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讲 运动的描述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1)请你创设两个问题,一个问题飞船可以视为质点,一个问题飞船不能视为质点。你来选择两个不同的参考系,让飞船分别是运动的和静止的。 (2)发射过程飞船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吗 大小相等吗 该过程飞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如何计算 (3)材料中数字分别是时间还是时刻 要估算飞船发射过程的平均加速度,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1.(2024·广东广州月考)(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赛车赛道简图,赛车从A点出发,每隔相同时间依次记录一个位置,即B、C、D、E、F。已知最大距离AB=AC=6 km,最小距离AF=2 km,BC段赛道的长度等于CD段赛道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与AC段的位移相同[B] 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F段的15倍[C] BC段与CD段的平均速率相等[D] CD段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2.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总是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考点一 质点 参考系 位移 路程[例1] 【质点】 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 研究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 研究攀岩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拓展] 【参考系】 跳水运动员入水过程,选水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024年7月31日,我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配合默契,动作如同“复制粘贴”,得分一路领先,以359.10分强势摘金,在跳水过程中,若将两名运动员看成质点,选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则另一名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例2] 【位移和路程】 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 2L,L[B] 2L,(1+2)L[C] L,2L[D] L,(1+2)L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质点不同于几何“点” 质点无大小但有质量,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的参考系的“两性” (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为了研究方便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区别位移和路程的两个关键点 (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代数运算考点二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区 别 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联 系 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公式v=中,当Δt→0时,v近似为瞬时速度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2)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两个平均速度公式的使用条件v=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求解平均速度要找准“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而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 km,该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以“风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称。为保证安全起见,环境风速超过20 m/s 时,列车通过该桥的运行速度不能超过3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题目中“全长16.34 km”指的是位移大小[B] “风速超过20 m/s”“不能超过300 km/h”中所指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C] “风速超过2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过30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 假设某火车通过该大桥所用时间为0.08 h,则平均速度约为204 km/h[例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2024·四川成都期中)(多选)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从A点沿直线跑到B点,又从B点沿原路返回A点,A、B两点直线距离为50 m,总用时20 s,下列对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移大小为100 m[B] 路程为100 m[C]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D] 平均速率为5 m/s考点三 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比较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 v= Δv=v-v0 a==决定 因素 在任一时刻的速度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由a=知,a由F、m决定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同 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与Δv同向2.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例5] 【加速度的理解】 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B]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例6] 【加速度的计算】 在蹦床比赛过程中,某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0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0 m/s2,竖直向下[B] 8.0 m/s2,竖直向上[C] 10.0 m/s2,竖直向下[D] 18.0 m/s2,竖直向上(满分:60分)对点1.质点 参考系 位移 路程1.(4分)(2024·湖北孝昌三模)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型号空中加油机给两架战机同时加油的瞬间,则( )[A] 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可视为质点[B]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惯性越来越大[C] 以加油机为参考系,两架战机是运动的[D] 以某架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和另一架战机都是静止的2.(4分)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 m,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 m。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 6 m [B] 8 m[C] 10 m [D] 14 m3.(4分)(2024·福建莆田模拟)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商业首飞,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某次该大飞机在机场直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用时30 s经过2 100 m起飞,又经过20 s达到离地高度400 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32分和30 s都是指时刻[B] 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为70 m/s[C] 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为70 m/s[D] 大飞机开始运动50 s内的位移是2 500 m4.(4分)(2024·吉林长春模拟)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 km。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 km,用时为2.5 h。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 )[A] 位移大小约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 km/h[B] 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 km/h[C] 位移大小约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 km/h[D] 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 km/h5.(4分)(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如图为太极练功场示意图,半径为R的圆形场地由“阳鱼(白色)”和“阴鱼(深色)”构成,O点为场地圆心。其内部由两个圆心分别为O1和O2的半圆弧分隔。某人从A点出发沿“阳鱼”和“阴鱼”分界线走到B点,用时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指的是走到B点的时刻[B] 此人的位移为πR[C] 此人的平均速度为[D] 此人的平均速率为6.(4分)某些汽车品牌会在尾部标明车辆启动加速度,例如55 TFSI(如图),其启动加速度约为0.55g,即5.5 m/s2,如果一辆纯电动汽车从0加速到100 km/h需要1.9 s,那么它的尾部该标写的数字约为( )[A] 100 [B] 120 [C] 150 [D] 1807.(6分)(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则关于该物体的加速度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B] 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8.(4分)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0.5 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从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05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010 s,滑块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Δt3=0.50 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应为( )[A] 0.67 m/s2 [B] 0.74 m/s2[C] 0.80 m/s2 [D] 1.20 m/s9.