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科技创新01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科技创新01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
科技创新01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
热点素材剖析
材料一: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精要剖析划线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强调“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多角度设问解读
1.(哪些)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1)我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意义)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标志性成果的取得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3)有利于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发展品质,转换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3.(做法)青少年应如何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设问需要转化为:中学生应如何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
【答案】(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2)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
(3)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4)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
(5)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6)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2024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精要剖析划线句:中国梦;民族精神)
4.(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带给你哪些感悟
【答案】(1)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要培养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实现中国梦要凝聚中国力量。
(4)我们要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嫦娥六号研制团队攻坚克难终实现揽月梦
在任务准备阶段,为了解决轨道器高承载与轻量化的矛盾,八院研制团队突破了大承载复杂构型轻量化结构等关键技术;为了保证探测器6次分离顺利完成,科研人员攻克了连接解锁与分离关键技术;针对轨道器逆行轨道的飞行需求,团队还开展了热控、能源等专业的复核复算,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九天揽月星河阔,首次月背采样回。回忆起嫦娥六号任务的种种,八院轨道器团队成员感慨良多:有上会报告时的紧张,有通宵达旦测试时的疲惫,更有火箭起飞瞬间的激动和型号成功时的欢呼。团队成员刘志强表示:“我们用产品的确定性应对所有不确定性、用细致入微保障千余条指令的正确性、用满腔热情化解压力与疲劳,才换来最终的成功。”
(精要剖析划线句:创新的重要性;集体主义;战胜挫折)
5.(做法)结合材料,航天工作者是如何确保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的
【答案】(1)航天工作者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
(2)航天工作者各尽其能,精诚合作,始终坚持集体主义。
(3)航天工作者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4)航天工作者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用认真、勤劳、责任、坚持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6.(启示)你从航天工作者的事迹中汲取到了哪些精神力量
【答案】(1)要敢于挑战自己,努力战胜挫折,培养自强品质。
(2)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实现梦想要不懈坚持。
(3)要发扬敬业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4)要勇于创新,敢于攀登等。
热点试题演练
1.嫦娥六号任务从发射至采样返回,其间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多项关键技术;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拥有400多项新专利……据此可知我国(B)
①核心技术又突破,科技强国再迈进
②科技现状显忧虑,攻克瓶颈是关键
③科教兴国再发力,创新难题已解决
④创新驱动显成效,国际竞争显实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②与材料不符,排除
③说法错误
2.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申请人通过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这说明我国(B)
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②利用外来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③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④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治力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②材料未提及利用外来技术,排除
④材料未提及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惩治,排除
3.2024年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表示,中国始终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作出积极探索,贡献了建设性思路和方案。
这体现了中国(A)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坚持开放胸怀,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机遇③放弃传统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④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实现社会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③④说法错误,排除
4.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某校以此为契机开展“叩问苍穹,探索不息”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任务一【发挥制度优势刷新中国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培厚创新沃土,建设航天强国。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科学统筹部署航天工程,引导市场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发展。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组织雄厚战略科技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铸造国之重器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在一些小而精的技术领域形成有力的补充。通过采取股权、分红权等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了航天研发人员创新激情与活力,为航天工作者潜心科研提供稳定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6分)
【答案】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发挥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让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通过采取股权、分红权等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激情与活力。
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协调市场各方力量参与航天事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引导市场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事业发展。(6分)
学习任务二【赓续航天精神筑梦星辰大海】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东方红”唱
响到“神舟”逐梦,从“祝融”探火到“天宫”遨游,从“北斗”指路到“嫦娥”揽月,积淀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这些一脉相承、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励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筑梦太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6分)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②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6分)
学习任务三【攻克核心技术建设航天强国】
(3)谋航天事业的未来就要谋科技创新。为此,请从国家角度为实现航天强国目标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答案】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中考道法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道法 二轮复习 时政热点专题 解读与演练
01 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
第七篇 科技创新
多角度设问解读
热点试题演练
1
3
热点素材剖析
2
热点素材剖析
材料一: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024 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强调“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多角度设问解读
1.(哪些)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1)我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意义)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标志性成果的取得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3)有利于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发展品质,转换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3.(做法)青少年应如何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设问需要转化为:中学生应如何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
【答案】(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2)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
(3)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4)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 (5)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6)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2024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民族精神
4.(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带给你哪些感悟
【答案】(1)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要培养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实现中国梦要凝聚中国力量。
(4)我们要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嫦娥六号研制团队攻坚克难终实现揽月梦
在任务准备阶段,为了解决轨道器高承载与轻量化的矛盾,八院研制团队突破了大承载复杂构型轻量化结构等关键技术;为了保证探测器6次分离顺利完成,科研人员攻克了连接解锁与分离关键技术;针对轨道器逆行轨道的飞行需求,团队还开展了热控、能源等专业的复核复算,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九天揽月星河阔,首次月背采样回。回忆起嫦娥六号任务的种种,八院轨道器团队成员感慨良多:有上会报告时的紧张,有通宵达旦测试时的疲惫,更有火箭起飞瞬间的激动和型号成功时的欢呼。团队成员刘志强表示:“我们用产品的确定性应对所有不确定性、用细致入微保障千余条指令的正确性、用满腔热情化解压力与疲劳,才换来最终的成功。”
创新的重要性;集体主义;战胜挫折
5.(做法)结合材料,航天工作者是如何确保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的
【答案】(1)航天工作者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
(2)航天工作者各尽其能,精诚合作,始终坚持集体主义。
(3)航天工作者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4)航天工作者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用认真、勤劳、责任、坚持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6.(启示)你从航天工作者的事迹中汲取到了哪些精神力量
【答案】(1)要敢于挑战自己,努力战胜挫折,培养自强品质。
(2)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实现梦想要不懈坚持。
(3)要发扬敬业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4)要勇于创新,敢于攀登等。
热点试题演练
1. 嫦娥六号任务从发射至采样返回,其间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多项关键技术;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拥有 400 多项新专利……据此可知我国( )
①核心技术又突破,科技强国再迈进
②科技现状显忧虑,攻克瓶颈是关键
③科教兴国再发力,创新难题已解决
