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练习★★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自主知识导学合作探究学习分级提升训练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杀菌;清扫异物(包括病菌)。免疫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 (2)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作用:使病菌溶解;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3)第三道防线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产生________,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免疫的类型:___________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____。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________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抗体 特异性蛋白质 抗体2.免疫的功能(1)抵抗________的侵入,防止________的产生。 (2)清除体内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细胞。 (3)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例如,免疫系统会排斥移植的异体器官;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抗原 疾病 衰老 死亡 损伤监视 识别 清除3.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原理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即疫苗)接种于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预防 控制 消灭 病原体 抗体 特异性4.艾滋病(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AIDS。它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HIV。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_________、精液或________、唾液、泪液和尿液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安全性行为、血液传播、__________________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液乳汁母婴传播(3)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____________的人群。 (4)正确对待艾滋病: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怀艾滋病患者,不应________艾滋病病人。 传染源 歧视人体的三道防线【例1】(广东省)健康的皮肤能抵御环境中的多种病原体侵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B.皮肤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C.皮肤防御功能是后天形成的D.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解析: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皮肤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皮肤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皮肤防御功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是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答案:C技巧点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 人生来就有,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作用范围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 免疫 人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产生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1.下列各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A.角质层防止病原体的侵入B.在消化道中,一部分病原体被杀死C.血液中衰老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消灭D.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C 2.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可知,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存在,但我们能健康地生活,这缘于人体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下列结构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 B.吞噬细胞C.黏膜 D.脾D 免疫的功能【例2】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A.花粉过敏 B.胃肠蠕动C.扁桃体发炎 D.泪液的杀菌作用解析:花粉过敏属于人的免疫功能异常;扁桃体可以产生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泪液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胃肠蠕动与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与免疫功能无关。答案:B技巧点拨:免疫对人体防御疾病、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有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3.某人患尿毒症需要肾移植,医生给他找到了合适的肾,手术非常成功,但医生仍然让他服用抗免疫的药物,原因是移植的肾属于( )。A.抗原 B.抗体C.病原体 D.免疫器官A 4.注射青霉素之前,都要先用少量青霉素做皮试。如果注射处有较大面积的红肿现象,说明该患者不能注射青霉素。对这个患者来说,青霉素是( )。A.抗原 B.抗体C.病原体 D.失效药物A 计划免疫【例3】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疫苗认知。下列关于疫苗的认知,科学的是(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C.婴幼儿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非特异性免疫D.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意味着疫苗不安全解析: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A项正确、B项错误;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婴幼儿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发烧、头痛等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由于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构成,其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作用于健康人的特性之一,应予以科学认知,D项错误。答案:A技巧点拨: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其作用是预防,并不能治疗疾病,属于特异性免疫。5.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上面登记有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疫苗的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B.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起防御作用C.接种卡介苗,不能预防乙型肝炎D.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永久免疫能力D6.下列各项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B.给新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C.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D.给居民供应加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B 艾滋病【例4】对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 )。①友好相处,不故意疏远 ②厌恶、躲避、嗤之以鼻 ③互相帮助,可以在一起锻炼,切记不要碰破皮肤 ④对他们进行隔离,视他们为洪水猛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对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不能歧视或疏远他们,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应避免碰破皮肤,以免感染。答案:A技巧点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被传染。7.下列行为可能使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是( )。A.和艾滋病患者握手B.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C.剃须刀、牙刷等自备专用D.混用注射器D8.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一般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D.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患者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D1.预防接种证记录着我们所接种过的疫苗,表明我们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的提高。预防接种属于人体保卫自身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 D.以上都是C 2.狗常用舌舔伤口,这对伤口愈合有利,唾液中含有的物质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A.溶菌酶;第一道防线 B.溶菌酶;第二道防线C.抗体;第三道防线 D.抗体;第二道防线3.(广东省)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功能缺陷病B.免疫反应时间越长,对人体越有益C.泪液的抗菌功能属于特异性免疫D.免疫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B A4.下列各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对链球菌的屏障作用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D.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5.下列关于免疫的实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 B.接种乙型肝炎疫苗C.泪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患天花 B C6.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去除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关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到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B.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D.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蛇毒产生免疫作用B7.人患急性炎症时,体内白细胞数目会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C.计划免疫 D.自然免疫8.下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措施,属于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是( )。A.戴口罩 B.打疫苗 C.勤洗手 D.不聚集 A B9.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病菌无处不在,但大多人都能够健康地生活,这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思维导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特异性免疫,乙是非特异性免疫B.丙代表体液中的淋巴细胞和抗体C.丁代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D.甲、乙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C 10.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制剂后会出现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发生休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体B.过敏反应不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过强D.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C11.下图是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是________的保护作用,图乙所示的是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________作用,图丙所示的是__________的作用,图丁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以上四种作用都属于___________免疫。 皮肤 清扫 溶菌酶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2)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图________中的________和图________中的________。图________中的__________和图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组成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器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免疫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抗体是一种抵抗_______________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物质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____产生的。 甲 皮肤 乙 黏膜 丙 溶菌酶 丁 吞噬细胞胸腺 淋巴结 脾 淋巴细胞抗原(或病原体) 淋巴细胞12.疫苗对温度极其敏感,在生产和接种之间需要使用冷链储存,一旦储存温度超过适宜范围(不同疫苗要求的低温环境不同,一般为 2 ~8 ℃),就有可能失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不经冷链储存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如下实验:选取十只大小相近、性别相同且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并作如表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第一次接种 第二次接种甲 冷储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乙 常温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1)请你预测,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甲”或“乙”)组小白鼠将患上乙型肝炎。 (2)乙型肝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 (3)小白鼠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 组别 第一次接种 第二次接种甲 冷储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乙 常温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乙 寄生 特异性(4)小白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抗体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5)给小白鼠接种时应戴上手套,以免感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 A 切断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