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孙权劝学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4 孙权劝学
2024统编教材7年级语文下册
新课导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点)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素养)
学习目标
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借鉴往事,以资参考治理天下。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相关介绍
编年体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以时间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去世,去世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
公元208年
公元210年
公元210年
孙权劝吕蒙学习。
背景介绍
人物简介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鲁肃死后,他曾掌管东吴军事,在此期间,设计打败关羽,收复荆州。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三国时孙权的得意谋臣。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qīnɡ
wéi
ɡènɡ
dānɡ
shú

解词释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 邪!
但当 涉猎,见 往事 耳。
当初
对……说
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朋友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权,掌权
推托
事务
研究儒家经典
官名
语气词,同“耶”

难道
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
历史
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 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犹如何,表示“怎么比得上”
好处
到,等到
经过
开始
如今,现在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解词释义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有学识的人
另外
指用新的眼光看待
明白事理
于是
连词,表承接
解词释义
文章整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多,怎么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事情,(鲁肃)十分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阿蒙了!”吕蒙说:“同有学识的人分别数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明白事理怎么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文言字词释义
◆古今异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②见往事耳
往事 古义: 今义:
耳 古义: 今义:
官名
历史
过去的事
学位名称
耳朵
③但当涉猎
古义: 今义:
④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只,只是
转折连词,但是
另外,再
程度副词,更加
文言字词
◆一词多义
动词,掌管、担当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助动词,应当
介词,用
与“为”连用,可译为“认为”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静以修身

《诫子书》
与蒙论议,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副词,表程度,十分
敬辞,多用于称呼前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文言句式
省略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倒装句: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结友”前省略“与蒙”
细读感悟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叹学
文章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并以此写了哪些内容?
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段?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故事情节是如何开展的?
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不可不学
(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堵住退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议论,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分别从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的角度来谈。
吕蒙
孙权
鲁肃
①作为团队领导者要着眼长远,尽早培养后备力量;
②规劝别人要从关爱对方的角度出发,要讲究方法策略。
①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增长人的学识,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②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③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且努力,终有所成;
④不能因繁忙就放弃学习,零碎的时间也可利用。
①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物;
②要敬才、爱才。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学识尚浅。(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主旨归纳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芬奇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拓展探究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书到用时方恨少。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知识就是力量。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
吕蒙
(坚决,关心)
(自信,自得)
(吃惊,赞叹)
孙权
鲁肃
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如果你的同学不爱读书,你能不能学习孙权的劝导方法劝导他重视学习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