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来源本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围绕“学会自我保护”主题展开,结合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如网络侵害、校园欺凌、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场景,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明确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基于五个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让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理解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方针,增强对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制度的认同感,树立“安全第一”的政治意识。2.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己与他人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不伤害他人合法权益,形成文明、友善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道德素养。3. 法治观念:帮助学生了解与自我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增强法治意识,明确法律赋予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4. 健全人格: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克服面对危险时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培养勇敢、冷静、机智的心理素质,塑造自信、独立、坚韧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5.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社会负责,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自我保护,同时对他人的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威胁,如网络诈骗、校园欺凌、自然灾害等。2. 掌握在不同危险情境下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如遭遇网络侵害时的应对措施、面对校园欺凌的正确做法等。3. 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自我保护方法的能力,避免因紧张、恐惧等情绪导致行为失当。2. 引导学生正确区分自我保护与鲁莽行事,培养学生理性、冷静处理危险的思维方式。3. 增强学生主动自我保护的意识,使自我保护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多个青少年面临危险的片段,如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敲门、在网络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后遭遇诈骗、在校园里被同学围堵欺凌、在户外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视频结束后,展示一张写有“守护青春,安全同行”的图片,图片中是一个青少年坚定的背影。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视频中的这些场景,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甚至亲身经历过。当危险突然降临,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现在大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分享你的想法。预设学生回答情况:学生可能会回答: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门;在网上不能随便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信息。还有学生可能说:被同学欺负要告诉老师和家长;地震的时候要躲在桌子底下。也有学生可能提到:感觉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危险场景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二)新课讲授1.“危险的信号——识别常见安全威胁”情景创设:教师展示四个情景卡片,分别是:卡片一:小明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友”,“网友”询问他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工作单位,并邀请他线下见面。卡片二:小丽在学校里总是被几个同学嘲笑、推搡,甚至被要求帮他们写作业。卡片三:周末,小刚独自在家,突然听到有人撬门,门外传来陌生人的声音。卡片四:在户外游玩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远处还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卡片进行讨论,分析情景中存在哪些安全威胁,这些威胁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怎样的危害。教师提问: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一下你们对所选情景中安全威胁的分析。除了这些情景中的安全威胁,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危险呢?预设学生回答情况:对于卡片一,学生可能回答:小明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可能会遭遇网络诈骗,线下见面可能会遇到坏人,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对于卡片二,学生可能说:小丽遭遇了校园欺凌,这会伤害她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她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卡片三,学生可能提到:陌生人撬门,小刚可能会遭遇入室盗窃甚至人身伤害。对于卡片四,学生可能回答:雷电天气可能会引发雷击,给自身安全造成危险。在回答生活中其他常见危险时,学生可能会提到:交通事故、溺水、食物中毒等。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景卡片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常见的安全威胁及其危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补充其他危险情况,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威胁有更全面、清晰的认识。2.“智慧的盾牌——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情景创设:针对上一环节的四个情景卡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小妙招”分享活动。每个小组先内部讨论,针对所选情景提出至少三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然后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同时,教师展示一些正确和错误的自我保护行为图片,如遭遇校园欺凌时勇敢反抗(错误)和及时告知老师(正确)的对比图片,让学生进行辨别和分析。教师提问:哪个小组分享的自我保护方法最实用?为什么?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正确和错误的自我保护行为分别有哪些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做出错误的行为?预设学生回答情况:在分享自我保护方法时,学生可能会说:对于卡片一,不要随意告诉“网友”个人信息,不接受线下见面邀请,如果已经答应见面,要告诉家长并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对于卡片二,要勇敢拒绝欺凌者的不合理要求,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对于卡片三,不要出声,悄悄拨打报警电话,或者找地方躲起来;对于卡片四,尽快寻找安全的室内躲避,远离大树、电线杆等。在分析图片时,学生可能回答:正确的自我保护行为是冷静、理智的,能有效避免危险;错误的行为往往是冲动、鲁莽的,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在生活中要保持冷静,多学习正确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自我保护经验。对比图片的分析,帮助学生直观地辨别正确和错误的自我保护行为,加深学生对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自我保护方法的能力。3.“法律的守护——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情景创设:教师讲述一个案例:“初中生小红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心仪的学习用品,收到货后发现是假冒伪劣产品,当她要求商家退款时,商家不仅拒绝退款,还对她进行了言语辱骂。小红感到非常委屈和无助。”讲完案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商家的行为侵犯了小红的哪些权利?小红可以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如何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同时,教师展示《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的摘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依据。教师提问: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结果?大家觉得在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预设学生回答情况:在讨论案例时,学生可能回答:商家侵犯了小红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小红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对于生活中借助法律保护自己,学生可能提到:如果遭遇校园欺凌,可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反映;当自己的隐私被侵犯时,也可以用法律来维权。在回答运用法律的困难时,学生可能说:不知道具体的法律程序,担心遭到报复等。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和法律条文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自我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法律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维习惯。(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我们认识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威胁,掌握了许多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还知道了法律是我们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将自我保护意识牢记心中,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机智地应对,用智慧和法律守护自己的安全和权益。”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现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从安全威胁识别到自我保护方法,再到法律维权,清晰梳理知识要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和思维导图呈现,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自我保护知识有更清晰、完整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四)课堂练习1. 单项选择题(1)当遭遇网络诈骗时,正确的做法是()A.按照骗子的要求转账B.与骗子对骂C.保留证据,及时报警D.自认倒霉,不再追究(2)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自我保护的是()A.遇到校园欺凌时,独自与欺凌者搏斗B.发现有人溺水,立即下水施救C.陌生网友邀请见面,毫不犹豫答应D.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2. 简答题请简要说明在遭遇校园欺凌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自我保护措施?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练习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重点强调。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1. 实践作业:制作一份“自我保护安全手册”,内容包括常见的安全威胁、自我保护方法、相关法律知识等,可以用文字、图片、漫画等形式呈现。2. 调查作业:调查自己身边的同学在自我保护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整理成调查报告,并尝试提出解决建议。设计意图:实践作业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制作手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自我保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调查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