④创新驱动显成效,国际竞争显实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②与材料不符,排除
③说法错误
2.2024 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申请人通过 PCT 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 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这说明我国( )
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②利用外来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③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④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治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②材料未提及利用外来技术,排除
④材料未提及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惩治,排除
3. 2024年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表示,中国始终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作出积极探索,贡献了建设性思路和方案。这体现了中国( )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坚持开放胸怀,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③放弃传统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④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实现社会同步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③④说法错误,排除
4.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某校以此为契机开展“叩问苍穹,探索不息”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任务一【发挥制度优势 刷新中国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培厚创新沃土,建设航天强国。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科学统筹部署航天工程,引导市场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发展。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组织雄厚战略科技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铸造国之重器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在一些小而精的技术领域形成有力的补充。通过采取股权、分红权等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了航天研发人员创新激情与活力,为航天工作者潜心科研提供稳定保障。
【答案】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发挥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让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通过采取股权、分红权等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激情与活力。
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协调市场各方力量参与航天事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引导市场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事业发展。(6分)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6分)
学习任务二【赓续航天精神 筑梦星辰大海】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东方红”唱响到“神舟”逐梦,从“祝融”探火到“天宫”遨游,从“北斗”指路到“嫦娥”揽月,积淀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这些一脉相承、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励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筑梦太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6分)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②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6分)
【答案】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4分)
学习任务三【攻克核心技术 建设航天强国】
(3)谋航天事业的未来就要谋科技创新。为此,请从国家角度为实现航天强国目标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025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
科技创新01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
热点素材剖析
材料一: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精要剖析划线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强调“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多角度设问解读
1.(哪些)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1)我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意义)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标志性成果的取得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3)有利于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发展品质,转换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3.(做法)青少年应如何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设问需要转化为:中学生应如何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
【答案】(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2)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
(3)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4)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
(5)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6)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2024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精要剖析划线句:中国梦;民族精神)
4.(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带给你哪些感悟
【答案】(1)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要培养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实现中国梦要凝聚中国力量。
(4)我们要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嫦娥六号研制团队攻坚克难终实现揽月梦
在任务准备阶段,为了解决轨道器高承载与轻量化的矛盾,八院研制团队突破了大承载复杂构型轻量化结构等关键技术;为了保证探测器6次分离顺利完成,科研人员攻克了连接解锁与分离关键技术;针对轨道器逆行轨道的飞行需求,团队还开展了热控、能源等专业的复核复算,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九天揽月星河阔,首次月背采样回。回忆起嫦娥六号任务的种种,八院轨道器团队成员感慨良多:有上会报告时的紧张,有通宵达旦测试时的疲惫,更有火箭起飞瞬间的激动和型号成功时的欢呼。团队成员刘志强表示:“我们用产品的确定性应对所有不确定性、用细致入微保障千余条指令的正确性、用满腔热情化解压力与疲劳,才换来最终的成功。”
(精要剖析划线句:创新的重要性;集体主义;战胜挫折)
5.(做法)结合材料,航天工作者是如何确保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的
【答案】(1)航天工作者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
(2)航天工作者各尽其能,精诚合作,始终坚持集体主义。
(3)航天工作者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4)航天工作者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用认真、勤劳、责任、坚持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6.(启示)你从航天工作者的事迹中汲取到了哪些精神力量
【答案】(1)要敢于挑战自己,努力战胜挫折,培养自强品质。
(2)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实现梦想要不懈坚持。
(3)要发扬敬业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4)要勇于创新,敢于攀登等。
热点试题演练
1.嫦娥六号任务从发射至采样返回,其间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多项关键技术;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拥有400多项新专利……据此可知我国(B)
①核心技术又突破,科技强国再迈进
②科技现状显忧虑,攻克瓶颈是关键
③科教兴国再发力,创新难题已解决
④创新驱动显成效,国际竞争显实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②与材料不符,排除
③说法错误
2.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申请人通过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这说明我国(B)
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②利用外来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③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④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治力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②材料未提及利用外来技术,排除
④材料未提及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惩治,排除
3.2024年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表示,中国始终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作出积极探索,贡献了建设性思路和方案。
这体现了中国(A)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坚持开放胸怀,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机遇③放弃传统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④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实现社会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③④说法错误,排除
4.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某校以此为契机开展“叩问苍穹,探索不息”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任务一【发挥制度优势刷新中国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培厚创新沃土,建设航天强国。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科学统筹部署航天工程,引导市场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发展。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组织雄厚战略科技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铸造国之重器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在一些小而精的技术领域形成有力的补充。通过采取股权、分红权等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了航天研发人员创新激情与活力,为航天工作者潜心科研提供稳定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6分)
【答案】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发挥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让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通过采取股权、分红权等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激情与活力。
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协调市场各方力量参与航天事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引导市场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事业发展。(6分)
学习任务二【赓续航天精神筑梦星辰大海】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东方红”唱
响到“神舟”逐梦,从“祝融”探火到“天宫”遨游,从“北斗”指路到“嫦娥”揽月,积淀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这些一脉相承、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励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筑梦太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6分)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②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6分)
学习任务三【攻克核心技术建设航天强国】
(3)谋航天事业的未来就要谋科技创新。为此,请从国家角度为实现航天强国目标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答案】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