(4分)(2024·浙江杭州阶段练习)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B] 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C]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10.(6分)(2024·陕西渭南质检)(多选)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控制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法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B] 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C] 若L=8 m,Δt=0.2 s,照相机将会拍照[D] 若L=8 m,Δt=0.3 s,照相机将会拍照11.(16分)(2024·江苏连云港月考)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的声速为v0。(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1)求开始计时时A与B之间的距离x1;(2)经过Δt时间后,A再次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次B接收的时间差为t2,求A两次发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Δx及小车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第1讲 运动的描述(解析版)1.(2024·广东广州月考)(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赛车赛道简图,赛车从A点出发,每隔相同时间依次记录一个位置,即B、C、D、E、F。已知最大距离AB=AC=6 km,最小距离AF=2 km,BC段赛道的长度等于CD段赛道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与AC段的位移相同[B] 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F段的15倍[C] BC段与CD段的平均速率相等[D] CD段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答案】 BC2.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总是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答案】 C考点一 质点 参考系 位移 路程[例1] 【质点】 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 研究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 研究攀岩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答案】 C【解析】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B错误;研究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视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攀岩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D错误。[拓展] 【参考系】 跳水运动员入水过程,选水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024年7月31日,我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配合默契,动作如同“复制粘贴”,得分一路领先,以359.10分强势摘金,在跳水过程中,若将两名运动员看成质点,选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则另一名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案】 运动的 静止的[例2] 【位移和路程】 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 2L,L[B] 2L,(1+2)L[C] L,2L[D] L,(1+2)L【答案】 D【解析】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由A到B的位移大小为=L,路程为L+2=(1+2)L。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质点不同于几何“点” 质点无大小但有质量,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的参考系的“两性” (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为了研究方便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区别位移和路程的两个关键点 (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代数运算考点二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区 别 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联 系 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公式v=中,当Δt→0时,v近似为瞬时速度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2)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两个平均速度公式的使用条件v=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求解平均速度要找准“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而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 km,该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以“风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称。为保证安全起见,环境风速超过20 m/s 时,列车通过该桥的运行速度不能超过3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题目中“全长16.34 km”指的是位移大小[B] “风速超过20 m/s”“不能超过300 km/h”中所指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C] “风速超过2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过30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 假设某火车通过该大桥所用时间为0.08 h,则平均速度约为204 km/h【答案】 B【解析】 题目中“全长16.34 km”指的是该大桥的长度,指路程大小,A错误;“风速超过20 m/s”“不能超过300 km/h”中均指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B正确,C错误;由于不清楚题目中所述的通过大桥的位移,所以无法计算平均速度,D错误。[例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2024·四川成都期中)(多选)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从A点沿直线跑到B点,又从B点沿原路返回A点,A、B两点直线距离为50 m,总用时20 s,下列对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移大小为100 m[B] 路程为100 m[C]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D] 平均速率为5 m/s【答案】 BD【解析】 由于初、末位置都在A点,所以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0,则平均速度大小为==0,故A、C错误;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s=50 m+50 m=100 m,则平均速率为v== m/s=5 m/s,故B、D正确。考点三 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比较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 v= Δv=v-v0 a==决定 因素 在任一时刻的速度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由a=知,a由F、m决定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同 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与Δv同向2.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例5] 【加速度的理解】 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B]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答案】 D【解析】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是可能的,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可能,不符合题意;若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则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故B可能,不符合题意;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C可能,不符合题意;若加速度不为零,则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D不可能,符合题意。[例6] 【加速度的计算】 在蹦床比赛过程中,某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0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0 m/s2,竖直向下[B] 8.0 m/s2,竖直向上[C] 10.0 m/s2,竖直向下[D] 18.0 m/s2,竖直向上【答案】 D【解析】 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a== m/s2=-18 m/s2,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满分:60分)对点1.质点 参考系 位移 路程1.(4分)(2024·湖北孝昌三模)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型号空中加油机给两架战机同时加油的瞬间,则( )[A] 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可视为质点[B]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惯性越来越大[C] 以加油机为参考系,两架战机是运动的[D] 以某架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和另一架战机都是静止的【答案】 D【解析】 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不能视为质点,A错误;物体的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质量减小,则其惯性减小,B错误;为了确保安全,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另外两架战机三者的相对位置需要保持不变,则以加油机为参考系,两架战机是静止的,以某架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和另一架战机也都是静止的,C错误,D正确。2.(4分)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 m,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 m。