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七 认识国家发展差异 5 探索巴西(第二课时) 导入 巴西球员 前锋 ? 内马尔混血种人 守门员 ? 阿利森 白种人 中场 ? 库蒂尼奥 白种人 中场 ? 保利尼奥 黑种人 后卫 ? 蒂亚戈混血种人 巴西人种复杂 学习目标 一、生产活动——农业 原料? 哪个国家咖啡产量最多? 巴西 “咖啡王国” 一、生产活动——农业 思考:(结合课本88页文字及右图) 1、巴西主要种植什么作物?有哪些? 2、巴西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3、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来分析巴西发展农业的优势。 一、生产活动——农业 1、热带经济作物,其中,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 1、目前,巴西大量出口玉米和大豆,尚未开发耕地多,有望成为“21世纪的世界粮仓”。 巴西人种植甘蔗,再将其加工成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机动车燃料。 一、生产活动——农业 2、东部沿海地区和亚马孙沿岸平原。 3、自然:气:热带草原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地:地形平坦;水: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社会:市: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交:靠近海洋、沿岸多港口、海运便利; 一、生产活动——工业 思考:(结合课本89页文字及右图) 1、巴西哪些矿产资源丰富吗? 2、巴西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能找出并说出谁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吗? 3、巴西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4、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来分析巴西发展工业的优势 一、生产活动——工业 1、铌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铁矿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储量居南美洲第二位。 2、巴西约3/4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铌在钢铁工业、超导材料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和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巴西第一城市——圣保罗:金融、商业和制造业中心。 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里约热内卢:31届奥运会举办地 一、生产活动——工业 单一产品出口也成为巴西经济发展的障碍。 巴西的工业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包括采矿、钢铁、石油、飞机制造化工、汽车和造船等部门。 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一、生产活动——工业 4、自然: (三地)地:地形平坦; (三源)水: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4、社会:市: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交:靠近海洋、沿岸多港口、海运便利; 二、居民与生活——人口 思考: (1)巴西人口数量特征? (2)巴西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二、居民与生活——人口 1、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 2、大部分巴西人生活在大西洋沿岸,内陆地区则人口稀少。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那里有巴西著名的城市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 2、自然因素: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因素: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 二、居民与生活——种族 巴西人种复杂,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 “种族大熔炉” 巴西16世纪成为葡萄牙殖民地,19 世纪独立。葡萄牙语是巴西的官方语言。 二、居民与生活——文化 足球、舞蹈、音乐 二、居民与生活——经济 巴西的人均 GDP 高,但贫富差距极大,占总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已经接近国家总财富的一半。巴西的大学人学率刚超过 50%(2020 年)。 小结 巴西 生产活动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王国”、“21世纪的世界粮仓” 农业 工业 居民与生活 人口 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第一城市——圣保罗、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里约热内卢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和亚马孙沿岸平原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 历程:单一产品出口——工业体系 工业区位因素:地形、水源、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 种族 文化 经济 人种复杂,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种族大熔炉”) 足球、舞蹈、音乐 人均 GDP 高,但贫富差距极大。 巩固提升 A A C 1.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储量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煤炭发电 B.巴西在南美洲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C.巴西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 D.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2.巴西的人口90%居住在( ) A.东南沿海 B.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中部地区 3.下列关于巴西农业概况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种植亚热带经济作物 B.小麦、玉米、大豆产量是世界首位 C.被誉为“咖啡王国” D.巴西可耕地少 作业 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 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为什么要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 “谢谢观看 Thanks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