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第二课时)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1个)济南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第二课时)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1个)济南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温故知新
1.暗处理的目的?
2.选叶遮光的目的?
3.叶片脱色时使用的溶液是什么?如何加热?
4.滴加碘液以后的现象是什么?(照光部分和遮光部分)
5.实验结论是什么?
6.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条件是什么?场所在哪里?
济南版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第三节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
(第二课时)
学习导引
1.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对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什么意义?
3.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术语
光合作用 叶绿体 淀粉 二氧化碳 碳氧平衡
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范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和“探究活动”,知道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2.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等信息,结合阅读课文,能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会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应用。
课标具体要求
学习目标
阐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任务一:阅读课本17页第二段,了解海尔蒙特的实验。
自学1
土壤100千克,柳树苗2.5千克
只浇雨水
五年后柳树长大了
土壤质量减少了不到0.1千克,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 多千克
思考:
1. 柳树重量的增加与植物进行的哪个过程有关?
2. 利用的原料来自水还是土壤?说明光合作用要以什么为原料?
主要来自于水。水是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
光合作用
思考: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A处变蓝,B处不变蓝
现象:
结论:

A
B

叶脉
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
1.探究光合作用以什么为原料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1.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方法:
暗处理→切断叶脉→光照→脱色
→加碘液→观察
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任务二:阅读课本18-19页【探究活动】,根据实验数据,说出实验结论。
自学2
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逐渐减少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在光下会消耗二氧化碳吗?
作出假设:
绿色植物在光下会消耗二氧化碳
研究发现,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影响蔬菜的产量。
二氧化碳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气体环境
传感器
实验现象:
随着时间增长,密闭装置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______。
得出结论: 。
时间
二氧化碳浓度
下降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
1.探究光合作用以什么为原料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号叶片不变蓝,2号叶片变蓝。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
1.探究光合作用以什么为原料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1.氢氧化钠溶液
2.清水
广口瓶
烧杯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而水不能吸收。
形成对照。1号内无二氧化碳,2号内有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原料:
条件:
产物:
场所:
归纳总结
二氧化碳和水
阳光
淀粉和氧气
叶绿体
1.【概念】
2.【反应式】
3.【实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绿色植物利用_______,通过__________,把___________和_____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__________ (主要是________),并且释放_______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能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淀粉
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实质
研学建构
1.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实质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贮存 能量)+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还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
几乎是地球上全部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维持碳氧平衡。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研学建构
2.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还直接或间接的为其他生物提供了 。
同时,光合作用把 能转变成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这些能量几乎是地球上全部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1.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研学建构
2.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除满足自身需求外,其余的释放到大气中。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几乎全部来自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为需氧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释放 ,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 状态,这一现象称为 。
2.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连续阴雨天导致庄稼的收成下降
大棚中的蔬菜长得比农田的好
同等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含量多的光合作用强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的浓度)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研学建构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表达交流
3.在气温高、阳光充足的夏季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而会明显减弱,原因是什么?
中午温度高,为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水分,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从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实验探究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实验探究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4.水份: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另外水份还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进入植物体。
1.光照强度:光照强弱直接影响光反应,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
2.温度:温度高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
3.CO2浓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果CO2浓度降低到0.005%,光合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
1.光照强=光合作用强?
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由于气孔的保护性关闭,使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
2.叶片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吗?
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植物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光能利用效率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比较三种种植方法,判断哪种方法产量高,试分析原因。
产量低 产量高 产量低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研学建构
光能利用效率高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方法有:
1、间作套种
(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研学建构
4.光合作用的应用
2、合理密植
(使作物通风通气,保证有足够的二氧化碳和光照,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思考讨论:在蔬菜大棚中,施加二氧化碳等气体肥料,可以增加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增加二氧化碳,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研学建构
4.光合作用的应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课堂总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氧气
1.某同学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重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 ( )
A.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氮气 B.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
C.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D.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2.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 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水分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无机盐和水 C.有机物和氧 D.二氧化碳和氧气
4.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此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
A.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 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堂清:
C
D
D
A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堂清:
5.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①光 ②叶绿体 ③二氧化碳 ④水 ⑤氧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⑤
6.下列措施中,与提高温室内农作物产量无关的是( )
A.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B.施用农家肥
C.光照充足时降低温度 D.阴雨补充光照
7.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
A.保卫细胞 B.表皮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 D.海绵组织细胞
B
C
B
堂清:
8.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
(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是使 溶解,而隔水加热是为了防止 。
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部位是

4.由本实验可知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叶绿素
酒精燃烧
Ⅰ叶被铝箔遮住的部分、Ⅱ叶的白色部分、Ⅲ 叶全部
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