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历史 道德与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历史 道德与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C D A C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D B A
13.芳芳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法治和德治都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 分)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道德滋养法治精神。(1 分)
②该法的出台有利于增强道德意识和水平,营造崇尚烈士、缅怀烈士的社会氛围。(1 分)
③该法的出台,为打击侮辱烈士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仅靠法律不能杜绝侮辱烈士的行为。法律具有
强制性(1 分),但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支持,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
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1 分)
④要杜绝侮辱烈士的行为,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也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1 分)
14.(1)学业和人际压力大角度。建议:善于体味和学会学习;把握友谊的特质,善于澄清和建立友谊;
把握青春期身心变化,善待青春萌动;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关爱他人,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自信,学会
自立自强。(答出 1 点 1 分)自我评价和价值感低角度。建议:要正确全面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自
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懂得平凡能成就伟大。(答出 1 点 1 分)
(2)①爱护身体: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掌握一些自救自护方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等(2 分)。②养护精神: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不断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生命
体验;阅读一本好书,汲取精神养料;专注的做自己热爱而且有意义的事情等。(2 分)
15.(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分))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 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 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1 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1 分)。从党的
性质、宗旨、政府的作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角度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16.(1)科技角度: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济角度: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
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角度:有利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提
升国际地位;有利于助力全球合作与治理,彰显中国担当,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角度: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美丽中国。
(每个角度 1 分,同一角度只能得 1 分)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
祖国为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
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答出 2 点 2 分)
(3)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我们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
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坚定中国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增强做中国人底气,我们要努力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为实现强国梦贡献力量。(每点 1 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即可)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0
答案
A
A
C
D
C
D
A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D
A
D
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7分)
(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战。(1分)平型关战役是全民族抗
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
分)
特点:独立领导;以游击战为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任答2
点,2分)
(2)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分)决定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
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1
分)
(3)关系: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为中华民族最终解放独立奠定基础。(抗
日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1分)
22.(7分)
(1)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
分)地位: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分)
(2)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分)
相同: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3)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分)理论: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
23.(8分)
(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1分)发源地:意大利。(1分)
(2)共同点:反对专制,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等。(1分)作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
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促进欧洲社会进步。(任答2点,2分)
(3)标志:《共产党宜言》的发表。(1分)原因: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
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1分)关系:思想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变革。(或思想变
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分)
24.(8分)
(1)巴黎和会三巨头关注:处置战败国,瓜分世界。(1分)中国关注: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
益。(1分)
缔造了和平:因为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或者
没有缔造和平:因为和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1
分)
(2)特点:由二战期间同盟关系发展为“冷战”。(或由合作走向对峙。)(1分)
彩响: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促成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或导致世界动荡)。(任答1点,1分)
(3)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分)贡献:发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2点,2分)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测试
历史·道德与法治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历史部分和道德与法治部分,共10页,满分120分(历史70分,道德与法治5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题使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也不要超界。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这一观点源于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3.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炎黄联盟的传说和《史记》
B.甲骨文和《兰亭集序》慕本
C.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大足北山石刻
D.《女史箴图》和小岗村访谈录
4.《隋书》中曾评价:“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并吞六国,高祖统一九州,
二世虐用威刑,炀帝肆行猜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于匹夫。”下列对材料中秦朝和
隋朝得失理解有误的是
A.都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B.继位皇帝都因暴政而亡
C.两朝的兴亡有相似性
D.都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5.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907
91
1038
X1206
契丹
①1227蒙古
1115
辽1125
代960
1234





979
11271276
1368
900
1000
11001200
1300
A.①
B.②
C.③
D.④
6.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清代康熙年间组织
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
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万园之园”。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
取得主要得益于
A.民族关系的和谐
B.社会的急刷转型
C.西方科技的传入
D.国家力量的支持
九年级历史·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