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一级期中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一级期中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初一级期中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辉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比赛时,遇到了技术难题。他没有退缩,而是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奖项。小辉的经历告诉我们( )
A.只要有自强精神就能成功 B.自强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
C.科技创新比赛很简单,谁都能获奖 D.遇到困难时只能依靠他人的帮助
2.七年级学生小宇,在学校运动会上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他每天坚持早起训练,即使遇到恶劣天气也不放弃。在比赛中,他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名,但他的毅力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小宇的事例告诉我们( )
A.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 B.只要有梦想就能实现
C.参加体育比赛都能培养自强品质 D.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参与就好
3.“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这就要求青少年自尊自爱,知廉耻、明是非。以下场景中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某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广告:面对红包,老师对家长说“您在伤害我”;医生对患者家属说“您在侮辱我”;国家公务人员对企业主说“您在藐视我”;交警对车主说“请您尊重我”。这则广告告诉我们( )
①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②自尊的人自爱
③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④不收红包是因为收红包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尊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自尊自爱,绽放光彩”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是小海的分享:“我是个热心肠的人,生活中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为此,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志愿者社团,去敬老院、去社区……用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去美好。”小海的分享说明( )
①自尊的人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②自尊的人能扬长避短
③自尊的人能积极地表现自己 ④自尊的人能正确看待自我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6.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教育类有关提案时表示,将更加注重对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培养“阳刚之气”应该( )
①培养特立独行的个性 ②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担当和责任感
③让身体和心理一并健康成长 ④培养坚强勇敢、奋发向上的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王洪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幼时被确诊为脑瘫,下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将他击垮,他以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下列诗句能体现王洪智具有的品质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蛇年春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并开启全球上映,受到全球观众追捧。它的成功让更多创作者意识到,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可以被全球共享。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电影中的哪吒颠覆传统形象,喊出“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等超燃金句。该类金句蕴含的道理有( )
A.勇于挑战,挫折越多越好 B.接纳自己,无视他人评价
C.情绪需要表达,不需要照顾别人的感受 D.激发潜能,学会自信自强
9.《哪吒之魔童闹海》所构建的新范式,颠覆了好莱坞的“文化猎奇”逻辑,也鼓励各文化主体重新审视挖掘自身传统,自信地营造百花齐放的新图景。由此可见( )
A.文化发展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构建以国际市场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B.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国动画电影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互动
C.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已超越西方文化并领导世界文化发展
D.文化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延续文化的辉煌
10.电影刚上映,就有不少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售卖印有电影中哪吒形象的T恤,手机壳,抱枕等。“山寨哪吒”兴风作浪( )
①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不利于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④不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这启示青少年 ( )
①顽强拼搏,书写青春底色 ②怀揣梦想,坚定理想信念
③悦纳自我,认识自己不足 ④志存高远,肩负强国使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如下图所示,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高原现象”。表现为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认真观察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你认为下列做法能有效突破“高原现象”的是( )
①完善自我,追求完美②克服惰性,坚持学习 ③顺其自然,放弃努力④积极乐观,迎难而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战胜“高原现象”需要( )
①坚强意志②盲目自信③改变环境④实干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告别童年,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青春款款而来。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观点也会有所改变。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下同学的做法可取的是( )
①小丽上课总是偷偷照镜子整理头发 ②小南因为太胖怕被同学嘲笑,不愿意上学
③面对烦恼,小明对自己说:“一切都会过去的!”④小兵通过均衡饮食、合理锻炼促进身体发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下列对批判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批判精神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②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③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
④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对于这些不同的情绪感受,我们应该( )
①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②不去理会,一切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③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的方法 ④享受正面情绪,拒绝一切负面情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青春期的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②这些心理矛盾让我们感到烦恼,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契机
③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心理矛盾,可能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这些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7年,8岁的女孩余燕恰背着书包独自坐溜索上学恰好被记者拍到。记者深受触动,于是向社会发起募捐,在江上建起爱心桥。2018年,余燕恰考上了昆明医科大学。2022年6月,余燕恰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医护人员。她说:“在以前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太多为我‘打灯’的人,我非常感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努力为家乡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8.爱心人士捐资建桥、余燕恰毕业后选择为家乡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所体现出的情感属于( )
①基础性情感 ②高级情感 ③正面情感 ④负面情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记者深受触动,于是向社会发起募捐,在江上建起爱心桥。这说明了( )
A.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B.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C.情感是我们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愧疚感
D.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深刻
20.古诗词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从上述诗词中,我们能够读出( )
A.关心民生、心系人民的情绪 B.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的情感
C.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品德 D.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风范
二、分析说明题
21.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自尊自爱,乐观坚定。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让我们青春飞扬。
情境一 小芸从小学习舞蹈,还获过奖。老师让她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大赛,她说:“老师,我能行,我一定为班级争光。”
(1)这种“我能行”的信念有哪些表现?
(2)结合情境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
情境二 小艺外出去科技馆参观,不遵守科技馆的规定,进馆就开始大声喧哗,随地乱丢垃圾,引得别人纷纷侧目。
(3)作为小艺的好朋友,你应该劝说小艺如何做?
(4)请结合情境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22.以下是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的节选。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造动力、发展活力蓬勃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1)材料内容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节选二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大漠孤烟……黄河九曲……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2)中国自信源于什么?
(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自强品质,老师在板报上给出下面图片,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个关于自强方面的名言警句或者人物故事。
23.在关于“情绪”的议题式学习活动中,老师出示了以下图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1)从情绪的角度看,漫画一说明了什么?
(2)请你运用“学会管理情绪”的知识,为漫画一中的人物提两点建议,将故事发展成漫画二中的结局。
《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初一级期中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D D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D D A D D A B
21.(1)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相信“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2)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
(3)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自觉维护公共卫生,把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4)自尊的人是有羞耻之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22.(1)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努力成长,砥砺前行。
(2)源于我们的实力,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3)名言警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物故事:张海迪自幼高位截瘫,通过自学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23.(1)①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或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②情绪受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或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③我们要管理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2)示例:①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明确情绪背后的真实需要和现实原因。②要学会调节情绪,掌握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调节情绪的方法。③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考虑家人的感受。④要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给予家人更多的关心,与家人共享欢乐、分担痛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