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一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同课异构)
【学习目标】
1.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3.理解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问: 通过中国革命、国家规划以及建设的超前思维案例,增强对党和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
2.科学精神: 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以及超前思维的表现,培养善于反思、勇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培养超前意识,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 感受超前思维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要立足现实,勇于超前思维,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未来。
【重点难点】
重点: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和表现。
难点:超前思维的特征。
【自主预习】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知识点1:超前思维的内涵
超前思维是在 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 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 ,运用合理的 ,判断事物 的思维方式。
知识点2:超前思维的表现
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 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 或者 ,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知识点3: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1)超前意识的含义:超前意识是 的意识,是 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 的意识。
(2)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知识点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 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 ,
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知识点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 ,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 ,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 。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 ”的特征。
知识点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 ,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 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 ,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1]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主张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老子》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人们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思维形态 这种思维形态有哪些特点
[变式训练1]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探究2]
材料: 早在1987年,邓小平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顾邓小平当初的设想,谈谈他的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变式训练2]
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习近平指出,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超前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分析上则材料所体现的超前思维的特征。
【核心素养专练】
1.《菜根谭》里有句经典箴言: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这句箴言告诉我们,富贵时要思贫穷的艰难,少壮时要思衰老后的辛酸。只有我们提前思考这些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少走弯路,少后悔!由此可以肯定,超前意识是( )
①居安思危的意识
②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
③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
④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体现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____的特点。( )
A.超前思维 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B.逆向思维 思路的多向性、步骤的跨越性、结果的独特性
C.正向思维 能动性、客观性
D.创新思维 目的性、计划性、实践性
3.马克思曾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动工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子建成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筑师在动工前的构想体现了他的超前思维
②超前思维能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
③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④人类比动物的唯一高明之处在于人类具有超前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理论创新经验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从思维的角度看,其依据是( )
①超前思维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
②创新是对过去的辩证否定
③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④超前思维的探索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具备超前思维是领导工作的应有之义。“领导”这个词语,由“领”和“导”这两个字组成,领导的意思是带、引、率,都有指引方向的意思。能够指引方向的人,才能够叫领导,既然他能够为大家指引方向,那么必然要求他比大家看得更远。很难想象,一个对所在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片茫然的领导,能够带领大家干好事业,其前景就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让人担心。这说明( )
①把握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就能取得工作成功
②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③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④超前思维是一种必然思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探月工程分成了三期,即“绕”“落”“回”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执行完毕并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11月24日凌晨,我国的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表面进行月壤取样,之后将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完成第三阶段的“回”的任务。
在火星探测上,我国也将计划实施“三步走”战略。2020年9月18日,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讲到了未来载人火星探测的构想,表示我国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也将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机器人探测,主要依靠遥控探测器进行宏观探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当然属于第一步,另外还包括火星采样返回、火星基地选址考察、原位资源利用系统建设等任务。第二步是初期探测,这一阶段的探测将会派航天员前往火星,登录并建造火星基地,任务主要包括载人环火轨道探测、载人火星着陆探测并返回、火星基地建设三个方面。第三步是航班化探测,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火星移民,这时候对火星的探测已经十分详细和具体,火星基地已经部分建造,前往登陆火星并返回也不再是十分困难的事,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已经可以向火星移民,也可以前往火星做短期旅游和长期工作,所以这一阶段的探火任务包括大规模地火运输舰队的建造、火星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地火经济圈也将全面形成。
探月三步走和探火三步走体现了超前思维的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一.知识点1:多角度、全方位 现实情况 状态 推理 和想象 未来发展趋势
知识点2:存在状态“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先知先觉”
知识点3:(1)不满足于现状 居安思危 更好、更优、 更强(2)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二、知识点1:历史和现实 否定 肯定
知识点2:观念的对象 时间和空间 未来状况 事先得知
知识点3: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科学性 实践活动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1]人们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体现的思维形态是超前思维。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的特征。
[变式训练 1]“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有追问,发现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要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问题探究2]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特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将我国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安排与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超前思维的探索性特征、超前思维的探索性,体现在超越事物的现实状况而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趋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大胆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充分体现了超前思维的预测性特征。相对于事物发展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事先得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完成了前两步,以客有力地说明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超前性和科学性。
[变式训练2]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的特征。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体现了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说明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核心素养专练】
1.B
【解析】 材料强调富贵发达时,要懂得忆苦思甜,不能骄奢淫逸,要不然富贵则不会长久;年轻时,要多想想年老后的辛酸,便会在年轻时多多努力。可见,超前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
2.A
【解析】ABCD:材料指出: 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思维方式是超前思维,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3.A
【解析】 建筑师在房子动工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中有了构想,体现了他的超前思维,①正确;“在动工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子建成了”,说明超前思维能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②正确;③错误,人的思维对事物存在状态的反映不一定都是正确的;④中“唯一高明之处”说法绝对,排除。
4.C
【解析】超前思维并非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①错误;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 C。
5.D
【解析】①太绝对,不选。超前思维是一种或然思维,④不选。正确切题,故选C。
6.①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②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探月三步走和探火三步走是根据超前思维可以发挥能动性,在头脑中推测未来的发展情况,
③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有可能向更坏的方向发展,探月工程制定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