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 6 m [B] 8 m[C] 10 m [D] 14 m【答案】 C【解析】 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x== m=10 m。对点2.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3.(4分)(2024·福建莆田模拟)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商业首飞,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某次该大飞机在机场直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用时30 s经过2 100 m起飞,又经过20 s达到离地高度400 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32分和30 s都是指时刻[B] 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为70 m/s[C] 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为70 m/s[D] 大飞机开始运动50 s内的位移是2 500 m【答案】 B【解析】 10时32分指的是时刻,30 s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v== m/s=70 m/s,故B正确;根据题意无法求出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大飞机开始运动50 s内的运行轨迹不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故位移x′≠2 100 m+400 m=2 500 m,故D错误。4.(4分)(2024·吉林长春模拟)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 km。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 km,用时为2.5 h。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 )[A] 位移大小约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 km/h[B] 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 km/h[C] 位移大小约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 km/h[D] 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 km/h【答案】 B【解析】 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v== km/h=160 km/h。故选B。5.(4分)(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如图为太极练功场示意图,半径为R的圆形场地由“阳鱼(白色)”和“阴鱼(深色)”构成,O点为场地圆心。其内部由两个圆心分别为O1和O2的半圆弧分隔。某人从A点出发沿“阳鱼”和“阴鱼”分界线走到B点,用时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指的是走到B点的时刻[B] 此人的位移为πR[C] 此人的平均速度为[D] 此人的平均速率为【答案】 C【解析】 t指的是此人从A点走到B点的时间间隔,为时间,A错误;位移大小指的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则此人的位移为2R,B错误;此人的平均速度为v==,C正确;此人的路程为πR,则平均速率v′=,D错误。对点3.加速度6.(4分)某些汽车品牌会在尾部标明车辆启动加速度,例如55 TFSI(如图),其启动加速度约为0.55g,即5.5 m/s2,如果一辆纯电动汽车从0加速到100 km/h需要1.9 s,那么它的尾部该标写的数字约为( )[A] 100 [B] 120 [C] 150 [D] 180【答案】 C【解析】 加速度大小为a== m/s2≈15 m/s2,尾部该标写的数字约为150。7.(6分)(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则关于该物体的加速度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B] 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答案】 BC【解析】 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 m/s2=3 m/s2,A错误,B正确;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a== m/s2=-13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正确,D错误。8.(4分)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0.5 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从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05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010 s,滑块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Δt3=0.50 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应为( )[A] 0.67 m/s2 [B] 0.74 m/s2[C] 0.80 m/s2 [D] 1.20 m/s2【答案】 C【解析】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v1== m/s=0.1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v2== m/s=0.5 m/s,因此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0.80 m/s2,C正确。9.(4分)(2024·浙江杭州阶段练习)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B] 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C]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答案】 B【解析】 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Δv1=v1-v01=100 m/s-0=100 m/s,故A错误;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Δv2=v2-v02=0-30 m/s=-30 m/s,故B正确;火箭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10 m/s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12 m/s2,则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所以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故C、D错误。10.(6分)(2024·陕西渭南质检)(多选)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控制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法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B] 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C] 若L=8 m,Δt=0.2 s,照相机将会拍照[D] 若L=8 m,Δt=0.3 s,照相机将会拍照【答案】 AC【解析】 计算汽车速度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故汽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A正确,B错误;若L=8 m,Δt=0.2 s,则汽车的速度v==40 m/s=144 km/h>120 km/h,超速,照相机将会拍照,C正确;若L=8 m,Δt=0.3 s,则汽车的速度v==96 km/h<120 km/h,未超速,照相机不会拍照,D错误。11.(16分)(2024·江苏连云港月考)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的声速为v0。(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1)求开始计时时A与B之间的距离x1;(2)经过Δt时间后,A再次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次B接收的时间差为t2,求A两次发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Δx及小车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答案】 (1)v0t1 (2)v0(t2-t1) 【解析】 (1)依题意,由于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可得开始计时时A、B间的距离为x1=v0t1。(2)进行第二次测量时,A、B间的距离为x2=v0t2,则小车运动的距离Δx=x2-x1=v0(t2-t1),A两次发射脉冲的时间间隔为Δt,即为小车运动Δx所用的时间,则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解得v=。(共52张PPT)高中总复习·物理第1讲 运动的描述情境导思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请你创设两个问题,一个问题飞船可以视为质点,一个问题飞船不能视为质点。你来选择两个不同的参考系,让飞船分别是运动的和静止的。(2)发射过程飞船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吗 大小相等吗 该过程飞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如何计算 (3)材料中数字分别是时间还是时刻 要估算飞船发射过程的平均加速度,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知识构建小题试做1.(2024·广东广州月考)(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赛车赛道简图,赛车从A点出发,每隔相同时间依次记录一个位置,即B、C、D、E、F。已知最大距离AB=AC=6 km,最小距离AF=2 km,BC段赛道的长度等于CD段赛道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与AC段的位移相同[B] 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F段的15倍[C] BC段与CD段的平均速率相等[D] CD段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BC小题试做2.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总是与速度的方向相同C高中总复习·物理考点一质点 参考系 位移 路程[例1] 【质点】 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 研究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 研究攀岩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C【解析】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B错误;研究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视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攀岩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D错误。