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考点训练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考点训练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单元考点训练
刷中考
考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
1[2024 浙江中考]下列模型(“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2[2024江苏宿迁中考]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符号“2Cl”可表示2 个氯元素
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考点2 元素周期表
3[2024江苏苏州中考]硒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元素符号为 Se
C.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g
4[2023 浙江台州中考,中]“小数据”引发“大发现”。1892年,瑞利经多次实验测得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 ,与相同条件下纯净氮气的密度比较,发现均偏大0.5%,继续研究发现了氩气。
(1)元素周期表中氩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氩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下列事实能支持瑞利这一观点的是 (填序号)。
A.所有的科学实验中都是存在误差的
B.当时的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
C.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的结果
考点3 化学用语及相关计算
5[2024江苏扬州中考改编]锌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反应: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氧气:O
B.锌原子:
C.3个水分子:3H O
D.碳酸根离子:CO
6[2023 浙江温州中考]氯化钪(ScCl )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 Cl的化合价为-1,则Sc的化合价为 ( )
A.-3 B.-1 C.+1 D.+3
7[2024江苏盐城中考,中]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乙中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丙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8[2024江苏宿迁中考]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醋中含有醋酸(CH COOH)。请完成:
(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刷章测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2023 浙江杭州中考]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实现了在室温下对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离。一个重水分子( H O)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 ( )
A.3 B.10 C.12 D.20
2“○”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
3“中国天眼”FAST 的“眼镜片”是由金刚砂(SiC)制造的。其中 Si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C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4 B.-3 C.-2 D.-1
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会比原子大
C.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5[2023 浙江杭州调研,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Cl表示1个氯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内质子数是17
B. S的原子质量为32.07,x=16
C.三种都是非金属元素,它们分别形成的单质常温下均是固态
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加
6[2023 浙江杭州期中,中]老师在讲解化学式时,以原子得失电子的观念来说明,他利用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为教具,如图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下列化学式还能用乙模型表示的是 ( )
A. BaCl B. Mg N C. Al O D. CaCO
7新考法[2024浙江杭州质检,中]C-14发生β衰变时,其原子核内的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并放射出1个电子,最终形成X原子,如图所示。则X原子 ( )
A.质子数为6
B.中子数为8
C.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是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
8[2024 浙江杭州质检,中]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A端为电源正极,有以下描述:
①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乙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③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④向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9[2024 浙江嘉兴质检,中]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经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其化学式为 C H O 。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
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
C.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2
10[2024 浙江宁波期末,中]现有由 FeO、Fe O 、Fe O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 O 、Fe O 的质量比不可能为 ( )
A.9:20:6 B.9:20:5 C.40:18:7 D.27:60:8
二、填空题(共33分)
11[2023 浙江杭州期中,中]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 。
(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指的是 。
(3)2个镁离子: 。
(4)+6价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
(5)硫酸铜: 。
12[2024浙江宁波期末]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如图是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情景。当他用一束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若原子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认为原子结构模型是“行星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填序号)。
A.提出问题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验证假说的过程 D.建立模型的过程
13[2024江苏无锡质检,中]镁、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知道锶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甲、乙所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填“相同”或“不同”)纵列。
(3)图丁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对应的原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 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 X、Y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解答题(共7分)
14[2023 浙江金华质检,中]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片中的“钙”是指 (填序号)。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2)已知葡萄糖酸钙(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求x的值。
(3)按照碳酸钙片说明书的标准补钙,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每天应服用多少片
第2章综合训练
刷中考
1. C【解析】1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可以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故选 C。
2. A 【解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有7个电子,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A正确;“2Cl”可表示2个氯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表示2个氯元素,B错误;原子是不带电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图中“+”表示两种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C错误;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D错误。
3. B 【解析】硒用“石”为部首,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则硒的元素符号为 Se,B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不是最外层电子数,C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D错误。
4.(1)18 (2)BC
【解析】(1)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因此由题图可知,氩原子的质子数为18。(2)能支持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且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的结果。故选 BC。
5. C 【解析】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 A错误;原子不带电,锌原子应表示为 Zn,B错误;表示多个分子,应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水分子应表示为 C正确;离子带电,碳酸根离子应表示为 D错误。
6. D 【解析】氯化钪中 Cl元素的化合价为· 设钪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则 故选D。
7. D 【解析】甲为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乙中微粒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丙中的物质为氢气和氧气,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D错误。
8.(1)60 (2)40%
【解析】(1)根据醋酸的化学式计算出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刷章测
B
2. D 【解析】题图A 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题图B表示由三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题图C表示由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题图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 D。
3. A 【解析】SiC 中硅元素显 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则x= 故选A。
4. D 【解析】原子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A错误;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不能比较大小,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B错误;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两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C错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不发生变化,D正确。
5. D 【解析】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l 可以表示1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1个氯元素,A 错误;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B错误;氯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氯气,常温下是气态,C错误;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加,D正确。
6. A 【解析】甲、乙模型分别表示 NaCl、MgCl 的形成过程,由图示可知,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别表示阳离子和阴离子,则乙模型表示由1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和2个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则 也能用乙模型表示。故选A。
7. C 【解析】C-14的核内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6;C-14发生β衰变时,其原子核内的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并放射出1个电子,最终形成X原子,则X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7,核外电子数为7,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错误,C正确。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X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则X原子不是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D错误。
8. B 【解析】A端为电源正极,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①正确;乙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②正确;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③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④正确。故选 B。
9. A
10. C 【解析】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任意量都可满足混合物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FeO和 可以写成 的形式,即它们的分子个数比应保持在1:1,此时 与FeO质量比为20:9,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恰好为21:8;C选项中FeO和 的质量比为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1.(1) He
【解析】(1)氦气化学式为 He。(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指的是氧气,化学式为 (3)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观粒子的个数,2个镁离子化学式为 价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是三氧化硫,化学式为 (5)硫酸铜中铜元素显 价,硫酸根显 价,化学式为
12.(1)不会原子核 (2)D
【解析】(1)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认为原子结构模型是“行星模型”,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D。
13.(1)金属 (2)相同 (3)ACD
【解析】(1)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甲、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纵列。(3)根据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原子序数: ,故A 正确;根据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质子数: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 Y,故B 错误;根据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Y和Z 处于同一周期,故C正确;X、Y位于同一族,X、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因此其化学性质相似,故D 正确。
(1)C (2)解: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30,则 14。答:x的值为14。(3)解:每天服用的碳酸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