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文(六)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快乐阅读。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以后会怎样呢?”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lǜ lù)!”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变成了一只飞蛾,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了。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翅膀,如绒(rōng róng)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1.选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仔细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第2句话,其中哪个词语表现了翅膀花纹的美丽?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4.小毛虫变成飞蛾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A.不高兴 B.惊喜、欢快 C.伤心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节选)①鹅一动也不动地站着,鸭子也是。②这时候来了一只狐狸。鸭子从眼角瞄了鹅一眼,鹅还是没有动。鸭子想:你不动,那我也保持不动。狐狸把鸭子和鹅( )进他的大麻袋里。回到家后,狐狸将鸭子和鹅从袋子里取出来,并排放在地上。他开始煮一大锅水,( )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和芹菜。③鹅一动也没动,也没发出声音,就连一根羽毛都没有动。鸭子也一样。④狐狸把鹅拎到锅边,鸭子想:现在鹅该动了吧。但是鹅还是没有动。⑤狐狸高高( )起鹅准备下锅。“嘎嘎,不要煮我的朋友!”鸭子改变了自己的原计划,拼命咬住狐狸的尾巴,接着又去咬狐狸的鼻子。狐狸不得不( )下鹅,慌忙逃走了。鸭子叹了一口气,说:“鹅老弟,我想你赢了木头人的比赛了。”“也许吧,”鹅说,“但是你才是勇敢的、真正的冠军。谢谢你!鸭大哥。”5.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①丢 ②切 ③装 ④举6.照样子,补充下面的示意图,并借助示意图讲讲这个故事。7.鹅为什么说鸭子是“勇敢的、真正的冠军”?不是圆的,是方的①这天,从小娟家厨房飘出来的香味,连鼠爹(diē)也说不出是什么香味。那香味又浓又特别,三只小老鼠把鼻孔张得像山洞一样。鼠爹憋(biē)不住了,说:“我去看看!”②过了一会儿,鼠爹回来了:“就是这东西!”他(举 拖)回来一个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东西。三只小老鼠连同他们的妈妈一起着急地(走 跑)过去闻。“对,就是它的香味,真香啊!”他们连声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它外面好像包着树叶,树叶上还来来回回扎着细细的绳子。③老鼠大宝把头枕上去说:“大概是香香的枕头。”可枕着却不舒服。老鼠二宝爬着坐上去说:“大概是香香的沙发。”可却感觉硬邦邦的。老鼠小宝把它拖上一辆行李车说:“大概是香香的行李。”“还是小宝聪明!”鼠爹说,“是行李就赶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④大家一起动手。这树叶真长,把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东西裹(guǒ)了一层又一层。香味越来越浓,每只老鼠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啊!里面的东西露出来啦!是用糯米做成的东西,五只老鼠围成一圈大吃起来。8.读画线句子,用“√”选出括号内使用最恰当的字。9.老鼠一家是怎么逐渐认识这个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东西的?想一想,填一填。课内阅读。青蛙卖泥塘(节选)①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②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③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④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青蛙又站在牌子旁边,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⑤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10.老牛因为 ,所以不想买泥塘。11.听了老牛的话之后,青蛙做了些什么?12.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是因为( )。(填序号)①青蛙在泥塘周围种下了草籽。 ②野草自己长出来的。13.野鸭为什么也没有买泥塘?( )(填序号)①因为青蛙的泥塘太贵了。 ②因为泥塘里的水太少了。课内阅读。蜘蛛开店(节选)①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②于是,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③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④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14.根据选文内容填量词。一( )商店 一( )小木屋 一( )招牌 一( )河马15.蜘蛛的招牌上写着什么?请用“______”在选文中画出来。16.蜘蛛决定卖口罩是因为( ),蜘蛛改卖围巾是因为( )。(填序号)①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②口罩织起来很简单课内阅读大象的耳朵(节选)①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②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③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④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17.选文共有( )段话,第3自然段共有( )句。18.大象用竹竿撑起耳朵后的结果是怎样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19.“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们不要理会他人。B.要坚持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能盲从。C.别人的看法都是对的。快乐阅读。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就飞出树林找水喝。它在村口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里有井。”猴子走后,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可是井很深,水很少。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xián)到井里,可是衔了很久,还不见水升上来。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20.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1.猴子“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中的“这种办法”指的是 。22.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不到水的原因是 。2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用衔石子的办法喝井里的水是不行的。B.猴子乐于助人。C.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课文(六)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1.4/四 2.lǜ róng 3.色彩斑斓 4.B【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小毛虫化茧成蝶的蜕变过程,生动诠释了生命成长的哲理。文章以简洁优美的笔触,展现了自然规律的奇妙——小毛虫从“笨手笨脚”到“灵巧”飞舞的转变,暗示着成长需要耐心等待。文中“色彩斑斓”“轻盈”等词语营造出唯美意境,结尾“消失在蓝色雾霭”的描写更赋予故事诗意般的升华。全文语言质朴却蕴含深刻,既是一则自然观察笔记,也是一曲生命蜕变的赞歌。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自然段通常开头空两格。据此可数出本短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2.本题考查字音。规律 : lǜ ,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联系或客观法则。绒毛 : róng ,指动物或植物表面细软的短毛,如小鸟的绒毛、毛衣的绒面。3.本题考查找关键词。最后一段第2句话是“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其中,“色彩斑斓”直接描写了翅膀花纹的鲜艳和美丽。把这个词语画出即可。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最后一段的“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 惊奇地 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轻盈的翅膀” 中“惊奇”直接体现了惊喜的情绪。“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翅膀,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中“愉快”明确表达了欢快的心情。“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可知动作轻盈自由,进一步烘托其喜悦。