[拓展] 【参考系】 跳水运动员入水过程,选水面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024年7月31日,我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配合默契,动作如同“复制粘贴”,得分一路领先,以359.10分强势摘金,在跳水过程中,若将两名运动员看成质点,选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则另一名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案】 运动的 静止的[例2] 【位移和路程】 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D方法点拨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质点不同于几何“点” 质点无大小但有质量,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的参考系的“两性” (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为了研究方便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2)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区别位移和路程的两个关键点 (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代数运算高中总复习·物理考点二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2)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两个平均速度公式的使用条件[例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 km,该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以“风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称。为保证安全起见,环境风速超过20 m/s 时,列车通过该桥的运行速度不能超过3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题目中“全长16.34 km”指的是位移大小[B] “风速超过20 m/s”“不能超过300 km/h”中所指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C] “风速超过2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过30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 假设某火车通过该大桥所用时间为0.08 h,则平均速度约为204 km/hB【解析】 题目中“全长16.34 km”指的是该大桥的长度,指路程大小,A错误;“风速超过20 m/s”“不能超过300 km/h”中均指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B正确,C错误;由于不清楚题目中所述的通过大桥的位移,所以无法计算平均速度,D错误。[例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2024·四川成都期中)(多选)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从A点沿直线跑到B点,又从B点沿原路返回A点,A、B两点直线距离为50 m,总用时20 s,下列对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移大小为100 m[B] 路程为100 m[C]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D] 平均速率为5 m/sBD高中总复习·物理考点三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2.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例5] 【加速度的理解】 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B]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D【解析】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是可能的,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可能,不符合题意;若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则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故B可能,不符合题意;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C可能,不符合题意;若加速度不为零,则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D不可能,符合题意。[例6] 【加速度的计算】 在蹦床比赛过程中,某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0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0 m/s2,竖直向下[B] 8.0 m/s2,竖直向上[C] 10.0 m/s2,竖直向下[D] 18.0 m/s2,竖直向上D高中总复习·物理(满分:60分)课时巩固基础对点练对点1.质点 参考系 位移 路程1.(4分)(2024·湖北孝昌三模)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型号空中加油机给两架战机同时加油的瞬间,则( )[A] 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可视为质点[B]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惯性越来越大[C] 以加油机为参考系,两架战机是运动的[D] 以某架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和另一架战机都是静止的D【解析】 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研究加油问题时,加油机不能视为质点,A错误;物体的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质量减小,则其惯性减小,B错误;为了确保安全,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另外两架战机三者的相对位置需要保持不变,则以加油机为参考系,两架战机是静止的,以某架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和另一架战机也都是静止的,C错误,D正确。2.(4分)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 m,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 m。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 6 m [B] 8 m[C] 10 m [D] 14 mC对点2.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3.(4分)(2024·福建莆田模拟)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商业首飞,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某次该大飞机在机场直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用时30 s经过2 100 m起飞,又经过20 s达到离地高度400 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32分和30 s都是指时刻[B] 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为70 m/s[C] 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为70 m/s[D] 大飞机开始运动50 s内的位移是2 500 mB4.(4分)(2024·吉林长春模拟)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 km。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 km,用时为2.5 h。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 )[A] 位移大小约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 km/h[B] 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 km/h[C] 位移大小约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 km/h[D] 位移大小约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 km/hB5.(4分)(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如图为太极练功场示意图,半径为R的圆形场地由“阳鱼(白色)”和“阴鱼(深色)”构成,O点为场地圆心。其内部由两个圆心分别为O1和O2的半圆弧分隔。某人从A点出发沿“阳鱼”和“阴鱼”分界线走到B点,用时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对点3.加速度6.(4分)某些汽车品牌会在尾部标明车辆启动加速度,例如55 TFSI(如图),其启动加速度约为0.55g,即5.5 m/s2,如果一辆纯电动汽车从0加速到100 km/h需要1.9 s,那么它的尾部该标写的数字约为( )[A] 100 [B] 120 [C] 150 [D] 180C7.(6分)(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则关于该物体的加速度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B] 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C8.(4分)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0.5 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从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05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010 s,滑块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Δt3=0.50 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应为( )[A] 0.67 m/s2 [B] 0.74 m/s2[C] 0.80 m/s2 [D] 1.20 m/s2C9.(4分)(2024·浙江杭州阶段练习)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B] 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C]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综合提升练B10.(6分)(2024·陕西渭南质检)(多选)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控制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法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1.(16分)(2024·江苏连云港月考)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的声速为v0。(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1)求开始计时时A与B之间的距离x1;【答案】 (1)v0t1【解析】 (1)依题意,由于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可得开始计时时A、B间的距离为x1=v0t1。(2)经过Δt时间后,A再次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次B接收的时间差为t2,求A两次发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Δx及小车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第1讲 运动的描述.docx 第一章 第1讲 运动的描述.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