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6.1国家权力机关(课件34张PPT+大单元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6.1国家权力机关(课件34张PPT+大单元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我国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什么是国家机构?
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国家机关组成?
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其职权来实现。
国家权力机关
苦于被AI偷走面孔和声音的,前有“假雷军”国庆期间在网络上大骂8天,后有“假靳东”诈骗粉丝,以及“假古天乐”代言游戏平台,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自2017年问世以来,正以指数级速度渗透日常生活。随着技术持续进化、门槛不断降低,“AI换脸”的不当滥用已成为违法侵权重灾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 被AI偷走面孔和声音 #
当AI技术突破法律边界,谁来守护公平正义?国家权力机关如何应对AI换脸、数据滥用等新型违法挑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国家权力机关与AI立法的时代使命。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子议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与国家的“连心桥”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国家权力机关
人 民
人大代表
民主
选举
直接
间接
组成
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
人大
地方
人大
①产生: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②构成: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不是一次会议,而是国家权力机关,开会是其行驶职权的方式之一。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思 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机关?
他们具有怎样的地位?
与其他国家机关有怎样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最高
人民法院
最高
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国家监察
委员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人 民
人大代表
民主
选举
直接
间接
组成
全国
人大
地方
人大
国务院(最高行政机关)
国家监察委(最高监察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检察机关)
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负责
受监督
监督
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市、自治州人大
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
乡、镇人大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的部分职权由人大常委会行使。
思考:人民代表大会一年才召开一次,闭会期间遇到事情需要解决怎么办呢
注意: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乡镇一级人大无常务委员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人 民
人大代表
民主
选举
直接
间接
组成
全国
人大
地方
人大
国务院(最高行政机关)
国家监察委(最高监察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检察机关)
产生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负责
受监督
监督
指导
地方人民政府(地方行政机关)
地方监察委员会(地方监察机关)
地方人民检察院(地方审判机关)
地方人民法院(地方检察机关)
产生
负责
受监督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主人
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根本政治制度
连一连:以下是易混淆点,考考你分清楚了吗?
子议题二
四项职权:守护美好生活的“护航者”
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国家权力机关
# 如何管好AI这张“脸” #
思 考
根据对于加强新兴领域立法研究,谈谈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已颁布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成社会意见征集,对人工智能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鉴于技术的迅猛发展,治理的“工具箱”仍需不断扩容。
3月8日提请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这也意味着,我国AI治理正逐步从“补丁式规范”向“体系化建构”转型。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的国家立法权。(宪法和法律)
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地方性法规)
法律的立、改、废
如:2025年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
国家权力机关
该项目是否实施要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说明人大有什么职权?
202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明确将人工智能法草案列为“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项目,最终是否审议、修改或通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表决通过国家大事(即将要做的事)
如: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权力机关
哪些重大事项需由全国人大决定?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
执行情况和报告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决定战争与和平
国家权力机关
2025年3月5日,全国人大听取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的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思考:
为什么全国人大要听取国务院工作报告?体现了人大的哪项职权?
考考你:你认识以下国家领导人是谁吗?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李强
国务院总理
张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思考:这些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呢?
中国国家领导人由中共中央提名候选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
国家权力机关
探究与分享:围绕全国人大的任免权,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任免权就是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不能把任免权仅仅理解为选举,还包括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权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等。
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课堂笔记
任免权
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
主体
内容
各级人大
———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课堂笔记
①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
②决定权。(批准或表决通过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
③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的决定)
④监督权。(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
思考:根据以下事例,谈谈分别反映了人大的哪项职权?
2025年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高晓力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免去其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职务。
会议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2025年作出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国家权力机关
易混淆点
课堂笔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
人民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的主人;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课堂笔记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权利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 我是人大代表——AI时代青少年权益保护提案 #
【活动背景】假设你是一名人大代表,针对当前AI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未成年人面部信息滥用”、“算法推送沉迷”等问题,起草一份模拟提案,提交班级“模拟人民代表大会”讨论。
【课堂任务】
小组讨论完善提案;
模拟人大代表发言陈述提案;
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提案”。
# 提案模板 #
【提案标题】关于规范AI技术应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
【提案人】XXX(模拟人大代表身份)
一、问题分析
(可分析现象、影响、危害等内容)。
二、建议措施
立法机关:
政府:
企业平台:
学校:
其他:
三、预期目标
推动形成“技术向善”的法治环境,保障青少年在数字时代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大的性质
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同学们,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肩负着立法与监督的重任。人民代表大会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人民的心声,一头托起国家的运转。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它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我们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科学立法规范其应用、保障公共利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愿你们以法治精神为指引,深入思考技术与权力的边界,成为兼具人文关怀与创新智慧的栋梁之材,为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关注身边议题、尊重法律法规,用行动证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未来!