小毛虫变成飞蛾后会是惊喜和欢快的。故选B。5.③ ② ④ ① 6.鹅和鸭子都不动 鹅 鸭子 7.因为鸭子在紧急关头放弃了比赛,从狐狸手中救下了鹅。鹅十分感谢鸭子,并敬佩他的勇敢。【导语】这篇短文通过鹅和鸭子的互动,巧妙地展现了勇气与友谊的主题。故事中,鹅和鸭子坚持不动,展现了他们的毅力和决心,但当狐狸威胁到鹅的生命时,鸭子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勇敢地站出来保护朋友。这种牺牲精神和对友谊的珍视,使得鸭子成为真正的冠军。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紧凑,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内涵,令人回味无穷。5.本题考查选字填空。丢:扔;抛弃。切: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装:把东西放到器物里或运输工具上;包装,包裹商品或把商品等放进盒子、瓶子等。举:往上托、抬或伸。结合字义,可知,形容狐狸把鸭子和鹅放进他的大麻袋里,应选:装,故选③;什么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和芹菜,应选:切,故选②;与“高高”搭配,应选:举,故选④;被鸭子咬鼻子的狐狸不得不把鹅放下来,应选:丢,故选①。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②自然段中“他开始煮一大锅水,( )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和芹菜。”第③自然段中“鹅一动也没动,也没发出声音,就连一根羽毛都没有动。鸭子也一样。”可知,狐狸浇水、切菜时,鹅和鸭子都一动不动;结合第⑤自然段中“狐狸高高( )起鹅准备下锅。”“鸭子改变了自己的原计划,拼命咬住狐狸的尾巴,接着又去咬狐狸的鼻子”可知,狐狸准备煮鹅,鸭子动了。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⑤自然段中“鸭子改变了自己的原计划,拼命咬住狐狸的尾巴,接着又去咬狐狸的鼻子。狐狸不得不( )下鹅,慌忙逃走了。鸭子叹了一口气,说:‘鹅老弟,我想你赢了木头人的比赛了。’‘也许吧,’鹅说,‘但是你才是勇敢的、真正的冠军。谢谢你!鸭大哥。’”可知,因为鸭子改变了原有计划,拼命咬住狐狸的尾巴和鼻子,救出了鹅,所以鹅说鸭子是“勇敢的、真正的冠军”。8.拖 跑 9.外面好像包着树叶 香香的沙发 香香的行李【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鼠一家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文章以“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东西”为线索,逐步揭示其真实面貌,情节紧凑且富有悬念。作者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刻画了老鼠们的性格特点,如鼠爹的果断、小宝的聪明等,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同时,文章语言简洁明了,适合儿童阅读,既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也传递了探索未知的积极态度。整体上,这是一篇兼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8.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举”是指用手向上托起或拿起某物。“拖”是指拉着物体在地面移动。“走”表示普通的步行。“跑”则是快速的移动。根据句子的语境,他带回来的东西“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很可能是个不规则的物体,用“拖”更合适,因为“拖”能表现拉拽的动作。故选“拖”。小老鼠们“着急地”过去闻,说明它们动作很快,所以应该选“跑”。故选“跑”。9.这道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闻、看、猜、打开”对应了短文的四个自然段,“看、猜”的内容分别在短文的第②③自然段。第②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中提到“外面好像包着树叶”,这是粽子在老鼠一家眼中的样子。老鼠一家对粽子的猜测是在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信息“大概是香香的沙发”“大概是香香的行李”即可得出答案。10.泥塘周围没有草 11.青蛙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12.① 13.②【解析】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老牛因为泥塘周围没有草不想买泥塘的相关内容在第①自然段体现,文中老牛明确说了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听了老牛的话之后,青蛙的行动在第③自然段描述,即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的原因,在第③自然段青蛙播撒草籽这一行动以及第④自然段提到的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体现了因果关系,是因为青蛙的主动行为种下草籽才长出了小草。故选①。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第④自然段中,野鸭说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表明是因为泥塘里水太少所以不买。故选②。14. 家 间 个 只 15.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16. ② ①【解析】14.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和关键词的提取。从第①自然段中句子“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可知,应为“一家商店”,故第一个空应填“家”;从第②自然段中句子“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可知,应为“一间小木屋”和“一个招牌”,故第二空应填“间”,第三个空应填“个”;从第③自然段中句子“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可知,应为“一只河马”,故第四个空应填“只”。15.本题考查语句的筛选。阅读选文第②自然段,结合句子“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可知,招牌的内容为“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16.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阅读选文,从第①自然段中“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可知,蜘蛛决定卖口罩是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故选②;从第④自然段中“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可知,蜘蛛改卖围巾是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故选①。17. 4/四 3/三 18.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19.B【解析】17.本题考查数自然段、数句子。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确定一段文字中有几句话,应该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一般来说,就是看段落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有多少,就有几句话。结合全文可知文章一共有4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有3句话。18.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根据第②自然段“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可知大象用竹竿撑起耳朵后的结果是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19.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意思是,他和你是不一样的,不能光听别人的话,你得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盲目的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故选B。20.4/四 21.把石子衔到井里 22.井太深了 23.C【解析】20.本题考查数自然段。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本篇文章一共有4个自然段。21.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短文第二自然段“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可是井很深,水很少。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知“这种办法”说的是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22.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信息的找取。从短文第二自然段“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可是井很深,水很少。”可知乌鸦用衔石子的办法是喝不到水的。23.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根据阅读短文可知。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自己想办法没有成效最后在猴子的帮助下从井里喝到水的故事。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能按部就班要懂得变通。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