改变。66.浮力是由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决定的。将铝箔折成小船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因此浮力变大了。67.(1) 赞同B 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传热也慢(2) 两根棒冰、两条棉被、一个温度计、一个计时器 将两根棒冰分别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一根用棉被包裹,另一根不包裹。记录两根棒冰开始融化的时间和完全融化的时间。通过比较两根棒冰的融化时间,可以验证棉被是否能减缓棒冰的融化速度。【解析】【小题1】棉被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隔绝外界的热量传递到棒冰上,从而减缓棒冰的融化速度。故B说法正确。【小题2】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两根棒冰、两条棉被、一个温度计、一个计时器。实验的方法是:将两根棒冰分别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一根用棉被包裹,另一根不包裹。记录两根棒冰开始融化的时间和完全融化的时间。通过比较两根棒冰的融化时间,可以验证棉被是否能减缓棒冰的融化速度。68.(1) 阳光 适宜的水分 适合的温度 土壤(2)B (3) 光合 (4) 右侧 阳光 (5)B【分析】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步骤。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解析】(1)根据题干表述,将一盆绿豆芽放在阳光下,另一盆绿豆芽用遮光盒盖起来,也放在阳光下,唯一的变量是阳光,故研究的是绿豆苗生长与阳光是否有关,除阳光之外的其他条件如适宜的水分、适合的稳定、土壤等条件都要相同。(2)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步骤。因此提出问题后,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作出“预测”,故选B。(3)绿豆苗放在阳光下,叶子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吸收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4)在乙图进光盒的右侧挖一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一周后,茎可能生长的方向是右侧,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开孔处有阳光进入,受到阳光的影响,而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所以,朝向右侧。(5)观察花坛中绿豆苗周围的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知,空白圆圈前面的生物是蚯蚓,而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所以空白圆圈中的生物是落叶,不是青蛙、鼠、蜗牛等活的生命体。69.(1)D (2)C (3)C (4)C (5)D (6)船舵(7)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没有动力系统;纸不防水;船的载重量太小了 增加动力系统,装上小马达,装上风帆;换成泡沫、塑料瓶等材料来制作;把船做得大一些,增加船的体积增加船的底面积【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解析】(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故选D。(2)为了方便计算船的大小,最适合画设计图的纸是带有格的纸,即方格纸。白纸、卡纸、瓦楞纸没有格子,不好计算船的大小,故选C。(3)根据表格,所需费用为4×2+1×4=12元,故选C。(4)发现弹珠滚动影响平衡,我们可以将小船分割成多个船舱,这样有利于限制弹珠的滚动,使船只行驶更稳定。增大船舱体积、增加船舷高度、增加船的重量不能很好地解决船只的稳定性,所以,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对船舱分格,故选C。(5)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船只的底部面积和把船底做得宽阔、平坦来增加船只的稳定性,将船底做成“V”字形、做得厚度不均、做得更狭窄反而会使船只不稳定,故选D。(6)要想更好地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我们需要给小船安装船舵,通过给小船增加船舵,可以使小船行驶路线更稳定。(7)观察图中的小船,我们发现这个小船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动力系统,而且用硬纸板做的,也不能防水,只能载重1人,载重量有点小。我们相对的改进方法有:可以装上小马达或装上风帆来提供动力,用泡沫或塑料瓶等防水材料来替代硬纸板,把船做得大一些,增加船的体积和底面积来增加载重量。70.(1)凝结(液化)(2)玻璃片与烧杯内空气温差越大(3)【分析】水有三态变化,变化的原因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凝结现象。【解析】(1)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结(液化)现象,即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2)观察甲乙两张图发现,甲上面有冰块,烧杯内的水珠多,乙上面没有冰块,水珠少。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玻璃片与烧杯内空气温差越大,越容易形成水珠。(3)小明发现,房间内墙面、玻璃表面会出现水珠,而干毛巾等物品表面却不会出现明显的水珠,为了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玻璃与干毛巾是唯一变量外,其他条件如水量、玻璃杯、冰块等都要相同。71.适宜的温度 30 适宜的温度【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为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致。【解析】由图表可知,1组处于18℃的环境中,2组处于4℃的环境中,所以温度是唯一的变量,因此我们探究的问题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我们可以看出1组的绿豆种子总数是30,发芽28,未发芽数量很少;2组的绿豆种子总数是30,发芽0,未发芽数量30。可能的原因就是:2组处于4℃的环境中,不是种子发芽需要的适宜温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72.(1)C (2)A (3)A (4)D (5)B (6)能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 图文标注不够清楚 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7)D【分析】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制造一艘小船时,在重量相同的材料中选择体积大的,在体积相同的材料中选择重量轻的,还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些。这样船排开的水量就会大些,受到水的浮力就会更大,装载的货物也会多一些。【解析】(1)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片可以发现小船上有电动机,小船的动力系统是用了电动风力推动系统,这一动力系统动力强劲,无污染。故选C.(2)为了防止小船侧翻,货物要均匀地放在船中,不能堆积在一处。货物是球体易翻滚,不能放在船的甲板部位,故选A。(3)小船的受到的浮力等于小船本身的重量加上所运载的货物的重量,放上200克重物后重量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加,故选A。(4) 航行速度慢可能原因是小船装的“货物”太多、动力不足或阻力太大,可以增加电池的数量加强动力或者将船体改造成流线型。故选D。(5)测试小船时发现小船航行时总是会向左偏,可能的原因是重物放偏了。故选B。(6)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小科团队设计的船优点有会采纳意见、及时改正不足、小组会分工合作,存在的不足有图文标注不够清楚、成本过高,超出预算。改进建议是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7)在项目开始之初,老师就将评分表呈现给大家,这样做的好处是明确考核制度,更好地指引项目的开展;激励各组组员完成项目;当项目出现问题时,有纠正的作用等。故选D。73.(1)A (2)D (3)C (4)B (5)C (6)D (7)换空间更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鱼的数量【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解析】(1) 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由于小科用的容器太小,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多、植物太少,生态没有保持平衡,所以小鱼会出现死亡现象。小科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太少了不是造成此生态瓶中的小鱼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故选A。(2)生态瓶是模拟自然水域的情况,池塘水中还有很多微生物,所以想要生态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长,最好选择用的水是池塘水。故选D。(3)螺蛳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可以有效减缓水变浑浊的情况。故选C。(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所以在此生态瓶中,金鱼藻主要可以为金鱼的生活提供氧气和食物。故选B。(5)为了让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活下去,要注意控制好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以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故选C。(6)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故选D。(7)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所以小科的生态瓶要换个大一些的瓶子,减少金鱼的数量,同时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74.(1)D (2) 3 5 2 4 (3)C (4)A【分析】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解析】(1)保温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的保温效果最好。故选D。(2)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致。要研究不同外包材料对杯子保温效果的影响,控制的变量是外包材料的不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选择3号杯子外包毛巾加盖和5号杯子嵌入塑料泡沫中进行比较。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杯子保温效果的影响,控制的变量是外包材料的有无,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选择2号无外包加盖杯子和4号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进行比较。(3)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能减缓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故选C。(4)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设计,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