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质量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2.2024年5月1日,我国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行为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D.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3.“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生命吸管的内部构造图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蒸馏
4.下列化学用语中,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Fe B.3Ne C.2N2O5 D.N
5.下列符号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 B.2H C.H2 D.H2O2
6.纳米医学上可用四氯金酸(HAuCl4)制备包裹药物的外壳。四氯金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7.某同学利用蒸馏的原理,设计饮用水简易净化装置(如图所示),对非饮用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塑料膜冷凝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B.净水过程中水蒸发属于化学变化
C.一次性纸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是硬水
D.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8.现代航天技术使用高能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在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0.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关于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11.如果“”“”分别表示氧原子和另外一种原子,则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1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2个碳原子:2C B.+2价的钙元素:
C.3个氮分子:3N2 D.1个镁离子:M
13.如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14.硫的某种氧化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6 C.-2 D.+2
15.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4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共34分)
16.(6分)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使二氧化碳被氨水吸收转化为可作氮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
(1)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粒子名称)。
(3)铵根离子的符号为 。
17.(10分)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的类别、变化的类型和具体物质的名称填空。
(1)物质的类别:① ,② 。
(2)变化的类型:③ 。
(3)物质的名称:④ ,⑤ 。
18.(10分)小兵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的混凝剂的名称是 。
(2)操作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 ;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的目的主要是除去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填名称),这是利用该物质的 性。
(4)操作③的净水效果最佳,操作③是 (填操作名称)。
(5)为了健康,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19.(8分)一些粒子的结构都可用示意图 来表示,且0<y≤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12时对应的元素为A,则A的元素符号为 。
(2)当y=8时:
①某粒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②某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它所对应的元素与碳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被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是 (填化学式)。
③某粒子对应元素的化合价为-3,该元素能与A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20.(14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水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实验探究,才逐渐认识了水的组成。
任务一 重温经典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与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和“易燃空气”,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化学小组同学“重温经典实验,感悟科学精神”,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
(2)实验可观察到装置D中“易燃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内壁有 ,说明“易燃空气”是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任务二 探究水的电解中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图2所示是化学小组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两支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均吸取20mL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电源。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9.9 10.0 9.0 9.6 9.7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3)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 (填实验序号)。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有 。
(5)除上述因素外,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四、计算题(共7分)
21.(7分)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1)α-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α-丙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A 5.B
6.B 7.A 8.D 9.B 10.B 11.B 12.D 13.D 14.B 15.D
二、16.(1)+4 (2)二氧化碳分子 (3)N
17.(1)纯净物 单质 (2)化学变化 (3)氧气(合理即可) 水(合理即可)
18.(1)明矾 (2)过滤 漏斗 烧杯 引流 ac (3)活性炭 吸附 (4)蒸馏 (5)煮沸
19.(1)Mg (2)Na+ CO Mg3N2
三、20.(1)生成水蒸气 (2)水雾 氢气
H2+O2H2O (3)①④⑤ (4)其他条件不变时,外加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快(或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越高,电解速率越快) (5)设计三组实验,保证温度相同,电压相同,但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不同,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比较所用时间
四、21.(1)89 (2)36∶7∶32
(3)解: 17.8g××100%=2.8g
答: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2.8g。
。
展开更多......
收起↑