教师寄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6.1国家权力机关 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人民当家作主
(二)主题概述: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宪法意识是法治意识最核心的内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初中学段的法治教育专册,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育,因而又被称为宪法专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内容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即:前承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后启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会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本单元教学设计依据“大单元主题式整体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整体的筹划,单元大概念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整个单元教学设计在考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时间安排,以及评价体系进行的分解、重组、整合与结构化处理。结合教学实际,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
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政治认知,了解国情、传统文化、党史及革命传统,认同祖国、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理解并践行核心价值观,但对国家经济制度的深入理解尚存模糊。道德观念逐步形成,能辨别善恶,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但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可能遇到道德困惑。具备基本法律意识,了解宪法和公民权利义务,但需更多实践指导。身心发展关键期,关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需培养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初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责任感,愿参与集体和公益活动,但需更多引导实践。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党史博物馆、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单元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知道各个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理解我国经济、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法治观念】:学会分析案例,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健全人格】: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自觉拥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依法办事。
责任意识:热爱、拥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知道国家机构的运行及各自的职责,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深入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认识到这些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更加珍惜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学习能力 1.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交流中分享对制度的理解。
2.构建完整逻辑链条,学会有条理地阐述制度运行原理。
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沟通能力。
价值观念 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民主实践,如选举、监督等,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认识到这些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 学生能够形成对国家制度的尊重与维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展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貌。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并尊重不同观点,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了解并认同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形成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并践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健全人格 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学生能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完善自我。
责任意识 学生能够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 学生能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抵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具体课时设计:
6.1 国家权力机关
1.新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2.课时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增强政治认同与责任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它一共包含两目,一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主要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性质、地位;二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具体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国家权力机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理论与思想基础,也是第三单元课程的重要引领。
3.学情分析
学生大致了解有关人大的相关知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初中学生政治理论比较薄弱,尤其对国家机关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不甚清晰。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与最新时事政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政治,了解国家机关。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法治观念:明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学会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树立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3)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能够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4)道德修养: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及四个职权。
(5)健全人格: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
6.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
思考:根据你的经验,谈谈手机上的“老公”是怎么出现的?采用了什么技术?
学生:思考并回答。
提示:AI(人工智能)技术。
师:当AI技术突破法律边界,谁来守护公平正义?国家权力机关如何应对AI换脸、数据滥用等新型违法挑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国家权力机关与AI立法的时代使命。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关于AI换脸的热点事件,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①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③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3)新课讲授
环节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与国家的“连心桥”
1.展示材料并根据材料出示图例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教师:通过以上活动的探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知识点:
1.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和构成?
①产生: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②构成: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不是一次会议,而是国家权力机关,开会是其行驶职权的方式之一。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2.播放视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机关?他们具有怎样的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有怎样的关系?
知识总结:2.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和性质。
全国人大: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地方各级人大: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议学活动:易混点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增强政治认同感。
过渡语: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后,让我们一起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环节二:四项职权:守护美好生活的“护航者”
议学情境: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已颁布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成社会意见征集,对人工智能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鉴于技术的迅猛发展,治理的“工具箱”仍需不断扩容。
3月8日提请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这也意味着,我国AI治理正逐步从“补丁式规范”向“体系化建构”转型。
议一议:根据对于加强新兴领域立法研究,谈谈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
学生:立法权
教师: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宪法和法律)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地方性法规)
补:县(不含民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都没有立法权。
议学情境:202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明确将人工智能法草案列为“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项目,最终是否审议、修改或通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议一议:该项目是否实施要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说明人大有什么职权?
学生:决定权
教师: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如: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表决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
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议学情境: 2025年3月5日,全国人大听取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的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议一议:为什么全国人大要听取国务院工作报告?体现了人大的哪项职权?
学生:监督权、任免权
教师: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议学活动:考考你:你认识以下国家领导人是谁吗?
思考:你知道这些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吗?
议学情境:围绕全国人大的任免权,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甲:任免权就是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乙:不能把任免权仅仅理解为选举,还包括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等。
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权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等。
议学任务: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第一个同学:“就是”(缩小了任免权的范围)改成 “包括”;
第二个同学: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第三个同学:说法正确。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80-P82
注意:四个权力的区分主要看内容,而不是看是否有“审议”“决定”“批准等字样”:要区分和人大代表的职权。
审议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决算报告)是监督权,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预算报告)是决定权。决定权是将要执行,监督权是针对已做完的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并学会区分判断。
过渡语: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一直致力于维护人民的权益。
环节三: 我是人大代表——AI时代青少年权益保护提案
议学延伸:假设你是一名人大代表,针对当前AI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未成年人面部信息滥用”、“算法推送沉迷”等问题,起草一份模拟提案,提交班级“模拟人民代表大会”讨论。
小组讨论完善提案;模拟人大代表发言陈述提案;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提案”。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如何关注弱势群体,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能在实际生活中将“尊老爱幼”等落实在日常小事。
7.板书设计
8.课堂小结
同学们,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肩负着立法与监督的重任。人民代表大会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人民的心声,一头托起国家的运转。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它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我们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科学立法规范其应用、保障公共利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愿你们以法治精神为指引,深入思考技术与权力的边界,成为兼具人文关怀与创新智慧的栋梁之材,为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关注身边议题、尊重法律法规,用行动证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未来!
9.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两个方面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感觉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之前的讲课过程中已经渗透过关于人大的知识,所以理解上难度不太大。本课讲人大职权的时候都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的,这样就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了,便于学生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