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走进微观世界 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走进微观世界 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 1 节 走进微观世界
刷基础
知识点1 感受分子的存在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蔗糖分子
B.我们看到的是放大的蔗糖,不是它的分子
C.把蔗糖碾碎后,我们能看到蔗糖分子
D.蔗糖溶解在水中后,没有蔗糖分子
知识点2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2024浙江衢州质检]实验中用两支气密性良好且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填“空气”或“水”)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 。
知识点3分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中
3[2024 浙江宁波质检]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时,分子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运动越快,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4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4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5[2024浙江杭州期末]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细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下列实验中的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
A.①两段铅块粘在一起
B.②酒精与水混合
C.③气体扩散
D.④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刷易错
易错点不能正确分析实验的操作细节
6新考法[2023 浙江丽水期末]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 (填“A”或“B”)瓶装比空气重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空气;若选如图乙所示的方案来进行实验,此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
刷提升
1[2023浙江宁波期末,中]如图是电子显微镜下某病毒的照片,该病毒直径在200 nm左右,可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毒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构成飞沫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C.飞沫在空中传播属于分子热运动
D.健康的人戴口罩可预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2[2024浙江杭州期中,中]有些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以下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缩小 分子间存在空隙
B 点燃木柴,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烟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与冷水相比,用热水更容易去掉 衣物上的污渍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 天然气被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天然气分子变小
3[中]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 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4[2024 浙江金华期中,中]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授课。
(1)如图甲所示,向一个金属圈内放入水,形成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纸花,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2)如图乙所示,用注射器向透明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最终水球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分子在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做此实验,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所需的时间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分子间作用力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两分子相距较远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当两分子相距较近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相隔一定距离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组成,引力对抗拉伸,斥力对抗压缩。
如图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 表示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时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B表示引力曲线,F分子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曲线。由图可知,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到零,后增大,再减小到接近零。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均与 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2)下列有关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r 时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
B.当rC.当r>r 时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D.当r=10r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第1节走进微观世界
刷基础
1. B 【解析】分子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仅用肉眼和放大镜根本无法看到。蔗糖溶解在水中后,蔗糖分子仍然存在。
2.空气 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解析】实验中用两支气密性良好且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空气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3. B 【解析】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A、C错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B 正确;分子热运动的情况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故D错误。故选 B。
4. A 【解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 错误,C正确;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 正确;气体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D正确。
5. A 【解析】刺破细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两段铅块可以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A 符合题意;酒精与水混合,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 不符合题意;气体扩散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B 合理
【解析】题图甲中,A瓶中装的应是较轻的空气,B瓶中装的应是比空气重的二氧化氮气体,若A 瓶中装二氧化氮,即使不发生扩散现象,二氧化氮也会向下进入B 瓶中,此时两种气体混合不能说明发生了气体的扩散现象;题图乙中,两瓶都水平放置,若两瓶中的气体能彼此进入对方,则说明发生了气体扩散,乙图的实验方案合理。
刷提升
1. B 【解析】病毒很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故A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构成飞沫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故B 正确;飞沫不是分子,飞沫在空中传播不是分子热运动,故C 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D错误。
2. C 【解析】松软的面包中的空隙不属于分子间空隙,故A 错误;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烟雾不是分子,烟雾在空中弥漫不属于分子运动,故B错误;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用热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C 正确;天然气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天然气分子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在受压时天然气分子间空隙减小。故D错误。故选 C。
3. C 【解析】把加热后的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两根管子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故A、B、D错误,C正确。
4.(1)引力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变长【解析】(1)纸花慢慢张开而水膜依然完好,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蓝色液体在水球中扩散开来,属于扩散现象,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做此实验,则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所需的时间变长。
5.(1)分子间的距离 斥力 (2)D
【解析】(1)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2)当r=r 时,分子间的斥力与 引力相等,并不是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当 r 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的作用 力表现为斥力,但并不是只有斥力;当 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并不是只有引力;当 时,由于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